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01 18:0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单项选择:
1. “禹传子”“家天下”说明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开始遭到完全破坏(  )
A. 分封制 B. 世袭制 C. 禅让制 D. 宗法制
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距今已有
A. 2000年左右 B. 3000年左右 C. 4000年左右 D. 5000年左右
3.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 分割诸侯的兵力 B. 保证国家的兵源
C. 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D. 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4.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长平之战 
②盘庚迁殷 
③牧野大战 
④国人暴动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③④① D. ④①③②
5. 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青铜器 
②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战争 
③四羊方尊是世界上已知的最重青铜器 
④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我国国家的建立开始于(  )
A.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 B.大禹建立夏朝
C.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D.原始农耕的出现
7.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标志着我国(  )社会的结束。
A.奴隶制社会的结束 B.封建社会
C.原始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8.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谈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孔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下列思想家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
①孔子 ②老子 ③孟子 ④庄子 ⑤荀子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⑤
9.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除鱼嘴部分有轻微损伤外,其余部分基本完好。该工程是(  )
A.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建造的
B.秦朝时期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建造的
C.战国时期楚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建造的
D.春秋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建造的
10.“水旱不从人,不知饥馑,实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  )
A.铁器的推广 B.大运河的修建
C.都江堰的修建 D.长城的修筑
11. 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 )
A. 新生产工具出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 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
C. 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 D. 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
12. 观察战国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四处分别为
A. 燕、楚、齐、秦 B. 燕、齐、秦、楚
C. 齐、秦、楚、燕 D. 楚、燕、齐、秦
13. 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中,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A. 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 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
C. 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军官接受爵位
D. 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
14. 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获得爵位,他的途径是(  )
A. 发奋读书,考取功名 B. 弃商务农,努力耕织 C. 上战场杀敌,立下军功 D. 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
15. 下图为我国发行的《都江堰》纪念邮票。作为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修建于春秋时期 ②由李冰主持修建
③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④修筑在岷江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 战争频繁 B. 走向统一 C. 诸侯争霸 D. 王室衰微
17. 某导游在山东曲阜名为“杏坛”的景点旁介绍:“春秋年间,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一名游客立刻想到了此人的政治主张( )
A.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 “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 “以德治国,‘仁’的学说”
D.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18. 战国时期,在岷江流域修筑的某一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这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
A. 大运河 B. 都江堰 C. 灵渠 D. 郑国渠
19. 商鞅变法实行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
A. 多生产粮食布帛 B. 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C. 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D. 大力开荒地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20. “商君死,秦法未败”,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变法()
A. 适应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趋势
B. 受大地主大商人支持
C. 适应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D. 适应了称霸斗争的需要
二、非选择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牧野之战)
材料二: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三:
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示战役发生在哪一年?的交战双方?这一战役的结果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制度?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起到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哪些是统治阶级?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哪些义务?
22.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二:任何一场改革都会涉及经济社会关系的组合和各阶层利益的调整,因此,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抵抗……商鞅坚持公开颁行的法令,对违反新法的,坚决依法给予处罚……将新法进行到底,取得了重大胜利。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
(2)某班举行了“儒家、道家、法家学派代表谏秦王”的历史剧表演。你认为商鞅会支持哪一学派?
(3)商鞅变法遭到旧贵族的反对,最主要是因为他在变法中推行什么措施?他的变法法令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措施是什么?
(4)根据材料内容判断商鞅变法的性质是什么?指出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
(5)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了没有?请说明理由。
23. 春秋战国时期,在经济、政治和思想上都呈现了一派新气象,结合材料探究问题。
【经济新气象】
(1)这两幅图片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在生产工具和技术上有了怎样的发展与进步?这些进步有何积极作用?
【政治新面貌】
(2)图示中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是在哪一时期完成的?请结合实例说说封建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或方式确立的。
答案
1-5CCCCD 6-10BCAAC 11-15DBDCD 16-20BCBCC
21、(1)公元前1046年 商军与周军 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西周
(2)分封制 稳定周初形式,巩固疆土 加强了西周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3)周天子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需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22、(1)富国强兵,秦孝公。
(2)法家。
(3)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军功。推行县制。
( 4 )封建性质的改革;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达到了;因为商鞅死后,秦国继续推行商鞅变法内容,使秦国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1)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并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战国时期。是通过改革或变法来实现的,如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