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糖类 课后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4.1 糖类 课后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01 21:3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 糖类 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中华文化绚丽多彩且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新醅酒”是新酿的酒,酿酒使用的谷物的主要成分是乙醇
B.“黑陶”是一种传统工艺品,用陶土烧制而成,“黑陶”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C.“木活字”是元代王祯发明的用于印刷的活字,“木活字”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苏绣”是用蚕丝线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绣出的工艺品,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糖至少含有六个碳原子
B.植物油难溶于水,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C.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但不可用来消毒饮用水
D.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成葡萄糖,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
3.现有四种试剂: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②浓硝酸;③硝酸银溶液;④碘水。为了鉴别葡萄糖、淀粉、食盐、鸡蛋清四瓶无色溶液,分别选择合适的试剂,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4.糖类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下列属于糖类的是(  )
A.淀粉 B.植物油 C.维生素A D.酶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以乙醇、空气为原料可制取乙酸
B.甲苯分子中最多13个原子共平面
C.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可以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
D.分子式为C5H12O的醇共有8种结构
6.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碳循环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是多糖,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成葡萄糖
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都属于烃类
C. 中含有 个电子
D. 被还原生成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烯和丙烷可用Br2的CCl4溶液来区别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
D.石油分馏和石油的裂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8.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均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饮用矿泉水瓶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C.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均不可食用
D.大米煮成粥后,淀粉就变成了葡萄糖
9.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酿酒的转化过程如下: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1mol葡萄糖中含碳原子数为6NA
C.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5%
D.标准状况下,11.2LCO2中σ键的数目为2NA
10.下列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植物油、纤维素、淀粉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牛油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与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物完全相同
D.纤维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
11.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原理解释
A 用石膏改良盐碱土壤 硫酸钙显酸性
B 用糯米酿制米酒 酵母菌可以使淀粉直接水解为酒精
C 用熟香蕉催熟猕猴桃生果 香蕉释放的酯可加速生果成熟
D 用“爆炸盐”(含2Na2CO3 3H2O2)洗涤衣物 过碳酸钠水溶液显碱性、有强氧化性
A.A B.B C.C D.D
12.下列关于人体基本营养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可看作高级脂肪酸与甘油(丙三醇)通过酯化反应形成的酯
B.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也是人类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C.淀粉可在稀酸的催化下,水解制得乙醇
D.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生成多肽,最终生成氨基酸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B.可以用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
C.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D.CH≡CH和CH2=CHCH=CH2互为同系物
14.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油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葡萄糖能发生水解和氧化反应
D.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
1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均属物理变化
B.新型材料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在人体内酶的作用下,纤维素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
D.淀粉、食用花生油、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16.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②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肥皂
③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
④用平行光照射蛋白质溶液,在垂直光线的方向可看到一条明亮的通路
⑤植物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⑥淀粉、纤维素均属于多糖,二者的分子式均为(C6H10O5)n,互为同分异构体.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
二、综合题
17.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Ⅰ.从下列5种有机物中选择对应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乙烯②乙醇③葡萄糖④乙酸⑤乙酸乙酯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2)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3)具有酸性且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4)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加聚反应的是   
(5)Ⅱ.按要求填空
给下列有机物命名:
①(CH3CH2)2CHCH3   
②   
(6)写出CH3CH2CH=CH2的键线式   
(7)某烃的含氧衍生物可以作为无铅汽油的抗爆震剂,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含碳的质量分数为68.2%,含氢的质量分数为13.6%,其分子式为   ,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该分子中有4个甲基,请写出其结构简式   
18.淀粉是人类粮食的最主要成分,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淀粉发酵过程中有葡萄糖、乳酸( )、乙醇和乙酸等物质生成。
①上述五种有机物中属于糖类物质的有   。
②乳酸中含有的官能团有   (填名称)。写出与乳酸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③实验室利用乙醇、乙酸等物质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如图所示。试管a中放入沸石的作用是   。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液面上有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分离试管b中液体混合物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
(2)202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CO2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其中前两步转化为:
第一步,利用催化剂将高浓度CO2在高密度氢能作用下转化为甲醇CH3OH;
第二步,在一定条件下,甲醇再和氧气反应转化为甲醛(HCHO)。
①在这两步转化中,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   。
②写出第二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
19.我国古代人民学会了利用含淀粉丰富的谷类物质发酵酿酒的方法,其过程可粗略表示如下:
过程Ⅰ:(C6H10O5)n+nH2O nC6H12O6
过程Ⅱ:C6H12O6 2C2H5OH+2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6H12O6的名称为   。
(2)为检验过程Ⅰ是否反应完全,可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   ,观察溶液是否变   。
(3)“酒是陈的香”是因为酒在窖藏过程中生成的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的结果。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下列有关酶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酶是一类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B.温度为30~50℃时,酶的活性最强
C.上述过程Ⅰ可以用蛋白酶作催化剂
D.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都离不开酶的催化
20.纤维素是重要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以其为原料可制备多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纤维素属于   (填“单糖”或“多糖”),其最终水解产物为   。
(2)纤维素经多步处理可得到乙醇,进而可制备乙烯、聚乙烯、乙醛、乙酸乙酯等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
①写出乙醇制备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
②乙烯制备聚乙烯的反应类型为   。
③分子中含有“—COOH”结构的乙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包含本身)。
④中学化学实验制备乙酸乙酯常用下图装置。实验时,通常加入过量的乙醇,原因是   ;浓硫酸用量不能过多,原因是   ;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振荡、静置,然后   。
21.发酵法制酒精的过程可粗略表示如下:
①(C6H10O5)n+nH2O nC6H12O6
②C6H12O6 2C2H5OH+2CO2↑
(1)上述化学方程式中(C6H10O5)n可能表示   (填物质名称);
(2)C6H12O6名称是   ,常用   试剂来检验其存在;
(3)为检验苹果成熟过程中发生了反应①,可在青苹果汁中滴加碘酒,溶液呈   色,向熟苹果汁中加入Cu(OH)2悬浊液,加热,反应生成   (填实验现象);
(4)下列作用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吃馒头时多咀嚼后有甜味
B.淀粉溶液和稀硫酸共热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水不显蓝色
C.不慎将浓硝酸沾到皮肤上会出现黄色斑痕
D.油脂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煮后可以制得肥皂.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A. “新醅酒”是新酿的酒,酿酒使用的谷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故A符合题意;
B. “黑陶”是一种传统工艺品,用陶土烧制而成,“黑陶”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故B不符合题意;
C. “木活字”是元代王祯发明的用于印刷的活字,“木活字”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C不符合题意;
D. “苏绣”是用蚕丝线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绣出的工艺品,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发酵为乙醇;
B、陶土工艺品为硅酸盐;
C、木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2.【答案】C
【解析】【解答】A.单糖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3至6个碳原子的多羟基醛或酮,故A不符合题意;
B.植物油中含有的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不能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故B不符合题意;
C.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但不可用来消毒饮用水,故C符合题意;
D.人体内不存在能使纤维素水解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生成葡萄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单糖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3至6个碳原子的多羟基醛或酮;
B.植物油中含有的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
D.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3.【答案】D
【解析】【解答】鉴别葡萄糖,可加入新制备氢氧化铜浊液,葡萄糖溶液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因淀粉遇碘变蓝,可利用碘水来鉴别;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选硝酸银溶液;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
故答案为:D。
【分析】还原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会生成砖红色沉淀,即可检验,也可以用银镜反应进行检验;淀粉遇碘变蓝;检验氯离子的方法是选用可溶的银离子溶液;鸡蛋清为蛋白质,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4.【答案】A
【解析】【解答】A.淀粉为多糖,属于糖类,A符合题意;
B.植物油是油脂类物质,不属于糖类,B不符合题意;
C.维生素不属于糖类,C不符合题意;
D.大部分的酶都属于蛋白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糖类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而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有机化合物,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5.【答案】C
【解析】【解答】A. 醇羟基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羧基,可以用乙醇、空气为原料制取乙酸,故A不符合题意;
B. 甲苯中苯基有11个原子共平面,甲基中最多有2个原子与苯基共平面,最多有13个原子共平面,故B不符合题意;
C. 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符合题意;
D. 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2CH3、CH3CH2CH(CH3)2、C(CH3)4,其中CH3CH2CH2CH2CH3有3种H原子,CH3CH2CH(CH3)2有4种H原子,C(CH3)4只有1种H原子,故羟基(-OH)取代1个H得到的醇有3+4+1=8种,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C5H12O的醇可以看做羟基上连接一个戊基,戊基有8种,所以分子式为C5H12O的醇共有8种结构;常见的烃基个数:丙基2种;丁基4种;戊基8种。
6.【答案】A
【解析】【解答】A.淀粉是多糖,葡萄糖是单糖,淀粉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可得到葡萄糖,A符合题意;
B.葡萄糖与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属于烃的衍生物,B不符合题意;
C.1个CO分子含有14个电子,则1mol C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4×6.02×1023=8.428×1024,C不符合题意;
D.未指明气体的条件,不能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淀粉是多糖,葡萄糖是单糖,多糖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生成单糖。
B.同分异构体的特点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烃类只含碳、氢元素。
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结合N=n·NA进行分析。
D.标准状况未知,不能运用V=n·Vm计算物质的量。
7.【答案】D
【解析】【解答】A.丙烯通过Br2的CCl4溶液,使其褪色,而丙烷不能,可以区别,故A正确;
B.淀粉水解生成麦芽糖,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所以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故B正确;
C.醇催化氧化可以成为醛,然后氧化为羧酸,米酒变酸的过程就是如此,故C正确;
D.石油的分馏属物理变化,因为石油的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种成分沸点不同将其分离的一种方法,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石油裂化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A.丙烯具有碳碳双键,丙烷不具有;
B.淀粉在酸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麦芽糖,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
C.醇催化氧化可以成为醛,然后氧化为羧酸;
D.石油的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种成分沸点不同将其分离的一种方法;裂化是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
8.【答案】A
【解析】【解答】解:A、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
B、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盛放饮用水,饮用矿泉水瓶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故B错误;
C、所谓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有合法食品添加剂与违法食品添加剂之分,含有违法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不能食用,故C错误;
D、大米煮成粥后淀粉部分溶于水变为淀粉糊,故D错误,故选A.
【分析】A、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塑料等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B、聚氯乙烯有毒;
C、所谓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D、淀粉部分溶于水变为淀粉糊.
9.【答案】B
【解析】【解答】A.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分子式都可用(C6H10O5)n表示,但两者的n不同,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A不符合题意;
B.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1mol葡萄糖中含碳原子数为6NA,B符合题意;
C.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C不符合题意;
D.标准状况下,11.2LC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每个CO2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2个,0.5mol CO2中σ键的数目为1NA,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两者分子式的n不同;
B.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
C.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
D.每个CO2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2个。
10.【答案】D
【解析】【解答】A.植物油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牛油属于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不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为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环境下水解得到的产物为脂肪酸盐和甘油,故C不符合题题;
D.纤维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蛋白质和纤维素以及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植物油主要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B.不饱和的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和氢气加成,但是牛油是固体油脂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C.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水解的产物是不同的
D.纤维素主要是促进胃肠蠕动,人体内不存在分解纤维素的酶不能做供能物质
11.【答案】D
【解析】【解答】A.改良盐碱土壤应使用石灰而不是石膏,因为硫酸钙呈中性,石灰呈碱性,A不符合题意;
B.用糯米酿制米酒过程中,糥米在酵母菌作用下先水解为葡萄糖,再分解为乙醇,B不符合题意;
C.用熟香蕉催熟猕猴桃生果时,熟香蕉产生乙烯,能催化猕猴桃生果成熟,C不符合题意;
D.“爆炸盐”的成分为2Na2CO3 3H2O2,Na2CO3能水解使溶液显碱性,使油脂水解,H2O2具有强氧化性,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应使用石灰改良盐碱土壤;
B.葡萄糖分解制乙醇;
C.熟香蕉产生的乙烯,能催熟水果;
D.Na2CO3能水解使溶液显碱性,使油脂水解,H2O2具有强氧化性,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12.【答案】C
【解析】【解答】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可看作高级脂肪酸与甘油(丙三醇)通过酯化反应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也是人类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故B不符合题意;
C:淀粉可在稀酸的催化下,水解制得葡萄糖,故C符合题意;
D: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生成多肽,最终生成氨基酸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
淀粉可在稀酸的催化下,水解制得葡萄糖。
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也是人类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生成多肽,最终生成氨基酸。
13.【答案】A
【解析】【解答】A.纤维素、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故A正确;
B.乙酸乙酯均可以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不能用NaOH溶液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故B错误;
C.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混甘油酯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故C错误;
D.CH≡CH和CH2=CHCH=CH2二者所含官能团不同,所以结构不同,不属于同系物,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B.乙酸乙酯均可以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C.油脂的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D.同系物结构相似,官能团相同.
14.【答案】C
【解析】【解答】A. 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不符合题意;
B. 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B不符合题意;
C. 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能发生氧化反应,C符合题意;
D. 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即皂化反应,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C、葡萄糖为单糖,不能水解。
15.【答案】D
【解析】【解答】A.煤的干馏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光导纤维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
C.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淀粉能水解为葡萄糖,食用花生油能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鸡蛋清能水解为氨基酸,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煤的干馏得到的苯、二甲苯等物质,是化学变化,而石油的蒸馏主要是利用熔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物质是物理变化
B.聚酯纤维是有机材料,而二氧化硅不是有机材料,而是无机材料
C.人体内不存在分解纤维素的酶
D.食用油是酯类,鸡蛋清的成分是蛋白质,故可以发生水解,而淀粉是单糖的缩聚物可以发生水解成单糖
16.【答案】C
【解析】【解答】解:①糖类中淀粉是提供人类最主要的能量来源,约占一个人一日所需热量的65%,故①正确;②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为皂化反应,故②错误;③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故③正确;④蛋白质溶液实质上是胶体,所以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故④正确;⑤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⑤错误;⑥淀粉与纤维素分子式都为(C6H10O5)n而结构不同,n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⑥错误;
故选C.
【分析】①淀粉是提供人类最主要的能量来源;②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肥皂;③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④蛋白质溶液实质上是胶体;⑤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⑥淀粉与纤维素分子式都为(C6H10O5)n,n值不同.
17.【答案】(1)③
(2)⑤
(3)④
(4)①
(5)3-甲基戊烷;环己烯
(6)
(7)C5H12O;
【解析】【解答】Ⅰ.(1)含有醛基的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葡萄糖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葡萄糖,选③;
(2)含有酯基的物质能发生水解反应,乙酸乙酯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乙酸乙酯,选⑤;
(3)含有羧基的物质具有酸性,乙酸含有羧基,具有酸性且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乙酸,选④;
(4)含有碳碳双键的物质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加聚反应的是乙烯,选①;
Ⅱ.(5)①(CH3CH2)2CHCH3最长碳链含有5个碳原子,3号碳原子上有1个甲基,名称是3-甲基戊烷;
②含有1个六元碳环,含有1个碳碳双键,名称是环己烯;
(6)CH3CH2CH=CH2的键线式是;
(7)某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含碳的质量分数为68.2%,则C原子数是,含氢的质量分数为13.6%,则H原子数是,则O原子数是,所以其分子式为C5H12O,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该分子中有4个甲基,请写出其结构简式。
【分析】Ⅰ.(1)依据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判断;
Ⅱ.(5)①依据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命名;
②依据烯烃的系统命名法命名;
(6)键线式为省去H原子和碳原子,拐点和端点表示碳原子;
(7)首先依据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确定实验式,再利用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再依据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定结构简式。
18.【答案】(1)淀粉、葡萄糖;羟基、羧基;HOCH2CH2COOH;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将试管中液体转入分液漏斗,先放出水相后再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乙酸乙酯
(2)第一步由+4价降低为-2价,第二步由-2价升高为0价;2CH3OH+O2 2HCHO+2H2O
【解析】【解答】(1)①根据糖类概念;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因此上述属于糖的只有淀粉和葡萄糖。
②根据乳酸的结构简式可判断含有的官能团是羟基、羧基,将 位羟基移到 位,即得到与乳酸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COOH;
③由于反应需要加热,所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分离试管b中液体混合物的具体操作过程为将试管中液体转入分液漏斗,先放出水相后再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乙酸乙酯;
(2)①CO2、CH3OH、HCHO中化合价分别为+4、-2、0价,所以在这两步转化中,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第一步由+4价降低为-2价,第二步由-2价升高为0价。
②模仿乙醇的催化氧化,第二步反应的方程式为2CH3OH+O2 2HCHO+2H2O。
【分析】(1)①糖类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②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官能团;
③液体加热加入沸石可防止暴沸;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2)①依据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
②模仿乙醇的催化氧化。
19.【答案】(1)葡萄糖
(2)碘水;蓝
(3)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4)C
【解析】【解答】(1) (C6H10O5)n+nH2O nC6H12O6,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6H12O6的名称是葡萄糖;
(2) 淀粉遇碘水变蓝,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碘水,若观察到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完全水解;
(3)乙酸、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4) A.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故A正确;
B.酶具有生物活性,温度为30~50℃时,酶的活性最强,故B正确;
C.酶具有专一性,淀粉水解可以用淀粉酶作催化剂,蛋白质水解用蛋白酶作催化剂,故C不正确;
D.细胞中每时每刻进行的化学反应都离不开酶,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2)水解是否完全,主要是检验淀粉是否有剩余,用碘单质进行检验观察颜色是否变蓝色
(3)乙醇脱氢,乙酸脱羟基,最终形成酯基
(4)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酶有自己的活性温度大概是30℃左右,蛋白酶一般是用于蛋白质水解,淀粉酶主要是用于淀粉水解,生物体内有很多种分解的酶
20.【答案】(1)多糖;葡萄糖
(2)CH3CH2OH CH2=CH2+H2O;加聚反应;2;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使有机物碳化,降低酯的产率;分液
【解析】【解答】(1)纤维素属于多糖,其最终水解产物为葡萄糖;(2)①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 CH2=CH2+H2O;②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③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其同分异构体中含有“—COOH”结构的有CH3CH2CH2COOH、CH(CH3)2COOH共2种;④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由于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使有机物碳化,降低酯的产率,所以浓硫酸用量不能过多;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因此反应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粗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振荡、静置,然后分液即可。
【分析】(2)纤维素水解产生葡萄糖,葡萄糖经发酵产生乙醇;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乙醇被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再被氧化生成乙酸,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21.【答案】(1)淀粉或纤维素
(2)葡萄糖;银氨溶液或氢氧化铜悬浊液
(3)蓝;砖红色沉淀
(4)C
【解析】【解答】解:(1)纤维素、淀粉都可以表示成(C6H10O5)n;故答案为:淀粉或纤维素;(2)纤维素、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则C6H12O6为葡萄糖,葡萄糖中含﹣CHO,能利用银氨溶液或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反应产生银镜或砖红色沉淀;故答案为:葡萄糖;银氨溶液或氢氧化铜悬浊液;(3)苹果中含有淀粉,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苹果中含有葡萄糖,葡萄糖中含﹣CHO,能利用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产生砖红色沉淀;故答案为:蓝;砖红色沉淀;(4)A.馒头中含有淀粉,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有甜味,故A错误; B.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遇碘水不变蓝,故B错误;C.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属于显色反应,不属于水解反应,故C正确;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是皂化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纤维素、淀粉都可以表示成(C6H10O5)n;(2)纤维素、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中含﹣CHO,能利用银氨溶液或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3)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葡萄糖中含﹣CHO,能利用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4)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遇碘水不变蓝,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