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跟踪测试卷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的表格中。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诗句,描述气候的是( )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经常开展观察和记录地理事象的活动。如图是该兴趣小组观察的当地某月5—8日的天气预报情况。读图,回答2~3题。
2.当地雷雨天气出现在( )
A.5 日 B.6日
C.7日 D.8日
3.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据此判断这几日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A.5 日 B.6 日
C.7日 D.8日
4.升旗时,五星红旗向西南方向飘扬,下图中正确反映此时风向的是( )
5.下表是某日温州市部分监测点的空气质量日报。从表中可知,该日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
监测点 空气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状况
南浦 57 可吸入颗粒物 Ⅱ(良)
将军桥 48 —— I(优)
状元 66 可吸入颗粒物 Ⅱ(良)
黎明西路 63 可吸入颗粒物 Ⅱ(良)
A.南浦 B.将军桥
C.状元 D.黎明西路
四季交替,冷暖变化。下面图一为世界某区域1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图二为世界某区域7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6~8题。
6.图示区域( )
A.地处北半球,1月气温低,7月气温高
B.地处南半球,1月气温高,7月气温低
C.大部分地处热带,全年高温,气温变化小
D.大部分地处北温带,全年寒冷,气温变化大
7.从空间差异看,图示区域( )
A.1月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小
B.7月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
C.1月同纬度地区,太平洋上气温高于亚欧大陆
D.7月同纬度地区,太平洋上气温高于亚欧大陆
8.图示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是( )
A.北极圈穿过地区比北回归线穿过地区高
B.太平洋地区比北冰洋地区低
C.一般随纬度升高,气温升高
D.一般随纬度升高,气温降低
读图,回答9~10题。
9.关于图中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 B.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C.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 D.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10.据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气流比乙气流干燥
B.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没有差异
C. A、B两地气温相差约16 ℃
D. B地比 A 地气温低,原因是降水多
11.读某地气温和降水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
B.该地区河流有结冰现象
C.该地区年降水量在200~400毫米之间
D.雨热同期是该气候主要特征之一
我国古诗中常有描写深秋的诗句,比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下面为潍坊某中学学生在当地拍摄的图片。读图,回答12~13题。
12.“无边落木萧萧下”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在南半球 向南移动
B.在南半球 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 向南移动
D.在北半球 向北移动
13.景观图中的植被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14.读北半球亚热带同纬度大陆东、西沿海两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折线图,下列气候资料图中与折线②反映的降水特征一致的是( )
(福建中考)下图示意某学习小组所做的“影响气候的因素”分组实验及其数据记录。读图,回答15~16 题。
拍
15.此实验验证的影响气候的因素是( )
A.纬度 B.海陆
C.地形 D.季风
16.通过该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B.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C.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
D.陆地气温年较差大于海洋
17.《中国诗词大会》成为一档全民节目,引发广泛热议。古诗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陆游的诗句“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的地理现象是( )
A.城市热岛效应 B.全球变暖
C.气温的垂直变化 D.降水的差异
读气候资料图,回答18~19题。
18.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A.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全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较小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19.该气候一般分布在下列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青岛中考)欧洲某区域大致位于北纬53°~55°、东经8°~12°,平均海拔约15米。下表示意该区域某地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第20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0.5 1.1 3.7 7.3 12.2 15.5 16.8 16.6 13.5 9.7 5.1 1.9
降水 (毫米) 61.0 41.0 56.0 51.0 57.0 74.0 82.0 70.0 70.0 63.0 71.0 72.0
20.该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综合题(共50分)
21.(10分)地理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对气温的观测记录,了解本地气温的变化。
实验用品:百叶箱、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手电筒、数据记录表及绘图工具等。
实验资料:
资料一 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的气温是离地面1.5米处的气温。观测仪器要放置在百叶箱中,并在固定的时间观测。读取数据时,温度计要轻拿轻放,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气温单位是摄氏度,记作:℃。
资料二 东营气温变化的由来。
实验思考:
(1)阅读资料 ,写出读取某时刻气温数据时应注意的事项: 。
(2)阅读资料二,甲、乙、丙示意的是东营不同时段的气温变化状况,请分别为甲、乙、丙图命名。甲: ;乙: ;丙: 。
(3)丙图反映的气温变化特点是 。
22.(12分)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获取信息:
(1)由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可以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2)图中A地的年平均气温在 ℃以上。图中C地 年中 月气温最高,D地 年中 月气温最高。
(3)观察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图,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 (多或少),西岸降水 (多或少)。
探究分析:
(4)图中B地的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主要原因是 —————————————— 。
(5)下图甲、乙、丙、丁四地气候与E地对应的是 ,其气候特点为 。
23.(8分)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一)和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到图 中B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 (节气),此时太阳光直射 。
(2)当地球公转到图一中D位置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 现象,青岛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3)2021年10月1日,当我国人民欢度国庆时,地球大致正运行在图一中的( )
A. A~B之间
B. B~C之间
C. C~D之间
D. D~A之间
(4)当全球昼夜情况出现图二的状况时,地球公转到图一中 处附近。(填字母)
(5)根据学过的地球运动知识可知,图一中地球从 A 处公转到 B处时,北半球的白昼逐渐变 (长或短),北半球的正午旗杆影子长度逐渐变 (长或短)。
24.(10分)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图文材料,来探究影响气候的部分因素。请你参与进来,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个地方气候的状况主要由当地的气温和降水来决定,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
材料二
观察探究:
(1)图甲中A、B两地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的是 ,其主要原因是 。
(2)图乙中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逐渐 ,其主要原因是 。
(3)图丙中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景观明显不同,如西侧的 A 地为茂密的森林,东侧B地为草原或荒漠,其原因是 对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山脉的东西两侧水分和气温状况产生差异。
归纳总结:略。
25.(10 分)读亚欧大陆北纬30°~60°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B D A
C
(1)A、B两地中,冬季气候寒冷的是 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地。
(2)B、C两地中,常年湿润的是 地,冬雨夏干的是 地。
(3)D处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征是 。
(4)下面为三种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把其序号与上图中代表气候类型的字母对应起来:①对应 ,②对应 ,③对应 。
第四章跟踪测试卷答案
选择题答案速查: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C A B A C D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B A B C A B C B
1. D 2. B
3. C [解析]读图可知,这四天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7日,其气温日较差是 。故选C。
4. A [解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五星红旗向西南方向飘扬,说明风来自东北方向,风向是东北风。读图可知,A 项表示东北风六级,B项表示东南风六级,C项表示西南风六级,D项表示西北风六级。
5. B [解析]空气污染指数越低,说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越少,因此空气质量就越好,级别就越高。表中将军桥空气质量状况为Ⅰ级,空气污染指数最低,空气质量最好。故选 B。
6. A [解析]根据海陆轮廓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1月气温低,7 月气温高;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气温变化大。
7. C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区域1月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7月等温线稀疏,南北温差小;1月同纬度地区,太平洋上气温高于亚欧大陆;7月同纬度地区,太平洋上气温低于亚欧大陆。
8. D [解析]读图可知,北极圈穿过的地区比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太平洋地区年平均气温比北冰洋地区高;一般随纬度升高,气温降低。
9. B 10. C
11. D [解析]读图可知,该气候类型7、8、9月份气温最高,降水最多,最低气温在0℃以上,因此属于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该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河流无结冰现象,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12. A 13. B
14. A [解析]据题干可知,图中②地气候位于亚热带地区;读图可知,12、1、2月降水量增加幅度较大,6、7、8月降水量增加幅度较小,说明该地冬季降水丰富,夏季降水较少,为地中海气候。与折线②反映的降水特征一致的是A图。故选 A。
15. B [解析]读图可知,白天沙土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晚上沙土的温度比水的温度低,反映了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
16. C [解析]图中沙土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形象地演示了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与纬度、地形无关。图中反映了陆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
17. A [解析]“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已察觉到城市暖于郊区,这就是城市热岛效应。
18. B [解析]先分析气温:最高气温在1月(20℃以上),最低气温在7月(在0℃以上,15℃以下),由此可以确定该
气候为南半球的亚热带气候。再分析降水量:7月多雨,1月少雨,说明雨热不同期,从而得出该气候类型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9. C
20. B [解析]由材料及表中数据可知,该地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全年温暖湿润,该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21.(1)温度计要轻拿轻放,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 (2)东营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东营气温月变化曲线图 东营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3)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解析](1)读取某时刻气温数据时,温度计要轻拿轻放,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2)图中甲、乙、丙示意的是东营不同时段的气温变化状况,甲是东营气温日变化曲线图,乙是东营气温月变化曲线图,丙是东营气温年变化曲线图。(3)丙图反映的气温变化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
22.(1)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30 7 1 (3)多少 (4)此处是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海拔高),是低温中心 (5)甲 全年高温多雨
23.(1)夏至 北回归线(或:23.5°N) (2)极昼 昼短夜长(3)C (4)D (5)长 短
24.(1)A 纬度位置不同(或:A 地纬度较低;或:A 地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2)增大 海陆位置不同(或:自西向东距海越来越远;或:自西向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大陆性增强) (3)地形(或:山脉)
25.(1)A B (2)B C (3)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全年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 (4)C B A [解析](1)从亚欧大陆北纬30°~60°的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分析可知,A、B、C、D四地分别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A、B两地比较,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因此冬季寒冷的是 A 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B地。(2)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C两地中常年湿润的是 B地,冬雨夏干的是C地。(3)D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冬冷夏热,全年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4)分析图中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可知,①是地中海气候,②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③是温带季风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