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章跟踪测试卷(含答案)2023-2024学年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二章跟踪测试卷(含答案)2023-2024学年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01 19:3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二章跟踪测试卷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的表格中。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读下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小芳随父母前往某小区看房,下面为该小区平面示意图和1号楼A户型图。据此回答2~3题。
2.小区东门在公交车站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3.他们购买了1号楼 A 户型,小芳建议奶奶住卧室1的理由是( )
A.可观赏喷泉 B.采光最好 C.离客厅最近 D.远离公路
4.(菏泽期中)下面左图与右图相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左图的比例尺较大
B.左图表示的范围较大
C.右图表示的内容简略
D.右图中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4 千米
(怀化中考)下面为世界海陆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甲、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苏伊士运河
6.以下不濒临丙大洋的大洲是( )
A.非洲 B.南美洲
C.亚洲 D.南极洲
读图,回答7~8题。
7.地跨东、西半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将四块阴影所表示区域的面积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A.③>②>④>①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②>③>④>①
读图,回答9~10题。
3
9.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大洲和大洋,正确的是( )
A.甲——太平洋 B.乙——南极洲
C.丙——大西洋 D.丁——南美洲
10.下列关于大洲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B.②为大高加索山脉,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C.③为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D.④为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读图,回答11~13 题。
11.图中甲点的经纬度是( )
A.(30°N,105°W) B.(30°S,105°E)
C.(30°S,75°W) D.(30°N,75°E)
12.图中乙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3.图中丙地位于( )
A.太平洋 B.北半球
C.高纬度 D.东半球
(邵阳中考)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4~16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居民点位于山脊
B.乙居民点位于鞍部
C.湖泊位于丙居民点的西南方向
D.丁居民点位于湖泊的西北方向
15.山顶与湖泊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260米 B.310 米
C.360米 D.410米
16.人们常在山区公路上设置凸面镜来观察对向路况与车况。下列四地中最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
A.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D.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道的遗迹
读图,回答18~20题。
18.关于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正确的解释是( )
A.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B.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C.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D.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19.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脉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这说明( )
A.生物在不断进化 B.这里曾经是海洋
C.这些生物曾生活在陆地上 D.地壳稳定,没有变动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都属于印度洋板块
B.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板块内部
C.阿尔卑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完全相同
D.由板块运动方向可知,未来地中海面积将会逐渐扩大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二、综合题(共50分)
21.(8分)某市初中地理实践社的同学们计划从学校步行去附近的新华书店为班级购买地球仪。为方便出行,他们决定用所学地图知识绘制简易地图,并设计了如下步骤。请帮助他们完成计划。
(1)步骤一:收集资料。以下收集的地图资料对本次绘图最有参考价值的是( )
A.世界政区图 B.中国政区图
C.该市地形图 D.该市交通旅游图
(2)步骤二:绘制地图。为了便于阅读地图,同学们绘制时根据地图基本要素在地图上标注了方向、 、图例和注记。
(3)步骤三:阅读地图。该图中判断方向的依据是 ,新华书店在学校的 方向。按步行距离最短原则,同学们行至十字路口 P时,考虑实际路况应在该十字路口向 (填方向)行走。
(4)步骤四:测算距离。经测量图中 PQ之间距离为1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千米。
22.(10分)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 ,C ,D 。
(2)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点,位于西半球的是 点。
(3)A 点在C点的 方向,D点在 B点的 方向。 架飞机沿 A 点 直向北飞(不考虑燃油等外因),在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飞到 。
(4)四位探险家分别沿 A、B、C、D四点所处的纬线行走一周,沿 点的探险家所走路程最长,请说明原因。
23.(8分)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洋,其周围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 洲。
(2)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洲是 洲、 洲和南极洲。本初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 (东或西)半球。
(3)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和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所在大洲的字母代号是 ,该洲与B大洲的分界线是 。
(4)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从 洋的两岸轮廓相似而得到启示,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5
24.(12分)暑假期间,小明全家想去图示景区避暑。小明利用自己所学的地图知识,为旅行进行了设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陆地最基本的地形类型有 5种,该地区的地形类型,西北部以 为主,东南部以 为主。请你分析该地的地势特点。
(2)小明为爷爷、奶奶设计了线路①“休闲步道”,而为自己选择了线路②“挑战步道”,分析小明这样选择的理由。
(3)若只考虑能更好地避暑,你会建议小明一家选择 (C或D)处聚落作为住宿地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4)若聚落C处和山顶的图上距离为7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
(5)小明在攀登图中山顶时,在山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他感到非常疑惑,请你帮助他解释原因。
25.(12分)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1年4月18 日22时11分,在台湾省花莲县发生里氏5.6级地震,震源深度7 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3.92度,东经121.53度(如图所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地形区的名称。
甲 盆地,乙 平原。
(2)纵贯北美洲和南美洲西部的 山系,主要由B 山脉和C 山脉组成。
(3) 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稳定或活跃),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 (稳定或活跃)。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是② 板块,澳大利亚大陆属于③ 板块。
(4)请解释台湾省花莲县地震发生的原因。
(5)据图可以推测:若干年后,地中海和红海面积会扩大的是 。
(6)地震发生时的正确防护行为是( )
A.正在行驶中的任何车辆迅速前进
B.来不及撤离楼房时就近从窗口跳出
C.来不及撤离建筑物,应躲藏在建筑物内的有利部位避震
D.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朝顺风方向跑,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答案
第一、二章跟踪测试卷
选择题答案速查: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B B B A A B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D C C D C D B A
1. B [解析]古人认为“天圆地方”,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个球体,而地球卫星照片给人以直观的效果,确证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2. C [解析]根据指向标定向法可判断,小区东门在公交车站的西南方向。
3. B [解析]卧室1的窗户是朝南的,采光最好。
4. B [解析]左图表示的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小,表示的内容简略;右图中图上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40千米。
5. B [解析]读图可知,甲是北美洲,乙是亚洲,两大洲的分界线为白令海峡。
6. A [解析]丙大洋为太平洋,周围大洲包括亚洲、北美洲、大洋洲、南美洲、南极洲,不包括非洲。
7. A [解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地的经度范围是 跨东、西半球。
8. B [解析]图中四块阴影所表示区域的面积,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④>③>②>①。故选 B。
9. B [解析]读图可知,甲是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洋,乙是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南极洲,丙是位于亚洲东部的太平洋,丁是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故选 B。
10. A [解析]读图可知,①为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A 项正确。②为乌拉尔山脉,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B项错误。③为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C项错误。④为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D项错误。故选 A。
11. D [解析]甲点所在的经线和 105°W经线组成经线圈,故甲点的经度是75°E;从赤道到极点共划分成三部分,两条纬线分别是 30°和60°,甲地位于北半球,故为 30°N。综合来看,甲点的经纬度为(30°N,75°E)。故选 D。
12. B [解析]结合图中大洲的轮廓可知,乙大洋位于南美洲和非洲之间,即大西洋。
13. D
14. C [解析]读图可知,甲居民点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乙居民点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可知,湖泊位于丙居民点的西南方向,丁居民点位于湖泊的东北方向。
15. C [解析]读图可知,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为50米,湖泊介于等高线100~150米之间,故山顶与湖泊的相对高度介于 321~371米之间。故选C。
16. D [解析]读图可知,④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山脊中部高,两侧低,遮挡视线,故在④处设置凸面镜。③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不遮挡视线;①②两处视野开阔,不遮挡视线。
17. C [解析]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说明很久以前大西洋两岸曾经连为一体,后来由于大陆漂移才分裂断开,因此能够证明大陆漂移假说。
18. D [解析]读图可知,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是由这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19. B [解析]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脉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这属于海陆变迁现象。
20. A [解析]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都属于印度洋板块;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处;阿尔卑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不同板块碰撞形成的;由板块运动方向可知,未来地中海面积将会逐渐缩小。
21.(1)D (2)比例尺 (3)指向标 西北 北 (4)0.5
22.(1)(20°N,20°E) (10°S,30°E) (30°S,30°W) (2)AD (3)西北 西南 北极点 (4)C 纬度越低,纬线越长,四点中C点纬度最低。
23.(1)北冰 欧 (2)欧 非 东 (3)D 巴拿马运河 (4)大西 [解析](1)北冰洋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抱,其中欧洲面积最小。(2)本初子午线穿过欧洲、非洲和南极洲。本初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东半球。(3)亚马孙平原和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南美洲与B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4)魏格纳从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凹凸吻合得到启发,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24.(1)平原 山地 西北低,东南高。(2)线路①沿线坡度小,适宜老年人;线路②沿线坡度大,更适宜年轻人。(3)D D处海拔较高,气温低,适宜避暑。(4)14千米(5)该山区原来为海洋,后来地壳上升才成为陆地。
25.(1)刚果 亚马孙 (2)科迪勒拉 落基 安第斯 (3)稳定 活跃 太平洋 印度洋 (4)地处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或: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地震。(5)红海(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