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再塑生命的人
精彩开篇词
冰心曾说过:“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于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是的,海伦?凯勒的成功更是如此。除了她自己拥有顽强的毅力外,更与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循循善诱是分不开的。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被马克?吐温誉为“19世纪最杰出人物”之一的海伦?凯勒的世界,去感受安妮·莎莉文老师那无尽的爱。
学习目标
1.找出文中莎利文老师教“我”学习的具体事例,理清文章思路。
2.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品味文章细腻优美的语言。
3.领会莎利文老师对学生深沉的爱,以及海伦顽强勤奋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海伦·凯勒,一位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赞歌的聋哑盲人,她的传奇人生,照亮了人类精神的殿堂,向世人昭示着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的人》,去感受一个病弱生命的顽强成长的足迹和引领她人生走向光明的莎莉文老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感慨(kǎi) 搓捻(cuō niǎn) 疲倦(pí) 怦怦(pēng)
惭愧(kuì) 碎片(suì) 拼凑(còu) 浸满(jìn)
花团锦簇(cù)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感慨:有所感触而慨叹。
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堪,忍受。
小心翼翼: 形容谨慎小心,一点儿也不敢疏忽。
混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做同样的事物谈论。
截然不同:形容两者毫无共同之处。
不求甚解:多指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解,了解,理解。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簇,聚集成团。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
3.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 —1968),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美国的马克?吐温说:“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她的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4.背景链接
海伦?凯勒一岁半不幸染上疾病,致使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随之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17岁,海伦?凯勒考进哈佛大学,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大学期间,她开始写作。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无比敬爱和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安妮?莎莉文 !”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理一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第1—3段):莎利文老师到来之前“我”的心情。
第二部分(第4 —13段):莎利文老师利用实物来教导“我”认识具体事物。
2.找出文章的纲领句。
【交流点拨】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二)深层探究
1.莎莉文老师为什么从学习识字开始教海伦?
【交流点拨】文字是人类沟通的桥梁,是走出黑暗的希望。莎莉文老师在识字的过程中教给了海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用自己的爱去感受世界最美好的一面,去善待每一样事物,洋娃娃是有感情的,水是有生命的,这个世界是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的。莎莉文小姐不仅教给海伦知识,也用爱和温暖改变了海伦的人生。
2.莎莉文是怎样教育海伦认识具体事物的?试举例说明。
【交流点拨】(1)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海伦,有意识地给海伦玩具,并在她手上拼写“doll”。这种用手指拼字的方式使海伦很感兴趣,在不断模仿老师的做法后,她也学会了拼字。(2)莎莉文让海伦一只手接触水流,然后在海伦另一只手手心写出“water”这个字,引导海伦从能触摸的东西中获得思维的提升,使她马上领悟到“水”这个字指的是流过手上的凉凉的东西。从此,海伦开始大量认识具体事物。
3.如何理解标题“再塑生命的人”的含义?
【交流点拨】“再塑生命”是“重新塑造、获得生命”的意思,文中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在莎莉文老师教育下,海伦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莎莉文让海伦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并懂得什么是“爱”。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正是是“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海伦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4.幼年的海伦得病致残以后,愚昧而又乖戾,但后来却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个“再塑生命”奇迹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那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情的呢?
【交流点拨】课文开头写道:“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在作者的心目中莎莉文老师就是光明的使者,她到来时作者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感受:“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课文更多地还是通过写莎莉文老师对“我”的理解、关爱、教育的具体言行,来表达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
5.文中的海伦和莎莉文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交流点拨】海伦是一个好学、聪明、坚毅、情感丰富、有强烈的求知欲的女孩。莎莉文是一个爱海伦,讲究教育方法艺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抓住教育时机的出色的教育艺术家。
6.海伦是个高度残疾的儿童,在莎莉文的引领下却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从他们身上,你得了到哪些启示?
【交流点拨】海伦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与沙利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但也是她主观努力的结果。我们要从老师身上学习她的爱心,从海伦身上学习好学自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执著。
(三)语言品味
1.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唯恐发生意外。
【交流点拨】十分形象地展示了坠入黑暗而沉寂世界的海伦的心灵历程。
2.在没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交流点拨】用比喻的修辞从反面说明了受教育的重要性:只有接受了教育的人,生活的航船才能冲破阻碍旅途的大雾,找到准确的航向,从而靠近理想的人生港湾。
3.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交流点拨】这句话紧承上文中莎莉文老师教“我”水这一个词,让“我”认识到了“水”和“杯”并不是一回事,同时也唤醒了认识世界万物的愿望,形象地说出了自己参透物理后愉悦的心情。
4.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交流点拨】这句话表面看来说的是文字的神奇,实则暗示的是知识的力量。是知识使“我”这个盲聋人看到了快乐,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幸福,因而,“我”觉得世界充满了花香,洋溢着美丽。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1.平凡生活中并非只有一位“海伦·凯勒”,你能说出你所了解的其他的“海伦·凯勒”的动人故事吗?(可以结合多媒体图片了解那些付出艰辛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交流】示范: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在病榻上完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鼓舞了几代热血青年。
几乎全聋的贝多芬扼着命运的咽喉,奏出了与命运抗争的最强音——《命运交响曲》。失去光明的民间艺人阿炳的《二泉映月》给我们描画了一个凄凉哀怨的世界,也让我们感到了命运的残酷和抗争的力量。
史铁生身残志坚直面人生,写有《我与地坛》,成为著名作家。
2.收集微笑面对挫折的名人名言。
(1)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
(2)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培根
(3)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于
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巴尔扎克
课件24张PPT。再塑生命海 伦 · 凯 勒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美国的马克?吐温说:“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她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作者链接 海伦?凯勒一岁半不幸染上疾病,致使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随之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17岁,海伦?凯勒考进哈佛大学,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大学期间,她开始写作。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无比敬爱和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安妮?莎莉文 !背景链接
感慨(kǎi) 搓捻(cuō niǎn)疲倦(pí)
怦怦(pēng)惭愧(kuì)碎片(suì)
拼凑(còu) 浸满(jìn) 花团锦簇(cù) 读准字音
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疲惫: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
小心翼翼: 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翼翼:严肃谨慎。
混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截然不同:形容两者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一样。
不求甚解:多指学习不认真,不会深刻理解或指不深入了解情况。解:了解,理解。
恍然大悟: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悟:心里明白。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簇:聚集成团。
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成语积累 1、理一理文章的写作思路。【交流点拨】一、(1—3):写莎利文老师初到“我”家:(写莎利文老师到来之前“我”的心情。)二、(4 —13):莎利文老师利用实物来教导“我”认识具体事物。2.找出文章的纲领句。 【交流点拨】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整体感知 1、莎莉文老师应该教会海伦许多东西,为什么海伦从学识字开始写起? 【交流点拨】文字是人类沟通的桥梁,是走出黑暗的希望。莎莉文老师从识字的经历教给了海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用自己的爱去感受世界最美好的一面,去善待每一样事物,洋娃娃是有感情的,水是有生命的,这个世界是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的。莎莉文小姐不仅教给海伦知识,也用爱和温暖改变了海伦的人生。
深层探究 2.莎莉文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试举例说明。 【交流点拨】文中写莎莉文老师教海伦认识事物的文字很多,如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她,有意识地给她玩具,并在她手上拼了四个字母‘d一o一l-l’(洋娃娃)。这种用手指拼字的方式使她很感兴趣。在不断模仿老师的做法后,她也学会了拼字…… 再如,老师让海伦一只手接触水流,在海伦另一只手手心写出“水(water)”这个字,活生生的教学,引导海伦从“能触摸的东西”中获得思维的提升,使她马上领悟到“水”这个字指的是流过手上的凉凉的东西。从此,海伦开始大量认识具体事物。3.如何理解标题“重塑生命”的含义? 【交流点拨】从字面上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文中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在莎莉文老师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教“我”懂得什么是“爱”。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从而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之情。4.幼年的海伦得病致残以后,愚昧而又乖戾,但后来却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个“再塑生命”奇迹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文中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交流点拨】课文开头写道:“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联系文题,这句话的含意也就是说,莎莉文老师到来的这一天,是“我”生命的重新开始,甚至,作者把莎莉文称之为再塑生命的人。在作者的心目中莎莉文老师就是光明的使者,她到来时作者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感受:“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课文更多地还是通过写莎莉文老师对“我”的理解、关爱、教育的具体言行,来表达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莎莉文海伦是一个爱海伦,讲究教育方法艺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抓住教育时机的出色的教育艺术家。一个好学、聪明、坚毅、情感丰富、有强烈的求知欲的女孩。5.文中的海伦?凯勒和莎莉文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6.海伦是个高度残疾的儿童,在莎莉文的引领下却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从他们身上,你得到人生的那些启示呢? 【交流点拨】海伦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与沙利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但也是她主观努力的结果。我们要从老师身上学习她真切的爱心,从海伦身上学习她好学自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执著。 1.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唯恐发生意外。 【交流点拨】十分形象地展示了坠入黑暗而沉寂世界的海伦的心灵历程。2.在没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交流点拨】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从反面说明了受教育的重要性,接受了教育的人,生活航船才能冲破阻碍旅途的大雾,找到准确的航向,从而靠近理想的人生港湾。语言品味 3.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交流点拨】这句话紧承上文中莎莉文老师教“我”水这一个词,让“我”认识到了“水”和“杯”并不是一回事,同时也唤醒了认识世界万物的愿望,形象地说出了自己参透物理后愉悦的心情。所以作者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由此“我”的生命旅程充满了崭新的希望 。4.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交流点拨】这句话表面看来说的是文字的神奇,实则暗示的是知识的力量。是知识使“我”这个盲聋人看到了快乐,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幸福,因而,“我”觉得世界充满了花香,洋溢着美丽。板书设计拓展延伸1.平凡生活中并非只有一位“海伦·凯勒”,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所谱写的动人故事吗? 他们是谁?
你能说出他们的故事吗?邰丽华: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一级演员。她以其优美的舞蹈掀起了“掌声风暴”,被亲切地誉为“全世界六亿残疾人的形象大使”。“千手观音”的领舞者。
1976年11月,出生于湖北宜昌,两岁多时,在一次高烧后成了聋人。
1983年,走进宜昌市盲聋哑学校,15岁
才开始正规的舞蹈训练。
1992年10月,她作为惟一一位残疾人舞
蹈家登上了意大利斯卡拉大剧院的舞台。
1994年,考取了湖北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
1998年,毕业于湖北省美术学院。
? 2000年,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演出。
2005年,被央视评选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
? 先后获第三届、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一等奖、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金奖;第二届“奋发文明进步奖”个人文艺奖;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现任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桑兰:
1998年7月22日在美国纽约市
长岛举办的第四届友好运动会上,
在赛前练习跳马时因受外界干扰,
在高速奔跑中动作失误,结果重重
地摔在地板上,不幸因脊髓严重挫
伤而造成瘫痪。
在美国治疗期间,以“桑兰微
笑”征服了大洋彼岸的人们。并被
美国著名的《人物》和《生活》杂
志评选为年度英雄。
继国际著名影星成龙之后,桑
兰成为了2008年申奥形象大使。张海迪:
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
1983年,海迪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疾病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经在日本、韩国出版。 胡一舟:
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舟舟”,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终身指挥,世界上第一位受邀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大厅演出的残疾人,已成功指挥了200多场国内外交响乐队的演出。
这位可爱的大男孩因先天智障,智商不足40,但他用神奇的音乐天赋深深感动了世界。 斯蒂芬·威廉·霍金:
1942年1月8日出生,曾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大学学习后期,开始患“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运动神经元疾病),半身不遂。他克服身患残疾的种种困难,于1965年进入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任研究员。这个时期,他在研究宇宙起源问题上,创立了宇宙之始是“无限密度的一点”的著名理论。
霍金的成名始于对黑洞的研究成果。在爱因斯坦之后融合了20世纪另一个伟大理论──量子理论。微笑面对挫折勇于开拓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