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大气圈和天气、气候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大气圈和天气、气候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4-23 12:50:55

文档简介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地理 2.2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1)教案 鲁教版
教学目标
重点 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 难点 分析高空飞和近地面分的形成及特点
教法及教具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考点梳理考点1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一)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自地面向上,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 ( http: / / www.21cnjy.com )况相差较大,据此此把大气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即是大气垂直分层的划分依据,也是大气特征的主要方面。考点2大气的受热过程1、太阳辐射光谱(波长介于0.15---4. 0微米)紫外区: 波长小于0.4微米可见光: 波长介于0.4---0.76微米红外区: 波长大于0.76微米2、大气的热力作用.(1)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大气的保温作用考点3 热力环流 例 读热力环流模式图,比较ABCD四点气压的高低。注意:①高低压只能在同一水平面上比较;②在垂直方向上永远是底部气压高。 2.常见的热力环流(1)海陆风:陆风;热力环流形式如下图所示。山谷风:(3)城市风:考点4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 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风向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自学检测1、下列按辐射波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太阳辐射B、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C、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2、沙漠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 ) A.沙漠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的能量少 B.沙漠地区水汽含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 C.沙漠地区固体杂质少 D.沙漠地区人类破坏活动少图6为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① B.②C.③ D.④4.图示箭头中,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 )A.① B.② C.③ D.④5、读右图,回答(1)~(2)题。 (2)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③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 C.增温、增湿 D.减湿、减温6、读下图等压面分布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直击小高考2012年1月以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多次喷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大量火山灰直冲云霄。图4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5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与埃特纳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图4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2.图5数码所示辐射中,直接受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影响而减弱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图4为“成都和拉萨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3~4题。3.与成都相比,拉萨 A.白天大气辐射强 B.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C.白天太阳辐射强 D.夜晚地面辐射强4.成都和拉萨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地
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地理 2.2 大气圈和天气、气候(2)教案 鲁教版
教学目标 说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重点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教法及教具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考点梳理考点1 说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⑴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移动规律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如图所示。 ⑵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气候属性气压带、风带名称位置气候属性极地高气压带南北纬90°盛行下沉气流 干燥高纬极地东风带南北纬60 ~ 90 从高纬吹向低纬,干燥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60 盛行上升气流,湿润中纬西风带南北纬30 ~60 从低纬吹向高纬,湿润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30 盛行下沉气流 干燥低纬信风带赤道至南北纬30 从高纬吹向低纬,干燥赤道低气压带赤道盛行上升气流,湿润⑶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类型大气环流状况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温带大陆西海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全年温和湿润地中海气候位于亚热带大陆西海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冬季受信风带控制干湿季明显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偏北风雨热同期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全年炎热干燥考点2: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季风环流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并不完全呈带状分布,而在海洋和大陆分别随季节变化形成高、低气压中心,并引起冬、夏季风向的变化。人们将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全球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如图和下表所示地区季节风向形成原因东亚冬季西北季风海陆热力差异夏季东南季风南亚冬季东北季风海陆热力差异夏季西南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 二 自学检测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气压带代表(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2)、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 B.高压控制下气温都很高C.中纬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容易成云致雨 D.所有气压带都是由冷热不均引起的(4)、右图是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是( )A.甲点位于30 N附近  B.乙点位于30 N附近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5).读“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16),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 的季节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 动,其规律是:就北半球来说,夏季 移,冬季 移。(2)图中对应北半球节气:A图 , B图 , C图 。(3)图中气压带名称:甲是 ,乙是 。三 直击小高考图3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乙风带的名称是A.极地东风带 B.盛行西风带 C.东北信风带 D.东南信风带2.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是由于A.甲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 B.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C.丙气压带与丁风带交替控制 D.全年受乙风带影响图5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P地的气候特点是 温和湿润 B.寒冷干燥 C.高温多雨 D.炎热干燥4.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A.暖湿的中纬西风 B.干冷的中纬西风C.干冷的极地东风 D.冷湿的极地东风5.图14为“2010年2月16日14时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 气压控制,天气以 (阴或晴)为主。(2)P、Q两处相比,此时气温较高的是 ,易出现降水的是 。
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冬季
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