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1.氓 离骚(节选)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1.氓 离骚(节选)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1 21:2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氓 离骚(节选)
一、
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A.
B.
C.
D.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B.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C.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D.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名余曰正则兮
B.字余曰灵均
C.夙兴夜寐
D.余虽好修姱以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
B.
C.
D.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B.“风”“雅”“颂”是《诗经》的三部分,“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后人把它们合称为“诗经六义”。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是指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是指我国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后代也用“风骚”泛指文学。
D.《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日夜操劳,勤奋不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氓》中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女主人公对负心丈夫不再存有想法,对婚姻果断作了结的刚强性格。
(3)《离骚(节选)》中体现诗人要坚持美与善的理想和坚定信念,至死不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离骚(节选)》中,屈原批评世俗之人投机取巧、毫无原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诗经》中有一句话常被引用:“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人们多有善始,却少有善终,做人、做事有好的起步并不难,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说来,事情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往往容易失败,如果是这样,则殊为可惜。事情快要完成时,人们经过此前的种种努力,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成功在望,骄傲情绪也往往容易滋生。事情进行到最后时,往往积聚了更多的矛盾与困难,“末路之难”是必然的,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与警示。
9.将下面几句话重组为一个长单句,要求以“后世仁人志士”开头,可适当增删词语。
①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②《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不朽诗篇。
③“求索”精神源于《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
④“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子 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①,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②?
青青子佩③,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④,在城阙⑤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 ①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领。②嗣(yí)音:传音讯。嗣,同“贻”,给、寄。③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④挑(tiá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⑤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
B.“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运用了比喻修辞,其含意是:两人虽然只有一天未见面,却觉得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C.全诗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
D.全诗不到五十字,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2.诗歌前两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这种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
木 瓜
《诗经·卫风》
投我以木瓜①,报之以琼琚。②匪报也,永以为好也!③
投我以木桃④,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⑤,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 ①木瓜:落叶灌木,果似小瓜。古代有以瓜果之类为男女定情的信物的风俗。②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你将木瓜投给我,我将回报你珍贵的佩玉。投,投掷,此作赠送、给予。报,报答。琼琚,佩玉名,古代的饰物。后面的“琼瑶”“琼玖”同此义。③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并非只是为了回报,而是表示永远相爱。好,爱。④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⑤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世多认为《木瓜》是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你赠送给我“木瓜”,我回赠给你“琼琚”。回报的东西总比受赠的东西昂贵得多,以此来表达对双方之间情意的珍视,表露对对方的爱慕之情。
B.本诗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且不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这种重章叠句的形式是《诗经》的一大特点,通过一唱三叹的咏唱,使全诗的感情一步一步加深。
C.《木瓜》没有用《诗经》中最典型的四字句“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而是有意无意地错杂开,造成了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体现了《诗经》的文学性与音乐性共存的特点。
D.关于此诗主旨,文学史上的意见极其不同,大致出现了“美齐桓公说”“男女相互赠答说”“朋友相互赠答说”“臣下报上说”“讽卫人以报齐说”“讽刺送礼行贿说”“表达礼尚往来思想说”七种说法,但是关于此诗所运用比兴和托物言志的手法是统一认同的。
4.《木瓜》一诗的内容和劳动的场景结合得很紧密,这可以由投予“我”的东西为证,同时这个“投”字用得也非常精当,请从诗歌鉴赏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个“投”字使用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
九歌·国殇(节选)
屈 原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死于国事者叫国殇,本诗是一首取民间“九歌”祭神之意来追悼阵亡将士的祭歌。
B.战士携带宝剑、硬弓出征时就没打算生还,即使受到身首异处的惩罚依然义无反顾。
C.本诗节选部分,前半部分描述刻画战士的形象,后半部分议论抒怀,叙述、描写、抒情和谐交融,脉络清晰。
D.本诗节选部分抒情的方式和《离骚》用“香草美人”托喻不同,而是直抒其情,有种阳刚之美。
6.这首诗抒发了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
湘 君
屈 原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以问句开头,一上来就用心中的怀疑揭出“爱而不见”的事实,为整首诗的抒情做了铺垫。
B.第一段三、四句写湘夫人为了约会精心准备,说明她十分看重这次约会,内心对湘君充满了爱恋。
C.第二段写等不到湘君后湘夫人的行为,将湘夫人四处寻找的行程和内心感受紧密地结合在—起。
D.第三段写湘夫人失望至极之情的宣泄,把一个因爱而不得而退缩的女子的内心世界表露无遗。
8.请找出本诗中写反常现象的诗句,并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1.答案 B
解析 A项“错”同“措”。C项“泮”同“畔”,“道”同“导”。D项“说”同“脱”,“章”同“彰”。
2.答案 A
解析 B项古义:到,到达。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C项古义:荒唐。今义:水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D项古义:(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4.答案 C
解析 贿:财物,诗中指嫁妆。
5.答案 C
解析 C项均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A项连词,表顺承,相当于“而”/表并列,相当于“而”。B项介词,相当于“于”,在/语气词,用于句中,舒缓语气。D项连词,虽然/连词,即使。
6.答案 D
解析 “叙事诗”错,应为“抒情诗”。
7.答案 (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2)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3)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4)固时俗之工巧兮 偭规矩而改错
8.答案 (示例)①但很少有能坚持到底的 ②往往容易产生懈怠情绪 ③细细品味《诗经》此言
9.答案 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求索”精神源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所创作的不朽诗篇《离骚》中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
1.答案 B
解析 “运用了比喻修辞”错,应是“运用了夸张手法”。
2.答案 (1)特点:前两章句型重复,字面大体相同,只是在关键处变换了几个词语——“子衿”和“子佩”,“我心”和“我思”,“不嗣音”和“不来”。
(2)作用:①内容上,“我心”和“我思”的变换显示了女主人公思念情感的不断深入,“不嗣音”和“不来”的变换写出了恋人既无音讯,又不见踪影。②情感上,女主人公反复咏唱,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之假设与“子宁”之反问对举,情感在回旋中渐次加强,可以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③形式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三、
3.答案 D
解析 “但是关于此诗所运用比兴和托物言志的手法是统一认同的”错,本诗没有运用比兴和托物言志的手法。
4.答案 “投”既是扔,又像是送,像无意扔去,写出了女子赠物时的羞涩心情,显得含蓄生动。
四、
5.答案 B
解析 “即使受到身首异处的惩罚依然义无反顾”错。“首身离兮心不惩”的意思是“身首分离啊壮士心不改变”,由此可知,“惩”是改变的意思,不能解释成“惩罚”。
6.答案 ①歌颂将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国捐躯的献身精神。②寄托了诗人对阵亡的爱国将士的深切哀悼之情。③表达了诗人与祖国同休戚、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激情。④在颂悼阵亡将士
的同时,也隐隐地表达了诗人对洗雪国耻的渴望,对勇毅精神浩气长存的信念。
五、
7.答案 D
解析 “因爱而不得而退缩”错,应为“大胆追求爱情”。第三段前句写湘夫人经多方努力见不到湘君之后,仍漫无目的地泛舟水中;接着用在水中摘采薜荔和从树上收取芙蓉的比喻,既总结了以上追求不过是一种徒劳而已,同时也为后面对湘君“心不同”“恩不甚”“交不忠”“期不信”的一连串斥责和埋怨起兴。这是湘夫人在极度失望的情况下说出的激愤之语,它在表面的绝情和激烈的责备中,深含着希望一次次破灭的强烈痛苦;而它的原动力,
又来自对湘君无法回避的深爱。正所谓爱之愈深,责之愈切,它把一个大胆追求爱情的女子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8.答案 本诗中写反常现象的诗句是“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这两句诗以“到水中去采薜荔,到树梢上去采芙蓉”两种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作比兴,指出湘夫人认为自己的追求不过是徒劳而已,突出了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强调了“爱而不见”的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