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9张PPT)
第一部分
考点精讲
复习板块一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阅读
二轮任务
结合一轮备考情况及阅卷大数据,考生在信息类文本阅读答题中,容易出现以下失误:
1.选择题:第1题理解与分析内容,筛选信息有偏差;第2题分析与推断观点,不明逻辑比对方向;第3题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对文本观点模糊,文本内外不会关联。
2.主观简答题:(1)论证分析类题——不明论证特点的答题角度,把握不准行文脉络;(2)信息概括类题——特定信息找不全,不能深入分析推导;(3)开放创新类题——情境审读不准,结合文本不紧密,不会信息迁移与运用。
在二轮复习中,我们要对此类问题逐个突破。
研真题·明考向·知晓考查点
温旧知·牢记忆·巩固知识网
定重点·讲技法·掌握解题术
找短板·强突破·全面促提升
首自查·找增点·心中有方向
首自查·找增点·心中有方向
信息类文本阅读二轮复习能力自评表
对于以下做法,自己能做到的请打“√”,尚未做到的请打“×”,打“×”项便是你要在二轮复习环节中,重点攻克的。
自评内容 自评结果 自评标准
1.我知道新高考的“非连续性的信息类文本阅读”,虽有多则材料,但各材料都会涉及同一个问题,只是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4项及4项以下,备考不够充分;
“√”5~6项,备考较为充分;
“√”7~8项,备考充分;
“√”9~10项,备考十分充分
2.我知道信息类文本阅读,第一题考理解与分析内容,第二题考分析与推断观点,第三题考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3.我对信息类文本阅读的选项很敏感,凡是过于绝对的话语,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进行大概括的词语,我会特别敏感并表示怀疑 自评内容 自评结果 自评标准
4.对于信息筛选类的题目,对那些摘抄原文较多、和原文结构形式类似的选项,我不会盲目认同;而对那些换了说法,换了表达形式,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也不会轻易否定 “√”4项及4项以下,备考不够充分;
“√”5~6项,备考较为充分;
“√”7~8项,备考充分;
“√”9~10项,备考十分充分
5.对于推断题,我会做到三看:一看推断前提是否有据,二看推断过程是否符合逻辑,三看推断结论是否合理 6.对于文外论据的判断,我会首先弄清楚文内的论点是什么,然后,我还会去理解文外论据的含义,两者结合再作出判断 7.对于论证方式题,我会从整体方面把握,并进行恰当切片对比。我能准确区分论证思路题和论证特点题 8.分析文章的思路,我会从文章的各段内容入手,弄清每一段的意思。同样地,分析一个段落的层次也这样,我会通过分析每句话的意思,分析出段落结构和思路 自评内容 自评结果 自评标准
9.我会抓住每种论证方法的语言标志来判断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多用“譬如”等,比喻论证多用“如……”“好像……”等,因果论证多用“因为……”“究其原因”等 “√”4项及4项以下,备考不够充分;
“√”5~6项,备考较为充分;
“√”7~8项,备考充分;
“√”9~10项,备考十分充分
10.对于利用文内观点分析文外问题的题目,我不会抛开文本去分析,而是会利用文外问题佐证文内观点,用文内观点解释文外问题 研真题·明考向·知晓考查点
第一步:先读标题,预测内容。标题或出处往往可以提炼概括出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表达的是什么观点,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就可以快速弄清文本论述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圈点标注,研读文本。抓住两类关键词句。一类是点明观点的关键词句,这样的词句有标题、文眼句、中心句、结论句及其他能揭示文意的词语、句子,一般置于文首、文尾或段首、段尾。另一类是层次标志性词句,如过渡词句,需要特别注意两种关键词。①关联词,表并列的“和、以及、另一方面、同时”等,表递进的“不仅如此、而且、甚至、更进一步讲”等,表转折的“然而、不过、其实、与其相反”等,表因果的“因此、所以”等。②顺序词,表示材料的主次、轻重或问题的几个方面,如“首先、其次,第一第二”等。
第三步:提炼段意,整体把握。议论文的论证部分段落较多,应思考它们之间是不是并列、递进、因果、总分等关系。在概括出段意的基础上,根据段落之间的关系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同一关系取其“一”,并列关系取其“和”,总分关系取其“总”,偏正关系取其“主”等。
研真题
一、(2023·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
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
为了解藜麦的种植情况,我去了秘鲁科尔卡山谷,这里在印加时代以前就得到了开垦。藜麦是一种美丽的作物,拥有深红色或金黄色的巨大种球。在安第斯山的这片区域,人们在梯田上同时种植藜麦以及当地特有的玉米和马铃薯品种。“国外需求绝对是一件好事,”我的秘鲁向导杰西卡说道,“农民非常高兴,所有想吃藜麦的人仍然买得起这种食物。”她还解释了另一个好处。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利马人终于开始尊重我们这些高原人和我们的传统了。”玻利维亚西南部有一片遥远而不适合居住的区域,那里到处都是
盐湖和休眠火山。在那里,我看到了由藜麦资金支持的当地急需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千百年来勉强能够养家糊口的自耕农开始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投资。我在2017年4月听到的玻利维亚人对于该作物的唯一抱怨是,日益增长的供给正在拉低价格。玻利维亚的藜麦种植面积增长了两倍多,从2007年的5万公顷增长到2016年的18万公项。马克·贝勒马尔后来对我说:“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因为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在风景如画的科尔卡山谷,当太阳落山时,我问杰西卡,欧洲和北美的消费者是否应该为吃掉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的食物而感到内疚。我可以猜到答案,但我想听到当地人的亲口否认。“相信我,”杰西卡
笑道,“我们有许多藜麦。”乍一看,这一关于食物热潮、全球贸易和消费者忧虑的事件讲述了谎言被揭穿的过程。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在这个例子中,新闻工作者和博主出于高尚的理由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他们由衷地为一个贫困群体感到担忧,害怕狂暴的全球贸易风潮会危及这一群体的利益。我们很早就知道这一点:每个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不过,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些真相为沟通者提供了多大的灵活性。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我将它们称为“竞争性真相”。
(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藜麦适合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食用,并且由于其营养均衡,被美国宇航局认为是宇航员食物的理想之选。
B.“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中的“此”,指的是被国外需求推高的藜麦价格给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人造成伤害这一说法。
C.藜麦的大面积种植,不仅让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
D.作者认为,尽管一些媒体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其出发点却不是恶意的,他们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感到担忧。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C项,“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错误。原文“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可见是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当一起事件超出了我们直接观察的范围时,有些人会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判断,生成对该事件的看法。
B.“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可能是因为市场对藜麦的需求量不再大幅增加,而藜麦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供给日益增长。
D
C.“每个新手辩论者”“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可见有些“沟通者”会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而这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D.从藜麦事件可以发现,一组片面的事实编织在一起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而这场良心危机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D项,“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错误。原文“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可见是“可能”,选项犯了或然变必然的错误。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粮食优先”智库的工作人员塔尼娅·科森在谈到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时表示:“坦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其他食物。”
B.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新闻的标题为“你对藜麦的爱越深,你对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的伤害就越深”。
A
C.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他说:“我见过一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实际上,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
D.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埃文·戴维斯指出:“事实上,说谎常常是没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谎言的情况下完成许多有效的欺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的能力。第二段观点是: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A项,表明是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想吃点别的东西导致藜麦消费量的下降,而不是藜麦价格的上涨,直接支撑了第二段的观点。B项,说的是藜麦价格的上涨会对当地人造成伤害,与第二段的观点相悖。C项,说的是“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可以用来支撑第三段的观点,与第二段的观点关联不大。D项,可以用来支撑“竞争性真相”的相关观点,与第二段的观点无关。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4分)
答:①《独立报》通过片面的事实和数据,称藜麦价格的上涨使玻利维亚人吃不起藜麦了;②《纽约时报》直接援引他人研究,得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论;③《卫报》和《独立报》使用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标题,强调藜麦价格上涨对藜麦种植者造成的伤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要明确答题区间,由题干中“西方媒体在报道时”可确定答题区间为第一段。其次要理解“竞争性真相”这一概念的含义。即第四段中的“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而这些“方式”在上文中有所体现,如“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等。然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思考:第一段所涉及的西方媒体的报道通过哪些方式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比如《独立报》以“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这一片面的事
实和数据,得出“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这一结论;《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得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论;《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独立报》用“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一具有明显情感倾向的标题,来强调藜麦价格上涨对藜麦种植者造成的伤害。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6分)
答:①借助名家观点与事实论据加以批判,比如第二段引出马克·贝勒马尔等人的质疑,引用相关经济学家的调查论证,用事实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②借助实地考察的真相加以批驳,比如第三段用亲自调查时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③借助常规逻辑认知加以批判,比如最后一段以新手论辩与犯错误小学生的自我辩护的技巧进行类比,批判报道中的“竞争性真相”。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首先要明确该文探究的核心问题,即西方媒体在关于玻利维亚和秘鲁藜麦生产和消费的报道中大量使用“竞争性真相”,使读者产生误会甚至引发良心危机。第一段列举西方媒体的报道,提出问题。第二段先提出疑问的观点,“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然后结合经济学家的相关调查,“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
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得出恰当的结论,“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第三段则重点探讨了“我”的实地考察,以事实说话,使得阐释更具有科学依据:一方面指出其他地区的人食用藜麦给当地人带来了好处,“国外需求绝对是一件好事”“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另一方面指出,当地人并不缺少藜麦,向导说“我们有许多藜麦
最后一段进一步指出,“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意在强调片面地使用“竞争性真相”会造成更多的伤害。作者在此处用“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的常规逻辑认知进行类比论证,批判报道中的“竞争性真相”。
二、(2023·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9分)
材料一:
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
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摘自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
材料二:
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但是,如果说社会科学研究者并不能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那也并不完全正确。其实不过是控制的技术问题,而不是能不能控制的问题。
在物理实验里用斜面滚球来实验引力,斜板这实验因子并不影响所要观察的引力现象,因为实验者在计算球动的速率中会考虑到这斜板的因子——换一句话,所谓实验并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把所有发生作用的因子都加以充分考虑的意思。
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社会现象并不限于人的动作,而且包括人的动机;动机又受着人所接受的那一套认为应当如是的规律支配;这套规律是社会所共有的,而且是在时间里累积下来的——这是人的生活适用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的方法,是在人和物的接触中,在动作里,给人的满足与否的结果里,选择和淘汰出来的,而且也永远在变动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社会现象有着不能分的两部分:一部分我们可以在体外看得到的,另一部分,在体外是看不到的。这第二部分必须由经验者本人用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旁观的人明白。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常发生在第二部分。
谈到这里,我愿意提出最重要的问题来了。那就是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中观察者必须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合作还不够,必须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
我在上边已说到科学的观察必须充分确认现象发生的情境,考虑到一切会影响现象的因子。这是实验的真正意义。观察社会现象时,因为语言材料的重要,最容易影响叙述现象正确性的是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有些不肯正视这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但是“客观”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对观察的现象没有兴趣,或是没有关系么?这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去观察一个现象必然是有兴趣的。你自己可以不问这问题,可是被观察的人是不会不问这问题的。你不能不和这些人接触,谈话,问问题。这些人必然要问:“这人为什么要来问我们呢?”——这问题问得对的,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于是调查者逢着“秘密”和“撒谎”了。其实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人事很像镜子,你对别人的态度反射成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天下没有不知道自卫的人,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换一句话说,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你如果要研究乡村,你必须同情农民,为他们服务,你的研究结果必须是有利于农民的,不但你存心是如此,而且你要用事实来证明,使农民相信你。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
一个研究的人是站在“不知”的地位,被问的是站在“已知”的地位。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
(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社会调查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并特别提到要深入了解农民,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
B.材料一以毛泽东在寻乌县的调查为例,论述调查要深入、唯实,这与毛泽东本人在《调查的技术》中的倡导也是一致的。
C.材料二指出,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但倘若方法得当,观察社会现象时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D.材料二认为,社会研究者只有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关心被调查者,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项,“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错误。材料一引用毛泽东了解农民的情况针对的是“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材料二提到要了解农民针对的是“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C项,“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错误。结合“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分析可知,社会科学只是没有“一模一样的实验室”,并不能说不
能通过实验展开研究。D项,“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错误。结合材料二“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分析可知,这只是论证调查者不能欺骗被调查者;结合“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分析可知,要想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还有其他方面要做,比如解决“立场”、明确“目的”等,不仅靠“不欺骗”。
7.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动机可能并不一致,这给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观察带来挑战。
B.一些无法看到的现象需要通过经验者的语言来表达,这可佐证语言材料的重要。
C.如果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被调查者就不会有防备心理。
D.即便调查者出于友善的目的展开调查,调查的结果也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C项,“被调查者就不会有防备心理”错误。结合“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分析可知,被调查者“防备”是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因此“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消除不了他们的防备心理。
8.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从调查研究工作需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两方面展开论述。
B.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C.材料一运用排比,既突出社会调查需广泛深入、求真务实,也增强了论证气势。
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项,“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错误。结合“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分析可知,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的是“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
9.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4分)
答:①“敲诈”“斗智”“拷问”在本文中的特殊含义是调查研究的错误的立场、态度和方式,为了论证调查者搞社会调查不能与被调查者敌对,不能欺骗,不能居高临下,应该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从反面论证调查者应该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应尊重对方,目的是解答疑惑。②这三个词的运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调查者错误的调查目的、方式和态度,使论证语言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和作用的能力。首先了解这三个词的本义:“敲诈”意思是指用暴力、恐吓等手段,或滥用法律、借助官方职权等,向他人索取不合理或不合法的财物的犯罪行为;“斗智”指较量智力;“拷问”意思是拷打审问。然后再分析在文中的含义。结合“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等内容分析可知,这三个词在本文中有特殊含义,是指调查者的错误调查方
式和调查态度,即欺骗、对立、居高临下。从反面论证了调查者的立场应该是站在对方的利益上,目的是平等解疑,态度是尊重。这三个词的使用,让论证说理更生动形象,体现了论证语言也要具有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的特点。
10.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答:材料一侧重①实现调查研究“客观”的目的,必须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②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材料二侧重①调查研究要实现“客观”的目的,就要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要与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②观察社会现象时,要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才能获得相对客观的信息和结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材料一中的调查研究中的“客观”:结合“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分析可知,调查研究中要达到“客观”的目的,必须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结合“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分析可知,调查研究要“客观”就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材料二中的调查研究中的“客观”:结合“
如果说社会科学研究者并不能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那也并不完全正确。其实不过是控制的技术问题,而不是能不能控制的问题”“那就是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中观察者必须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合作还不够,必须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分析可知,调查研究要实现“客观”的目的,就要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要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结合“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社
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分析可知,观察社会现象时,要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才能获得相对客观的信息和结论。
明考向
年份 卷别 内容出处
2023年 新课标 Ⅰ卷 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
新课标 Ⅱ卷 材料一: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
材料二: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
年份 卷别 内容出处
2022年 新高考 Ⅰ卷 材料一:习近平《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材料二: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潮诗》
新高考 Ⅱ卷 材料一: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
材料二:党争胜《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议》
材料三:杨乃乔《(红楼梦)与The Story of the stone——谈异质文化观念的不可通约性及其翻译的创造性》
年份 卷别 内容出处
2021年 新高考 Ⅰ卷 材料一: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钱钟书《拉奥孔》
新高考 Ⅱ卷 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
2020年 新高考 Ⅰ卷 材料一: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材料二: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新高考 Ⅱ卷 埃德·扬《我包罗万象》
1.命题解读
命 题 解 读 选材 特点 选文的数量是1~2篇;内容以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为主,以人文与科技相融合的知识为辅;文本多是论述类或科普类
命 题 解 读 考查 能力 1.信息定位获取能力,包括定位检索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图表理解能力等。
2.信息推理整合与逻辑推断能力,包括理解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识别推理谬误的能力等。
3.信息评价运用能力,包括归纳概括能力、迁移运用能力、评价反思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分析文本论证的能力,包括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概括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梳理分析论证结构、思路的能力。
5.关联教材的能力,包括迁移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与教材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
命 题 解 读 必备 知识 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本的文体要素,论证方式和方法,论证结构等;科普类文本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客观题的常见设误方式,逻辑推理的常见谬误等
2.命题指向
(1)信息类文本选材对标“核心价值”,以学术论文为主,兼及时评、新闻、科普等。
(2)命题重点在获取文本关键信息、梳理文本逻辑结构及对有效信息的运用与探究上。
(3)题点兼具选择题、简答题,探究性、阐释性、拓展性、个性化试题渐成主流。
(4)文本组合形式多样,非连续性、单一文本均有,且有跨文本趋势。
(5)注重情境建构,因境设题,因文设题,跨界设题(新高考Ⅰ卷第5题)特色明显。
3.命题预测
(1)选材上:2020年,新高考Ⅰ卷采用的是非连续性文本,新高考Ⅱ卷采用的是单一文本;2021年、2022年,新高考Ⅰ卷和Ⅱ卷采用的都是非连续性文本。2023年,新课标Ⅰ卷采用的是单一文本,新课标Ⅱ卷采用的是非连续性文本。2024年高考的选材将会继续使用这两种形式。
(2)题型上:近几年采用的都是3道选择题(每小题3分),两道简答题(8分或10分),共计17分或19分。预测2024年高考题型不会发生变化。仍将考查考生分析、概括、归纳材料的能力,论证分析的能力,还有对某事物的独到见解等几方面的能力。
知晓考查点
信息类文本阅读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显性变化,选材大多为学术性文章,包括科普性论文、书评等,更加契合信息类文本融论述、实用为一体的文本特征,为信息类文本向跨界、跨文本转化预留了空间;二是隐性变化,信息类文本命题以信息获取、处理、运用为基础,呈现出三个“更加”的特征:更加注重文本与文本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建构、文本内部逻辑层次的梳理、文本观点与材料之间的支撑与融合;更加注重观点表达及信息之间的概念、判断与推理的逻辑呈现;更加注重建构基于文本情境中关键信息的开放性、跨界性、探究性的运用与联系。
1.选择题设题方式
年份 卷别 题目
2023年 新课标 Ⅰ卷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年份 卷别 题目
2023年 新课标 Ⅱ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22年 新高考 Ⅰ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新高考 Ⅱ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年份 卷别 题目
2021年 新高考 Ⅰ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
新高考 Ⅱ卷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地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年份 卷别 题目
2020年 新高考 Ⅰ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新高考 Ⅱ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4.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第三、四自然段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选择题重要考点:
(1)理解与分析内容。
(2)分析与推断观点。
(3)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2.主观题设题方式
年份 卷别 题目
2023年 新课标 Ⅰ卷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
新课标 Ⅱ卷 4.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年份 卷别 题目
2022年 新高考 Ⅰ卷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新高考 Ⅱ卷 4.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
5.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年份 卷别 题目
2021年 新高考 Ⅰ卷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新高考 Ⅱ卷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5.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年份 卷别 题目
2020年 新高考 Ⅰ卷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新高考 5.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主观题重要考点:
(1)文体特征:行文脉络(论证思路)、论证特点、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论据的类型和作用。
(2)信息筛选整合比较:归纳概括内容要点,比较材料异同、侧重点,下定义。
(3)观点评价情境探究:文本观点解读题目观点、文本观点解读题目情境、文本观点分析生活场景、在情境中进行信息迁移与运用。
温旧知·牢记忆·巩固知识网
教考衔接
知识回扣
考点练透1 选择辨析题
定重点·讲技法·掌握解题术
考查热点1 理解与分析内容
高
分
技
法
考查角度一 筛选文中文字信息
一、掌握八大命题陷阱
1.张冠李戴
设错 手段 将此人表述成彼人,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比如把某一时间、地点说成另一时间、地点
识别 技巧 要识别“张冠李戴”干扰项,阅读文章时,需要圈出陈述对象,要特别注意选项的主语与宾语,因为“冠”往往出现在选项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当选项中出现类似“×××”的观点是“×××”这样的句子时,应注意原文中是否有此类情况。另外,还要留心原文中代词的指代,要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具体内容
试题 选项 (2021·全国新高考Ⅱ卷·T1.D)“等效意识”要求网络行为的主体在现实和网络空间中的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
对应 原文 第5段: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
比对 结果
/状元支招/——比对分析
选项张冠李戴。从原文“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来看,“等效意识”是要求线上线下的“道德规范要求”一致,并非要求线上线下的“行为”一致。
2.以偏概全
设错 手段 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轻重的词语。主要采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或相反)等方式,从而影响考生做出判断
识别 技巧 要识别“以偏概全”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时,一要特别注意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看选项与原文中的指代内容是否存在范围、程度以及频率上的差异;二要注意原文表述是涵盖全部还是有所针对,是特称还是全称
试题 选项 (2020·全国新高考Ⅰ卷·T1.B)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
对应 原文 材料一第4段: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
比对 结果
/状元支招/——比对分析
选项以偏概全。从原文看,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有两个原因:一是“关系到国计民生”,二是“治学的基础”。选项只强调了“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一个方面。
3.曲解文意
设错 手段 选项中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选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词或说法,从而背离原文意思,歪曲作者观点
识别 技巧 要识别“曲解文意”干扰项,一定要仔细比对原文,充分理解文意,看选项是否在概括转换时更换了意思
试题 选项 (2021·全国新高考Ⅰ卷·T1.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对应 原文 材料一第1段: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比对 结果
/状元支招/——比对分析
选项曲解文意。“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说法有误。根据原文信息可知,是他的著作使人们从“相信诗画同质”到明白诗画并不同质,但没有证据证明他是“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
4.无中生有
设错 手段 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即原文中并无此意,是命题者为了迷惑考生而凭空捏造出的某种意思
识别 技巧 要识别“无中生有”干扰项,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试题 选项 (2021·全国新高考Ⅱ卷·T1.B)网络上充塞的垃圾信息消耗了人们的认知盈余,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
对应 原文 第3段: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
比对 结果
/状元支招/——比对分析
选项无中生有。原文只是强调网上的垃圾信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并没有对线上线下的工作效率进行比较。
5.因果混乱
设错 手段 有两种情况:因果颠倒(把“因”当成“果”或把“果”当成“因”),强加因果(两句话没有因果关系而选项故意说成有因果关系)
识别 技巧 要识别“因果混乱”干扰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
/状元支招/——比对分析
选项强加因果。根据原文可以推知,霍克思省译不是为了迎合读者。
6.偷换概念
设错 手段 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时,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或外延进行了调换、改变,表面上与原文说法一致,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并不相同
识别 技巧 要识别“偷换概念”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或选项时,要特别注意事物的对象,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要看选项中的陈述对象(一般是主语或宾语)与原文中句子的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试题 选项 (2021·全国新高考Ⅱ卷·T1.A)青年是网络空间的参与主体,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来规范和管理网络
对应 原文 第2段: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比对 结果
/状元支招/——比对分析
选项偷换概念。由原文“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来看,应当规范的是青年的“网络行为”,而非“网络”。
7.混淆时态
设错 手段 命题者故意把现实中未发生的事实(又称“未然”)判断为已发生的事实(又称“已然”),或把可能发生的(又称“或然”)表述为必然发生的(又称“必然”),也可能反之
识别 技巧 (1)如果文章或选项中有“目前”“打算”“预计”“已经”“将来”“了”之类表示时态的词语,要注意是否出现未然、已然混淆的错误。(2)如果文章或选项中出现了“可能”“也许”“或许”“大概”“一定”“必定”“必然”等表示推测判断的词语,要认真辨析是否出现或然、必然混淆的错误
试题 选项 (2020·浙江卷·T8.D)视觉文化时代,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正在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而转向对图像阅读的狂欢,甚至要为此举行一种新的文化仪式
对应 原文 材料三:视觉文化时代的法则是: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道理很简单,看图是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与文字相比,图像显然更具诱惑力。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这便使得图像的狂欢成为新的文化仪式!
比对结果
/状元支招/——比对分析
选项混淆时态,将或然说成必然。原文为“我们似乎正在冷落……新的文化仪式”,选项遗漏了“似乎”,把揣测性的表述说成了肯定的、绝对的。
8.混淆是非
设错 手段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会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识别 技巧 注意区别原文中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要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关注表肯定或否定的词语
试题 选项 (2021·八省联考·T1.D)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以及同时处理各种矛盾信息的能力,都属于人类智能特有的形式逻辑
对应 原文 材料二第1段:比如,人必有健忘,但电脑没法健忘;人经常糊涂,但电脑没法糊涂;人可以不讲理,但电脑没法不讲理,即不能非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这样一来,即便机器人有了遗传算法(GA)、人工神经网络(ANN)等仿生大招,即便进一步的仿生探索不会一无所获,然而,人的契悟、直觉、意会、灵感、下意识、跳跃性思维,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把各种矛盾信息不由分说一锅煮的能力,有时候竟让2+2=8或者2+2=0甚至重量+温度=色彩的特殊能力(几乎接近无厘头),如此等等,都有“大智若愚”之效,只能让机器人迷糊
比对 结果
/状元支招/——比对分析
选项混淆是非。根据原文可知,电脑不能“非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而人类可以,“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以及同时处理各种矛盾信息的能力”正是人类的“非形式逻辑”,选项将其表述为“形式逻辑”。
二、准确筛选文中文字信息题比对3角度
三、解答筛选文中文字信息题3步骤
典
题
试
做
(2023·全国新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笔记”二字,本指执笔记叙而言。由于南北朝时崇尚骈俪之文,一般人称注重辞藻、讲求声韵和对偶的文章为“文”,称信笔记录的散行文字为“笔”。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云:“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所以后人就总称魏晋南北朝以来“丛残小语”式的故事集为“笔记小说”,而把其他一切用散文所写零星琐碎的随笔、杂录统名之为“笔记”。至于以“笔记”两字作书名,则大约始于北宋的宋祁,他著有《笔记》三卷。
笔记的特点,以内容论,主要在于“杂”:不拘类别,有闻即录。以形式论,主要在于“散”:长长短短,记叙随宜。因此,凡是较为专门的著作,如人物传记、专谈一时一类事实的书、专述地理古迹和记行的书以及家训、语录之类的札记,都不在笔记之列。
古代笔记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呢?从魏晋到明清的笔记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是小说故事类的笔记。始魏晋迄明清的志怪、轶事小说,从晋干宝的《搜神记》、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到清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王晫的《今世说》都属于这一类。第二是历史琐闻类的笔记。始魏晋迄明清的记野史、谈掌故、辑文献的杂录丛谈,从晋人伪托汉刘歆的《西京杂记》、唐李绰的《尚书故实》到清王士禛的《池北偶谈》、褚人获的《坚瓠集》等,都属于这一类。第三是考据、辩证类的笔记。始魏晋迄明清的读书随笔、札记,从晋崔豹的《古今注》、唐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戴埴的《鼠璞》到清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等,都属于这一类。
这里的第一类,即所谓“笔记小说”,内容主要是情节简单、篇幅短小的故事,其中有的故事略具短篇小说的规模。二、三两类,则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经史子集、典章制度、风俗民情、轶闻琐事以及神鬼怪异、医卜星相等等,几乎无所不包,内容极为复杂,大都是随手记录的零星的材料。这两类只能算作“笔记”,不宜称为“笔记小说”。但这样分作三大类,仍难周密。因为笔记一体,本来以“杂”见称,一书之中,往往兼有各类,如《封氏闻见记》于考据之外,并记故实;《梦溪笔谈》亦不专重辩证而兼及艺文杂项;甚至像《阅微草堂笔记》为追踪晋宋的志怪小说而间杂考辨;《池北偶谈》为记掌故、文献
的杂录,也列有“谈异”一门,语及鬼神。这样为之分类,就不免有顾此失彼之感。其实古代的历史与小说,有时亦难分界限。像《世说新语》所写的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真人,而所记的事,则大多出于传说。因此这部书既可以算作小说,也不妨称为历史,实际兼跨小说、历史两类。把它入于小说故事项下,不过是姑从一般的看法来分。此处归纳古代笔记为三大类,也无非粗举大凡而已。
(选编自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
材料二:
笔记小说在中国不断得到承继与发展,虽代有沿革,而其基本面貌与体制没有太大的变化,其基本特点是共同的。从形式上看,大多短小简洁,为人们茶余饭后消遣之物,其历史地位与其他小说式样在当时的地位大体相当。从叙述风格上看,笔记小说多采用速写式的散文格式,不叙述人物事件的全貌,而是撷取一二关节,作速写式的刻画,或点到为止,或就二三小事稍作渲染,却能给人以较深的感触。从题材的选择与处理来看,古笔记小说多采用冷静写实的方法,多叙写事实传闻,陈名指实,诙谐多趣,如得六朝人物品藻清淡之助,又合于士人褒贬臧否
之心。士人逞才炫学,对世事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多采用笔记小说的形式。再从欣赏格调上看,可谓雅俗兼容。说它雅,是因为它多为士大夫所作,渗透着他们的欣赏趣味,掺杂着他们的闲情逸致;说它俗,是因为笔记小说处于消遣地位,它的写作初衷是为逞性娱情,广见闻,大部分作品是由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加工而来,故显得口语化色彩很浓,平易而亲切,所谓“文不甚深,事复有趣”,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新时期以来的笔记小说大体上继承了古代笔记小说的这些特点,同时,作为变化了的时代的产物,又有新的发展,在短小的篇幅中富有厚实的内涵
在艺术表现上,有明显的散文化和诗化色彩,作者行文走笔充满调侃的意味,艺术韵味似淡而实浓;在作品中,作者还着意于对民俗民情的细致描绘,并以似不经意的简略勾画,写出人物的民族性格等。
(选编自周献珍《试论新笔记小说的文体特点》)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笔记小说”和“笔记”是两个概念。有人总称魏晋南北朝以来“丛残小语”式的故事集为“笔记小说”,而把其他一切用散文所写零星琐碎的随笔、杂录统名之为“笔记”。
B.“笔记”可以分为小说故事类、历史琐闻类和考据辩证类三种类型,各个类型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清晰的界限。
C.笔记小说从魏晋南北朝至今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它的基本面貌、体制以及基本特点相对稳定,没有发生过变化。
D.作为士大夫逞才炫学、表达观点的产物,笔记小说风雅别致,充分体现出他们的欣赏趣味,表现了他们的闲情逸致。
A
/状元支招/
标注敏感点 找准信息源 落实设误点
A.“笔记小说”和“笔记”是两个概念。有人总称魏晋南北朝以来“丛残小语”式的故事集为“笔记小说”,而把其他一切用散文所写零星琐碎的随笔、杂录统名之为“笔记” 材料一:所以后人就总称魏晋南北朝以来“丛残小语”式的故事集为“笔记小说”,而把其他一切用散文所写零星琐碎的随笔、杂录统名之为“笔记” 对照原文,选项理解正确
标注敏感点 找准信息源 落实设误点
B.“笔记”可以分为小说故事类、历史琐闻类和考据辩证类三种类型,各个类型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清晰的界限 材料一:这里的第一类,即所谓“笔记小说”……二、三两类,则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经史子集、典章制度、风俗民情、轶闻琐事以及神鬼怪异、医卜星相……但这样分作三大类,仍难周密。因为笔记一体,本来以“杂”见称,一书之中,往往兼有各类…… “各个类型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清晰的界限”分析错误,曲解文意。依据原文“一书之中,往往兼有各类”可知,各个类型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界限并不清晰
标注敏感点 找准信息源 落实设误点
C.笔记小说从魏晋南北朝至今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它的基本面貌、体制以及基本特点相对稳定,没有发生过变化 材料二:笔记小说在中国不断得到承继与发展,虽代有沿革,而其基本面貌与体制没有太大的变化,其基本特点是共同的 “没有发生过变化”错误,曲解文意。由原文可知,应是“没有太大的变化”
标注敏感点 找准信息源 落实设误点
D.作为士大夫逞才炫学、表达观点的产物,笔记小说风雅别致,充分体现出他们的欣赏趣味,表现了他们的闲情逸致 材料二:士人逞才炫学,对世事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多采用笔记小说的形式。……说它雅,是因为它多为士大夫所作,渗透着他们的欣赏趣味,掺杂着他们的闲情逸致 “作为士大夫逞才炫学、表达观点的产物”分析错误,偷换概念。由原文可知,笔记小说是士人逞才炫学、表达观点的一种途径方式,而非逞才炫学、表达观点的产物。“充分体现”无中生有。原文是“渗透”
考查角度二 筛选文中图表信息
高
分
技
法
一、筛选文中图表信息注意要点
1.掌握读图的方法。①关注表头、标注、图例,读懂图表,明确比较分析的对象和内容,尤其注意多种统计图混搭一起的现象;②注意极值和图像的趋势变化,对图表纵向分析;③注意不同对象之间的差别,进行横向比较。④明确题干中要求的比较区间,在图表中找到限定区间的数据。
2.注意描写图表信息的词语的确切含意。主要有上升(上涨)、下降(下滑)、峰值、低谷、回升/回落(之前是降低/升高)、反弹、负增长(减少)、回正、失衡(相对于平稳而言)、平稳、递增(减)、稳中有升/降(整体是升/降的,但幅度不大)、追赶势头、持续上涨、相差悬殊、遥遥领先等。
3.关注描述对象及图表信息的词语前的修饰限制词语。表示数据差别比较大的有:明显、迅猛、强劲、井喷式、急剧等;表示数据差别比较小的有:略有、放缓等;对表述对象的限制的有:均、同步、每(年、月)、逐(年)等,这时需要同时关注两个或以上对象的变化数据。
4.正确判断对图表信息的推断。答题时注意两点,第一是表述用词的分寸,第二重点关注表意绝对的词语。
二、解答筛选文中图表信息题3步骤
典
题
试
做
/状元支招/——比对分析
第一步:标注敏感点
无论纸质书还是报纸、期刊,其2019年人均阅读量都比电子书大。
第二步:整体认读图表内容
本图为柱状图,由标题可知,图表统计的信息是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书报刊和电子书阅读量。由图表内容可知,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84本,期刊阅读量为2.33期,报纸阅读量为16.33份,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
第三步:归纳确定认读结果
“无论纸质书还是报纸、期刊,其2019年人均阅读量都比电子书大”说法错误。根据图表所示,2019年期刊的人均阅读量是2.33期,电子书人均阅读量是2.84本,很显然,期刊的人均阅读量比电子书阅读量要小。
【答案】错误
考查热点2 分析与推断观点
高
分
技
法
分析与推断观点,就是由已知的判断(前提)合乎逻辑地推断出一个新的判断(结论)。其“前提”在原文之中,结论则在原文之外。分析与推断观点题的每个选项,大致由前提、结论及联结两者的关联词语组成。要判断选项正误,就要做到“三看”,看其前提是否有据,看其过程是否符合逻辑,看其结论是否合理。
一、解答分析与推断观点题三要点
第一,对文章整体内容要全面理解,对基本信息要准确提炼。把握全文的观点态度,筛选出文中的重要信息,注意不同观点之间的区别及作者对它们的看法。
第二,仔细分析研究选项中的推断关系是否成立。对文章内容进行推断不是简单的信息筛选,而是一种推理。有时选项中虽然也引用文本中的某些词句进行表述,但命题点不是侧重于表述是否符合文意,而是侧重于思考,侧重于由原文能否推断出某一方面的新的认知或结论。因此,仅仅采用把选项与文章中某一语言单位(句子、词语等)进行简单比照的方式,无法保证推断的正确,还要考虑推断的合理性,以及推断的倾向性与作者的思想倾向、表达意图等是否一致。
第三,重点挖掘文本材料中的隐含信息,深究细节,化隐为显,明辨“是”“非”。在文本中,作者对某一方面的认知或结论,虽然没有直接、显性地表述出来,但总会有一定的暗示,解题中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这些暗示。要细致体会作者在某一问题上的思想倾向和观点态度,细致体会作者在文章中借用了哪方面的材料来论证观点;要注意观点间的异同及作者的看法。当命题者对某一问题变换了表述角度时,要注意因角度的变换,结论也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二、解答分析与推断观点题3分析
1.分析推断前提是否有据
分析推断前提是否有据,就是分析前提是否合乎文本内容,也就是作为推断的依据与原文内容是否一致。
看选项的前提时思考:①前提是否混淆范围,如原文内容是涉及局部的或整体的,而选项则相反。②前提是否混淆语气,注意前提中表示或然语气的限制语,如“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会”——推断可能成立;前提中表示必然语气的限制语,如“一定”“必定”“肯定”——推断不能成立;有时则是相反的。这就需要考生仔细比对选项中的前提与原文的信息是否一致。③前提条件在文中是否有依据。
选项 (2021·全国新高考Ⅰ卷,T2.A)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
原文 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
推断
/状元支招/——比对分析
根据原文信息,在材料中根本找不到“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相关说法,推断没有依据,因而是错误的。
2.分析推断过程是否符合逻辑
推断过程就是由前提到结论的过程,分析推断过程是否符合逻辑,就是分析假设推断、条件推断、因果推断、目的推断等逻辑关系是否合理。选项一般以假设、条件、因果、目的等复句形式呈现。
选项 (2021·全国新高考Ⅰ卷·T2.B)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前提),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结论)
原文 材料一第8段: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
材料一第10段: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
推断
/状元支招/——比对分析
前提“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对应原文“这种动作……某一点”。根据原文“图画叙述动作时……全过程”可知,画作也能“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结论“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与前提因果关系不成立。
3.分析推断结论是否合理
推断结论是根据文中已有信息,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以此推彼、以已知推未知、以现在推未来、以整体推局部以及因果互推等。
推断的结论在选项中一般放在“由此可见”“总之”“启示”“将会”“应该”等词的后面,看这些词语表述的结论是否能依据原文内容相关信息推断出来,也需“三看”。
一看:选项结论是否过于绝对,特别注意选项中表达过于绝对的词语,能否在原文中找到与之匹配的信息。
二看:选项结论与原文是否相悖,注意选项表述结论的语句,和原文表述结论的信息是否相符。
三看:“启示”“将会”“应该”等词的后面,有关文本发展趋势的预测是否合理,判断这类选项要注重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格外关注文本内容是否能够推断出选项预测的结果,这个结果是否合乎社会常理,即一般的规律——人们的认识规律。
选项 (2021·全国新高考Ⅰ卷,T2.B)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
原文 材料一: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
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
材料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
推断
/状元支招/——比对分析
选项“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说法,材料中与之相关的说法虽然有“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的说法,但后面还有“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等说法。因此,B项的表述太绝对了,是错误的。
典
题
试
做
(材料见考查热点1理解与分析内容考查角度一【典题试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笔记”名称的由来可知,“笔记”的写作一般不注重辞藻、讲究对偶,信笔记录,不拘形式。
B.“笔记”记录了社会生活,然而内容缺乏真实性,这一缺点使得它无法成为研究历史的依据。
B
C.笔记小说在内容上受到了民间故事的影响,语言平易亲切,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
D.与旧笔记小说相比,新笔记小说的内涵更为厚实,艺术韵味似淡实浓,民族风格也更为突出。
/状元支招/——比对分析
相关选项 原文选段 判断正误
A.根据“笔记”名称的由来可知,“笔记”的写作一般不注重辞藻、讲究对偶,信笔记录,不拘形式 材料一:“笔记”二字,本指执笔记叙而言。由于南北朝时崇尚骈俪之文,一般人称注重辞藻、讲求声韵和对偶的文章为“文”,称信笔记录的散行文字为“笔” 对照原文可知,选项正确
相关选项 原文选段 判断正误
B.“笔记”记录了社会生活,然而内容缺乏真实性,这一缺点使得它无法成为研究历史的依据 材料一:其实古代的历史与小说,有时亦难分界限。像《世说新语》所写的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真人,而所记的事,则大多出于传说 “这一缺点使得它无法成为研究历史的依据”分析错误。由原文可知,历史与虚构结合是“笔记”的特点而不是缺点,推断不出“无法成为研究历史的依据”这一结论,属于于文无据
相关选项 原文选段 判断正误
C.笔记小说在内容上受到了民间故事的影响,语言平易亲切,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 材料二:它的写作初衷是为逞性娱情,广见闻,大部分作品是由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加工而来,故显得口语化色彩很浓,平易而亲切,所谓“文不甚深,事复有趣”,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 对照原文可知,选项正确
相关选项 原文选段 判断正误
D.与旧笔记小说相比,新笔记小说的内涵更为厚实,艺术韵味似淡实浓,民族风格也更为突出 材料二:作为变化了的时代的产物,又有新的发展,在短小的篇幅中富有厚实的内涵。……艺术韵味似淡而实浓;在作品中,作者还着意于对民俗民情的细致描绘,并以似不经意的简略勾画,写出人物的民族性格等 对照原文可知,选项正确
考查热点3 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高
分
技
法
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就是考查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论证关系。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信息类文本阅读中常从“(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观点的一项”的角度设题,选项内容均为文外信息,植根于文章本身,因文设题。这要求考生不仅要读懂文本中材料的观点,还要辨明选项材料作为论据,能否证明文本材料的观点,考查更加灵活,更侧重知识的运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准确把握材料与选项的内涵,注重观点与论据之间的关联。
一、掌握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重点内容
二、掌握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3步骤
典
题
试
做
(2023·山东临沂一模,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二:
屈原是中国最早、最伟大的诗人。他“衣被词人,非一代也”。一个人对后世文艺起了这么深远的影响,确乎罕见。所以如此,正由于屈原的作品集中代表了一种根底深沉的文化体系。这就是充满浪漫激情、保留着远古传统的南方神话——巫术的文化体系。儒家在北中国把远古传统和神话、巫术逐一理性化,把神人化,把奇异传说化为君臣父子的世间秩序。例如“黄帝四面”(四面脸)被解释为派四个大臣去“治四
方”,黄帝活三百年说成是三百年的影响……如此等等。在被孔子删定的《诗经》中再也看不见这种“怪力乱神”的踪迹。然而,这种踪迹却非常活泼地保存在以屈原为代表的南国文化中。
王夫之解释《九辩》时说:“辩,犹遍也。一阕谓之一遍。亦效夏启九辩之名,绍古体为新裁。可以被之管弦,其词激宕淋漓,异于风雅,盖楚声也。后世赋体之兴,皆祖于此。”这段话也很重要,它点明了好几个关键问题。第一,它指出楚辞是“绍古体”,并且“古”到夏初去了,足见源远流长,其来有自,确乎是远古社会的遗风延续和模拟。第二,它可以“被之管弦”,本是可歌可舞的。近人考证也都认为
像《九歌》等,很明显是一种有关巫术礼仪的祭神歌舞和音乐,所以它是集体的活动而非个人的创作。第三,“其词激宕淋漓,异于风雅”,亦即感情的抒发爽快淋漓,形象想象丰富奇异,还没受到严格束缚,尚未承受儒家实践理性的洗礼,从而不像所谓“诗教”之类有那么多的道德规范和理智约束。相反,原始的活力、狂放的意绪、无羁的想象在这里表现得更为自由和充分。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它是汉代赋体文学的祖宗。
其实,汉文化就是楚文化,楚汉不可分。尽管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方面,“汉承秦制”,刘汉王朝基本上是承袭了秦代体制。但是,在意识形态的某些方面,又特别是在文学艺术领域,汉却依然保持了它的南楚故地的乡土本色。汉起于楚地,刘邦、项羽的基本队伍和核心成员大都来自楚国地区。项羽被围,“四面皆楚歌”;刘邦衣锦还乡唱《大风》;西汉宫廷中始终是楚声作主导……都说明这一点。楚汉文化一脉相承,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其明显的继承性和连续性,而不同于先秦北国。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它是主宰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不抓住这一关键,很难真正阐明两汉艺术的根本特征。
(摘编自李泽厚《楚汉浪漫主义:屈骚传统》)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班固认为,《离骚》“弘博深刻,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容”。
B.司马迁《报任安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C.朱熹:“《离骚》以灵修、美人目君,盖托为男女之辞而寓意于君,非以是直指而名之也。”
D.屈原“变国风雅颂而为《离骚》”,司马迁“易编年而为传记”,均具有开创性。
A
/状元支招/
第一步:把握观点
结合阅读原文,找准材料二的观点。材料观点一般在材料出处和材料的开头部分就可找出来,有时在中间或结尾。结合材料二题目和结尾内容,可判断出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楚汉文化一脉相承,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第二步:理解内涵
分析选项,判断选项与观点的契合程度。将选项内容逐一进行理解。A项,班固是东汉人,所以他所说的“后世”包括汉朝,能说明汉对楚文化的继承;B项,“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意思是用它来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变化,形成一家的学说。这是说《史记》的创作目标;C项,“《离骚》以灵修、美人目君,盖托为男女之辞而寓意于君,非以是直指而名之也”中用“灵修、美人”来象征君王,阐述的是《离骚》对象征手法的运用;D项,“屈原‘变国风雅颂而为《离骚》’,司马迁‘易编年而为传记’”谈的是《离骚》和《史记》各自具有开创性,没有体现出继承性。
第三步:作出判断
通过分析,只有A项与材料二的观点是相符的。
找短板·强突破·全面促提升
短板1 概念内涵理解模糊
文中的重要概念一般是文章的话题或重要词语,理解概念含义一般是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判断。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在高考中时常出现,而考生往往因为对概念内涵理解模糊导致错选。
针对突破 理解文中概念的解题步骤
短板2 据文推断不准
逻辑推断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也是现代文阅读I——信息类阅读考查的重点。在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客观题中,有的选项是基于原文内容的进一步加工,有的甚至无法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的内容。而我们在比对文本与选项内容的过程中,经常会关注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而遗漏了真正应该关注的信息,这样很容易导致推断错误。
针对突破 全文意识 全面比对
短板3 文外例证与文内观点的契合把握不清
文外信息验证类选择题通常引入文外的相关材料,或诗句,或理论,或情境化的具体现象、事例等,来验证对材料中概念或相关观点的理解与研判。其考查趋向是对文本论题(概念)的理解、对文本观点态度的把握,以文外设题的形式来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把握。考生答题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论点或论题理解偏差,文外论据不会分析,文内文外关联不当。
针对突破 掌握解答文外信息验证类题目2步骤
第一步:准确理解文本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或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
(1)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的内容,内涵指构成概念的要素,包括事物共同的属性、性质、特点等;外延指概念的对象范围。考生在理解概念时,最容易在判断概念的对象范围上出错。如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T3,考生要准确判断选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首先需要准确理解文本中涉及的“沿革地理学”是什么,还要明确其所涉及的对象范围。
(2)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一是利用材料的出处,从出处的标题来确定材料论证的观点;二是对每一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最终确定材料的中心观点。
第二步:准确理解选项所给的文外材料的具体内容或本质特点。
选项给出的文外材料有自己本身的特点,考生可以根据给出的对象特点来弄清楚选项内容是否符合文本内容。如论据的内容,指论据涉及的对象和体现的本质特征等,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选项所给的文外论据材料的关键信息点来理解这两方面,从而判定其是否能够支撑文本论点。
对
点
强
化
(2023·江苏连云港高三统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2023年春节,凭借着科幻场景的震慑力、科幻想象的创造力、科幻人文的认知力,《流浪地球2》完成了中国式情感、中国式精神的多重表达,创造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式科幻叙事新话语,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阔视野中,展现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始终坚持以中国情感创新中国科幻叙事。“带着地球去流浪”的《流浪地球》科幻想象,是中国传统思想与现代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也是中国价值融汇世界话语的创新视角。在《流浪地球2》中,“中国视角”的叙事充分得到进一步强化。影片以联合政府中方代表周喆直与其助理郝晓晞,航天员刘培强与妻子韩朵朵以及师父张鹏,计算机工程师图恒宇与老师马兆的故事三线并行推进。从始终不放弃地坚持“移山计划”,到呼吁全球捐出核武器以应对月球危机,中国视角贯穿全片,并以此锚定了中国式科幻叙事价值立场。置于未来世界中央的中国,在不可预知的生命危机面前,为拯救世界提供了
独树一帜的中国方案,展示了承载中华几千年文明的中国智慧。同时,释放出以“家”“亲情”为标识的中国式情感。当妻儿抽签无果无法进入地下城避险时,刘培强选择了再次面试航天领航员为家人获取名额;为了给予已经去世女儿完整的生命,图恒宇不惜以身试险,将女儿的数字生命储存卡接入超级电脑。一个甘愿牺牲,一个充满冒险,两位主人公在情感选择上殊途同归,爱情与亲情迸发出中国式情感的光辉。无论是中方代表周喆直所彰显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传统文人情怀,还是刘培强、图恒宇身上平凡父亲为至爱家人甘愿牺牲与冒险的情感写照,都呈现出中国式情感中真实质朴的底色。
《流浪地球2》以中国精神升格中国科幻文化。如果说“中国叙事”与“中国情感”是在科幻类型的故事层面建构中表达,那么《流浪地球2》更深层次的主题与思考,则是在营造十足科幻视听魅力的同时,将中国价值更具哲理思辨性地呈现出来。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孕育了“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发展愿景,催生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智慧,成就了“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包容性治理理念。影片将这些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哲学与人文思想,注入科学精神、科幻想象、科技质感,通过片中人物的关键抉择予以表达。
面对末日危机,身处看似不可逆转的困境,人类该如何选择?在一系列基于科学认知的拯救地球群体行为中,影片凸显了“责任”二字的千钧之力。责任之下,有人物个体带有生命呐喊的情感选择、价值选择、文化选择;责任之上,更有中国代表坚守的解决方案——“团结”与“坚持”,号召大家团结一致应对月球危机。
当世界各国航天员共同为拯救地球去完成一场无法返回的引爆时,“不放弃、不抛弃”所蕴含的中国精神力量,超越了国界与种族,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中得到有力弘扬。
“中国式科幻”的叙事表达与文化创造,创新了全球科幻电影的话语体系,丰富了世界科幻电影的叙事类型。《流浪地球2》坚守中华文明立场,将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中国人民为美好生活奋斗的力量,作为中国科幻电影走向世界、与世界对话的文化支撑和价值引领,为中国电影探索了与世界电影并行交相融汇的发展路径,增强了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摘编自杨乘虎《?流浪地球2?:探索宏观宇宙,
思考人类未来》)
材料二: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度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究竟如何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背后又蕴藏着什么内涵?
“可信”意味着可被信赖,是将“真”贯穿到底的思想路线和行动路径,代表真实性、公信力,是建设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坚实基础。中华民族历来拥有诚实朴素的美好品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文艺作品的创作应当更加紧密联系社会现实,以事实的数据为依据,以真实的案例为文本,以真诚的态度为基石,对外呈现让世界各族人民看得懂、听得明白,觉得有意义、有意思的,具有信任力的国家形象。
“可爱”是对“可信”的情感升级,强调传播的方式方法与手段。我们不仅要对外传播“可信”的中国形象,还要构建“人格化”“魅力化”的中国形象,以传播吸引力获得国际关注。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以中国式的浪漫美学色彩赋予了晚会新的生命力。它不仅重现了中国古老的科学智慧,为全世界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一条重要路径,还彰显了中国人特有的浪漫与仪式感。它融合了诗词、音乐、科技、美术、影像、民俗等多元艺术形态,通过对日历文本经验的“变形”,创造了一条连接国内国外、传统现代的传播思路,以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实现了对外中国形象的传播。
“可敬”是从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全方位帮助大家理解中国制度、中国方法、中国美学、中国文化的维度,是对“可信中国”与“可爱中国”的凝聚式再创造,强调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达到跨时空传播、跨世代传播共情。“敬”包含着崇高意味,而崇高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审美范式。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一系列优秀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等,文化价值内涵更加厚重,对于中国形象的传播从可信、可爱逐步向可敬迈进。
总之,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摘编自范小春《展现“可信、可爱、可敬”形象,
提高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影响力》)
1.【理解与分析内容】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流浪地球2》凭借着科幻场景的震撼力、想象的创造力、人文的认知力,完成了对《流浪地球》的全面超越。
B.《流浪地球》系列电影拥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阔视野,其中蕴含的中国精神力量,是可以超越国界与种族的。
C.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以中国式的浪漫美学色彩,构建了“人格化”“魅力化”的中国形象。
D.崇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审美范式,近年来中华优秀文化节目对于中国形象的传播正在逐步向崇高迈进。
A
【解析】A项,“全面超越”说法绝对。根据原文“《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始终坚持以中国情感创新中国科幻叙事”“在《流浪地球2》中,‘中国视角’的叙事充分得到进一步强化”“那么《流浪地球2》更深层次的主题与思考,则是在营造十足科幻视听魅力的同时,将中国价值更具哲理思辨性地呈现出来”可知,作者并没有将两者进行全面比较,而只是针对“中国视角”这一点进行比较分析。故选A。
2.【分析与推断观点】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密的《陈情表》既展示了承载中华千年文明的中国智慧,又释放出以“家”“亲情”为标识的中国式情感。
B.中国科幻电影坚守中华文明立场,以中国视角为叙事核心,呈现中国式情感,与世界科幻电影并行且交相融汇。
C.两则材料虽然都谈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但两者论述的侧重点不同,后者更侧重于阐释其内涵。
D.两则材料在整体上均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而在分论部分则分别采用了“并列式”与“递进式”论证结构。
D
【解析】D项,“在整体上均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而在分论部分则分别采用了‘并列式’与‘递进式’论证结构”说法有误。材料一采用“递进式”论证结构;材料二论证结构为“并列式”,论述内容为“层进式”。故选D。
3.【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下列选项都是国外媒体对《流浪地球2》的评论,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流浪地球2》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其令人瞠目结舌的史诗动作场面,空中战斗和爆炸加剧了刺激程度,这些场景栩栩如生,是一种视觉享受。
B.《流浪地球2》是美丽而昂贵的计算机图形展示,本质上是老式的太空歌剧,其唯一目的是宣扬那些无私、一心一意、有能力的人存在的可能性。
D
C.《流浪地球2》是一部弘扬中国人自我牺牲和英雄精神的电影,主要体现了中国和俄罗斯的英雄主义,却又凸显了美国宇航员的胆怯。
D.《流浪地球2》从东方的角度讲述了一个灾难故事,没有一个英雄能够单枪匹马拯救地球;每一次努力都很重要,更具“普遍性”的人类价值。
【解析】原文材料一第4段主要讨论并高度肯定了《流浪地球2》的文化价值观“在一系列基于科学认知的拯救地球群体行为中,影片凸显了‘责任’二字的千钧之力。责任之下,有人物个体带有生命呐喊的情感选择、价值选择、文化选择;责任之上,更有中国代表坚守的解决方案——‘团结’与‘坚持’,号召大家团结一致应对月球危机”。A项,讨论的是科幻视觉场面;B项,是对作品价值观的否定;C项,是对作品“凸显了美国宇航员的胆怯”的不满与否定;D项,肯定了“普遍性”的人类价值。故选D。(共147张PPT)
第一部分
考点精讲
复习板块一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阅读
考点练透2 主观简答题
定重点·讲技法·掌握解题术
找短板·强突破·全面促提升
定重点·讲技法·掌握解题术
考查热点1 分析论证思路与论证特点
考查角度一 分析论证思路(行文脉络)
高
分
技
法
分析论证思路或行文脉络,实际上就是列出文本的结构提纲。包括:使用的论证结构,提出什么观点,分几段,每一段都论证了些什么内容,哪几段可以合并成一层,一步步讲清楚。
一、分析论证思路(行文脉络)技巧
1.利用材料的出处、标题,来帮助判断材料论证的主要内容、观点,把握材料间的联系。
2.抓住关键词句,联系整体概括整合。
如论述性材料的观点句、结论句等,新闻文本的导语、文中陈述事实的文字、作者的评价等,考生可以从这些内容中提炼内容要点,梳理结构脉络。
3.提取关键信息,加以整合概括。
有些材料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或重要句子,考生要对每个独立句或几个相对重要且互有关联的句子进行归纳概括,从而提取关键信息,然后整合出内容要点。注意同类材料的归纳概括:意思相近的关键词句,留一点即可;大类别相同的关键词句,可归为一点。
4.梳理层次关系,理清文本的层次脉络。
(1)句间关系:注意区分各种复句的关系,如注意区分因果、假设、条件、目的、递进、并列、转折、承接、解说等句间关系;注意体会总起句、过渡句、总括句等句子与其他句子的关系。
(2)层次关系:从局部把握分析段落内部、段落之间的关系,如并列、对比等;从文本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如总分结构、递进结构等。
二、回答分析论证结构3步骤
三、分析论证思路(行文脉络)答题模板
1.分析论证思路(如何展开论证)
首先,作者借现象提出××论点或××论题或××问题;然后分角度分析问题,从××等方面论证观点;接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重申论点或做总结,得出××结论。(论证术语+层意)
2.答题步骤
提出问题:①通过写……的事例(或趣事、典故、传说、名言),提出……的论点(设问)(或引出论题);②直接提出……的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分析问题:①用……的事例(典故、传说、寓言等或引用名言)从正面(或反面)论证论点;②从几方面论证论点(当有分论点可以用这个格式)。
解决问题:①得出……的结论;②总结全文;③归纳论点;④发出号召、提出希望等。
四、3步作答分析论证思路(行文脉络)题
典
题
试
做
(2023·新高考仿真模拟,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文物承载文明与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理应依法受到保护。被业界誉为“南方周口店”的福建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曾获评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把古人类在福建生活的历史提前至约18.5万年前。珍贵历史文物“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后代子孙”。对于事关全局利益与长远发展的文物保护,切不能只算经济账、眼前账、局部账,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正如习近平同志当年批示所要求的,“必须认真妥善地加以保护”。
具体的文物保护工作,确实常常与地方推进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矛盾,有的可能“耽误”矿产开采,有的可能“妨碍”土地资源盘活,有的还可能“影响”工业园区建设。据测算,叫停万寿岩矿体开采,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有6 000多万元。这可不是一笔小钱,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与区域发展。然而,经济发展可以转型,文物资源不能再生。历史文物一经破坏,便难以修复,损失无法计量。所以,在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上,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来不得半点含糊。
人们常说,文物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其实,“利”同样在“眼前”。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对历史文物进行科学开发和利用,完全能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一方面,相比文物的单一与脆弱,经济建设所需资源,大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可替代性,下功夫去寻找去改变去升级,总会有解决办法和出路。另一方面,文物保护不等于单向度付出、投入。万寿岩遗址如今已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独树一帜的遗迹展示、教育与研究基地,按文化旅游融合思路去开发,同样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缓解资金压力,创造新的增长点。不为短期利益蒙蔽,算大账、长远账,完全能够做到“文物保护和发展生产两不误”。
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是一体两面的辩证关系。保护,是“让文物活下去”;利用,就是“让文物活起来”。保护是利用的前提,保护好才能利用好;利用是保护的拓展,利用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传播文化,更有效地提升文物保护意识。近年来各地博物馆借助网络“走出去”,历史文化景区开展研学旅行、体验旅游,文创产品蓬勃兴起,都是文物保护与利用相得益彰的成功案例。把“文物保护与利用”这篇文章写精彩,必须精准把握好舍与得、破与立的关系,该关停的影响保护的发展项目必须坚决叫停,该拓展的价值利用项目一定要积极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保护文物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文化使命,锻造文化自信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全社会共同努力,在保护和利用文物中激发穿越时空、直击人心的文化力量,一定能留住文化之根,守住历史之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魂聚力。
(摘编自周人杰《让历史文物“活起来”》,有删改)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①首先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②然后指出文物可以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开发和利用;③进而阐述文物保护和利用的辩证关系;④最后指出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时代意义。
/状元支招/
第一步:分析文本每段的内容
根据文本出处《让历史文物“活起来”》可知,作答本题要把握材料的中心话题“让历史文物‘活起来’”,围绕这一话题分析各段的大意。
材料一共有5段。第1段,由“文物承载文明与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理应依法受到保护”“正如习近平同志当年批示所要求的,‘必须认真妥善地加以保护’”分析可知,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第2段,由“在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上,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来不得半点含糊”分析可知,指出文物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第3段,“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对历史文物进行科学开发和利用,完全能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可知,指出文物可以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开发和利用。第4段,由“历史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是一体两面
的辩证关系”分析可知,阐述文物保护和利用的辩证关系。第5段,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分析可知,指出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时代意义。
第二步:根据段落划分层次
根据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按照论述的内容划分文本的层次。第1段是第一层,第2、3段是第二层,第4段是第三层,最后1段是第四层。
第三步:在此基础上以“首先……然后……进而……最后……”之类的连接词组织答案
考查角度二 分析论证特点
高
分
技
法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论证的特点一般要从论证方式、论证结构、论证方法和论证语言的角度来考虑。
一、分析论证特点答题角度
论证特点所包括的内容要广泛一些,如文章结构特点、论证语言特点、论证方法、论证思路等。答题时应从具体文本出发,选择恰切的切入角度 多角 度切 入 1.论点提出的角度 是否准确、新颖、独到
2.论据的角度 是否典型、新颖
3.论点提出的位置和方法 是否开门见山地亮出观点;设问开篇,提出论题
多角 度切 入 4.论证方式角度 立论、驳论、立论驳论相结合
5.论证多角度切入 结构(常考题型,可单独设问) 总分式、并列式(横式结构)、层进式(纵式结构)、对照式
6.论证方法(常考题型,可单独设问)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等
7.论证语言 准确、鲜明、生动、幽默、逻辑性强等
使用 专业 术语, 答出 效果 1.结构方面 总分式结构:第一个总的作用,点明论点(题)、引出下文、引起读者好奇心;分的作用,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紧紧围绕文本论点(题)来安排内容,起到详细叙说的作用;最后的总结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做到首尾呼应、深化论点。并列式结构:使论述层次清晰。层进式结构:使论述深入。对照式结构: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
使用 专业 术语, 答出 效果 2.论证方法 例证法:典型、有力。引用法:增加权威性,引用古诗词又增加文化底蕴和文学趣味。对比法:鲜明突出。喻证法:通俗易懂,说理生动等。多种论证方法综合使用,增加论证力量,有说服力
3.论证方式 ①立论式:提出论题(论点)→分析问题(展开论证)→解决问题(得出结论)。②驳论式:提出错误观点→批驳错误观点→提出正确观点
4.论证语言 语言严密,使论证严密;语言通俗易懂,使论证有说服力;使用拟人、比喻手法,使论证生动、形象;使用设问,或引人注意,或启人思考等
二、分析论证特点答题3步骤
典
题
试
做
(2020·山东高考模拟,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二:
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
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
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过于粗陋,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
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
可见,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反过来看待科幻小说呢?文学理论家卡勒提出,文学性其实就像杂草。没有任何一种草天生就是杂草,杂草是根据人们的目的来划分的。如果希望庭院里种的是鲜花,那么任意生长起来的蕨类植物就是杂草;如果希望种植野菜,那么偶尔生长的鲜花就是杂草。文学史中的文学性已经形成惯性,但是这并不表明所有的文学性都是如此。如果缺乏变革意识,那么我们就陷入将文学性纯粹化、永恒化的误区,而这种态度忽视了文学性形成的机制。
文学性重要吗?重要。一种文学范式稳定之后,各种文学规则才得以确立。但当新的文学样式崛起,挑战既有文学范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有的文学性不足以涵盖新的文学样式,这时文学性本身也要改造。在科幻作品面前,假如不顾时代的要求,把文学性固化,那么科幻小说会沿着自己的方向掘进,而将基于文学史树立起来的文学性抛在脑后。
(摘编自王峰《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①以设问开篇,引发关注;②采用辩驳的论证结构,先立再驳;③论证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等。
/状元支招/
第一步:审题干,明要求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材料二”“论证”“特点”可以明确,本题的信息筛选范围是材料二,答题方向是“分析论证特点”。
第二步:析文本,筛信息
材料第1段 设问开篇,引出论题,引发思考 材料 第2段 论证内容 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笔墨集中于创造新的世界框架,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显得细致不足 论点:科幻小说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
论证结构:先立再驳。
立:第2、3段。
驳:第4、5段
论据 《三体》 论证方法 例证法 材料第1段 设问开篇,引出论题,引发思考 材料 第3段 论证内容 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客观上导致了文学性的欠缺 论点:科幻小说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
论证结构:先立再驳。
立:第2、3段。
驳:第4、5段
论据 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 论证方法 例证法 材料第1段 设问开篇,引出论题,引发思考 材料 第4段 论证内容 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 论点:科幻小说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
论证结构:先立再驳。
立:第2、3段。
驳:第4、5段
论据 文学理论家卡勒提出,文学性其实就像杂草 论证方法 引证法、对比法 材料第1段 设问开篇,引出论题,引发思考 材料 第5段 论证内容 当原有的文学性不足以涵盖新的文学样式时,文学性本身也要改造,避免固化,要结合时代更公允地评价科幻文学等文学样式 论点:科幻小说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
论证结构:先立再驳。
立:第2、3段。
驳:第4、5段
论证方法 对比法 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笔墨集中于创造新的世界框架,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显得细致不足 第三步:据知识,准作答
结合第二步对文本的整体分析,根据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知识点,分别从论题的提出方式、论证结构、论证方法等角度分要点作答。
考查角度三 分析论证的严密性
高
分
技
法
一、分析论证的严密性答题角度及其思路
答题角度 答题思路
论证结构严谨/论证结构浑然一体 指出论证结构或论证思路即可/大量连接词可以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论点和论据高度统一 论据较好地证明了论点
论证充分 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论证语言准确/严谨 有列数据即是准确/有概数词、约数词等限制词语即是严谨
二、分析论证的严密性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
1.在论证的过程中,除了要有论点和论据以外,还要有恰当而严谨的论证,才能证明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性。如举例论证,主要是用典型的、确凿的事实来证明观点,会大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但是运用举例论证时须注意,简明扼要地叙述完事例后,要结合观点进行简短的评析,不能有例无证。
2.议论文的严谨周密和材料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关系。材料确凿可信,才具有真实的力量。议论文的选材包括各方面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只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才能有说服力,切忌以偏概全,顾此失彼,强行发表观点或下结论。
典
题
试
做
(2023·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调研二,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二:
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在存在着契合性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冲击和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性受到了以开放性为特点的现代科技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为条件。这种在特定条件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带有明显的封闭性特点。现代科技与工业经济和市场条件相适应,打破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有着强烈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对仍然保留着一定封闭性的中国传统文化,无疑带来了一次新的冲击,促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吸收和容纳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中心原则受到了现代科技条件下的物质利益原则的冲击。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儒学的核心是“仁”,由此形成了浓重的伦理中心原则。在这种原则的指导下,中国传统文化突出了人性和人生问题,侧重研究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的行为规范等宗法伦理问题。现代科技侧重研究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对自然界的改造与利用,与现代科技相适应的物质利益原则占了主导地位。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中心原则就受到了物质利益原则的冲击。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其影响和应用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引发出一系列新的问题,给传统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社会进入信息化后,先进的通信网络的形成使传统大众传媒走向没落,大众传媒原来拥有的道德传播、控制社会舆论的作用大大减弱,人们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念等受到多种渠道信息源的影响而日益多元化;另外,通信网络的发展、电话的普及减少了人们直接接触交流的机会,影响到对人们发展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也会加深人的孤独感。
培育和树立现代科技蕴含的高尚科学精神,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和基础。现代科学技术本身不仅蕴含着世界观价值、方法论准则和伦理学规范,而且蕴含着体现现代科学技术本质的科学精神。同时,文化模式是从总体上和规律上解决文化发展的目标选择和结构特征问题。选准正确的文化模式,才能使我们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中避免失误,少走弯路,制定出科学的对策。
(摘编自刘金鸽《现代科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挑战》)
作者对第4段的观点论证得不够严密,请简要说明。
①以例代证,缺少分析论证,未结合观点对例子进行具体分析。②作者对材料缺少有针对性的分析,使材料与观点的逻辑关联不够严密。③观点先行,思维逻辑有漏洞。
/状元支招/
①第4段主要论述的是“现代科技快速发展引发的问题给传统文化带来挑战”,以“传统大众传媒没落”和“电话普及”为例,有以例代证之嫌。②对材料缺少有针对性的分析,使材料与观点的逻辑关联不够严密。如作者认为大众传媒的道德传播作用减弱,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观念日益多元化;但“价值观多元化”是不是一个“问题”?它为什么会给传统文化带来挑战?这些方面都语焉不详。③分析材料时观点先行,影响说服力。如作者认为电话的普及减少了人们的直接接触与交流,影响人际交往,加深了人的孤独感;如果说电话普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能增强人际交流,加深人的感情,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考查角度四 分析论证的针对性特点
高
分
技
法
分析论证的针对性,主要从以下角度进行:
1.现实针对性:针对什么样的现实。
2.问题针对性:针对什么样的问题。
3.读者针对性:写给哪些人看的,文章针对的是什么人。
典
题
试
做
(2022·广东佛山二模,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二:
我在《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一文的最后说:“我的这一想法可能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如果是这样,那至少可以起一个作用,这就是我们不必再花时间从这个方面费力气了。”现在我想,我这个说法也许太消极了。为此,我打算再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在中国先秦时期,已有数种对古代经典注释的书,这里我们先取三种不同的注释方式作一下分析。
第一种我们把它称为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如《左传》对《春秋》的解释,当然,还有《公羊传》与《谷梁传》,这两种对《春秋》的解释与《左传》不同,这里暂不讨论。据杨伯峻推算《左传》成书的时间,我们可以说《左传》是目前所知的最早一部对经典进行解释的书。《春秋·隐公元年》记载:“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左传》对这句话有很长一段叙述注释。《左传》的叙述也可以单独成为对一完整历史事件的叙述,但它确确实实又是对《春秋》经文的注释。《左传》这种对《春秋》的解释,对中国各种史书都有影响。
《易经》本来是古代作为占卜用的经典,虽然我们可以从它的卦名、卦画、卦序的排列以及卦辞、爻辞等中分析出某些极有价值的哲理,但我们大概还不能说它已是一较为完备的哲学体系。《系辞》把《易经》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对它作了整体性的哲学解释。这种对古代经典作整体性的哲学解释,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如王弼的《老子旨略》是对《老子》所作的系统的整体性解释,《周易略例》则是对《周易》所作的系统的整体性解释。如此等等,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不少。
如果说《左传》对《春秋》是一种叙述事件型的解释,《系辞》对《易经》是一种整体性哲学的解释,那么《韩非子》对《老子》的解释则主要是一种社会政治运作型的解释。在《韩非子》的《解老》和《喻老》中,我们大体可以看到,其主要部分是为其“法、术、势”的法家思想作论证的。在《韩非子》的《解老》中大都是用法家的社会政治观点来解释《老子》。《喻老》则是更为鲜明地对《老子》作社会政治运作型的解释,篇中大都是用历史故事说明统治者的成败、国家兴衰之故等等来解释《老子》。
如果我们再从先秦典籍中找其他有关“解释问题”的方法,也许还可以找到若干不同的解释形式,但我认为上述三种可能对后世影响最大。
最后,我必须再次作点说明,本文只是想对中国历史上对经典的注释作一粗浅的梳理,以揭示“解释问题”对当下中国文化、哲学、宗教、文学等诸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种梳理的工作对建立“中国解释学”或有若干意义,或无甚意义,有俟贤者之批评了。
(摘编自汤一介《再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高中语文》提出“议论要有针对性”,写议论文既要“为时而著”,有现实针对性;又要“目中有人”,有读者意识。请据此分析材料中“议论的针对性”。
①“为时而著”的“时”,即时代之意,议论要有现实针对性,最后一段把对中国解释学的创建置于当下中国文化、哲学、宗教、文学等方面进行思考,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而且第1段中“这个说法也许太消极了。为此,我打算再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也体现了时代意义。②“目中有人”的“人”,即读者,写作要有读者意识,文章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读者一般为社会科学专业研究者,因此表达上引经据典、例证丰富,表述严谨、用语准确。
/状元支招/
题目结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学习任务”中的知识链接,为理解“议论要有针对性”提供了具体的思考支架,即“为时而著”与“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中所说的“现实针对性”与“读者意识”。然后找出文本中的时、人指的是什么,其内容是什么。
考查热点2 分析概括信息要点
高
分
技
法
信息类文本阅读的主观题特别注重筛选、整合信息能力的考查,要求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对原因、作用、影响、模式、特点、措施、侧重点或材料异同等信息要点,加以分析概括。
分析概括信息要点3步骤
第一步:学会审题,明确解题方向
分析概括信息类的题干基本分为两部分:一是答题内容的指定范围,或针对一则材料,或针对所有材料;二是答题要求方式,如“概括”“分析”“说明”等。要从题干中领悟、明确答题的具体要求及解答思路。若题干问材料的“侧重点是什么”,则答题形式以“对象+特征”为佳;若题干问“有哪些作用(影响)”,则答题形式以“举措+结果”为佳;若题干问“哪些原因(相关条件、方面)”,则答题形式以“概括分类+举例分析”为佳。
第二步:学会筛选,概括信息要点
审题之后,进入筛选信息、整合概括信息的环节。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1.筛选信息
明确筛选范围,避免旁逸斜出 题干通常会明确答题内容的指定范围,或就某则材料,或就几则材料。在返回阅读原文时,务必提醒自己勾画出筛选范围,以免在紧张的考试氛围中,超出指定范围答题以致劳而无功,还会因此耽误宝贵的时间
抓住关键部位,联系整体揣摩 论述类文本,首段多有论点的提出,每段的首句多是分论点性的句子;新闻类文本,新闻的导语、文中陈述事实的文字等都是关键部位
注意前后勾连,挖掘隐性信息 每则材料的所有段落都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因而对某些问题的阐释,有些是显性信息,有些是隐含在或牵涉到其他问题的评述中。阅读筛选时,注意材料中信息的前后联系,特别是有关内容、材料、观点、表达方式、价值倾向之间的相同、相反、反证、互补等的论述
2.整合概括
在根据关键词梳理全文信息时,可以同步进行内容要点的归纳整合,就要使用多种方法加工、归纳信息:
(1)摘。就是直接摘引原文信息,这是考生最容易做的。
(2)截。就是从信息文字中截取关键信息,舍弃其他无关信息。
(3)分。就是把信息较为集中的文字分门别类,而不是让多重信息芜杂在一起而混淆不清。
(4)合。就是把分散在不同地方的重复信息合并集中在一起,归类集中。
(5)转。就是转换主体,转换视角,转换表述。如将反面信息转换为正面角度,或把形象性信息转换为直白性信息等。
(6)炼。就是提炼,对具体信息、特殊信息进行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由个体到整体的高度概括。这是信息整合、归纳的最高境界。同时,也需要剔除一些具体内容。
以上“六法”,虽不能概括全部,但只要认真运用,就会避免只限于用机械摘抄来组织答案了。
第三步:强化“三个意识”,确保规范作答
1.要点意识
利用题目的对应文本,尽可能地用原文中的关键词句作答,把关键词句要点化。关键词句,多指文眼句、中心句、段首句、段尾句及句中的关键词,标题、开头、过渡、结尾等处的关键词语。
2.角度意识
答题时,要善于分角度、分层次分析归纳信息,或从不同对象,或从不同侧重点,或从不同措施等角度展开,以避免答案要点重复,角度单一。
3.多点意识
概括信息类的题目,答案要点很少是一两个,一般是三至四个,答题时要尽量全面筛选,多点分析概括。
典
题
试
做
(2022·全国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1~2题目。
材料一:
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时间相对较晚,据现有汉学书目统计,中国典籍译本绝大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传教士以降的西方译者为中国典籍的异域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以往的西方译者翻译中国文化典籍时,大多采取迎合译语读者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曲解、误译中国文化之处比比皆是。此外,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
灵性这三大特点,使得绝大多数外国学习者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触及中华文化的内核。然而,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我们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从典籍翻译大家身上汲取翻译的智慧,获取前行的指导和力量。在这方面,对杨宪益、戴乃迭(英国籍)合译的与英国人霍克思翻译的《红楼梦》译本的比较,是一个值得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课题。这两个译本于20世纪70年代出版,三位译者皆因此获得巨大声誉,也同时掀起了翻译界此后对两种译本经久不息的对比研究热潮。在这过程中,我们应
深入了解中国典籍的外译事实,客观分析两种译本的优长与不足,将中国的本土经验和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结合,取其精华,让中国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在传承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中获得升华,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能力。
(摘编自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
材料二:
翻译思想是决定译者翻译行为和翻译结果的主因,只有通过其翻译思想,读者才能理解其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策略,也才能对这些策略所产生的译文进行更客观的评价。从霍克思的译本中可见,他对原文采取了大多时候“忠实不渝”、间或背信弃“意”的态度。为证此言,举个背信弃“意”的例子。《红楼梦》第一回中,曹雪芹用了一个较长的段落交代自己的写作目的,并说明选用“甄士隐”和“贾雨村”作为人物姓名的缘由,为读者理解整部小说进行铺垫。霍克思在其译本中大
胆地省却了这段文字的翻译,直接从“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译起。霍克思的省译,显然不是漏译或者不能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霍克思对其译本艺术性的考量。为了实现译本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霍克思将“忠实”的对象定位于篇章层面。杨宪益的翻译可以称之为“临摹式翻译”。“临摹”是初学书画之法,就是照着一幅书法或者绘画描其形而逮其神,最终达到与原作的惟妙惟肖。临摹者往往会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杨宪益翻译的《红楼梦》正是这样一件艺术性高超的临摹作品。
(摘编自党争胜《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议》)
材料三:
从当下国际学界关于两百年《红楼梦》翻译史及诸种译本的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学界就这两种译本的翻译技术性问题有着相当细致的讨论。然而我所感兴趣的不是翻译的技术性问题,而是这两位译家及两种译本的语言修辞、文化身份、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等问题。杨宪益译本的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更注重推动英语贴着汉语文化观念的地面行走,所以杨译本不可遏制地透露出把中国文化传统及其风俗观念直输给西方读者的翻译立场,这也是杨译本失去西方英语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于杨译本,霍译本的
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超越了汉语《红楼梦》的字面意义,而旨在探求汉英双语背后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相互理解与解释的适应性。他使用西方本土读者谙熟且可以接受的地道的英语及其文化、风俗等观念,以此来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从而完成了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的转换生成。
(摘编自杨乃乔《〈红楼梦〉与The Story of the Stone——
谈异质文化观念的不可通约性及其翻译的创造性》)
1.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
①霍克思追求译文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因此其译文表现出较强的灵活性,他没有逐字逐句地翻译,而是忠实于原著的“篇章层面”。②杨宪益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其译文力求保持与原著的形神皆似。
/状元支招/
第一步:学会审题,明确解题方向
审读题干,抓住“简要说明”“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等关键信息,明确答题方向。注意所用文本是材料二。
第二步:学会筛选,概括信息要点
根据材料二“从霍克思的译本中可见,他对原文采取了大多时候‘忠实不渝’、间或背信弃‘意’的态度……霍克思的省译,显然不是漏译或者不能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霍克思对其译本艺术性的考量。为了实现译本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霍克思将‘忠实’的对象定位于篇章层面”,可以概括出:霍克思追求译文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因此其译文表现出较强的灵活性,他没有逐字逐句地翻译,而是忠实于原著的“篇章层面”。
根据材料二“杨宪益的翻译可以称之为‘临摹式翻译’。‘临摹’是初学书画之法,就是照着一幅书法或者绘画描其形而逮其神,最终达到与原作的惟妙惟肖。临摹者往往会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杨宪益翻译的《红楼梦》正是这样一件艺术性高超的临摹作品”,可以概括出:杨宪益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其译文力求保持与原著的形神皆似。
第三步:强化“三个意识”,确保规范作答
2.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①能够起到如实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②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艺术性;③可以引发国外读者关注,并得到其认可,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状元支招/
第一步:学会审题,明确解题方向
审读题干,抓住“评价”“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标准”等关键信息,明确答题方向。要求“结合材料”,就是说三个材料都要使用。
第二步:学会筛选,概括信息要点
材料一讲述了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不断培养和提高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能力。材料二着眼于从翻译思想、翻译行为和翻译结果等方面,比较霍克思和杨宪益的译本,说明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译本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艺术性。材料三通过比较霍译本和杨译本的翻译立场、翻译策略,明显表明了对霍译本“完成了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的转换生成”的肯定,可知优秀的译本还应能够得到国外读者的认可,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这是从读者接受角度来谈译本的优秀标准的。
第三步:强化“三个意识”,确保规范作答
考查热点3 “情境+问题”信息迁移与运用
“情境+问题”信息迁移与运用是2021年新高考卷出现的一种新探究题型。它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文本内的观点去分析、评价文本外的现象或材料,考查的是考生真正读懂文本、真正把握文本观点运用的能力。
“情境+问题”这类题目形式不管怎么变,坚信一切答案在文中,“观点+材料分析”的主体思维是不会变的。第一步,坚持问题导向,审题很重要,问什么就答什么。特别是对于情境化设题方式,要透过题目看本质。第二步,坚持文本依据,当然是建立在前面所说的“理解每一则材料的整体结构、论证思路和主要内容”基础上,在文本中寻找答题;注意对点回答,有针对性地找到文本对应区间,扣关键词和句。第三步,坚持基础能力,就是概括梳理,分条表述,力求语言精练。同时,围绕不同情境设计的问题多样,要了解多种题型,掌握规律,提高答题时速和正确率。
考查角度一 观点(现象)型,运用文中观点评价文外材料
高
分
技
法
题目提出某一观点(可能是名句),或摆出一种现象,是新情境。这些内容,从字面上来讲,文本材料中没有出现过,但文本材料肯定包含这一观点(现象)对应的解读内容。考生能不能找出来,就要看有没有读懂材料内容。题目是变相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阅读理解。
答题时先要审题,看看题目给出的观点或现象的内涵有什么,然后再从文本材料中寻找能佐证这一观点或现象的表述内容,对观点(现象)进行要点化解释阐述。
典
题
试
做
(2021·全国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
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
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莱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
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
《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遗情。”
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图》:“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
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莱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
(摘编自钱锺书《读拉奥孔》)
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两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①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这两句诗都含有动作。②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③与“手挥五弦”相比,“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
/状元支招/
【情境】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和“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问题】对这两句话(观点)的理解。这两句话是相互关联的,一诗一画,不同角度,落脚点在为什么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题目分析】题目是情境化设题。嵇康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顾恺之“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在原材料中是没有的,也就是用文本以外的材料来考查文本以内观点内容。
(1)理解文中重要观点。根据材料一,可以这样理解“诗画异质”观点:诗画异质,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
(2)运用文中观点评价文外材料。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诗句包含了“目送”“手挥”的动作。莱辛认为诗歌宜于表现“动作”,动作是一条绵延的直线。“目送”是一个连续性、持续性的动作,“手挥”可以是一刹那的动作,也可以是一串连续性的动作,因此嵇康的诗句适宜表现这两个动作。
莱辛认为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或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手挥”可以是一刹那时的物态,所以画“手挥五弦易”。“目送”是一个连续性、持续性的动作,包含了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画家只能画出诗人目送归鸿时的姿态,却无法画出“目送”的连续性画面。因此,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故①从嵇康诗的诗句内容理解角度来作答,答题的关键是引用文本中的理论观点——诗歌宜于叙述动作。可得出: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这两句诗都含有动作。②从绘画的艺术形式特点角度来作答,引用文本中的理论观点——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可得出: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③就画的“易”“难”角度来作答。可得出:与“手挥五弦”相比,“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
第①②步答题,是为答第③步问题做铺垫。
考查角度二 材料型,利用信息类的文本观点,来解读题目情境中的新材料
高
分
技
法
这类题目的本质:通过文本外的新材料,考查考生对文本内的观点理解到什么程度。这就是能力考查点:能用文本提供的事实、观点和方法,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答题时,考生首先要理解文本材料所表达的观点。然后再来阅读题目给出的新的材料内容,并运用文本内已知的观点,对新材料内容进行“对点剖读”。
典
题
试
做
(2023·长沙市一中月考,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二:
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清末民初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样,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浃而俱化”的境地(《蕙风词话》卷一)。照我看来,这种读词之法所重视与强调的,即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此才能达到两代人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此话如何理解?
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是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之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而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其
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
其次,在此同时,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却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
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可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缘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流”与“对话”。而唯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想象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
(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
下面这段对王国维读词的评析材料,体现了况周颐的“读词之法”,请结合材料二第一段的内容对此简要说明。
王国维读李璟词时,对《摊破浣溪沙》中“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大加赞赏,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人间词话》)。他选择这首词中意境绝佳的两句鉴赏,不仅读出了萧瑟秋景衬托下女主角哀怨的心境,还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了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
①况周颐认为读词应“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王国维选取了李璟词意境绝佳的两句词来鉴赏;②况周颐主张读词应“将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澄思渺虑”,王国维从李璟词萧瑟秋景的描写中体会到女主角哀怨的心境;③况周颐提出读词要“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将自己的主观投入到词作中与诗人对话),王国维也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李璟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
/状元支招/
【题目本质】 以文本观点解读题目材料内容。
【答题重点】 是文本内观点+结合观点对文本外材料内容进行分析。
【答题思路】 ①况周颐的“读词之法”1+王国维读词的评析;②况周颐的“读词之法”2+王国维读词的评析;③况周颐的“读词之法”3+王国维读词的评析。
故①结合“我很认同清末民初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王国维读李璟词时,对《摊破浣溪沙》中‘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大加赞赏,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他选择这首词中“意境绝佳”的两句进行鉴赏分析。况周颐认为读词应“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王国维选取了李璟词意境绝佳的两句词来鉴赏。②结合“不仅读出了萧瑟秋景衬托下女主角哀怨的心境”“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分析,况周颐主张读词应“将意境缔构
于吾想望中”“澄思渺虑”,王国维从李璟词萧瑟秋景的描写中体会到女主角哀怨的心境。③结合“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了词中深寓忧患意识”分析,况周颐提出读词要“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王国维也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李璟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
考查角度三 生活情境型,利用信息类的文本观点,来应对生活化的具体场景问题
高
分
技
法
题目会给出一个生活情境,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态度、方法、途径、措施,意义等。
回答这类题目我们需要这样的三种思维:
一是文本的“文”思维。材料肯定会围绕某一个主观点展开论述,比如,主观点为A,分观点有a.b.c.d等。至于这a.b.c.d的内容,可以是原因、本质、特点、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二是题目的“题”思维。题目中给出的现象,肯定有理论层面的解读,也就是这一现象虽然是生活化的情境,但是就其本质可以进行理论概括,概括的方向就是题目设计的角度,如态度、方法、途径、措施、意义等。
三是题文合一的“圆”思维。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由题到文,将题目中的现象回归到文中,找到文中分观点有a.b.c.d等,与之对应,做解读。也就是说,题目中的生活现象情境,可以是文中材料观点的论据一般的存在。
典
题
试
做
(2021·全国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网络空间是将人群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更是年轻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台,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下形成的。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网络规范必不可少,这已是共识。但需要有什么样的规范,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底线伦理或“负面清单”是共识性最强也是最起码的网络行为规范,通过明确“不能做什么”来列出的网络行为负面清单,通常也是有法律强制性的禁区,构成最低层次的网络道德规范。
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不伤害——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不能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行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利益等。不偷盗——在网络信息空间中,要像对待现实世界中的商品一样,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任,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不造假——每一个网民要从不进行信息造假做起,确保自己在网上发送的信息是真实的,尤其是自媒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耸人听闻或哗众取宠的谣言。不浪费——即不发生信息浪费的行为,向网络
发送垃圾信息不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会耗费网民的时间和精力。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不盲从——上网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轻信网络谣言而上当受骗,没有造谣的网民,就没有网谣的市场,网民就不会被网络污染的策划者所利用,不会不明真相卷入人肉搜索或网络围攻。
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能做什么;而一旦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行为,无疑就是开始了“做什么”,只要有行为,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于是就有了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而这种基准意识可以通过“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来具体体现。
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所谓“反身意识”,可以说是等效意识在自我和他人关系上的延伸,即一个人的不当行为有可能损害到他人时,转换视角去设想当自己是这种行为的受害人时会有什么样的切身之痛,有了这样的反身意识,就会自觉抵制许多不良的网络行为,就不会到网上去传播谣言。“价值意识”在网络行为中有多方面的体现:第一,它表现为对他人信息劳动的价值认同,比如尊重知识产权;第二,重视信息内容的文化意义,从而积极传播内容健康
的信息;第三,意识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载,从而关注信息技术使用的道德效应。由于技术普遍是负载价值的,不当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出负价值,如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会耽误学业和事业,此外,网络是“内容为王”的空间,是各种思想交锋的新的疆场,青年人尤其是被争夺的对象。因此,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而言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契约意识”就是要具有信息契约精神。网络空间中,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中新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分配乃至利益冲突问题,冲击了传统的信任机制,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当作为未来希望的青年一代在网上讲诚信、守契约、服从大局时,网络中新的信任机制可随之形成。
(摘编自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
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
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①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的行为违反了“五不”的底线要求,体现了“反身意识”和“价值意识”的缺失,而且触犯了法律,应当受到法律的惩罚;②青年人应当引以为戒,坚持“五不”原则,用四种意识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传播健康的网络信息,做合格、文明的青年网民。
/状元支招/
【情境化设题】 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
【解题关键】 依据文本观点解读这一现象。
【答题思路】 ①现象的性质(表明观点);②现象的根源;③现象的违规内容;④解决这一现象的有效办法。
【题目本质】 以一种现象来全面梳理文本内容。
【答题重点】对材料的结构层次内容宏观了解;依据情境问题,对点梳理概括相关信息。
(1)理解文中重要观点。文章的中心观点: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念,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文章分别从底线意识角度,具体阐述“五不”原则的内容,明确不能“做什么”;从基准意识角度,具体阐述四种意识的内容,明确能“做什么”。
(2)运用文中观点评价现象。题干中的年轻人违反了文中的“不伤害”原则,虽属于无意作恶,但侵犯了他人的安全和利益,触犯了法律,应受到法律严惩。这样的年轻人没有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不懂得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的道理,应当学习文中“五不”的原则和四种意识,知道网络上不能做什么,能做什么,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
找短板·强突破·全面促提升
短板1 理不清论证思路
信息类阅读中论述类文章,根据其论述的特点,可分为:解说性论述、证明性论述、思辨性论述。但不论是哪一种,其论证的思路无外乎句子层面的思路、段落层面的思路和篇章结构的安排。但在具体答题过程中,我们往往对文本的内容不能宏观把握,导致分层错误,并且在概括时抓不准每层要点,导致出现失分的情况。
针对突破 梳理论证思路3看
短板2 分析概括信息遗漏要点
主要原因在于考生审题不清,信息筛选方向不明。信息提炼不够全面,答案表述混乱。
针对突破 分析概括信息3细心
1.细心审读题目,明确要求,定区间
审清题干,明确答题要求,即要概括的是哪一方面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准确锁定相关信息的所在区间,为准确答题做好准备。
2.细心通读全文,找对应点,别遗漏
①无论答题区间是全文还是局部,都要胸有全文,要总观全文,理清思路,结合主旨,归纳出要点;②要善于抓住包含信息要点的关键词句;③要弄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层、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抓住各部分最主要、最本质的信息。
3.细心整合信息,分条梳理,规范答
①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把获取的信息要点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出来;②一定要重组句子,不要照抄原文,要会用摘取法、合取法、舍取法等;③有多个要点时力求概括的角度(对象)准而全,句式尽量相近、一致。
短板3 文本内外材料结合不紧
针对突破
文本外材料提供的可能是引导考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相关问题的学科认知情境,也可能是社会生活中的某一现象所构成的社会生活情境,解答这类“由文本外情境来考查对文本内容理解类”的题目,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审题。①认真阅读文本外的材料内容;②弄清从什么角度来对文本外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提炼话题。文本外材料的话题是什么?
第三:内外结合,确定答题区域。文本外的材料如何体现文本内材料的观点?
第四:规范答题模式。先陈述材料观点,再结合文本外内容分析(如何体现这一点)。
对
点
强
化
(2022·T8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元画与宋画有极大不同。山水画的领导权和审美趣味落到元代的在野文人手中,“文人画”正式确立。尽管后人总爱把它的源头追溯到苏轼、米芾等人,南宋大概也确有一些已经失传的不同于院体画的文人画,但它作为一种体现时代精神的潮流出现在绘画艺术上,似仍应从元——并且是元四家算起。
“文人画”的基本特征首先是文学趣味的异常突出。元文人画走到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很次要的地位,极力强调的是主观的意兴心绪。中国绘画中的“气韵生动”的美学基本原则,本是作为表达人的精神面貌的人物画的标准,从此,倒反而成了表达人的主观意兴情绪的山水画的标准。《艺苑卮言》说,“人物以形模为先,气韵超乎其表;山水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把“形模”放在非常次要地位。倪云林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这样一种美学指导思想,是宋画主流所没有的。
与文学趣味相平行,并具体体现这一趣味构成元画特色的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这是中国绘画艺术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元画也因此才获得了它所独有的审美成就。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亦即所谓笔墨本身。这样,就把中国的线的艺术传统推上了它的最高阶段。自原始陶器纹饰、青铜礼器和金文小篆以来,线始终是中国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因素;在人物画中有所谓“铁线描”“莼菜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都是说的线条的美,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正是这种高度发达了的线条美。从元画开始,强调笔墨,重视书法趣味,成为一大特色。
它表现了一种净化了的审美趣味和美的理想。线条自身的流动转折,墨色自身的浓淡、位置,它们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力量、意兴、气势、时空感,构成了重要的美的境界。这本身也正是一种净化了的“有意味的形式”。任何逼真的摄影所以不能替代绘画,其实正在于后者有笔墨本身的审美意义在。元代名画家名书家赵孟頫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画师、书家兼诗人,一身三任焉,自兹成为对中国山水画的一种基本要求和理想。
与此相辅而行,从元画大兴的另一中国画的独有现象,是画上题字作诗,以诗文来直接配合画面,相互补充和结合。这是唐、宋和外国都少有和不可能有的。宋人开始了写字题诗,但一般不使之过分侵占画面,影响对画面的欣赏。元人则大不同,画面上的题诗写字有时多达百字十数行,占据了很大画面,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整个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方面是使书、画两者以同样的线条美来彼此配合呼应,更重要的一面,是通过文字所明确表述的含义,来加重画面的文学趣味和诗情画意。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材料二:
中国传统山水画一直深受老庄哲学及禅宗哲学的影响,在一山一水、一景一物中使人的情感与性灵尽情显露,因此山水画作的“情”与“境”成为山水画品格高低的重要评价标准。
唐代王昌龄在诗论杂著《诗格》中最早提出了意境的概念。山水画从五代至宋元时期便开始接触到“意境”的问题,五代时期荆浩在《笔法记》中说“可忘笔墨,而有真景”,宋代画家郭熙《林泉高致》中有“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之语,这可视为山水画论意境说的发端。
至“元四家”黄公望、倪云林、王蒙、吴镇,意境说有了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画都明显地流露出主观意象的表达,他们所创造的那种空间境象的真实更多地具备了“意造”的成分,有意识地以意造境,物象与思想达到了高度统一,使意境得以充分表现。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表现富春江一带的初秋景象。几十个峰峦,数十棵树木,笔墨苍健清润,雅洁淡逸。王蒙的《具区林屋图》用笔老辣朴质,树石杂生,波光粼粼,给人以置身世外的感觉。
明清时期山水画的意境仍趋于主观。明代形成了以禅喻画的理论观点,在山水画的意境表现上也有了一定的禅意。清代的石涛大力提倡“笔墨当随时代”,使意境的表现具有了多样性,对近现代产生了巨大影响。
历代文人、画家对“意境”的含义作了很多较为精辟的论述,如:评价唐代王维的诗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北宋郭熙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四可”之境,清代笡重光的“实景、真景、神景”意境论等。近现代的理解更是多元,李可染说“意境”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的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和诗的境界。从以上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意境的实质就是一幅山水画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能引人入胜、情景交融、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意境营造是山水画创作的重要课题和最高追求,画家心中的“情”决定着创作的过程和结果,更决定着“境”的显现。移情于物、托物抒情,才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摘编自王保安《山水画的“情”与“境”》)
1.(改编)【分析论证特点】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
答:①材料二先提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评价标准,再阐述意境说的发展历程,后列举文人、画家的观点来说明“意境”的含义及实质,最后以意境的营造作结。②材料二论及意境说的进一步发展时,用“明显”“更多”与之呼应,逻辑严密。
【解析】论证特点包含的内容比较宽泛。如文章结构特点、论证语言特点、论证方法、论证思路等。答题时应从具体文本出发,选择恰切的切入角度。材料二比较典型的是论证思路和论证的严密性。①第1段提出“情”与“境”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重要评价标准;第2段阐述意境说的发展过程;第3、4、5段列举历代文人、画家的观点来说明“意境”的含义及实质;第6段总结得出“意境营造是山水画创作的重要课题和最高追求”。②第3段在论证“意境说进一步发展”时,使用了“明显”“更多”等限制词语,论证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2.【概括特定信息】根据材料内容,谈谈你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笔墨”的理解。
答:①笔墨是指绘画时所运用的线条和色彩,是用来描绘审美客体、表现审美主体情感的形式和技巧。②常借鉴书法艺术的表现方式。③它本身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不仅是一种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形式结构中能传达出人的主观精神境界、“气韵”“兴味”。④对笔墨的突出强调,是文人画的重要特点,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一次创造性发展。
【解析】结合材料一第3段“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亦即所谓笔墨本身”“线条自身的流动转折,墨色自身的浓淡、位置,它们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力量、意兴、气势、时空感,构成了重要的美的境界”,可概括出第①点。结合材料一第3段“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正是这种高度发达了的线条美。从元画开始,强调笔墨,重视书法趣味,成为一大特色”,可概括出第②点。结合材料一第2段“极力强调的是主观的意兴
心绪”“反而成了表达人的主观意兴情绪的山水画的标准”和第3段“元画也因此才获得了它所独有的审美成就。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亦即所谓笔墨本身”,可概括出第③点。结合材料一第3段“与文学趣味相平行,并具体体现这一趣味构成元画特色的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这是中国绘画艺术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可概括出第④点。
3.【信息迁移与运用】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山水画《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在一次大型画展上,某博物馆展出了这幅价值连城的名画。请你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观点,以该博物馆讲解员的身份向观众作推介。
答:(示例)各位观众,大家好!我们现在有幸看到的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山水画《富春山居图》,它被誉为“画中之兰亭”,是我馆的镇馆之宝。下面我给大家隆重介绍这幅传世名画。
这幅画注重意境营造,是山水画上品:画作描绘了初秋时节富春江一带的山川景色,抒发了画家宁静淡泊的情怀,营造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它的文学趣味浓厚,是文人画精品:画作不注重对山水实景的形模,而是强调画家的主观意兴心绪的表现,意在表达一种超然脱俗的精神。笔墨运用精美,是水墨画妙品:借线条的流动转折、墨色的浓淡位置描绘山川美景,并传达情感意兴,笔墨苍健清润,雅洁淡逸,极具审美意义。画上题字作文,是中国画珍品:文和画直接配合,成为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画的线条美相得益彰,也加重了画面的文学趣味和诗情画意。
【解析】本题要求写推介词,以博物馆讲解员的身份向观众介绍《富春山居图》。表达时须注意体现《富春山居图》的特点,体现身份意识,表达要有条理性。结合题干“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山水画《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价值连城的名画”可知,首先介绍《富春山居图》的作者和地位。《富春山居图》是一幅山水画,结合材料二第3段“他们所创造的那种空间境象的真实更多地具备了‘意造’的成分,有意识地以意造境,物象与思想达到了高度统一,使意境得以充分表现”“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表现富春江一带的初秋景象。几十个峰峦,数十棵树木,笔墨苍健清润,雅洁淡逸”可知,这幅画情景
交融,注重意境营造,是山水画上品。《富春山居图》也是文人画,作者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结合材料一第2段“‘文人画’的基本特征首先是文学趣味的异常突出”“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很次要的地位,极力强调的是主观的意兴心绪”可知,这幅画的文学趣味浓厚,是文人画精品。《富春山居图》还是一幅水墨画,结合材料一第3段“线条自身的流动转折,墨色自身的浓淡、位置,它们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力量、意兴、气势、时空感,构成了重要的美的境界”和材料二第3段“笔墨苍健清润,雅洁淡逸”可知,这幅画的笔墨运用精美,是水墨画妙品。《富春山居图》是一幅题画之作,结合材料一最后一段“以诗文来直接
配合画面,相互补充和结合”“使书、画两者以同样的线条美来彼此配合呼应,更重要的一面是,通过文字所明确表述的含义,来加重画面的文学趣味和诗情画意”可知,这幅画在画上题字作文,是中国画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