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6张PPT)
第一部分
考点精讲
复习板块二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二轮任务
结合一轮复习情况及阅卷大数据,考生在二轮复习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文言断句题
忽视“断点”异同,易出错。
2.文言词语题
多义实词和文化常识脱离语境,判断失误。
3.概述分析题
断章取义,有失偏颇。
4.文言翻译题
(1)文言基础知识(如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积累不足,翻译不准确。
(2)缺乏语境意识,忽视上下文。
(3)缺乏采点意识,眉毛胡子一把抓。
5.主观表述题
(1)翻译差,读不懂。
(2)概括差,话啰嗦。
(3)思路乱,不清晰。
二轮复习中,在强化“练为主导”的前提下,仍不要弱化对文言基础的积累和夯实,做到训练一篇、精读一篇、积累一篇,开辟文言文学习的新阵地。另外,努力改正上述问题,突破得高分的瓶颈。
研真题·明考向·知晓考查点
温旧知·牢记忆·巩固知识网
定重点·讲技法·掌握解题术
找短板·强突破·全面促提升
首自查·找增点·心中有方向
首自查·找增点·心中有方向
文言文阅读二轮复习能力自评表
对于以下做法,自己能做到的请打“√”,尚未做到的请打“×”,打“×”项便是你要在二轮复习环节中,重点攻克的。
自评内容 自评结果 自评标准
1.我知道文言文阅读命题的选文并不局限在“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战国策》等也会成为考查对象。也不只考查纪传类文本,也会考“纪事本末体”等其他种类的文章 “√”4项及4项以下,备考不够充分;“√”5~6项,备考较为充分;“√”7~8项,备考充分;“√”9~10项,备考十分充分
2.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会重点看人名,但是对于地名、官职名、朝代名、器物名等,我会跳过,这样能快速阅读 3.我掌握了断句的方法,特别关注核心动词、对称结构和固定搭配。我还会对比四个选项的差别,从而快速锁定文本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 自评内容 自评结果 自评标准
4.古代文化常识题,对于那些超级陌生的概念,我会先默认它“无误”,优先从那些看似熟悉的选项中找错误项,看是否存在“混淆”的情况 “√”4项及4项以下,备考不够充分;“√”5~6项,备考较为充分;“√”7~8项,备考充分;“√”9~10项,备考十分充分
5.我能够敏锐地发现高考中的题型变化,比如2022年的新高考I卷在文化常识题中同时也考查了文言实词的含义,提醒我们要注意课内文言文尤其是一词多义等特殊文言现象的复习 自评内容 自评结果 自评标准
6.对于文意理解概述题,考虑到基本事实很少出错,我会优先考虑前后逻辑推断方面可能出错 “√”4项及4项以下,备考不够充分;“√”5~6项,备考较为充分;“√”7~8项,备考充分;“√”9~10项,备考十分充分
7.我能区分文言特殊句式并且能在文言翻译时有意识地通过“增”和“调”的方式把意思理顺 8.文言翻译题,我能比较准确地定位出“得分点字词”,并且我习惯于用打括号的方式补充主语和宾语 自评内容 自评结果 自评标准
9.文言翻译题,我会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在翻译中,我会特别注意其中的语法现象,如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4项及4项以下,备考不够充分;“√”5~6项,备考较为充分;“√”7~8项,备考充分;“√”9~10项,备考十分充分
10.对文言文阅读最后一道3分的简答题,我不会感到无从下手。我不是用原文作答,而是用概括后的语言分点作答 研真题·明考向·知晓考查点
文言文阅读4步骤
第一步:知人明事,厘清关系。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弄清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二步:借助题面,辅助阅读。先阅读文意分析概述题,利用其中的信息来帮助我们读懂文章。文意分析概述题的四个选项的排列顺序,与阅读材料的行文顺序是大体一致的。
第三步:明确事件,层层画读。不管传记类文本,还是纪事本末类文本,都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层层画读。所谓层层画读,就是在每读完一个事件或人物片段时,用笔以竖线画出。这样做的目的,一是疏通原文意思,厘清文章脉络;二是即使对文中的内容未能全懂,但对时间、地点、事件已经弄清,这就基本扫清了做题的障碍。
第四步:题文照应,由文及题。题目由文章而来,答题就要分析题目与文章有关内容的对应关系。应该从选文内容出发来思考题目,即从选文的整体出发来研读与题目相关的局部,以形成答案。把选项有关要求与原文相关部分作具体对照,以确定答案的正误。强调“题文对应”,也是有针对性的。一些学生解答文言文试题时,往往就题答题,不顾原文,不顾语境,往往出错。这种教训也是应该吸取的。
研真题
一、(2023·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材料一:
群臣不敢失礼。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
【注】①襄子:赵襄子。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②子鲋:即孔鲋,孔子八世孙。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韩非书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
答:CEG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韩非书云”的意思是“韩非在他的书中说”,其后应跟“说”的具体内容;结合材料一《韩非子·难一》中的“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可知,“夫子善之”是韩非书里记载的内容,应作“云”的宾语,“韩非书云夫子善之”语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材料一中韩非先引用孔子的观点来说明“礼”的重要,这就是“引以张本”;然后对孔子的话加以批驳,这就是“然后难之”,故“引以张本”后、“然后难之”后都应断开。同时,从固定结构上看,“岂……哉”为反问句式,其前应断开。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围,指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
B.劝,指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不相同。
C.具臣,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
D.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并不一样。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句意: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选拔。“围”和“举”都是实词的被动用法,二者用法相同。正确。B项,“不可以不劝爱人”句意:不能不鼓励关爱他人。此处的“劝”也是鼓励的意思,二者词义相同。C项,正确。D项,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是指捏造事实毁坏他人名誉的言论,和“诬说”词义不同,正确。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主上设置有关法令,令行禁止,群臣不敢越职侵权,也没有了奸诈之心,他们履职行事,有了功劳就能得到赏赐,韩非认为这样才叫“善赏罚”。
B.在武臣看来,韩非与孔子观点不同的地方很多,在遏奸劝善等方面,韩非不一定就不对,孔子也不一定就合理,韩非也可以称得上是当世圣人。
C
C.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低必定会以深渊作比,他们常通过引经据典、援用圣贤来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
D.子鲋对韩非之类的诸子学说闭口不言,充耳不闻,而武臣却深信不疑,进而怀疑圣人,子鲋对此深感失望,认为武臣是见识短浅,不明大道。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世人”“常通过引经据典……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中的“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可知,在言谈中一定引经据典来自我修饰,援引圣贤的事例来标榜自我贤能,想要获得民众的信任从而传播他的说辞的人是“好事而穿凿者”,而非“世人”,选项的说法扩大范围。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译文:我的大臣们都对我有高傲轻慢的意思,只有高赫没有失掉君臣之间的礼节,所以先奖赏他。
(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译文:请允许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您来仔细考察它真实与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骄侮:高傲轻慢;唯:副词,只有;先:动词,以……为先、放在前面各1分,句意通顺1分。(2)一隅:一小部分、一个方面;审:仔细考察;信:真实。各1分,句意通顺1分。
5.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3分)
答: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中的“韩非书云……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可知,子鲋批驳韩非书云“夫子善之”是欺诈之言,由“何以明其然?”引出子鲋批驳韩非“实诈”的事实依据。根据“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这一时间上的梳理,以及“此先后甚远”的总结可知,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子鲋便是用这一事实依据来批驳韩非的。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赵襄子被围在晋阳城中,晋阳解围后,他奖赏有功的五个人,高赫是受赏的首位。张孟谈说:“晋阳的战事,高赫并没有大功,现在成了第一个受赏的,这是为什么呢?”赵襄子说:“晋阳的战事,让我的国家宗庙都陷入了危机。我的大臣们都对我有高傲轻慢的意思,只有高赫没有失掉君臣之间的礼节,所以先奖赏他。”孔子听到后说:“这是懂得正确行赏啊,襄子!奖赏一个人而能使天下做臣子的没有敢失礼的了。”有人说:孔子不懂得正确行赏的道理。善于赏罚的人,能使百官
不敢越权,群臣不敢失礼。君主设立法令,而臣下没有奸诈之心。像这样的话,就可以算是善于赏罚了。襄子有君臣关系密切的恩泽,掌握着令行禁止的法令,这样尚且还有骄傲轻慢的臣子,这是襄子不善于惩罚的原因。做臣子的人,谋事有功才应该奖赏。现在高赫仅仅是不骄傲轻慢,而襄子却奖赏他,这是不善于奖赏。所以说,孔子不懂得正确行赏。
材料二:
陈国有个武将,对子鲋说:“韩非子制定的法律,有太多和夫子的理论截然不同之处。我经常探索他们的意图并比对他们的行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们在止恶劝善这方面,韩氏未必是错的,孔氏也未必完全正确。像韩非这样的人,也是当世的圣人。”子鲋回答说:“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低必定会以深渊作比。好事而喜欢穿凿附会的人,在言谈中一定引经据典来自我修饰,援引圣贤的事例来标榜自我贤能,想要获得民众的信任从而传播他的说辞。像诸子的著作,其中的义理都是这样。请允许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您来仔
细考察它真实与否。”武将说:“好”。子鲋说:“从前赵国和韩国一起攻打知氏,赵襄子先奖赏臣子,然后才有战果。韩非子在他的书中说,孔子赞赏赵襄子的做法,以此来强调‘礼’的根本,然后在书中批驳孔子的看法,难道不像是真的吗?然而这其实是欺骗。如何能够证明这一点呢?早年我的先祖在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去世,直到哀公二十七年时荀瑶与韩国、赵国、魏国攻打郑国,遇到了陈恒而返回,而这时夫子已经去世了十一年,而晋四卿都还活着。后来在悼公十四年,知氏才灭亡。这两个事件之间相隔很久,韩非子竟然提到了它们,竟然没有一点惭愧之意。所以世上有很多无事生非的人,这都是韩非的罪过。
因此我对这些旁门左道的道理保持沉默,不去听取诸子的言说已经很久了。而你却使用以测日影的仪器来测量天空,用手指来测量深渊,失明于大道而不觉悟,相信谎言而怀疑圣人,恐怕不是我所期望的。”
必万全。”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坚众大溃。
(节选自《百战奇略》)
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①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6.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夫为人A所B陷而欲胜D敌E不亦难乎F臣故曰无术焉G苻坚之类H是也。
答:EFG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欲”的宾语是“胜敌”,且“不亦……乎”是固定句式,常用于委婉地提出问题,表示对对方的看法或态度不太肯定,故此应独立成句。所以“胜敌”后应断开,“乎”后应断开;“焉”用在句末,此处表陈述语气,因此“焉”后应断开。
7.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平易,指地形平坦,古代常用于描述地貌,也可用于描述人的性情,指性情温和。
B.闻金则止,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古代军队行动中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前进。
C.片善,文中指微小长处,其中的“片”与成语“片甲不留”中的“片”意思不同。
D.果,指实现、成为事实,与《桃花源记》中“未果,寻病终”的“果”意思相同。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正确。B项,错误。“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说法错误。“金”指“钲”,古代军中乐器,作战时击之为收兵信号。而“刁斗”是古代行军之器具,白天煮饭,夜间敲击巡逻防卫。C项,正确。“片善”中的“片”是形容词,微小的意思;“片甲不留”中的“片”是数量词,一片的意思。二者意思不同。D项,正确。句意:慕容垂却没有杀。/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苻坚与谢玄隔淝水列阵,苻坚的部下认为,应当在淝水阻击,不让晋军渡河,苻坚则想让晋军先渡河上岸,再以铁骑逼杀晋军。
B.苻坚的大军在后撤过程中发生了混乱,不受控制,谢玄等人乘机率八千精兵渡河,两军大战于淝水之南,苻坚的部队溃败。
C.苻坚全军大败,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队得到保全,苻坚带领残兵千余人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他乘机杀掉苻坚。
D.李靖认为,吴汉善于用兵,在讨伐公孙述的战斗中,分兵合击,最终取得了胜利;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D项,“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唐太宗认为“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得失事迹”指的是李靖所解说的苻坚拥兵百万却在淝水之战中落败和吴汉与刘尚分屯、合击取得胜利的事件。因此,是苻坚和吴汉的战例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而并非只是吴汉的战例。
9.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
译文:请你带军稍向后退,使双方将士得以从容追逐交战,我与各位骑马慢行而观战,不是很快乐吗!
(2)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
译文:古人在临阵之前出奇制胜,出人意料地攻击敌人,这也是奇正变化的法则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却:动词,后退;周旋:动词,辗转、追逐;缓辔:放松缰绳,骑马缓行各1分,语意通顺1分。(2)出奇:出奇制胜;不意:意料之外;相变:变化。各1分,语意通顺1分。
10.材料二中,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3分)
答:①苻坚不能认清形势,缺少智谋。②苻坚只懂得聚合兵力作战而不具备分兵进攻的能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材料二中,太宗提问“苻坚甚处是不善”,李靖用“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来作答,指出了苻坚在与谢玄的作战中战败的原因,即苻坚已然被困却不明局势的“无术”,没有智谋。当太宗问李靖前代古人谁擅长根据实际情况“兵有分聚”时,李靖肯定了吴汉善于分兵合围的做法,明确指出了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的原因是“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即只懂得聚合兵力作战而不具备分兵进攻的能力。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大凡作战,如果兵力对比我众敌寡时,不能与敌军交战于险狭之地,一定要选择平坦开阔的地域作战场。部队听到鼓声就前进,听到钲音就收兵,这样对敌作战就没有不胜利的。兵法说:“指挥大部队作战,可进就进,不可进就停止。”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前秦帝苻坚率领大军进驻寿阳,并临淝水岸摆好阵势,同晋将谢玄隔水对峙。谢玄派人对苻坚说:“你率大军长途跋涉深入我国境内,却临水列阵,这分明是不想同我速战。请你带军稍向后退,使双方将士得以从容追逐交
战,我与各位骑马慢行而观战,不是很快乐吗!”苻坚的部将都说:“应该凭借淝水阻截晋军,不让其渡河冲上岸来。我军兵多,对方兵少,(只有这样)才是万无一失的办法。”苻坚说:“只管退兵,让对方军队渡河,(乘其渡河之际)我们以数十万骑兵逼向河中而歼灭他们。”苻融(苻坚之弟)也赞成这样做。于是苻坚下令秦军后退,不料部队因后撤而混乱不能控制。在这时,晋将谢玄与谢琰、桓伊等人,率领精兵八千渡过淝水。谢玄和谢琰挥军激战于淝水之南,苻坚部队惨遭失败。
材料二:
唐太宗问:“古人在临阵之前出奇制胜,出人意料地攻击敌人,这也是奇正变化的法则吗?”李靖回答说:“古代的战斗,大多是一些稍有智谋的人战胜没有智谋的人,一些有微小长处的人战胜没有长处的人,这些人哪能谈得上懂兵法呢?就像谢玄在淝水击败了苻坚,不是谢玄善于用兵,而是苻坚不善于用兵的缘故。”太宗命侍臣拣出《谢玄传》阅读后,说:“苻坚哪些地方没有做好呢?”李靖回答说:“我看《苻坚载记》说:‘(淝水之战时)前秦各军都溃败了,只有慕容垂的军队独能保持完整。苻坚率领千余骑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
慕容垂杀了苻坚,慕容垂却没有杀。’从中可以看出秦军的混乱。而唯独慕容垂的军队得以保全,可见苻坚为慕容垂所困的局面已经很明显了。被人困住而想要战胜敌人,难道不是很困难的吗?所以我说他没有智谋,苻坚就是这样的。”太宗说:“战争中有分合的道理,各自重视适宜的方法。古代的事迹中,有谁擅长此道?”李靖说:“苻坚指挥百万大军却在淝水战败,这是他能将兵力聚合而不能分散所导致的。吴汉讨伐公孙述时,与副将刘尚分开驻扎,相隔二十里,公孙述前来攻打吴汉,刘尚出兵与吴汉合围,从而大败敌军,这是兵力分散而能合击的结果。”太宗说:“是这样。苻坚和吴汉的战例得失,足以成为后世万代的借鉴。”
明考向
年份 卷别 内容出处
2023年 新课标 Ⅰ卷 材料一节选自《韩非子·难一》,材料二节选自《孔丛子·答问》。
两则材料在内容上紧密关联,聚焦于“赏罚”问题,展现了法家和儒家主张的差异以及两家立论驳论的交锋,两则材料之间形成一种张力
新课标 Ⅱ卷 材料一节选自《百战奇略》,材料二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前者是对淝水之战史事及战略的记述,后者是基于史事及战略的评论,两则材料构成对话关系
年份 卷别 内容出处
2022年 新高考 Ⅰ卷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主要记述了孟尝君在魏国危难之际,出使劝说赵王和燕王救魏的过程
新高考 Ⅱ卷 节选自《东观汉记》卷十:主要记述了东汉名将吴汉忠君爱国、功绩显赫、品德高尚的事迹
2021年 新高考 Ⅰ卷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主要记述了唐太宗与几位臣子对一些国事的讨论过程
新高考 Ⅱ卷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主要记述了祖逖积极北伐、收复失地,但又壮志未酬的历史事实
年份 卷别 内容出处
2020年 新高考 Ⅰ卷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主要记述了左光斗为人刚直、忠于朝廷的事迹
新高考 Ⅱ卷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主要记述了廉吏海瑞勇于劝谏、关心国事的事迹
命 题 解 读 选材 特点 选文的数量一般是1篇,600字左右,有的接近700字;选文不再限于二十四史史传文,2021年选文为纪事本末体,2022年新高考Ⅰ卷选文出自国别体史书《战国策》,新高考Ⅱ卷选文出自断代史《东观汉记》,2023年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文言文选文变以往单文本为双文本,材料由两段文言文组合而成。新课标Ⅰ卷分别选自《韩非子·难一》和《孔丛子·答问》,新课标Ⅱ卷分别选自《百战奇略》和《唐太宗李卫公问对》。选材范围进一步扩大。内容充满正能量,与核心价值观一致
1.命题解读
命 题 解 读 考查 能力 1.综合运用文言知识进行文言断句的能力。
2.掌握并运用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3.掌握并运用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4.准确、通顺、得体地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5.理解文意并整合加工文本信息的能力
命 题 解 读 必备 知识 1.常用的文言知识,包括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
2.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
3.文言断句的知识,包括根据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语法知识、结构特点等进行断句的方法。
4.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5.翻译文言句子的原则和方法
2.命题指向
(1)在“为什么考”上,目的明确。通过精神滋养、文化浸润、立体渗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自然融入试题之中。
(2)在“考什么”上,稳中有变。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型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但也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由文化常识单纯考查变为文言实词和文化常识综合性考查。
(3)在“怎样考”上,富有创新。选文不再限于史传文和纪事本末体,注重从杂史、别史、诸子等经典文言著作中取材,呈现出表达方式的多元化追求。文言文断句也由原来的4选1选择题,变为选择三处,涂黑答案相应标号。
3.命题预测
(1)选材预测。文言文阅读材料已出现双文本,这种情况可能会延续,或出现多文本。
(2)命题新变。①文言断句题由原来的选择断句正确的一项,变为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可加句读,要求选择正确的三处,将相应答案涂黑。这种题型在2024年高考中可能仍会使用。②第11题,从侧重考查古代文化知识识记,变为关联课本内容,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2023年新课标I卷又考查了句式、新课标Ⅱ卷又考查了成语,考查内容越来越广泛。
知晓考查点
1.选择题设题方式
年份 卷别 题目
2023年 新课标 Ⅰ卷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年份 卷别 题目
2023年 新课标 Ⅱ卷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年份 卷别 题目
2022年 新高考 Ⅰ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新高考 Ⅱ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年份 卷别 题目
2021年 新高考 Ⅰ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新高考 Ⅱ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年份 卷别 题目
2020年 新高考 Ⅰ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新高考 Ⅱ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择题重要考点:
(1)考查文言断句。
(2)考查文言实词、文化常识、文言句式和成语等。
(3)概述文本内容。
2.主观题设题方式
年份 卷别 题目
2023年 新课标 Ⅰ卷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4.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
新课标 Ⅱ卷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4.材料二中,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年份 卷别 题目
2022年 新高考 Ⅰ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4.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新高考 Ⅱ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4.《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木讷之处
年份 卷别 题目
2021年 新高考 Ⅰ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4.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新高考 Ⅱ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4.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年份 卷别 题目
2020年 新高考 Ⅰ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4.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
新高考 Ⅱ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4.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简要说明
主观题重要考点:
(1)考查文言文翻译。
(2)考查文言文简答(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温旧知·牢记忆·巩固知识网
教考衔接
知识回扣
考点练透1 结合语境,培养语感——识别标志巧断句
定重点·讲技法·掌握解题术
高
分
技
法
一、掌握文言断句的方法
二、掌握文言断句题常见设误方式
设误方式 真题示例
错断状语和中心语。选项中将状语和其所修饰的中心语断开 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第10题C、D项中将“于天下利乎”错断为“于天下/利乎”,2021·新高考Ⅱ卷第10题A、B项中将“中夜闻鸡鸣”错断为“中夜/闻鸡鸣”
错断主语和谓语。选项中将本为一体的主语和谓语断开 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第10题C、D项中将“虽童孺皆为王”错断为“虽童孺/皆为王”
设误方式 真题示例
错断主谓宾。选项中将本为一体的主谓宾断开 2020·全国Ⅲ卷第10题A、C项中将“黎庶不达其意”错断为“黎庶不达/其意”
错断中心语和补语。选项中将补语和其所补充说明的中心语断开 2021·新高考全国Ⅱ卷第10题B、D项中将“蹴琨觉曰”错断为“蹴琨/觉曰”
错断并列短语。选项中将并列结构的短语从中间断开 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第10题A、C项中将“忠贤及魏广微”错断为“忠贤/及魏广微”
设误方式 真题示例
错断关系连词。选项中将表示某种关系的连词与其所连接的句子断开 2020·新高考全国Ⅱ卷第10题B、D项中将“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错断为“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
错断固定结构。选项中将本为一体的固定结构从中间断开 2022·新高考全国Ⅰ卷第10题B、D项中将“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错断为“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错断特殊句式。选项中将本为一体的特殊句式从中间错断 2022·新高考全国Ⅰ卷第10题A、D项中将“魏歃盟于秦”错断为“魏歃盟/于秦”
题型一 四选一选择题断句3步骤
第一步:察选项,标不同
仔细察看四个选项中断句的不同之处,并具体标出。
第二步:抓关键,究异处
针对四个选项中断句的不同之处,从上面所列设误方式的角度入手,确定断句位置,初步判定选项。
第三步:通语句,定选项
根据前面的初判情况,通读语句,揣摩语意是否完整、语气是否顺畅,最终确定选项。
题型二 选择三处涂字母断句2步骤
2023年教育部命制的四省适应性测试断句新题型,将4选1选择题改为选择三处,涂黑答案相应标号,这样考生没有任何投机可能(前几年的断句题是给出断句位置,考生找不同,用排除法,有蒙混过关的可能),2023年的断句题因为只有三处断句,句子相对而言就要短一些,这实际上也降低了难度。同时,字母定位法,为机读阅卷提供了方便,这一新题型值得关注。
第一步:运用由大到小倒推法
只需三处,我们可以运用由大到小倒推法。先确定“大”的范围,再来找其他两处。
第二步:放回原文,结合语境检查
把断句部分放回原文,结合语境检查。
典
题
试
做
题型一 四选一选择题断句
(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吴汉,字子颜,南阳人。韩鸿为使者,使持节,徇河北,人为言:“吴子颜,奇士也,可与计事。”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
(节选自《东观汉记》卷十)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
B.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
C.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
D.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
C
/状元支招/
第一步:察选项,标不同
四个选项中,“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断处不同,标出。
第二步:抓关键,究异处
“不能以辞语自达”是“造次”的程度,二者应相连,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上”是“皇上”的意思,作“以其南阳人”的主语,二者应相连,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根据以上分析,初步确定C项正确。
第三步:通语句,定选项
通读C项可知,根据该项的停顿,语句语意完整,语气顺畅,确定该选项为正确选项。
【参考译文】
吴汉,字子颜,南阳郡宛县人。韩鸿做使者,(光武帝)让他拿着旌节,巡视河北地界。有人对韩鸿说:“吴子颜,是位奇异之人,可和他商议大事。”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缺少文采,仓促间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邓禹和诸位将领多次举荐吴汉,吴汉多次被皇上召见,这以后吴汉工作辛勤努力不离开衙署,光武帝也因为他是南阳人,逐渐与他亲近。
题型二 选择三处涂字母断句
(2023·四省适应性测试,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二: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状元支招/
第一步:运用由大到小倒推法
“诸侯有相伐者”,是定语后置,“者”为定语后置标志。“尚耻之”,是完整的动宾结构,宾语“之”后断开。先确定“大”的范围,“之”后断一处(断句字母:I)。再来找其他两处,也只有在两处断开(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其他别无可能。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是先陈述现象,然后对这一现象进行评论(断句字母:F)。“今鲁父母之邦也”,是判断句,“今”,表时间限制,用在句首,是对“鲁”的修饰,此处主谓之间可停顿,“今鲁”提顿,强调作用。(断句字母:K)
第二步:放回原文,结合语境检查
【答案】FIK
【参考译文】
从前,陈成恒担任齐简公的国相,他想作乱篡位自立,但心中惧怕齐国的世族鲍、晏两家,所以就调动他们两家的军队去进攻鲁国。鲁哀公十分担心。孔子也非常忧虑,于是召集门生弟子,对他们说:“对于那些互相征讨的诸侯,我们尚且感到羞耻。现在鲁国是我们的祖国,我的坟墓也要筑在这里。现在齐国要讨伐它,我们难道不应该出去阻止一下吗?”颜渊请求出去阻止,孔子不同意。子路请求出去阻止,孔子也不同意。子贡请求出去阻止,孔子同意了。
找短板·强突破·全面促提升
短板1 不善于根据选项中断点相同
的语句推断整句话的意思
针对突破
1.明确断点相同语句的意思
在文言断句题目中,每个选项一般会出现两至三个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断点,而其他断点都相同,这样的命题方式为考生推断断句的整体意思提供了比较好的依据;考生可以先明确断点相同语句的意思,从而推断断句的整体意思。
2.分析不同断点语句的具体意思
考生要正确断句,不仅要比较完整地把握断句的整体意思,还要把握句中每个字的具体意思。考生可以从已确定的句法成分的意义入手分析,再进一步确认。利用排除法得出正确答案。
短板2 不会根据句法结构断句
针对突破 根据标志去断句
误点 解决方法
误点1:虚词功能,模糊不清 积累并掌握有规律性的文言虚词,如句首语气词(“夫”“盖”等)可在其前断句;句末语气词(“矣”“已”“也”等)可在其后断句;关联词(“而”“然”等),多可在其前断句。熟悉这些知识并加以利用,可避免误断失分
误点 解决方法
误点2:语法结构,剖析不准 ①分析谓语与它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谓语前是主语,谓语后是宾语;主、宾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②理清句子的表述结构。有些句子,表述时常常有一些明显的形式结构,如总分、分总、并列等,由此切入,可以有效断句
误点3:固定句式,割裂拆散 牢记文言文固定句式并加以充分利用。比如“何……之有”“不亦……乎”“孰与……乎”“无乃……乎”“得无……乎”“其……之谓也”等
误点 解决方法
误点4:修辞手法,不懂利用 文言文也讲究修辞,顶真、排比、对偶、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断句
误点5:专用词语,不明其意 古文中的一些专用词,诸如人名、字号、时间、地名、年号、官职名、朝代名、事物名等,对于断句也有很大帮助,平时训练要善于利用
对
点
强
化
1. (2023·江苏如皋市高考适应性考试二,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汪文盛,字希周,崇阳人。嘉靖初,历福州知府,迁浙江、陕西副使,皆督学校。擢云南按察使。十五年冬,廷议将讨安南。以文盛才就拜右佥都御史巡抚其地黔国公沐朝辅幼兵事一决于文盛副使鲍象贤言剿不如抚文盛然之。
(《明史·列传八十六》)
【四选一选择题断句】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文盛才/就拜右佥都御史巡抚/其地/黔国公沐朝辅幼/兵事一决于文盛副使/鲍象贤言剿不如抚/文盛然之
B.以文盛才/就拜右佥都御史巡抚/其地黔国/公沐朝辅幼/兵事一决于文盛/副使鲍象贤言剿不如抚/文盛然之
C.以文盛才/就拜右佥都御史/巡抚其地/黔国公沐朝辅幼/兵事一决于文盛/副使鲍象贤言剿不如抚/文盛然之
D.以文盛才/就拜右佥都御史/巡抚其地黔国/公沐朝辅幼/兵事一决于文盛副使/鲍象贤言剿不如抚/文盛然之
C
【解析】C项,“巡抚”是“其地”的谓语,动宾结构,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B;“副使”是“鲍象贤”的官职,二者不可断开,排除A、D;“黔国公”是爵位,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D。
【参考译文】
汪文盛,字希周,崇阳人。嘉靖初年,任福州知府,调任浙江、陕西副使,都管理学校。后提拔为云南按察使。十五年冬,在朝廷上商议将要讨伐安南。因为汪文盛有才能,就任右佥都御史,做那里的巡抚,黔国公沐朝辅年幼,军队的事情全部裁决于汪文盛,副使鲍象贤说围剿不如安抚,汪文盛认为对。
2. (2023·山东齐鲁名校联盟3月联考,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冯谖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乃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四选一选择题断句】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乃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B.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乃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C.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乃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D.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乃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D
【解析】D项,“臣窃计”为主谓结构,“君”修饰“宫中”,应在“君”前断开,排除B、C;“狗马实外厩”是主谓结构,中间不断开,排除A。
【参考译文】
冯谖又马不停蹄地返回齐国都城,一大早就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很奇怪他回来得这么快,穿戴好衣帽就接见他说:“收完债了吗?怎么回来得这般快?”冯谖答道:“都收完了。”“先生替我买了些什么回来?”冯谖说:“您曾言‘买些家中缺乏的东西’,臣猜想,您家珠宝堆积,犬马满厩,美女成群。您家中所缺少的,唯有仁义了,因此臣自作主张为殿下买了仁义回来。”孟尝君说:“你是怎么买仁义的?”冯谖答道:“您有小小的薛地,不但不体恤薛地百姓,反而像商人一样在他们身上榨取利益。臣为君计,私下假传您的命令,将他们所有的债务都免去了,并将所有债券焚毁,百姓都高呼万岁。这就是臣替殿下买的仁义呀。”孟尝君很不高兴,说:“我知道了,先生退下休息吧。”
3. (2023·广东省广州二模,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二:
初,选人李公义陈言,请为铁龙爪以浚河。其法用铁数斤为龙爪形沈之水底系 以船曳之而行。宫官黄怀信以为铁爪,只列干木下如耙状,以石压之,两旁系大 ,两端钉大船,相距八十步,各用革车绞之,去来挠荡泥沙,已,又移船而浚之。
(节选自《涑水记闻》)
【选择三处涂字母断句】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答:JNP
【解析】“其法”是主语,“用铁数斤”是状语,“为”是谓语,“龙爪形”是宾语,结构完整,后面断开,即J处断开;“沈之水底”是“沈之(于)水底”的省略句,“水底”后断开,即N处断开;“系 ”是动宾结构,后面断开,即P处断开。
【参考译文】
当初,有个叫李公义的选人陈述,请求用铁龙爪疏浚黄河。这个方法是用几斤铁铸成龙爪的形状,把它沉到水底,系上大绳索,用船拖拽它前行。宦官黄怀信承袭铁龙爪的做法,只在干木下做成像耙子的形状,用石头压着它,两旁系上大绳索,两端钉在大船上,相距八十步,各自用革车绞它,来来去去抓挠荡起泥沙,过一段时间,再移动船只疏浚其他地方。
4. (2023·福建4月联考,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梁世彭城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孝元初出会稽,精选寮寀,绮以才华,为国常侍兼记室,殊蒙礼遇,终于金紫光禄。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好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犹不废业,卒成学士,官至镇南录事参军,为孝元所礼。此乃不可为之事,亦是勤学之一人。东莞臧逢世,年二十余,欲读班固《汉书》,苦假借不久,乃就姊夫刘缓乞丐客刺①书翰纸末,手写一本,军府服其志尚,卒以《汉书》闻。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注】 ①客刺:名刺、名片。
【选择三处涂字母断句】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答:BFJ
【解析】“好学”省略主语“朱詹”,作谓语,结构完整,应在“家”前断开,即B处断开;“累日”在句中是“不爨”的时间状语,应在“累”前断开,即F处断开;“乃”是表承接关系的连词,一般位于分句句首,“时”在句中是“吞纸以实腹”的时间状语,应在“乃”前断开,即J处断开。
【参考译文】
古代人勤于学习,有用锥刺腿的,有求学投斧的,有利用雪光读书的,有聚萤火虫而苦读的,有在田间劳作时带书学习的,有放牧时勤学不已的,所有这一切都是专心勤学的榜样。梁朝彭城的刘绮,从小死了父亲,家境贫寒,无钱购买灯烛,就买来荻草,把它的茎折成尺把长,点燃后照明夜读。梁元帝在任会稽太守时,精心选拔官吏,刘绮以其才华当上了太子府中的国常侍兼记室,很受尊重,最后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义阳的朱詹,祖居江陵,后来到了扬都。他十分勤学,家中贫穷无钱,有时连续几天都不能生火煮饭,就经常吞食废纸充饥。天冷没有被
盖,就抱着狗睡觉。尽管如此,他依旧没有荒废学业,终于成为学士,官至镇南录事参军,为元帝所尊重。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也是一个勤学的典型。东莞人臧逢世,二十多岁时,想读班固的《汉书》,但苦于借来的书不能长久阅读,就向姐夫刘缓要来名片、书札的边幅纸头,亲手抄得一本,军府中的人都佩服他的志气,后来他终于以研究《汉书》闻名。(共37张PPT)
第一部分
考点精讲
复习板块二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考点练透2 勤于积累,巧于判断——对照教材考实词
定重点·讲技法·掌握解题术
找短板·强突破·全面促提升
定重点·讲技法·掌握解题术
高
分
技
法
2022年高考,对于词语的考查,已经完全突破文化常识的范围,扩大到所有文言实词的范畴。在考查形式上,开始文本与课本结合考查,在文本语境和课本语境中,考查对该词语的认识,并加以比较分析。这种考查,既能考查出对该词语的认知程度,又打通了考试与教材的联系。
对于与课内文言词语的比较,我们既要加大对课本的回归力度,更要注意对常见文言实词的综合把握,特别对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的认知,经常做文言实词的归纳总结。
一、掌握五类文言实词理解方法
1.一词多义实词:追源溯流,语境敲定
“2方法”准确理解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词:分“形”辨义
“3方法”巧解古今异义
方法 示例
要看所给词语是否由两个单音实词组成 如“璧有瑕,指请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指示”为“指”“示”两个词,译为“指出来,给……看”;而在现代汉语中,“指示”为一个词
方法 示例
即使所给词语古今都是一个词,也要看其古今义是否相同 如“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宣言”,在此为“扬言”之意。在现代汉语中,“宣言”为名词,则是“(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之意;为动词,则是“宣告,表明”之意
结合所给词语的感彩是否一致加以区分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卑鄙”的含义是“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在古代汉语中是自谦的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卑鄙”意为“(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是贬义词
3.活用实词:找出规律,语法判定
词类活用:明特点,辨“角色”
4.通假字:本义不通,考虑通假
“3方法” 解答通假字
通 假 字 1.借用“音同或音近”推断,古代常利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字形成通假
2.借用“字形”推断,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同的声符,或是本字的声符,或是通假字的声符。如“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中的“材”同“才”,本字“才”是通假字“材”的声符
3.在按其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考虑通假现象
5.偏义复词(含同义复词):关注构成,语境确定
判定偏义复词词义“3法”
方法 示例
把握词语所在的语境,即根据词语所在的语句的具体意思判定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主要强调防止其他诸侯进入函谷关,“出入”偏重于“入”
从语法的角度分析,即分析词语在语句中充当的语法成分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从句中的“勤”分析,与之搭配的是“作”而不是“息”,由此可以判定“作息”偏重于“作”
关注词语与前后文的照应关系 “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芙蕖》)从后面的“观”可推断“耳目”偏重于“目”
二、掌握文言实词5大推断技法
1.语境推断法
(1)阐释:利用语境(句内语境和句外语境)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2)例析:
2.联想推断法
(1)阐释:高考试题中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大都能在所学课文中找到印证。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联系课内所学实词的含义,联系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实词的含义。
(2)例析:
3.句式推断法
(1)阐释: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因此,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进行分析,可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
(2)例析:
4.语法推断法
(1)阐释:分析句子结构,运用划分句子成分和寻找搭配关系的方法,明确文言实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确定其词性,从而推断其意义。
(2)例析:
划分句子 成分法 《隆中对》中“信义著于四海”,“信义”作主语,可判断“信”为名词“信用”;《屈原列传》中“楚怀王贪而信张仪”,“信”作谓语,可判断其为动词“信任”
看搭配 《阿房宫赋》中“杳不知其所之也”,“所”与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连用,因此,“之”在这里译成动词“到”
5.通假推断法
(1)阐释:当遇到一个词的本义、引申义都讲不通时,便从通假字的角度考虑,然后根据通假字的特点推知本字。
(2)例析:
三、推断文言实词题解答3步骤
第一步:联系积累初判断
联系平时的文言实词积累,对选项表述作出初步判断,确定正确表述,判定错误表述。
第二步:结合语境解疑点
对初步判断存在疑问的表述,要回归原文,结合语境进一步分析判断,排除疑点。
第三步:依据要求定答案
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确定选项。
典
题
试
做
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C.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
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
C
/状元支招/
第一步:联系积累初判断
C项,联系积累可知,《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含义为“蒙蔽”,对“蔽”在文中的含义的解说需要验证。
第二步:结合语境解疑点
对C项中存在的疑点,须结合文本语境进行验证。由“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可知,C项“‘为赵蔽’的‘蔽’指屏障”正确。故“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错误。
第三步:依据要求定答案
根据题干要求,确定该题正确答案为C。
找短板·强突破·全面促提升
短板 不联系具体语境理解实词含义
针对突破 注重用好语境推义法
理解实词的含义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语境原则,在语境中理解实词含义,准确率才会提高。需要强调的是,语境有小大之分。最小的语境即词语所在的句子,稍大的语境就是词语所在句子的上下句,最大的语境即词语所在句子的所有相关文句。有时候,对词语的解释符合小语境,甚至符合上下句构成的语境,但不符合完整的大语境。这种符合局部语境,但与整体语境不符的情况极具迷惑性。所以,结合语境来辨析词语的解释是否恰当时,绝不能只是将解释代入句中,看其在本句中是否恰当,也不能只满足于推敲其是否符合上下句的意思,而必须找到所有相关语句,在完整的语境中揣摩词语解释是否恰当。
分析:①句的“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可释为“随着,和着”。②句中的“应”和“对”连用,都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上,而“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应答”。
分析:两句话同出苏轼的《石钟山记》,很多人把两个“言”,都理解为“说”。①句根据前文语境可知,郦道元对石钟山的命名有自己的看法,只是在观点表述上说得不够详细,由此推知此“言”为“叙述”之意。②句我们联系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及历史背景来看,渔工水师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所以渔工水师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因,不是不能说,而是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故此处的“言”应理解为“记载”较为准确。
对
点
强
化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衔枚指在口中横衔着枚。枚的形状像筷子,是古代行军时用以禁止喧哗的器具。
B.差强人意,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后来的意思转变为勉强令人满意。
C.尊重,文中是尊贵显要的意思,现在一般表示敬重、重视,二者的意思不同。
D.车驾,文中以帝王所乘车马代指帝王,与古诗文中“丝竹”代指音乐用法相同。
B
【解析】B项,“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错误。光武帝说“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意思是,吴汉比较令人满意,他隐然就是一个对国家有举足轻重影响的人。可见“差强人意”在文中也是表现令人满意的意思。
2.(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欲北发幽州突骑”与“追亡逐北”(《过秦论》)两句中的“北”字的含义不同。
B.“让之曰”与“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两句中的“让”字的含义相同。
C“诸将鲜能及者”与“芳草鲜美”(《桃花源记》)两句中的“鲜”字的含义不同。
D.“汉躬被甲持戟”与“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两句中的“被”字的含义相同。
D
【解析】D项,前者是“披”“穿着”的意思,后者是“披散”的意思;A项,前者是“向北”的意思,后者是指“败北的士兵”;B项,都是“责备”的意思;C项,前者是“少”的意思,后者是“新鲜”的意思。
3.(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与“引以为流觞曲水”(《兰亭集序》)两句中的“引”字的含义不同。
B.“公孙述将延岑遣奇兵出吴汉兵后”与“将数百之众”(《过秦论》)两句中的“将”字的含义相同。
C“笃于事上”与“而刘病日笃”(《陈情表》)两句中的“笃”字的含义相同。
D.“不起巷第”与“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与妻书》)中的“第”字的含义不同。
C
【解析】C项,前者是“专心”的意思,后者是“严重”的意思;A项,前者是“带领”的意思,后者是“引来”的意思;B项,都是“率领”的意思;D项,前者是“府第”的意思,后者是“只是”的意思。(共49张PPT)
第一部分
考点精讲
复习板块二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考点练透3 定准区间,善用比对——文意概述巧辨析
定重点·讲技法·掌握解题术
找短板·强突破·全面促提升
定重点·讲技法·掌握解题术
高
分
技
法
一、掌握文意概述题解题5角度
1.比对关键词语,看是否曲解文意
命题 方式 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思,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设误方式
比对 方法 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对文本道理的阐述等有无夸大、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要注意比对选项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个起关键作用的词语,注意是否曲解了人物行为的主动与被动方式等
原文 (2021·全国甲卷)闰月乙亥,以参知政事王钦若判天雄军兼都部署。契丹主隆绪同其母萧氏遣其统军顺国王萧挞览攻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击败之,斩偏将,获其辎重。又攻北平砦及保州,复为州砦兵所败。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帝曰:“朕岂欲穷兵,惟思息战。如许通和,即当遣使。”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契丹犹觊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成约而还。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选项 D.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宋朝皇帝为了息战,主动提出议和,并派曹利用到契丹军中谈判,最终与契丹达成盟约
比对 分析
/状元支招/
“宋朝皇帝为了息战,主动提出议和”中的“主动”错误。从原文来看,应是契丹主动议和,而非宋朝皇帝。选项曲解了人物行为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答案】错误
2.比对添加内容,看是否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命题 方式 在选项中故意添加一些貌似合理的内容,“制造”出错误选项
比对 方法 看选项哪点内容是原文中没有的,两相比对,看这点内容在原文中是否有根据
原文 (2021·新高考Ⅱ卷)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秋八月,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
选项 A.祖逖力请北伐,时任左丞相的司马睿虽无北伐之志,但仍然尽力支持,这坚定了祖逖的斗志,祖逖指江发誓:若不能收复中原,就不再渡江返回江南
比对 分析
/状元支招/
选项中“尽力支持”中的“尽力”错误。原文是说司马睿只给了一千人的粮食,三千匹布,连军队都没给,让祖逖自己招募,算不上“尽力支持”。选项系无中生有。
【答案】错误
3.比对人物,看是否张冠李戴,误解形象
命题 方式 在选项中将原文某人做的事、说的话“移花接木”到另一个人物身上,导致对象错位;把人物的言行所揭示出来的性格特点故意说错,造成对人物形象的错误理解
比对 方法 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做的不同事,产生的不同结果,防止张冠李戴、颠倒事实。辨析时应重点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原文 (2020·全国Ⅰ卷)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选项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比对分析
/状元支招/
根据原文可知,苏轼只是向朝廷请求免供米,真正“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的是朝廷,对象有误。(“同时”不为错,因为前后两件事都发生在他“在任职杭州时”,错不在此。)
【答案】错误
4.比对时间、地点,看是否时间、地点颠倒
命题 方式 在选项中把某一时间、地点发生的事转换到另一时间、地点
比对 方法 分析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的时间词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并与原文进行比对,厘清人物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识破时间错误的陷阱,防止地点错误
原文 (2019·课标全国Ⅰ卷)(贾谊)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选项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比对 分析
/状元支招/
一是时间有误,“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是在“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之前;二是强加因果,从“居顷之”来看,“拜……太傅”与“汉文帝感慨……鬼神之事”没有鲜明的因果关系。
【答案】错误
5.比对句间因果关系句,看是否因果失当
命题 方式 这类干扰项往往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硬说成有因果关系,或者颠倒了“因”和“果”两者之间的关系,或者多种原因,故意漏说其中一个
比对 方法 注意选项中“于是”“因此”“所以”“以致”等表因果的词语,与原文相关句子比对一下,看因果关系是否成立
原文 (2021·全国乙卷)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於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竟不敢执奏,尽杀之。”上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选项 D.魏征说,隋炀帝滥杀无辜,张元济不敢谏诤;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因此告诫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训
比对 分析
/状元支招/
原文说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有“君无道”与“臣不尽忠”两个原因。而选项只说其中一个,属于一果多因,只说一因。
【答案】错误
二、文意概述题解题2步骤
第一步:定比对区间 文言文文意概述题,通常按照文本内容的先后顺序设置四个选项。解答时,应依据选项内容,回归文本,筛选出与选项相对应的句段,锁定比对区间
第二步:定比对角度 将选项内容与锁定的比对区间的内容相比较,从人物、地点、时间、词义、关系、依据与结论等设误角度进行细致比对,找出似是而非之处,然后做出是否相符的准确判断
典
题
试
做
(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楚王大说,宣言
之于朝廷曰:“不榖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楚王曰:“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
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楚兵大败于杜陵。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又担心楚国作梗,因为齐国曾经帮过楚国,齐楚关系密切。秦惠王希望张仪考虑如何应对,张仪答应尝试出使楚国。
B.张仪见到楚王,提出楚国如果能与齐国断交,秦王就会下令献上商于之地六百里,又可以削弱齐国,还能得到秦国的恩惠,这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B
C.楚国群臣祝贺将得商于之地六百里,陈轸不以为然,认为秦看重楚是因为楚有齐为后援,若先绝齐后索地,一定受骗,齐秦两国都将攻打楚国。
D.张仪返回,秦王随即派人与齐联合,拒不给楚国六百里地,楚王大怒,起兵伐秦,秦齐合力大败楚兵。楚国失败是因为没有听从陈轸而误信张仪。
/状元支招/
选项 定比对区间 定比对角度
A 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 比对人物、国家。阅读原文可知,此项正确
B 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 比对关键词“西德于秦”,意思是“在西面对秦国施有恩惠”,而不是“得到秦国的恩惠”,由此确定此项不正确
选项 定比对区间 定比对角度
C ①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②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 比对人物、关系。阅读原文可知,此项正确
D ①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②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③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楚兵大败于杜陵。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 比对人物、关键词语、关系。阅读原文可知,此项正确
找短板·强突破·全面促提升
短板 不明文意,比对依据找不准,似是而非
对文意的理解,是解答文意概述题的基础。命题者常故意曲解文中某一词语的意义,在意思的表述上制造干扰项。这就要求学生在读文时,准确理解、细致把握事件的前因后果、人物的生平经历、作者的褒贬评价,力求做到对文本内容理解不出现失误和偏差。
针对突破
1.浏览选项,快速定位
快速定位主要根据选项中的人物、时间、地点、官职及主要行为词语,快速找到原文中的相关文字。
2.反复推敲,仔细比对
把选项与相应原文逐字、逐词、逐句比对,弄清楚命题者设误的点在哪里。常见的设误点有“曲解文意”“人物设误”“时间设误”“地点设误”“事件设误”等。
对
点
强
化
(2023·广东韶关综合测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德宗建中元年春正月,始用杨炎议,命黜陟使与刺史约百姓丁产,定等级,作两税法。比来新旧征科色目,一切罢之;二税外辄率一钱者,以枉法论。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各随意征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民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
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贞元三年,时关东防秋兵大集,国用不充。李泌奏:“自变两税法以来,藩镇、州、县多违法聚敛。继以朱泚之乱,争榷率、征罚以为军资,点募自防。泚既平,自惧违法,匿不敢言。请遣使以诏旨赦其罪,但令革正,自非于法应留使、留州之外,悉输京师。其官典逋负,可征者征之,难征者释之,以示宽大。敢有隐没者,重设告赏之科而罪之。”上喜曰:“卿策甚长,然立法太宽,恐所得无几。”对曰:“兹事臣固熟思之,宽则获多而速,急
则获少而迟。盖以宽则人喜于免罪而乐输,急则竞为蔽匿,非推鞠不能得其实,财不足济今日之急,而皆入于奸吏矣。”上曰:“善。”以度支员外郎元友直为河南、江、淮南勾勘两税钱帛使。四年春正月庚戌朔,赦天下,诏两税等第,自今三年一定。二月,元友直运淮南钱帛二十万至长安,李泌悉输之大盈库。然上犹数有宣索,仍敕诸道勿令宰相知。泌闻之,惆怅而不敢言。秋九月,元友直勾检诸道税外物,悉输户部,遂为定制。岁于税外输百余万缗、斛,民不堪命。诸道多自诉于上,上意寤,诏:“今年已入在官者,输京师;未入者,悉以与民;明年以后,悉免之。”于是东南之民复安其业。
臣光曰:王者以天下为家,天下之利皆其有也。阜天下之财以养天下之民,已必豫焉;或乃更为私藏,此匹夫之鄙志也。古人有言:“贫不学俭。”夫多财者,奢欲之所自来也。李泌欲弭德宗之欲而丰其私财,财丰则欲滋矣。财不称欲,能无求乎?是犹启其门而禁其出也。虽德宗之多僻,亦泌所以相之者非其道故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两税之弊》,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朝初期实行租庸调赋役制,征收赋税的部门各自随意增加课税,设立各类税收名目;贫困家庭难以承受苛捐杂税,纷纷逃徙。
B.在国家供养防秋兵经费不足时,李泌建议采取宽大之策,让地方官员在保留合法的数目后,将其余非法聚集的钱财全部上交。
C.李泌将从淮南地区所得钱帛全部送入大盈库,但唐德宗仍屡次向地方索取财物,且不让宰相知道;李泌听说此事后心里很懊恼。
D.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论,君主不应该将天下的财物据为私有,批评了唐德宗贪财无度且大肆聚敛的短视行为。
A
【解析】A项,“唐朝初期”错误。由“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各随意征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可知,课税繁重、百姓逃徙并非在“唐朝初期”。
2.(改编)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泌认为,官员违法敛财的原因在于实施两税法和朱泚之乱,解决办法是赦免其罪并令其将财物全部上交给朝廷。
B.皇上认为,李泌解决国家经费短缺的策略具有长远的眼光,虽然有些顾虑,但还是给予肯定并且采纳、实施。
C.李泌将各地上缴的税收全部上交到皇家私人库房,使国家财产成为皇家的私产,助长了皇上的贪欲。
D.皇上每年在税制外加收财物,使百姓不堪重负,在各地官员进言后皇上醒悟悔改,使百姓安于本业。
A
【解析】A项,“全部上交给朝廷”错误。原文是“自非于法应留使、留州之外,悉输京师”,即除了按照规定应当留给诸使、留给州府的钱粮以外,其余的上交给朝廷。
【参考译文】
唐德宗建中元年春正月,皇帝开始采纳杨炎的建议,命令黜陟使与刺史估量百姓家里的人口和财产,以此将百姓划分等级,实行两税法。原来征收的所有新旧名目的赋税,全都废除;在两税之外随意收取一点钱财的,都按照违犯法令论罪。唐朝初期,征收赋税的办法称作租庸调,有田土便要交租,有人丁便要服庸,有户口便要纳调。玄宗当政末期,户籍逐渐遭到破坏,大多已经与实际不符。到了至德年间,战事四起,到处征收赋敛,再也没有一定的标准。征收部门各自随意增加课税,巧立名目,新老名目相互重复,毫无限度。富足人家人丁多,都做
官、当僧人得以免除赋税徭役;而贫困人家人丁多,没有躲藏的办法。百姓每十天输赋或每个月送税,经受不了如此困窘,大都逃亡流徙成为浮户,那些留下来的本地百姓,不足百分之四五。至此,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首先计算州县每年所需费用和上交朝廷的数额,并以此数额向百姓征税,通过对支出的估量来制定收税的数额。无论主户、客户,都按现在的居地制定簿册;无论丁男、中男,都按贫富状况划分等级。定居百姓的赋税,在秋天和夏天两次征收。那些租、庸、调以及杂徭等全都省去。唐德宗贞元三年,当时关东地区的防秋兵大量集结,国家的用度不够充足。李泌上奏说:“自从改行两税法以来,藩镇、州、县往往
违背法令,聚敛钱财。接着发生了朱泚作乱,地方官争相收取商品专卖税、征收各种名目的罚款以作为军费,招募兵丁用来自我防御。朱泚之乱被平定后,地方官因违犯法令而感到畏惧,故隐瞒实情而不敢讲出来。请陛下派遣使者颁布诏旨,赦免他们的罪过,只让他们改正以往的做法,除了按照规定应当留给诸使、留给州府的钱粮以外,其余的一律全都输送到京城。各地方官要处理好拖欠的赋税,对能够征缴的要征缴上来,对难以征缴的可以免除征缴,以显示宽大。对于胆敢隐瞒实情的人,要重新颁布奖赏告发者的法令,以便惩处他们。”德宗高兴地说:“你的计策很好,但是采用的办法过于宽大,恐怕朝廷能够得到的
赋税就没有多少了。”李泌回答说:“这件事情我本来就仔细考虑过,实行宽大的办法,能够得到的数量多而时间短;实行严厉的办法,能够得到的数量少而时间长。这大概是实行宽大的办法,人们就会为免除惩处而乐于交纳赋税;实行严厉的办法,人们就会争相隐藏财物,不经过审讯便不能够查出实情,所收的钱财不能够对国家的急用有所补益,反而都流入奸吏手中了。”德宗说:“讲得好!”德宗任命度支员外郎元友直为河南、江、淮南勾勘两税钱帛使。唐德宗贞元四年春正月初一,德宗大赦天下,颁布诏书,命令征收两税,从现在开始,三年确定一次等级次第。二月,元友直运送了淮南地区的二十万钱和丝织品来到长安,
李泌将这些财物全部输送进大盈库(天子的私人仓库)。然而唐德宗仍然多次下旨向地方官府索取财物,并且向各个地方下发诏书且不许让宰相知道。李泌听说了此事,心里懊恼却不敢发表意见。唐德宗贞元四年秋九月,元友直考核检查各道在税制之外加征的财物,并将这些财物都输入户部,这种做法成为定制。每年各地在税制之外加收一百多万缗钱,一百多万斛粮食,百姓负担沉重,痛苦得活不下去。来自各道的许多人都亲自向皇帝诉说这些弊端,德宗醒悟了,下诏书:“今年已经被官府征收的赋税,都输送到京城;还没有入官府的赋税,一律还给民众;明年以后,一律免除税制之外加收的赋税。”于是,东南地区的百姓才又安于自己的本业。
史臣司马光评论:帝王将天下作为自己的家,天下的所有财物都为他所有。让天下的财物丰盛并用来滋养天下的百姓,这一定是君主的乐趣所在;有些君主将天下的财物据为自己的私财,这是俗人才有的短浅志向。古人说:“穷人不必学习节俭。”如果人拥有的钱财多了,追求奢侈生活的欲望也自动生长起来了。李泌想满足唐德宗的欲望,采取办法扩充了德宗个人的财富;财物丰盛起来了,德宗贪婪的欲望也滋生了。他拥有的私财不能够满足自己的欲望,他能够不再去寻求更多的财富吗?这就如同打开了他的大门却禁止他从这道门出来。虽然唐德宗的行为多有不端,但这也是李泌用来辅佐唐德宗的方法并非正道的缘故啊。(共58张PPT)
第一部分
考点精讲
复习板块二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考点练透4 抓得分点,字字落实——文言翻译要精准
定重点·讲技法·掌握解题术
找短板·强突破·全面促提升
定重点·讲技法·掌握解题术
高
分
技
法
一、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1.信:真实,准确。指译文要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漏译,不随意增减。
2.达:通顺,流畅。指译文要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为此,一些特殊句式需要译成现代汉语句式,适当增加一些词语使语意更流畅,不得出现病句。
3.雅:生动、优美、有文采。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力求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富有表现力。在考试中一般不做要求。
二、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主)、意译(辅)
1.直译:字字落实,就是严格按照原文的词句进行翻译,有一词一句便译一词一句(个别失去实在意义的虚词除外),而且词句的次序也不能变动。
【注意】直译要“一对一”地进行翻译,要竭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所谓“重在‘直译’”,就是能够直译的词句,要尽量直译。
2.意译:文从句顺,是指按照原文的大意灵活变通地进行翻译。意译不拘泥于原文词句,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可以采用与原文差异较大的表达方法。
三、抓住文言文翻译的采分点
1.重点实词
①对译。即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译成现代汉语中以该词为词素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如:“吾尝为鲍叔谋(谋划)事(事情)而更(更加)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愚蠢),知时(时运)有利(顺利)不利(顺利)也。”
②替换。即用现代汉语替换那些没有共同构词成分的词。如:“其(他)不碎(摔破)首(头颅)折支(肢体)也幸矣,何(什么)中之望哉?”
③拆分。即把文言文中连用的两个单音节词拆开来翻译,这两个单音节词是两个词,不可等同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如:“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面向北)而事之!”
值得注意的是,考生在运用以上三种方法翻译文言实词时,需先判断所要翻译的实词是否具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等情况,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2.重点虚词
①利用文言虚词在句子结构方面的作用。尤其要利用好结构助词,如“之”字在结构方面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三种:一是定语的标志;二是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三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在翻译时要善于利用“之”字在句子结构方面的作用来翻译文言文。
②利用文言虚词在句子语气方面所起的作用。如语气助词“乎”“焉”“耳”等,语气副词“其”“乃”“何”等,考生要准确翻译出这些语气词所表达的语气,否则会影响句意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③利用文言虚词在连接句子方面所起的作用。如“而”“以”等虚词作连词用时,可表示承接、转折、修饰、递进等多种关系,考生在翻译时需准确把握其表达的关系。
3.文言特殊句式
①注意分辨清楚类型。文言文常见的句式和固定结构多有标志,要掌握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以及固定结构等常见的标志,通过对这些语言标志的识别,准确判定其类型,进而正确翻译。
②注意省略成分的补充。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如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容易出现句意不清、不通等情况。
③注意语序的调整。文言文中倒装句式时常出现,有主谓倒装、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四种类型。翻译时要注意调整好语序,否则译文会颠三倒四,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
四、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留 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名、政区名、国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古今意义相同的词,皆保留不动
换 将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通假字替换成本字
补 增补句子省略的成分或隐含的内容
删 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
调 把文言文语句中的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
变 指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尤其是碰到运用比喻、借代、互文、排比、讳饰或典故的地方,应学会变通地翻译
五、明确采分点,准确翻译
答题步骤 具体阐释
第一步 通读感知 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把句子放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
第二步 译准采 分点 翻译句子,要有采分点意识,采分点或者是重要实词,或者是关键虚词,或者是特殊句式。
①重要实词:人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年号等不用翻译;一词多义要根据语境选出合适的义项;古今异义词要结合语境准确写出其古义;活用词不仅要关注意义还要关注用法;通假字要确定通哪个字,是什么意思。
答题步骤 具体阐释
第二步 译准采 分点 ②关键虚词:结合具体语境,逐一落实。代词,要注意指代的内容;助词,要分清是结构助词还是语气助词;介词,要看清介词的宾语,根据宾语作出合理的翻译;连词,要看清连接的对象,并列、顺承、修饰等关系一般不用翻译,转折、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需要准确译出;语气词,要翻译出合理的语气,等等。
③特殊句式: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以及固定结构等常见的标志,准确判定其类型,进而用现代汉语判断句、被动句、固定结构的句式准确翻译;对于倒装句,要根据现代汉语语法规律进行调整;对于省略句,要结合具体语境,补出省略的成分
第三步 代入检验 翻译完后要通读一遍,看看有没有误译、漏译,是不是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律
典
题
试
做
(2023·高三开学摸底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庆历三年八月丁未,以范仲淹参知政事。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退而上十事,悉采用之。复以富弼为枢密副使,帝以平治责成辅相,命弼主北事,仲淹主西事。弼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及安边十三策,欲渐易监司之不才者,使澄汰所部吏。富弼、范仲淹复请诏中书、枢密,通选逐路转运按察使,不任事者皆罢之。仲淹之选监司也,取班簿,视不才者一笔勾之。
四年夏,帝与执政论及朋党事,范仲淹对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自古以来,邪正在朝,各为一党,在主上鉴辨之耳。诚使君子相朋为善,其于国家何害?不可禁也。”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庆历党议》)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欲渐易监司之不才者,使澄汰所部吏。
译文:(富弼)想逐渐更换没有才能的监察官员,淘汰所属部门的官吏。
(2)诚使君子相朋为善,其于国家何害?
译文:果真让君子相互结为朋党去做好事,这对国家有什么害处?
/状元支招/
第一步:通读感知
根据语境可知,第(1)句是富弼上奏皇帝,要将没有才干的监察官员进行更换;第(2)句是范仲淹陈述的对“朋党”的态度。
第二步:译准采分点
关键词语:(1)“易”,更换;“澄汰”,淘汰。特殊句式:“监司之不才者”,是定语后置句,译为“没有才能的监察官员”。
(2)“诚”,果真,如果;“朋”,名词活用作动词,结为朋党;“其”,代词,这。
第三步:代入检验
把译文代入原文检查,力求译文“信”“达”“雅”。
【参考译文】
庆历三年八月丁未日,任命范仲淹担任参知政事。皇帝正专心一意实现天下太平,多次询问当时的政事。范仲淹退朝后上书说了十件事,全部被采用。又任命富弼担任枢密副使,皇帝把让天下太平的事交给辅相,任命富弼主持北部边防事务,范仲淹主持西部边防事务。富弼上奏当世之事务十多条以及安定边防的十三条策略,想逐渐更换没有才能的监察官员,淘汰所属部门的官吏。富弼、范仲淹又请求下诏中书省、枢密院,选拔各路转运按察使,将不能胜任职务的都罢官。范仲淹挑选负责监察的官员时,取过官员名簿,把没有才干的人一笔勾去。
庆历四年夏,皇帝与执政官员谈论到朋党的事情,范仲淹对答说:“正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古以来,正直与奸邪的官员,各自形成一党,关键在于主上的鉴定辨别而已。果真让君子相互结为朋党去做好事,这对国家有什么害处?是不可禁止的。”
找短板·强突破·全面促提升
短板1 不明词性,该变不变
例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误译:圣人如果可以强盛国家,就没有必要用原来的法规;如果可以利于百姓,就没有必要遵循旧制。
正译: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
分析:“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强盛;“利”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获利。
针对突破
1.对词语进行语法分析
可以根据谓语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由副词或介宾短语充当等判断词语的词性。比如例句中“圣人苟可以强国”中,“圣人”是主语,“苟”是连词,“可以”是状语,“强”是谓语,“国”是宾语,由此可以判断出“强”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2.根据词性进行翻译
比如例句中的“可以强国”,从“强”前后的助动词“可以”和名词“国”分析,“强”在语句中是动词谓语,可以翻译为“使……强盛”。
短板2 词义含混,表述不清
例句: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王)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误译: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王安中无力制约,只是歪曲意思侍奉他,所以药师更加骄傲。
正译: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王安中无力控制,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药师更为骄横。
分析:“制”是“控制”的意思,不是“制约”;“曲意”是“违心”的意思,不是“歪曲意思”;“奉”是“顺从”的意思,不是“侍奉”;“骄”是“骄横”的意思,不是“骄傲”。
针对突破
1.准确翻译每一个词语
要做到翻译词义不含混,就要认真对待每一个词语的意思。可以根据课文中出现的意思、现代汉语还在使用的词语的语素意思等把握词义。比如例句中“制”翻译成“制约”,虽然意思接近,但翻译是不准确的。
2.根据语境判断翻译正误
造成翻译词义含混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能结合具体的语境确定词语的意思。比如例句中“曲意”,根据前后文判断是“违心”的意思,有种无可奈何的意思,而“歪曲意思”则有故意的意思,与语境不符。
短板3 不明语序,翻译勉强
例句:太宗召燕饮于阙,询创业孰与守成。
误译:太宗召集群臣饮宴在宫廷中,询问创业谁与守成更难。
正译:太宗召集群臣在宫廷宴饮,询问创业与守住前人成果相比哪个更艰难。
分析:“燕饮于阙”是状语后置句,应翻译为“在宫廷举行宴会”或“在宫廷宴饮”;“创业孰与守成”中“孰与”是固定结构,应翻译为“……与……相比哪个更……”。
针对突破 四类须调序的文言句式
1.定语后置句
定语本来应该在中心词(主语或宾语)的前面,但古汉语中,有一些语句的定语放到了中心词的后面,比如“马之千里者”,应该是“千里马者”(“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定语后置有四类:
①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如“石之铿然有声者”)。
③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
④中心词+数量词(如“我持白璧一双”)等。
2.状语后置句
作为状语的词语或短语处在谓语后面。
比如:题目中“燕饮于阙”应翻译为“在宫廷举行宴会”或“在宫廷宴饮”。又如课本上的句子“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乎”同“于”,与后面的“吾前”“吾”组成介宾短语,分别作“生”“先”的状语。
3.宾语前置句
谓语所带的宾语或介宾短语中的宾语,放到谓语或介词前面。比如: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前一句的宾语是“句读”,谓语是“不知”;后一句的宾语是“惑”,谓语是“不解”。
②“籍何以至此”,“何”是介词“以”的宾语,正常语序是“籍以何至此”。
③“不吾知其亦已兮”,“吾”是“知”的前置宾语,正常语序是“不知吾其亦已兮”。
4.主谓倒置句
比如:“渺渺兮予怀。”“渺渺”是主语“予怀”的后置谓语,正常语序是“予怀渺渺兮”。应译为:我心里想得很远啊。
短板4 混淆古今异义
例句: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正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句中的“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是“出行时带的箱子、包裹”等。“遗”的古义为“赠予赠送的东西”,今义为“遗失、遗漏、遗留”等。
针对突破
1.积累古今异义词。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二是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
2.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短板5 不辨词语的感彩
例句:(皇甫谧)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莫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误译: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当时的人说他是“书淫”。
正译:(皇甫谧)于是没有去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当时的人说他是“书淫”。
分析:译句将“耽玩”的褒扬色彩误译成了贬抑色彩。“耽玩”,意思是深深地爱好、玩味,应译为“沉醉”“潜心玩味”之义。
针对突破
考生误解词语的感彩,原因在于受到先入为主的思维影响,从而容易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词,想当然地进行判定。比如例句中,考生一看到“耽”字,就将其解释为“耽搁”,从负面的角度进行理解,误译为“沉湎”。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对待一些前后有矛盾的词、有疑义的词,应该“瞻前顾后”,核实自己的初始判断是否正确。比如上面的例句中,后文有“忘寝与食”一句,对此句不难理解为“废寝忘食”之意;并且这句和上句是并列关系而非转折关系,故此“耽玩”一词应与“废寝忘食”的感彩相通,应译为正面的意思“沉醉”。
短板6 误译文言虚词
例句: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误译:这儿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正译: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里不就是曹操被周瑜围困(打败)的地方吗?
分析:“困于周郎”中的“于”字,表示被动关系,译为“被”,考生的忽视造成被动者“曹操”成了主动者。
针对突破
同学们要注意积累“其、之、以、而、乃、乎”等《考试大纲》规定的十八个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根据句意,准确翻译。
短板7 漏译省略成分
例句: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误译: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正译:(狐狸)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分析:句中漏译了省略主语“狐狸”。原文中虽然省略了主语,但为使文意通顺、明了,翻译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上。这也是考试中的一点要求。另外,有些通过直译无法使文意贯通的地方,如“满纸都是”,也应适当“增词”,即加上使文句连贯的词语。
考生漏译省略成分,除了粗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通读整个句子或与译句有关联的前后句,没有形成整体语境意识,只是“就词译词”,不能很好地把原文的意思传达出来。这种毛病轻则影响到考生对个别词的判断和翻译,重则影响到考生对整个句子的理解。
针对突破
1.考生应注意树立较强的语境意识,阅读时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翻译一个句子时,不能偷懒,只满足于读的那个要求翻译的句子,还应适当“瞻前顾后”地照顾语境。
2.翻译出一个句子之后,不要急着做下一题,而要回顾一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通顺,看看有没有缺漏的成分,如主语、宾语等。
短板8 语言不合规范
例句:其军帅怒(贺)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
误译: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就把贺贲关进监狱。世祖闻之,眼冒金星,执住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正译: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把贺贲关进监狱。世祖听说这事,非常愤怒,逮捕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分析:这段译文的不规范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文白夹杂,“闻”“执”等文言词语没有译出。根据语境,“闻”可译为“听说”;“执”可译为“逮捕”。②风格不一致,整体上看是严肃的书面语,而“眼冒金星”显然是口语化的。
针对突破
1.严格遵守“对译”的方法,将单音节词语双音化,有效避免漏译文言词,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文白夹杂。“对译”过程中,不采用方言、俚语、口语化的词语。
2.检查有无夹杂在译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方言、俚语、口语词等。
对
点
强
化
1. (2023·江淮十校第四次联考,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孝昭皇帝时,北军监御史为奸,穿北门垣以为贾区。胡建守北军,贫无车马,常步与走卒起居,所以慰爱走卒甚厚。建欲诛监御史,乃约其走卒曰:“我欲与公有所诛,吾言取之则取之,斩之则斩之。”
宋围曹,不拔。司马子鱼谓君曰:“文王伐崇,军其城,三旬不降,退而修教,复伐之,因垒而降。今君德无乃有所阙乎?胡不退修德,无阙而后动?”
(节选自《说苑·指武》)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欲与公有所诛,吾言取之则取之,斩之则斩之。
译文: 我想要和你们一起去诛杀某个人,我说拿下他你们就拿下他,我说杀掉他你们就杀掉他。
(2)今君德无乃有所阙乎?胡不退修德,无阙而后动?
译文:现在国君您的德行恐怕还有什么缺失吧?为什么不退兵去修养德行,待德行没有欠缺之后再采取行动呢?
【解析】(1)采分点:“有所诛”,诛杀某个人;“吾言取之则取之”,我说拿下他你们就拿下他;“斩之则斩之”,我说杀掉他你们就杀掉他。
(2)采分点:“无乃……乎”固定结构,恐怕……吧;“胡”,为什么;“无阙”,没有欠缺。
【参考译文】
汉昭帝时,北军监军御史为非作歹,他打穿军营北门墙来修建货栈。胡建当时代行北军校尉,贫穷没有车马,经常步行与士兵共同生活,用来关心爱护士兵的方式很周到。胡建想要诛杀监军御史,就和那些步卒约定说:“我想要和你们一起去诛杀某个人,我说拿下他你们就拿下他,我说杀掉他你们就杀掉他。”
宋国包围了曹国,没有攻下。司马子鱼对国君说:“文王攻打崇国,军队包围了崇人城,三十天崇人都未投降,于是撤退回去修整教化。再来攻打崇国,刚住进营垒,崇人就投降了。现在国君您的德行恐怕还有什么缺失吧?为什么不退兵去修养德行,待德行没有欠缺之后再采取行动呢?”
2. (2023·山东潍坊二模,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贞观八年,太宗将发诸道黜陟使,畿内道未有其人,太宗亲定,问于房玄龄等曰:“此道事最重,谁可充使?”右仆射李靖曰:“畿内事大,非魏征莫可。”太宗作色曰:“朕今欲向九成宫,亦非小,宁可遣魏征出使?朕每行不欲与其相离者,适为其见朕是非得失。公等能正朕不?何因辄有所言,大非道理。”乃即令李靖充使。
贞观十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征曰:“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怠,言事者惟令兢惧,日陵月替,以至危亡。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安而能惧,岂不为难?”
(节选自《贞观政要》)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等能正朕不?何因辄有所言,大非道理。
译文:你们能够匡正我的错误吗?为什么就说出这样的话来,太没有道理了。
(2)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
译文:观察自古以来的帝王,在忧患危难的时候,能够选举贤才,接受谏言。
【解析】(1)采分点:“正”,匡正;“不”,错误;“有所言”,这样的话。
(2)采分点:“忧危”,忧患危难;“任贤”,选举贤才;“受谏”,接受谏言。
【参考译文】
贞观八年,太宗准备派遣各道黜陟使,畿内道这个地方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太宗亲自确定,询问房玄龄等大臣说:“这个地方的事务最为重要,谁可以担当这个重任?”右仆射李靖说:“畿内道的事务重大,非魏征不可。”太宗神情严肃地说:“我如今要到九成宫去,这也不是小事,怎么可以派遣魏征出使?我每次出行都不想与其分开,实在是因为他能够看到我的是非得失。你们能够匡正我的错误吗?为什么就说出这样的话来,太没有道理了。”于是命令李靖担任畿内道黜陟使。
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问身边的侍臣说:“守江山是难还是易?”侍中魏征回答说:“很难。”唐太宗说:“选拔任用贤才,接受谏言,就行了,有什么难的?”魏征说:“观察自古以来的帝王,在忧患危难的时候,能够选举贤才,接受谏言。到了天下太平的时候,一定会懈怠政务,使直言进谏的人变得谨慎恐惧,这样日复一日,就会使国家灭亡。古代圣人居安思危的原因,正是因为这啊。国家太平无事却要国君心怀忧惧,难道不难吗?”
3. (2023·浙江嘉兴二模,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李)琰之少机警,善谈,经史百家无所不览,朝廷疑事多所访质。每云:“崔博而不精,刘精而不博;我既精且博,学兼二子。”谓崔光、刘芳也。论者许其博,未许其精。当时物议,咸共宗之。
常景,字永昌,河内人也。耽好经史,爱玩文词。若遇新异之书,殷勤求访,或复质买,不问价之贵贱,必以得为期。武定六年,以老疾去官。
(节选自《魏书·列传七十》,有删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论者许其博,未许其精。当时物议,咸共宗之。
译文:评论的人赞同他学识广博的说法,却不同意他学识精湛的说法。当时的舆论,都同意这种看法。
(2)若遇新异之书,殷勤求访,或复质买,不问价之贵贱,必以得为期。
译文:如果碰到新奇的书籍,(他)就想尽办法寻求查访,或再用手上的东西抵押购买,不问价钱贵贱与否,必定要把书籍弄到手。
【解析】(1)采分点:“许”,认同,赞同;“物议”,舆论;“宗”,同意。
(2)采分点:“殷勤”,想尽办法,费尽心力;“质”,抵押;“必以得为期”,必定要得到。
【参考译文】
李琰之少年机警,擅长言谈,经史百家书籍无所不看,朝廷遇到疑难事情经常征询他的意见。李琰之经常说:“崔广博而不精湛,刘精湛而不广博,我既精湛且广博,学识包括二人之长。”崔、刘指的是崔光、刘芳二人。评论的人赞同他的学识渊博,不赞同他的学识精湛。当时的舆论,都同意这种看法。
常景,字永昌,是河内人。(他)特别喜爱经史书籍,喜欢玩味文学词藻。如果碰到新奇的书籍,(他)就想尽办法寻求查访,或再用手上的东西抵押购买,不问价钱贵贱与否,必定要把书籍弄到手。武定六年,因为年老多病离职。(共59张PPT)
第一部分
考点精讲
复习板块二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考点练透5 精筛细选,按点概括——文言简答要全面
定重点·讲技法·掌握解题术
找短板·强突破·全面促提升
定重点·讲技法·掌握解题术
高
分
技
法
一、文言简答题七种常考题型及备考策略
(一)探寻事件原因
1.题型阐释:此类题重点考查读懂文本,深入了解事实真相和来龙去脉,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它所包含的深层意义的能力。
2.解题思路
(1)看“果”。准确理解题干中表示结果的词语的含义,有些“果”是直接从原文中摘出的,本身就是一个文言词语。
(2)读“因”。①表示原因的词句集中在某段时,直接提取;②分散在全文中,要全面筛选。
(3)据果索因。原因肯定多个,有主观、客观原因,有主要、次要原因等,注意多层次、多角度思考,筛选排查,找足、找全原因。
(4)据果述因。转述概括文中带“原因”的词句,要忠于原文;对于表述相对委婉、间接的词句,要转换说法,以求符合原意和题干要求。
(二)概括主要情节
(三)概括形象特点
1.概括人物形象(行为)特点
①从文中直接找出词语来概括;②从文中所写的具体事件概括;③从其他人物或作者的评价中概括。组织答案时,可使用人物形象特点词,如诚实、勇敢、思维敏捷等;要概括出多重特征;语言要简练。
2.概括事物(事件)特点
(1)题型阐释:为了考查深入理解其中某一方面内容,命题者会设置关于某事件、某事物特点的题目,这类题有个特点,就是答案散落在文章中,没有明显的标志,且缺乏一定的思考分析角度。
(2)解题思路
第一步:精细阅读,精细筛选,把一切有可能的文字都勾画筛选出来。
第二步:仔细阅读,认真甄别,去掉无关信息,保留核心信息。
第三步:根据题干所暗示的答题角度,确定答案应采用的表述方式。
(四)提炼作者观点
类型 提取的要点
记叙类 文言文 分析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分析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看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倾向;分析写作意图和主旨是歌颂赞扬还是鞭挞讽刺
议论类 文言文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时代;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
(五)概括情感态度
文言文中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述,常常借助文言虚词来表达,如“耳、耶、焉、岂、其、哉、为”等语气词。
【特别提醒】情感态度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它是文言文整体阅读中的重点、难点。
(六)探究写作意图(目的)
写作意图(或写作目的)就是作者写作文章的出发点,即作者通过写作活动来实现文章的社会价值。探究思路同现代文阅读一致,从叙事情感、抒情议论等句中,感知作者情感,概括写作主旨,探究写作意图。此类题型常见于带有议论色彩的阐释类文言文本。
(七)分析比较异同
1.题型阐释:比较异同题属于创新题,它不仅仅集中在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把握上,更侧重于考查考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在试题命制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开拓性、探究性、创新性的要求。
2.解题思路
首先要明确题目的指向性,即比较的内容;其次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文本,注意勾画与题目相关的词句;最后筛选提取要点,分点分条组织答案。
二、掌握文言简答题解题3步骤
典
题
试
做
(2023·浙江高考语文模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楚庄王好猎,大夫谏曰:“晋、楚敌国也,楚不谋晋,晋必谋楚,今王无乃耽于乐乎?”王曰:“吾猎将以求士也。”因是道也,而得三士焉,楚国以安。故曰“苟有志则无非事者”,此之谓也。
汤之时,大旱七年,洛坼川竭,煎沙烂石,于是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教之祝曰:“政不节耶?使人疾耶?苞苴行耶?谗夫昌耶?宫室营耶?女谒盛耶?何不雨之极也!”盖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者也。《诗》云:“上下奠瘗,靡神不宗,言疾旱也。”
殷太戊时有桑、楮①生于庭,昏而生,比旦而拱,史请卜之汤庙,太戊从之,卜者曰:“吾闻之,祥者福之先者也,见祥而为不善,则福不生;殃者祸之先者也,见殃而能为善,则祸不至。”于是乃早朝而晏退,问疾吊丧,三日而桑、楮自亡。
高宗者,武丁也,高而宗之,故号高宗。成汤之后,先王道缺,刑法违犯,桑、楮俱生乎朝,七日而大拱,武丁召其相而问焉。其相曰:“吾虽知之,吾弗得言也。”闻诸祖己,曰:“桑、楮者,野草也,而生于朝,意者国亡乎?”武丁恐骇,饬身修行,思先王之政,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明养老。三年之后,蛮、夷重译而朝者七国,此之谓存亡继绝之主,是以高而尊之也。
宋大水,鲁人吊之曰:“天降淫雨,溪谷满盈,延及君地,以忧执政,使臣敬吊。”宋人②应之曰:“寡人不佞,斋戒不谨,邑封不修,使人不时,天加以殃,又遗君忧,拜命之辱。”君子③闻之曰:“宋国其庶几乎!”问曰:“何谓也?”曰:“夫过而改之,是犹不过也,故曰其庶几乎。”宋人闻之,夙兴夜寐,早朝晏退,吊死问疾,戮力宇内。三年,岁丰政平,向使宋人不闻君子之语,则年谷未丰,而国家未宁。《诗》曰:“弗时仔肩,示我显德行。”此之谓也。
(节选自《说苑·君道》)
【注】①楮:一种树。②宋人:这里指宋君。③君子:这里指孔子。
选文中的商汤、太戊、武丁和宋君的共同之处是什么?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
①都是有作为的圣君,勤政爱民,致力于国家中兴。②善于自我反思,善纳谏言。③闻过则改。
/状元支招/
第一步:审设问,明方向
对象:“商汤、太戊、武丁和宋君”;限定词:“选文中的”;中心词:“共同之处”;问题:“是什么”;要求:“简要概括”。
第二步:读文本,定范围
通读全文,重点关注商汤、太戊、武丁和宋君的言行举动,结合语境准确理解。
人物 言行 形象特点概括
商汤 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教之祝曰:“政不节耶?使人疾耶?苞苴行耶?谗夫昌耶?宫室营耶?女谒盛耶?何不雨之极也!” 爱民;善于自我反思
太戊 史请卜之汤庙,太戊从之。 于是乃早朝而晏退,问疾吊丧 善纳谏言;善于自我反思;勤政爱民
人物 言行 形象特点概括
武丁 武丁召其相而问焉。 闻诸祖己。 饬身修行,思先王之政,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明养老 善于自我反思;勤政爱民
宋君 寡人不佞,斋戒不谨,邑封不修,使人不时,天加以殃,又遗君忧,拜命之辱。 夙兴夜寐,早朝晏退,吊死问疾,戮力宇内 善于自我反思;勤政爱民
第三步:用技巧,组答案
此题是回答中心词“共同之处”在文中的具体体现,故要结合商汤、太戊、武丁和宋君言行,简要概括,要提炼出实质特点,一般用动宾结构的短语来组织表达。
【参考译文】
楚庄王爱好打猎,大夫向他进谏说:“晋国和楚国是相互敌对的国家,即使楚国不去进犯晋国,晋国也会来进犯楚国,现在大王您难道不是太沉迷于享乐了吗?”楚庄王说:“我打猎,是为了寻求人才。”通过这个方法,楚王得到这些贤士,楚国就可以安定了。所以说“有志向的人,那么就没有一件无目标的事情”,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汤统治的时候,大旱了七年,河堤崩塌,河流枯竭,天气炎热,将沙烧焦,石烧烂,(商汤)于是派人拿着三足鼎,供奉山川,让他们祷告说:“是政治不清明吗?是我让百姓困苦吗?是行贿的人很多吗?是进谗言的人发迹吗?是我的宫室太华丽吗?是宫中嬖宠的女子说情请托很多吗?为什么这么久不下雨!”话没说完就天降大雨,所以上天对人,好像影子总是跟着身体,回响随着声音一样。《诗经》说:“祀天祭地,奠埋祭品,天地诸神无不敬奉,就是说的大旱时候的事情啊。”
商朝太戊年间有桑秧、楮苗在庭中长出,晚上开始萌芽,到天亮就有两手合围那么粗了,史官请求到汤庙占卜,太戊批准了他,占卜的人说:“我听说,吉祥的事物是福的先兆,但是如果遇到吉祥的事物却做不善的事,福就不会降临;怪异的事物是灾祸前的先兆,但是遇到怪异的事物去做善事,灾祸就不会降临。”于是他早上朝而晚退朝,探问病人,吊唁死者,三天之后,庭中的桑秧、楮苗竟然消失了。
商代的高宗,是武丁,后人敬重、尊奉他,所以称为高宗。商汤之后,先王施行的德政缺失,刑罚法律违背常规,桑秧、楮苗都在朝堂上生长,七天就长成两手合围那么粗了,武丁召见国相询问原因。国相说:“我虽然知道这些原因,但是我不能说啊。”武丁从祖己那里听说:“桑秧、楮苗,是野外生长的植物,却生长在朝堂之中,想来国家快要灭亡了吧?”武丁听后非常害怕,于是开始约束自身,修养德行,追思先王的政绩,使濒临灭亡的国家兴起,使将要断绝的世家得以延续,推举避世隐居的贤人,彰明尊老敬贤的礼节。三年之后,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辗转来朝拜的有七国之多,这就是所说的使濒临灭亡的国家留存下来、使将要断绝的世家得以延续的君主,因此后人敬重并尊崇他。
宋国发生大水灾,鲁国国君派人慰问宋国国君说:“天降大雨,河谷暴涨,殃及到您的领地,我们国君很担忧宋国的政事,派我来慰问。”宋国国君回应他说:“是我做得不好,斋戒的时候不够虔诚,国家治理得不好,使用民力不按时节,所以上天降灾加以惩罚,又使贵国国君感到担忧,拜谢关照,这是我的耻辱。”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宋国还能享国多久!”弟子们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犯了错误改正了,这就犹如没犯过错,所以说还能享国多久。”宋国国君听说了这件事,很早起床很晚睡觉,早上朝晚退朝,勤于政务,吊唁死者,慰问生病的人,同心合力治理国家。三年之后,年岁丰收,国家太平,假设宋君没有听到孔子的教导,那么年岁就不会丰收,国家也不会太平。《诗经》上说:“辅佐的重担在肩,要以光明的德行做先导。”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呀。
找短板·强突破·全面促提升
短板1 事件概括和分析不准确
针对突破
1.初读文本,标注出文中表时间、地点的词语。
2.明确传主所做事情。厘清相关人物在不同时段(或任职的不同时期)依次做了哪些事情。
3.明确相关人物的官职变动情况。用不同符号勾画标注不同人物姓名和官职变动的词语。官职和地点的变化,体现人物的活动轨迹和主要事迹,便于理清全文脉络。
4.理清人物间的关系。明确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上下级、同事,还是亲属关系。
5.分析概括事件,理清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明确逻辑关系,便于推断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和发展趋势,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情节。
6.准确表述“事件”,考查学生对文中关键词语理解的准确性。准确表述“事件”要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传主的事迹通常采用“任职地点+行为、方法+结果”的表述形式。
短板2 事理原因概括和分析无层次
针对突破
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件发生的条件。就文言文中某一行为或结果要求考生结合文本追溯原因,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言文本,应在备考中引起重视。这类题的命题角度灵活多样,有的要求概括主要人物做某事成功的原因,有的要求概括人们怀念主要人物的原因,有的要求概括某种道理形成的理由,甚至有的要求概括作者写作的理由等。但是在一轮复习过程中,考生在概括原因时分析不够全面深入,思考不周全。突破角度如下:
1.精准审题,明确答题
既是问原因,结果肯定在材料中出现。既有结果,那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有主要原因又有次要原因,有外在原因又有内在原因。答题的关键角度自然在于自身原因,兼及客观原因、外部原因。另外,如果涉及文章自身,自然要关涉文章的思路、结构及手法等方面的理由。
2.理清层次,搜寻关键信息
在文中寻找关于理由的文字时,对于要点较集中的说理文字(尤其是长句子),特别要分清层次,提取关键词语转换为答案。
3.分清因果,理顺逻辑关系
在形成初步答案后可以用因果法验证:一是可以检查理由与结果之间是否合理;二是看看答案表述是否与结果保持一致,必要时可以调整答案表述形式。
短板3 评价观点态度无角度
针对突破
1.准确把握原文章思,尤其是题干涉及的关键文字,弄清楚事件的始末、人物的言行等。
2.基于文本做中肯的分析、评价,分析、评价不要脱离原文,发表看法要实事求是,不要武断。
3.就答案构成来讲,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看法、观点,要求鲜明、准确、简洁;另一部分是阐明理由,要求结合文字,理由充分。
对
点
强
化
1. (2023·江苏南通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尚书问勇曰:“今立副校尉,何以为便?又置长史屯楼兰,利害云何?”勇对曰:“昔永平之末,始通西域,初遗中郎将居敦煌,后置副校尉于车师,既为胡虏节度,又禁汉人不得有所侵扰。故外夷归心,匈奴畏威。今鄯善王尤还,汉人外孙,若匈奴得志,则尤还必死。若出屯楼兰,足以招附其心,愚以为便。”
(节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有删改)
【概括原因类】班勇认为应当恢复西域副校尉设置楼兰长史的理由是什么?
答:①设置西域副校尉、楼兰长史有先例;②能够节度胡虏;③能禁汉人侵扰;④让外夷归心;⑤匈奴畏威。
【解析】根据“昔永平之末,始通西域,初遗中郎将居敦煌,后置副校尉于车师”,可概括为:班勇认为设置西域副校尉、楼兰长史有先例。根据“既为胡虏节度,又禁汉人不得有所侵扰”可概括:能够节度胡虏,能禁汉人侵扰。根据“故外夷归心,匈奴畏威”可概括:让外夷归心,匈奴畏威。
2. (2023·百校联盟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后刘璋遂使使招靖,靖来入蜀。璋以靖为广汉太守。南阳宋仲子于荆州与蜀郡太守王商书曰:“文休倜傥瑰玮,有当世之具,足下当以为指南。”建安十六年,转在蜀郡。十九年,先主克蜀,以靖为左将军长史。先主为汉中王,靖为太傅。及即尊号,策靖曰:“朕获奉洪业,君临万国,夙宵惶惶,惧不能绥。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其敬敷五教,在宽。君其勖哉!秉德无怠,称朕意焉。”靖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章武二年卒。
(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许靖传》)
【概括人物形象品质类】许靖在做广汉太守时被人在书信中称赞,体现了他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说明。
答:①风流倜傥;②奇伟不凡;③有盖世之才干。
【解析】题目已指定答题范围“许靖在做广汉太守时被人在书信中称赞”,阅读文本,锁定答题范围,翻译文句。依据“南阳宋仲子于荆州与蜀郡太守王商书曰:‘文休倜傥瑰玮,有当世之具,足下当以为指南。’”译为:南阳人宋仲子在荆州给蜀郡太守王商写信说:“许文休风流倜傥奇伟不凡,有盖世之才干,您应当以他为楷模”。可得出许靖形象有三点:“倜傥”,风流倜傥;“瑰伟”,雄壮伟岸;“当世之具”,拥有当世之才华。
3. (2023·卓越高中千校联盟押题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知潭州,将行,真宗谓曰:“朕在南衙,毕士安尝道卿家世,今以湖南属卿。”初,马氏暴敛,州人出绢,谓之地税。潘美定湖南,计屋输绢,谓之屋税。营田户有牛者,岁输米四斛,牛死犹输,谓之枯骨税。允则请除三税,民皆便之。湖南饥,欲发官廪先赈而后奏,转运使执不可,允则曰:“须报逾月,则饥者无及矣。”明年荐饥,复欲先赈,转运使又执不可,允则请以家资为质,乃得发廪贱粜。因募饥民堪役者隶军籍,得万人。转运使请发所慕兵御邵州蛮,允则曰:“今蛮不搅,无名益戍,是长边患也。且兵皆新募,饥瘠未任出戍。”乃奏罢之。
(节选自《宋史·李允则传》,有删改)
【列举事例类】李允则掌管湖南时做了哪几件有利于百姓的事,请结合选文简要回答。
答:①废除三种苛税;②开仓贱价卖粮,赈济灾民;③招募饥民,去服兵役,请留士兵。
【解析】根据“允则请除三税,民皆便之”,可概括为:废除三种苛税。根据“湖南饥,欲发官廪先赈而后奏,转运使执不可,允则曰:‘须报逾月,则饥者无及矣。’明年荐饥,复欲先赈,转运使又执不可,允则请以家资为质,乃得发廪贱粜”可概括为:开仓贱价卖粮,赈济灾民。根据“因募饥民堪役者隶军籍,得万人。转运使请发所募兵御邵州蛮,允则曰:‘今蛮不搅,无名益戍,是长边患也。且兵皆新募,饥瘠未任出戍。’乃奏罢之”,可概括为:招募饥民,去服兵役,请留士兵。
4. (2023·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分析作者观点类】孔子轻视管仲,太史公是否赞同孔子的观点?为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不赞同。因为太史公认为管仲能够顺势助成君主的美德,匡正并补救他的过错,使君臣百姓之间能够亲密无间。
【解析】根据文本“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可知,孔子轻视管仲,太史公不赞同孔子的观点。因为太史公认为管仲能够顺势助成君主的美德,匡正并补救他的过错,使君臣百姓之间能够亲密无间。
5. (2022·湖北名校联盟高三5月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建兴中,陈声率诸无赖二千余家断江抄掠,(陶)侃遣伺为督护讨声。声众虽少,伺容之不击,求遣弟诣侃降,伺外许之。及声去,伺乃遣劲勇要声弟斩之,潜军袭声。声正旦并出祭祀饮食,伺军入其门方觉。声将阎晋、郑进皆死战,伺军人多伤,乃还营。声东走,保董城。伺又率诸军围守之,遂重柴绕城,作高橹,以劲弩下射之,又断其水道。城中无水,杀牛饮血。阎晋,声妇弟也,乃斩声首出降。又以平蜀贼袭高之功,加伺广威将军,领竟陵内史。
(节选自《晋书·朱伺传》)
【结合文章细节具体分析类】朱伺擅长用兵,请以消灭陈声为例说明其用兵巧在何处。
答:①对方人马少,但朱伺不急于攻打。②朱伺表面上答应了陈声的请求,却半路上截杀了其弟。③趁其正月初一祭祀放松警惕,暗中派兵袭击。④包围董城不强攻,用强弓凭高射杀守城兵士,并阻断城中水道。
【解析】题目要求以消灭陈声为例,说明其用兵巧在何处。结合“声众虽少,伺容之不击”,可知:对方人马少,但朱伺不急于攻打。结合“求遣弟诣侃降,伺外许之。及声去,伺乃遣劲勇要声弟斩之”,可知:朱伺表面上答应了陈声的请求,却半路上截杀了其弟。结合“声正旦并出祭祀饮食,伺军入其门方觉”,可知:趁其正月初一祭祀放松警惕,暗中派兵袭击。结合“声东走,保董城。伺又率诸军围守之,遂重柴绕城,作高橹,以劲弩下射之,又断其水道”,可知:包围董城不强攻,用强弓凭高射杀守城兵士,并阻断城中水道。最后迫使陈声妻弟杀了陈声投降。
6. (2023·湖南四大名校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武功大夫苏易转横行,(程)俱论:“祖宗之法,武臣自三班奉职至节度使,此以次迁转之官也。武臣自阁门副使至内客省使为横行,不系磨勘迁转之列,其除授皆颁特旨。武臣独不以寄禄官易之者。”既而,改武臣官称为郎、大夫,遂并横行易之为转官等级。自改使为大夫以来,常调之官,下至皂隶,不可胜数。
(摘自《宋史·列传第二百四》)
【分析文中人物观点态度类】程俱是如何看待武功大夫苏易调转为横行的?请简要说明。
答:①程俱持反对意见,因为这样做违背祖宗法度。②横行不在升迁调转的行列,任命需朝廷颁布特旨。③不能因为某些谋取功名的官员而改变规矩。
【解析】依据原文“祖宗之法,武臣自三班奉职至节度使”可知:程俱持反对意见,因为这样做违背祖宗法度。根据“武臣自阁门副使至内客省使为横行,不系磨勘迁转之列,其除授皆颁特旨”可知:横行不在升迁调转的行列,任命需朝廷颁布特旨。根据“武臣独不以寄禄官易之者”可知:不能因为某些谋取功名的官员而改变规矩。
7. (2022·山东烟台5月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辛酉,以元稹为左拾遗。稹又以贞元中王伾、王叔文以伎术得幸东宫,永贞之际几乱天下,上书劝上早择修正之士使辅导诸子,以为:“太宗自为蕃王,与文学清修之士十八人居。后代太子、诸王,虽有僚属,日益疏贱,至于师傅之官,非眊聩废疾不任事者,则休戎罢帅不知书者为之。其友谕赞议之徒,尤为冗散之甚,搢绅皆耻由之。就使时得僻老儒生,越月逾时,仅获一见,又何暇傅之德义,纳之法度哉!夫以匹士爱其子,犹知求明哲之师而教之,况万乘之嗣,系四海之命乎!”上颇嘉纳其言,时召见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分析人物言行类】元稹是怎样劝说皇帝“早择修正之士使辅导诸子”的?
答:①以唐太宗做蕃王时的学习交往为例,正面说明皇子教育的重要性。②以太子、诸王轻视从师、其身边之师难以胜任教育职责的现实情形,反面阐明择师的必要性。③以普通人重视孩子教育进行铺垫,表明帝王后代教育更重要,更应对其重视。
【解析】 “太宗自为蕃王,与文学清修之士十八人居”,意思是“自从太宗当了藩王后,便与十八位博学能文、操行洁美的人士相处”,即以唐太宗做蕃王时的学习交往为例,正面说明皇子教育的重要性。“后代太子、诸王,虽有僚属,日益疏贱”,意思是“虽然后世的太子与诸王仍有所属的官吏,但是他们的地位越来越遭受疏远与轻贱”,即以太子、诸王轻视从师、其身边之师难以胜任教育职责的现实情形,反面阐明择师的必要性。“夫以匹士爱其子,犹知求明哲之师而教之,况万乘之嗣,系四海之命乎”,意思是“一般说来,就连地位低贱的人们,为了疼爱自己的子女,还知道去寻找明达事理的老师来教诲自己的子女,何况太子、诸王都是帝王的后嗣,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呢”,即以普通人重视孩子教育进行铺垫,表明帝王后代教育更重要,更应对其重视。
8. (2023·江西省重点中学联盟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时《麟德历经》推步渐疏,敕一行考前代诸家历法,改撰新历,又令率府长史梁令瓒等与工人创造黄道游仪,以考七曜行度,互相证明。于是一行推《周易》大衍之数,立衍以应之,改撰《开元大衍历经》。至十五年卒,年四十五,赐谥曰“大慧禅师”。初,一行求访师资,以穷大衍,至天台山国清寺。一行立于门屏间,闻院僧于庭布算声,而谓其徒曰:“今日当有弟子自远求吾算法,已合到门,岂无人导达也?”
一行承其言而趋入,稽首请法,尽受其术焉。道士邢和璞尝谓尹愔曰:“一行其圣人乎?汉之洛下闳造历,云‘后八百岁当差一日,必有圣人正之。’今年期毕矣,而一行造《大衍》正其差谬,则洛下闳之言,信矣!非圣人而何?”赞曰:术数之精,事必前知。粲如垂象,变告无疑。
(节选自《旧唐书·方伎传》)
【分析评价文章观点类】根据僧一行的传记,你是否同意传记后赞语对天文学家的评价?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1)同意。天文学家的学术造诣高深、算法精湛,能把握客观规律,预知事物发展。(2)不同意。赞语过于夸大了天文学的预判能力,神话了科学家,偏离了科学精神。
【解析】首先看传记后的赞语是如何评价天文学家的。“赞曰:术数之精,事必前知。粲如垂象,变告无疑”,意思是“赞语说:术数的精妙,就在于对事物的预先判断。清晰得如上天显示的征兆,揭示得准确无疑”。结合僧一行的行为“于是一行推《周易》大衍之数,立衍以应之,改撰《开元大衍历经》”以及别人对他的称赞“道士邢和璞尝谓尹愔曰:‘一行其圣人乎?汉之洛下闳造历,云“后八百岁当差一日,必有圣人正之。”今年期毕矣,而一行造《大衍》正其差谬,则洛下闳之言,信矣!非圣人而何?’”可见天文学家的学术造诣高深、算法精湛,能把握客观规律,预知事物发展。因此可以同意“赞”的说法。如不同意,可以结合“事必前知”“变告无疑”等,认为赞语过于夸大了天文学的预判能力,神话了科学家,偏离了科学精神。
9. (2021·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分析写作目的类】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答:①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主如同测影的表,大臣便似影子,表一动则影子随之而动。皇帝的品性好恶影响着臣子的态度。司马光认为君主需要为人正直,因为臣子会效仿君主。②目的是赞扬唐太宗善于纳谏,告诫君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成为臣子的表率。
【解析】首先要解释“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资治通鉴》是一部专为皇帝编撰的介绍历代兴亡得失的作品,其创作目的就是告诫君主如何吸取历代教训,这为考生作答给出了提示。司马光的评价源于上文唐太宗三个善于纳谏的故事,说明君王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和执政水平,上行下效,成为臣子的表率,实现良好的君臣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