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难点】
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季节交替,四季轮换,为我们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景。这个单元,我们对话名家,诵读美景,欣赏自然,今天我们跟随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去体会她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同时习得方法为我们班的班刊“最美四季”创作优秀作品。
请齐读课题。
二、品读体验,感悟文章
任务一:初读课文,发现美
1.读一读下面的词语,尤其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黎明 红晕 漆黑 夜幕
愈发 凛冽 闲逸 未免 心旷神怡
2.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了解作者。
清少纳言,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女作家。姓清,名不可考,“少纳言”是她在宫中任职的称呼。出身官僚家庭,通汉学,著有《枕草子》,为日本最早的随笔作品集。
3.借助下面的提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课文按_______的顺序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不同时间的景致。
学习任务二:寻找画面,感悟美
1.快速默读课文,圈画相关词语,填写下列表格。
2.走进春天的黎明:
(1)自由朗读,尽可能地把你感受到的那种美读出来。
(2)指生读,师引导:那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白的天空,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写出了天空颜色的变化。
天空慢慢地变亮,那是一种动态的变化。
(3)指生读,师引导: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
天空的颜色在太阳的照射下,被慢慢地染红。颜色也在动态的变化中。
(4)你还从哪些词语品出了动态之美?
3.走过春天的黎明,我们来到夏天的夜晚。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2)我们读着读着就会发现,作者写了几种夏夜?
(3夏夜最令作者着迷的还有什么?
(4)指导朗读,体会夏夜的美
4.走进秋冬
(1)作者运用动态描写的方法,给我们呈现了春夏独特的韵味。那么作者笔下秋天、冬天又是两幅怎么样的画面?小组合作完成助学单。
(2)汇报交流
预设一: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①句子中哪些表现了静态描写?哪些表现了动态描写?
静态:夕阳照西山;夕阳西沉、夜幕降临
动态: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大雁,在空中比翼而飞;风声、虫鸣
教师总结:夕阳斜照,乌鸦归巢,大雁比翼,风声虫鸣,以动衬静,好一幅秋日黄昏图。
预设二: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①句子中写了几种冬日的早晨?
落雪的早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
②那些词句能表现人们的闲适心情?
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教师总结: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使静谧的早晨更增添了一份情趣。
5.朗读体会
同学们,你发现了吗?在清少纳言的笔下,春天夏天都有动态的美。作者喜欢的动态的美,都是微微的,灵动的,这种微动的美也在整篇文章中。
就让我们跟随青少纳言欣赏夏天的美,夏天最美在——引读整段
在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我们看到了一幅幅美的画面,在画面中看到了画面中彩云、萤火虫的微动的美。
夕阳斜照西山,忙碌了一天的鸟儿,急急匆匆地朝家里飞去,这样回家的感觉才温暖,会着,谁来读?
这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是多么的?——和谐
我们也来感受一下这难得的闲逸心情(读)
学习任务三:拓展阅读,体会美
以动态描写写出景致的变化之美,是作家常用的写作手法。快速浏览下面两个片段,看看作者是如何通过动态描写写出美好景致的。
《夏感》: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日出(节选)》:
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
1.指名朗读
2.学生交流:作者是如何把这种动态的美表现出来的?
(“扑打”写出了麦浪翻滚的磅礴气势,“涌”写出了麦浪翻滚的动态情景,生动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夏天的生机勃勃。)
(动词“矗”写出“细细的抛物线”出现得快而陡;“闪着金光”写出“线”的颜色;“抛溅”写出“线”出现时随意而洒脱的状态;“冲”写出“快”和“猛”;“迸射”写出日出的力量大、速度快。这一连串的动词传神地写出太阳升起之前的景象,动感十足,很有意境。)
小结:我们以后在描写景物时,也可以像这几位作者一样,写出景物的变化之美。
3.课文每一段都是一幅图画,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并熟读成诵。
学习四:迁移运用,描写美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丽的景色。先进行回忆,选取自己印象最深的景致,再对景致的颜色、动作、声音、形状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描写,要表现出景致的动态美。
结构:________最美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例文赏析。
范例1:清晨最美是公园。清凉的风拂过树木翠绿的枝叶,到处传来清脆的鸟鸣,是那么悦耳。看,有一个小孩子正在甬路上蹒跚学步,那认真的样子,多么有趣啊!
范例2:夏季最美是池塘。一个又一个雨点儿落入池塘,敲出一个又一个大小不一的圆圈,那圆圈又一点儿一点儿荡漾开来。一个又一个小雨点儿跳到荷叶上,立刻汇成一个又一个闪亮的水晶珠。池塘里的鱼儿,有的躲在荷叶下,把荷叶当作伞;有的绕着荷叶游来游去,似乎借着荷叶捉迷藏。
2.依据下面的评价单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评、修改,还可以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
三、总结延伸,迁移运用
读着这篇优美的散文,我们仿佛也置身于优美的景致之中。春日黎明、夏天夜晚、秋之黄昏、冬季早晨,在作者眼中都是那么美丽。飘飞的彩云、微雨中的萤火虫、归鸦大雁、炭火白霜都是那么富有情韵。这是作者热爱大自然的真切体验,也是作者热爱生活的真实再现。
课下推荐大家继续阅读《枕草子》,去发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也希望你们可以用手中的笔,随时捕捉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感动和美好。
四、设计:
四季之美
黎明 夜晚 黄昏 早晨
独特视角 动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