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教研组
数学 学科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
核心素养要素 数感、运算能力
素养应用与实践 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三位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五课时 备课时间
教学内容解析 “三位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7页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曾经学习过两位数、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包括不进位的、进位的、连续进位的三种,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规律和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简便计算方法。这些都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自然的衔接作用。本节内容在多位数的乘法中占据重要的铺垫作用,是学生学习表内乘法的拓展与延伸,也为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使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变强了。
学习目标确定 1.掌握三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2.理解三位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课前自主学习指导 1.想一想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简便计算方法。 2.想一想有关0的乘法的计算规律。 3..想一想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关键问题解决 在积累计算经验的基础上,明白算理,归纳总结计算方法。
学习评价设计 口头回答+实践展示+书面检测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级备课环节一:复习旧知1.笔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136×6= 144×4= 2.想一想0的乘法的计算规律。 3.想一想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简便计算方法。 4.揭示课题。1.说出计算的过程及结果。 2.汇报: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要先把题目看做表内乘法,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 活动意图说明: 本板块在操作时,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为探究新知作准备。环节二:探究新知(一)讲解例5 1.课件出示教材67页例5。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并列式。 2.探究604×8的计算方法。 (1)提问:这道题中的多位数有一个特点,你发现了吗?试着估一估这道题的结果。 (2)小组讨论:尝试计算出准确得数并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指名汇报。(引导板演的学生讲解计算过程。) (二)讲解例6 1.课件出示教材67页例6。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并列式。 2.探究280×3的计算方法。 (1)引导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算法,指名汇报。 引导板演的学生讲解计算过程。 (3)引导学生得出第二种解决方法。 (4)算法比较:比较上面的两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 1.分析题意,列出算式: 604×8 探究算法 这个三位数中间有0;604近似看作600,600×8=4800,604>600,所以结果应该比4800大。 (2)小组讨论,探究算法 ①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尝试解决。 ②交流算法。 ③小结 三位数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不管多位数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一位数因数去乘多位数因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当个位积不满十时,积的十位要用0占位。 1.分析题意,列出算式: 280×3 2.探究算法 ①方法一: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由于第一个因数个位上是0,乘3还是0,所以积的个位写0,0起到占位作用。 ②方法二:把280乘3看成28个十乘3,先算28×3,写竖式时要把8和3对齐。得出的84表示84个十,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这个0起到占位的作用。 交流两种算法的优劣。 小结 三位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先用一位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活动意图说明: 在教学新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探究三位数中间(末尾)有 0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尤其是三位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思 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环节三:反馈练习,巩固提高引导学生观察教材67页“做一做”并采取比赛的方式进行计算。做完的前三名同学进行板演展示。 学生认真审题,快速独立地完成课堂练习,然后进行交流和展示。活动意图说明: 学生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完成练习,内化新知,同时达到知识的升华。利用比赛的 方式充分发挥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里,进行计算练习。环节四: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活动意图说明: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及获取知识的过程,对课堂上所学知识加以回顾和提升, 形成自我的知识结构。
“双减”作业设计 1.判断。 (1)30乘7得20个十。( ) (2)两个数的积,一定大于其中一个数。( ) (3)250×8的积的末尾有1个0。( ) (4)7×40和4×70的结果相同。( ) 2.列竖式计算。 640×2 450×6 708×3 309×4 一台电视机680元,实验小学要买9台这样的电视机,带6000元钱,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
教学思维导图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指导教师建议 本课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让学生的情景中运用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列出算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给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循序渐进的将学生引入算理与算法的探究过程中,有利于突破计算难点; 在计算教学中应注重细节的强化,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