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 10古诗三首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 10古诗三首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2 09: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下 10古诗三首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查阅资料,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体会诗人的情感及诗人所咏事物背后抒发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引入课题。
1.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墨梅》这首诗吗?(课件出示)(学生齐读)这首诗中展现了诗人高洁的人生志向,关于“志向”这个词,你有怎样的理解呢?(学生分享)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两位诗人,去在他们的诗中,一起品读他们的人生志向吧。请大家齐读诗题——《石灰吟》《竹石》。
【设计意图】以学生以往学到的古诗导入新课,减少学生学习古诗的畏难情绪。
二、初读古诗,学习《石灰吟》
1.初读古诗,读准节奏看到《石灰吟》这个诗题,说说你的理解。预设:吟就是吟诵的意思,石灰吟就是吟诵石灰的一首诗。请你带着你的理解,读准诗歌的节奏。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男生女生分别朗读,齐声诵读
2.再读古诗,探明诗意自学任务(1分钟)
①自读古诗,说说诗歌的含义。
②找出诗中作者赞颂了石灰怎样的品性?
预设:石灰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它也好像是很平常的事情。将人生中千万次考验视若等闲,决意把清白留在人间的。赞颂了石灰清白的品质。
3.再读古诗,探明诗情对学任务(2分钟)
从诗中找出描写石灰经历的词语,结合搜集的石灰资料,说说你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预设:
①千锤万凿:结合图片理解石灰被开采出来的艰辛。
②烈火焚烧:采石工人将石灰石运进石灰灶,在灶门正对面的灶堂内叠出一个桥孔型的烧柴炉膛。烧窑工手握柴叉,将柴火叉入炉膛,随着温度的升高,叠在上面的石灰石烧成通红。这样,大窑烧二十四天左右,小窑烧十八天左右,再把窑门封堵,过四五天后,石灰就可出窑了。
③粉骨碎身:结合图片理解石灰最后经历分解的痛苦坚韧。
4.句子练习,情感升华想要变成石灰就要先_______,然后_______,最后_________。真是_________!学生完成句子练说,体会诗中作者表达对石灰的情感。
【设计意图】以诗题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并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结合单元语文要素,结合资料,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
三、结合资料,理解《石灰吟》
1.抓住关键词,理解诗人志向诗中石灰经历的种种磨难,那么它面对困难的态度是什么?诗中哪些词能够体现?预设:“若等闲”意思是像平常发生的事一样,展现了诗人对磨难的蔑视。“浑不怕”意思是全然不怕,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勇气。
2.结合资料,理解诗人生平课件出示:
①十二岁那年,于谦偶见石灰便写下了《石灰吟》。
②二十三岁于谦寒窗苦读,入朝为官;三十二岁时,为官九年,期间清正廉明,刚正不阿,深受百姓爱戴。
③五十一岁,英宗被俘虏,朝廷一片混乱,大臣们纷纷准备投递投降书,于谦挺身而出,提出坚持保卫京城的策略,后来击溃叛军。
④五十二岁,宦官趁景帝病重,发兵拥立英宗复辟,并大力捏造于谦谋逆的谣言。
⑤五十九岁,于谦问斩当日,京城阴云密布,城里百姓不远千里敢来为于谦送行,就在于谦血洒大地那一刻,所有哀号声、痛哭声汇成一首诗在天地间响彻云霄。说说诗中展现了诗人怎样的志向?预设:坚强不屈,不同流合污。
【设计意图】以关键词为抓手,以单元语文要素为突破,利用搜集的资料,结合古诗理解作者志向。
四、方法迁移,合学《竹石》
1.合学任务(5分钟)
①自主完成活动单中的内容。
②组长组织,交流讨论,互相补充活动单内容。
小组展示预设:
①展现竹石特点的词语:咬定,立根破岩,千磨万击,坚劲任尔。
②诗歌展现了诗人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品格。
【设计意图】以小组合学的形式,结合《石灰吟》的学习方法,以合学互助的学习方式,共学《竹石》,在小组学习中激励学生在相互讨论中引发思考。
五、对比古诗,体会异同
学习了这两首古诗,对比这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首诗都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都表达了诗人自身远大的人生志向和高洁的品质。
【设计意图】在诗歌对比中学习,体会咏物诗诗人在表达的方法上的相同点,以一首诗的学习代一类诗的学习。
六、课堂回顾,拓展延伸
请你当一回小诗人,在和于谦创作《石灰吟》一样的年纪,表明自己的志向,创作一首咏物诗。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的创作,感受咏物诗的表达方式,结合诗歌的特点,以创作的方式展现自己的人生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