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升华和凝华课件(共47张PPT)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文档属性

名称 1.4升华和凝华课件(共47张PPT)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2-01 23:1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1. 通过常见的升华与凝华现象,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直接相互转化的;知道升华和凝华的定义,以及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 能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如图所示,冬天堆在背阴处的雪人,过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之后,雪人变小了些,雪人的周围也没有积水,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下面的学习,你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2、寒冬腊月河水结冰
1、春暖花开冰雪消融
3、雨过天晴湿地变干
4、掀开饭盒水珠落下
发生了那种物态变化?吸热还是放热
液态
固态
气态
放热
放热
吸热
吸热
液化
熔化
汽化
凝固


物质能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变化吗
知识点 1
升 华
升华
制冷作用
吸热
知识点 1
点击播放视频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升华需要吸热。
固态
气态
常见的升华现象
用久了的灯泡,灯丝会变细
樟脑丸变小
户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没有熔化的“雪人”变小了
例 小付买了一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______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成了小雨滴。(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升华
液化
知识点 2
凝 华
凝华
凝华过程是放热过程。
遇冷放热
知识点 2
点击播放视频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需要放热。
固态
气态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雾淞

凝华
水蒸气
小冰晶
(遇冷)
冰花
钨丝
钨蒸气
钨的颗粒

固态
固态
气态
升华
凝华
吸热
放热
钨的升华和凝华
思考:“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微小冰晶或冰粒。
雾凇俗称树挂,是严冬时节出现在吉林松花江畔十里长堤的自然现象,与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云南石林并称为中国四大奇观。
例 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碘附着在试管内壁上,关于物质碘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先放热升华后吸热凝华 B.先吸热升华后放热凝华
C.先放热熔化后吸热凝固 D.先吸热熔化后放热凝固
B
例 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D
人们利用干冰人工降雨。其过程是,将干冰“喷入”冷空气层,干冰会很快________,同时_______大量的热量,使其周围冷空气层的温度急剧_______,于是冷空气层中的水蒸气便会__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会______而形成雨。
吸收
下降
凝华
熔化
升华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用途一:人工降雨
升华、凝华的应用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气体
升华(吸热)
空气温度降低
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华
液化
冰晶
小水珠

遇到暖空气后,冰晶熔化
人工降雨
干冰瞬间升华的同时吸收了周围空气的热量,导致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被降温液化成小液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悬浮在空气中(“烟雾”)。
用途二:舞台烟雾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熔点-78.5 ℃。干冰在常温下直接升华为无色的二氧化碳气体。
下雪不冷,化雪冷的原因
凝华放热
下雪
熔化吸热
化雪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三态变化
(熔化)吸热
固态
液态
气态
(凝固)放热
(凝华)放热
(升华)吸热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云、雨、雪、雾、露、霜是十分常见的自然现象,它们都是地球上的水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






冰雹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雾、露
液化或凝华成的小水珠或小冰晶
液化(冰晶下落时熔化)
液化
霜、雪
冰雹
凝华
凝华(形成 的冰晶下落不熔化)
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的循环。






地球表面的70%以上是海洋。虽然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但是其中海水约占97%,江河湖泊、土壤、岩层和冰川中的淡水仅占约3%,而能够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更是仅占淡水资源的0.3%。水资源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是维持人类生活的源泉。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但是随着人口的膨胀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资源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是世界平均值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
因此,我们不仅要在技术上使用节水器具、优化用水系统的运行,更需要每个人提高节水意识、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共同保卫我们的蓝色家园。
二、高压锅
食物
锅盖
易熔片
放气孔
安全阀
锅身
1.结构:
锅身、锅盖、放气孔、安全阀、易熔片
刚工作时,放气孔被堵死,水上方的气压增大,沸点随之升高。当水上方气压大到一定程度时,锅内气体刚好能顶起安全阀,气压维持一定值,水也达到较高的沸点,为 110 ℃~120 ℃。
2.原理:
锅内气压升高,沸点随着升高。
3.易熔片的作用:
为防止安全阀出现故障而起备用保险的作用。
三、电冰箱
1.电冰箱内的制冷系统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2.电冰箱所用的制冷物质是什么?
3.电冰箱是如何达到制冷目的的?
蒸发器里汽化吸热,冷凝器里液化放热。
易汽化和易液化的物质。
四、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将卫星、空间站等送上太空,需要用火箭来运载。
思考:运载火箭的燃料与助燃剂是什么?
由于气体体积过大,采取将氢气和氧气液化的方法减小燃料和助燃剂的体积。
氢气作为燃料,氧气作为助燃剂。
思考:如何控制返回舱内的温度在40℃以下?
①吸热式防热
采用导热性能好、熔点高、比热容大的金属熔化吸热。
②辐射式防热
③烧蚀防热
利用高分子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熔化、蒸发、升华或分解汽化带走大量的热量。
热管
热管里的液体不断地通过汽化和液化,把热量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液体在汽化和气体在液化时要分别吸收和放出大量的热。
1.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升华过程需要吸热。
2.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1. 判断下列物态变化过程
(1)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2)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3)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4)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5)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6)冬天的早晨,北方房屋的玻璃窗内结冰花;
(7)樟脑球过几个月消失了;
(8)出炉的钢水变钢锭;
(9)冬季带眼睛的人进入室内,镜片上会蒙上一
层小水珠;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放在口袋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B.路边的“雪人”没有融化却越变越小,最后消失不见了
C.霜的形成
D.碘放在火上烤一烤,产生紫色的气体
C
3.在我国北方的冬季,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室外结冰的衣服变干
B.房间窗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C.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D.正在跑步的人嘴中呼出“白气”
B
1.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同时伴随着_______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_______,同时伴随着放热。

液化
2.日常生活中使用高压锅的主要作用是( )
A.坚固耐用
B.缩短水沸腾时间
C.增大压强,降低水的沸点
D.增大压强,提高水的沸点
D
3. 根据家用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当压缩机工作时,使制冷剂在冰箱内外管道中不断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迅速膨胀汽化并吸收热量
B.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迅速膨胀汽化并放出热量
C.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剧烈压缩液化并吸收热量
D.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剧烈压缩液化并放出热量
A
4.飞船返回舱的整流罩外面涂了一层特殊物质,关于这种物质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熔化和汽化吸热使返回舱温度不致太高
B.该物质不传热使外壳温度不升高
C.该物质升华吸热使外壳温度不致过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