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下)
高中历史
我们可以把国际货币体系解释为支配各国货币关系
的规则和机构, 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贸易支付所依据的 一 套安排和惯例 … …
因此, 广义的讲, 主要涉及到三方面的管理: 即国
际收支调节 、 汇率的规定和变动 、 及国际货币或储备资 产的供应。
—— 陈彪如《国际货币体系》
高中历史
一 国际金本位制的建立与崩溃
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过程
高中历史
19世纪的人类文明基于四个支
柱 … … 四大支柱里面, 最关键的支柱 是金本位制 。 金本位制的垮台几乎就 是大灾难的全部原因和导火索。
—— 卡尔 波兰尼《大转型—— 我们
时代的政治和经济起源》
思考: 什么是金本位制? 它是在什么背景下建立起来的?
高中历史
一、国际金本位制的建立与崩溃
金本位制的内容与特点
简言之就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 一种货币制度 。 在
金本位制下, 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
金币可以 自由铸造和熔化;
要用黄金规定货币的价值, 纸币可以 自由兑换成金币或
等量黄金;
准许黄金 自由进出 口;
各国货币储备是黄金, 以黄金进行国际结算。
—— 董君《 国际货币体系演进中的货币霸权转移》
高中历史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凭借强
大的经济实力,成为当时世界 上最大的工业制成品输出国和 最大的海外投资国,伦敦是当 时最重要的世界金融中心,英 镑是当时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 货币。
——董君《国际货币体系演进
中的货币霸权转移》
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金本位制建立的背景
高中历史
1717年, 牛顿建议将黄
金价格定为每盎司3英镑17 先令10.5便士, 将黄金与作 为基本货币的英镑固定, 英 国由此成为事实上的金本位 制国家。
—— 裴毅菲《英国金融霸权
问题研究1816-1914》
1978年英格兰银行发行的 D序列1英镑反面
高中历史
金本位制的设计者——艾萨克 牛顿
18世纪初 1717 1816 1870 1900
金本位制从英国 一 国范围发展成为国际货币制度
高中历史
法国、德意志、 丹麦、瑞典等国 相继实行金本位 制; 日本和俄国 也开始实行黄金
兑换
英国颁布
《金本位
制度法
案》,实行
金本位制
牛顿规定 每盎司黄 金与英镑 的比价 , 黄金与英
镑挂钩
国际金本位制的建立过程
美国 开始 实行 金本 位制
英镑 正式 投入 使用
19世纪,英国为代表的国家相继采用了金本位制
度……由于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基于 对英国经济的信任以及对英镑兑换黄金的信任,各国都 愿意持有英镑并用英镑进行国际结算……在这样的情况 下,英国的主权货币英镑便成为了国际货币。
——张子宇《英镑、 日元和欧元的国际化历程》
19世纪70年代, 形成了 一种以英镑为中心 、 以金币或者
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高中历史
1931年9月底, 英国宣布停止黄金支付, 停止纸
币兑换 … … 1933年春 … … 美国放弃金本位, 美元贬值 。 其他国家也纷纷宣布放弃金本位制 。 金本位制崩溃
后 … … 汇率剧烈波动, 使货币金融领域日益陷于动荡
和混乱之中。
—— 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组《货币战争: 真相与未来》
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
思考: 结合所学, 导致国际金本位崩溃的原因是什么?
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高中历史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对货币支付的需求
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实力的强大
英镑为中心, 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通
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利于保障英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一 战和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 英国丧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统 一标准和基础,
形成多个货币集团各自为政
崩溃 {
国际金本位制的建立与崩溃
原因
影响
原因
影响
特点
高中历史
建立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
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 各国货 币竞相贬值, 动荡不定 。 因为每 一 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 他人利益为代价, 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 呈 现出 一种无政府状态。
—— 叶苗《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40周年的思考》
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制崩溃
造成世界经济的混乱与动荡
思考: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在什么背景下建立起来的?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高中历史
思考: 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何以美元为中心?
高中历史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布雷顿森林会议各代表团团长合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世界银行 WB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1937年 41.4 12.5 9 6 3
4.8
1948年 56.4 11.7 4.3 4.1 2.1
1.5
——根据王斯德等主编《世界当代史》 整理
高中历史
46.4%
53.6%
25.4%
74.6%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1937年与1948年美国黄金储备在世界所占比重(%)
美国
其他国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世界银行(WB)
异 稳定国际汇率; 对国际收 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 提供短期贷款
提供国际投资, 为成员
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 援助
同 1945年成立; 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总部均设在美国 华盛顿; 美国认缴资金最多, 掌握绝对的控制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异同
稳定秩序
恢复经济
高中历史
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 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 美国财政部长福勒
高中历史
“双挂钩-固定”原则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结束金融混乱,
促进国际贸易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1948年到
1976年之间,国际贸易的年增长率平均为7.8% ,为战前
的10倍……从大航海时代以来,大概这是最重要的一次 全球化进展。
——孔笑微《斯芬克斯的遗产》
积极:稳定国际金融, 促进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
局限: 成为美国推行霸权和经济扩张的工具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高中历史
年份 国际收支 黄金储备
对外流动负债
1948 8 242
77
1955 -12 217
136
1959 -38 195
194
1960 -39 178
210
1969 -61 119
417
1970 -30 111
433
1971 -220 102
642
思考: 表中数据变化对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什么影响?
结合所学, 分析为何会形成这样的局面?
1948至1971年期间美国国际收支、黄金储备及对外流动负债的 变化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高中历史
1971年8月15日, 尼克松政府被迫宣布放弃每盎司黄金
兑换35美元的官方兑换比价, 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的义 务, 美元与黄金脱钩;
1973年3月, 欧洲共同市场达成协议, 对美元实行 “ 联
合浮动 ”, 固定汇率制完全垮台。
标志着战后以美元为中心 、 建立在黄金基础上的固定
汇率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高中历史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结局
1971年美国政府
宣布停止美元兑换 黄金;
1973年欧洲市场
对美元实行浮动汇 率, 以美元为中心 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瓦解。
1944.7 1945.12 1973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布雷顿森林协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布雷顿森林会议
世界银行 WB
高中历史
1976年1月8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临时委员会在
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 通过了 一个关于国际 货币制度改革的协议, 即《牙买加协定》。
主要内容: 1.黄金非货币化;2.储备货币多元化,
但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3. 汇率制度多样化。
【知识拓展】 《牙买加协定》
高中历史
年份
重大事件
2009年
开始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2010年
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 三大成员
2015年
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 资银行
2016年
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 篮子, 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之一
2015年12月, 中国倡议设立的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人民币的国际化之路
高中历史
【学习拓展】
它的主要宗旨是:通过
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 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 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其他 多边和双边开发机构紧密合 作,推进区域合作和伙伴关 系,应对发展挑战。
截至2020年7月, 有103个成员国 是世界第二大多边开发银行
高中历史
二 战后-20世纪70年代, 以美元为中心
固定汇率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20世纪70年代-至今, 形成以美元为主
浮动汇率制的多元货币格局
1870年-20世纪30年代, 以英镑为中心
固定汇率制的国际金本位制
世界货 币体系 的不断 演进 , 是各国 生产力 发展的
结果
适应经济 发展需求 的世界货 币体系 , 推动世界 经济和贸 易的发展
世界货币体系是世界 市场形成过程中对
货币支付需求的反应
世界货币体系的演进历程
高中历史
货币的兴衰实际是 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实力深刻的
体现 … …
一 只主权货币的崛起, 它需要有坚实的物质基
础; 它还需要有信心基础, 这个国家应该有强大的 国家机器, 有坚定、 清晰的国家意志; 它还需要有 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完善的金融体系。
—— 秦义虎《金融的历史》
高中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