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参考》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 必修2同课异构课件:1.2元素周期律(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参考》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 必修2同课异构课件:1.2元素周期律(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4-23 14:44:20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KL
MNOPQ1、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轨道。3、最外层电子不超过8个(K为最外层
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
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原子
大型体育场与蚂蚁
二、元素周期律表5-5 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 最外层电子数1→2最外层电子数1→8最外层电子数1→8表5-5 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 原子半径 大→小原子半径 大→小表5-5 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 主要化合价:正价+1→0主要化合价:正价+1→+5,负价:-4 →-1 → 0主要化合价:正价+1→+7,负价:-4 →-1→0思考并讨论:2 3练习:
1、总结1至18号原子结构的特殊性。
(1)原子中无中子的原子:
(2)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
(3)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
(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 素:H、Li、NaHe、Be、MgBe、Ar(5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
(7)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CONe2 、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价递增的顺 序排列的是( )
A. C N O F B. K Mg C S
C. F Cl Br I D. Li Na K RbB课件22张PPT。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 元素周期律二、元素周期律完成教材P14—15 “科学探究”有关问题。+ 1 0 HHe 1 2第一周期2,12,22,32,42,52,62,72,8第二周期2, 8, 12, 8, 22, 8, 32, 8, 42, 8,52, 8, 62, 8, 72, 8, 8第三周期思考并讨论: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主要化合价及原子半径大小呈现什么规律性变化?231?81?8+1?+7
-4?-1?0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变化大→小大→小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2, 8, 12, 8, 22, 8, 32, 8, 42, 8,52, 8, 62, 8, 72, 8, 8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有何关系?最高正价==
最外层电子数最低负化合价数+ 最高正价= 8附一:各主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1+2+3+4
-4+5
-3+6
-2+7
-1RH4RH3H2RHRR2OROR2O3RO2R2O5RO3R2O7(除O)(除F)1、一般而言,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2、当电子层数相同时,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3、同种元素的不同粒子,电子越多,半径越大。附二:粒子半径大小比较一般规律如: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如: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如: Na Na+ Cl— Cl Fe 2+ Fe3+ >>>随堂练习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B、在原子核外的各电子层中,能量高的离核近,能量低的离核远;
C、在原子核外的各电子层中,层数大的能量高,层数小的能量低;
D、在原子核外的各电子层中,层数大的离核远,层数小的离核近。B2、某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A、13 B、7 C、8 D、10 C随堂练习3、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的是( )
A、Na、Mg、Al B、 F 、O、 N
C、O2- 、 F- 、Na+ D、C 、P 、 SiAC4、某原子共有5个电子层,则其O层最多容纳电子 个,N层最多容纳电子 个。 818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否也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呈现周期性变化呢?疑问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置换出氢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3.根据对应阳离子氧化性强弱判断。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则元素金属性越强。15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根据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生成氢化物的难易或氢化物的稳定性程度。越容易与H2化合,则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2.根据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3. 根据对应阴离子还原性强弱判断。阴离子还原性越弱,则元素非金属性越强。16科学探究现象化学方程式 镁与冷水反应缓慢,滴入酚酞试液浅红色。而镁与沸水反应加快,产生气泡,溶液红色加深。镁的金属性比钠弱结论与金属钠对比 镁与铝均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但镁反应比铝剧烈。镁的金属性比铝强科学探究现象化学方程式 结论列表总结:强碱
两性
氢氧化物剧烈 迅速 非金属性:Si < P < S < Cl科学事实 非金属性:Si < P < S < Cl科学事实NaOH
强碱Mg(OH)2
中强碱H2SiO3
弱酸H3PO4
中强酸H2SO4
强酸HClO4
最强酸
稀有气体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本节总结: 根据实验,可得出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Na Mg Al Si P S Cl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对其他周期元素性质进行研究,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的规律。课件17张PPT。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有何规律?从左向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试用结构观点解释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规律:同一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向右,核电荷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同一主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有何规律? 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
逐渐减弱。试用结构观点解释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规律: 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自上而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 0 1B Al SiGe As Sb Te 2 3 4 5 6 7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Po At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强最强 你能理解“位(位置)——构(结构)——性(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吗?思考与交流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周期数= 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 相似性
递变性(从上至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同周期同主族递变性(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主族)最外层电子数
= 最高正价数非金属最高正价+|最低负价|= 8原子结构表中位置元素性质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1、F 没有正价,O 通常不显示正价;
2、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而无负价。 五、元素“位、构、性”规律中的特例(1)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核素氕无中子;(2)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从金属元素开始,但第一周期从氢元素开始;(3)大多数元素在自然界中有稳定的同位素,但Na、F、P、Al等元素却未发现稳定的同位素;(4)所有元素中,由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5)元素原子序数大,相对原子质量不一定大,如18Ar 19K相对质量分别是40、39 ;(7)非金属氧化物一般是酸性氧化物,但NO 、CO不是酸性氧化物;(6)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导电,硅是半导体;(8)氟是ⅦA族元素,只有-1价,无正价;氧一般显-2价,在Na2O2显-1价,但在OF2中显+2价;氢显+1价,但在NaH中显-1价。 1、用A表示质子数,B 中子数,C 核外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E 电子层数 填写下列各空:⑴ 原子(核素)种类由_____决定⑵ 元素种类由_____决定⑶ 元素同位素由 _____决定⑷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______决定⑸ 元素的原子半径由_______决定⑹ 元素主要化合价由______决定⑺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______决定⑻ 价电子通常是指_______A BABD EA EDDD练习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的三大意义 ⑴ 学习和研究化学的规律和工具 ⑵ 研究发现新物质 ⑶ 论证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预言新元素,研究新农药,寻找新的半导体材料、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材料、寻找新的矿物质。(3)实质: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是由于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期性
变化的必然结果。 (2)内容: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主要体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方面。(1)定义:____________随着原子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原子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原子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周期性变化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 填空13练习:1.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一般等于其_____序数,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2.卤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____,其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卤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以X表示卤素)。主族 8-主族序数(8-最高正价) 7 F HXO4 注:氟元素无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合物,因为氟元素无正化合价 1.下列性质的递变中,正确的是 ( )?
A.O、S、Na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LiOH、KOH、CsOH的碱性依次增强
C.HF、NH3、SiH4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HCl、HBr、HI的还原性依次减弱?AB 练习:2.某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5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X的主要化合价是-2、+4、+6?
B.X可以形成稳定的气态氢化物?
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比HBrO4的酸性强?
D.X原子的还原性比碘原子强?AD 3.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
B.氯化铍化学式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是8*?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
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 AC 4、在一定条件下RO3-与R-发生如下反应:RO3-+5R-+6H+=3R2+3H2O,下列关于R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R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
B、R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属于强酸;
C、RO3-中的R只能被还原;
D、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B课件17张PPT。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 画出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思考 :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它们最外层电子数有何规律性的变化。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呈现周期性变化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表中各元素的电子层数有何规律性变化?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核外电子排布
呈现周期性变化。2、原子半径大小的周期性思考: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的原子半径有何规律性变化?(同行,同列比较)2、原子半径大小的周期性(1)同一行自左到右,电子层数不变,
最外层电子数增加,原子半径减小;
(2)同一列自上而下,最外层电子数不变,
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3、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周期性(1)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
(2)最低负价=最外层电子数-8
(3)O、F无正价、
(4)金属无负价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主要化合价呈现 变化。
周期性元素周期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除稀有气体外),主要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变化。金属性依次______非金属性依次______①比较金属与水(酸)置换出H2难易;
②比较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③能否从化合物中置换出另一种金属。a.比较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难易和稳定性;
b.比较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c.能否从化合物中置换出另一种非金属单质。4.元素金属性变化规律的探究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三者金属性强弱?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四者非金属性强弱?4.元素金属性变化规律的探究冷水,剧烈
红色沸水,迅速
浅红色沸水,缓慢
难变红剧烈,发烫迅速,发烫NaOH
强碱Mg(OH)2
中强碱Al(OH)3
弱碱强 弱5.元素非金属性变化规律的探究高温磷蒸气加热点燃或光照不稳定
自燃较不稳定
易分解不很稳定
分解很稳定SiH4
SiO2PH3
P2O5H2S
SO3HCl
Cl2O7H4SiO4
弱酸H3PO4
中强酸H2SO4
强酸HClO4
最强酸弱 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周期律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原子半径(除稀有气体外),主要化合价(最高价与最低价)都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课件24张PPT。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 元素周期律写出1-4周期主族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动手与思考? 随原子序数递增,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变化规律?主族元素核外电子排布过 渡 元 素 2 10 18原子序数最外层电子数8
7
6
5
4
3
2
1动手试一试,再观察、体会!ⅠA ⅡA Ⅲ A ⅣA ⅤA ⅥA ⅦA 观察与思考:最外层电子数与主族族序数的关系?学生小结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依次 ,最外层电子数呈 性变化。且最外层电子数等于 。增多周期 族序数 +1 +2 +3 +4 +5 无最高正价 0
-4 -3 -2 -1 +1 +2 +3 +4 +5 +6 +7 0
-4 -3 -2 -13~18号元素主要化合价原子序数 3 4 5 6 7 8 9 10 元素名称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原子序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元素名称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主要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 8主要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 8观察与思考:8 2 10 18原子序数主要化合价+7
+6
+5
+4
+3
+2
+1
0
-1
-2
-3
-4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高正价+1~+7(氟、氧无最高正价),最低负价-4~ -1。2、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3、最高正价=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主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学生小结2:收获体验: 你能解释氢、氧、氯、硫、钠、镁、铝、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吗?思考题: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符合通式RH4,
且氢的质量分数为25%则R的最高价氧化物
的化学式是 ( )
A. CO B. CO2 C. MgO D. SO2B12主族元素原子半径大小示意图思考: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有什么变化规律?13观察体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学生小结3:思考、讨论:为什么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电子层数与核电荷数,哪个因素对原子半径的影响更大呢?你能在教材中找到相关的数据证明吗? 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增大,原子核对每一个电子的吸引力增大,电子离核更近,导致原子半径减小。讨论:比较Cl-与Cl的半径大小答案:半径 Cl- > Cl17练习1:比较Na与Na+的半径大小 答案:半径 Na > Na+18决定原子半径的主要因素是电子层数,次要因素是核电荷数,再次才是核外电子数学生小结4:练习1:比较Na与Na+的半径大小Na 答案:半径 Na > Na+201. 比较Na+与Mg2+半径大小答案:半径 Na+ > Mg2+练习2:21写出下列微粒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
F-、Cl-、Na+、Mg2+练习3:答案:半径: Cl- > F- > Na+ > Mg2+22思考讨论: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同时还与原子半径有关。综合上述所学知识,你认为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会有什么变化规律?
最外层电子数越小,原子半径越大,金属性越 。
最外层电子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金属性越 。学生小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也呈周期性变化。学生总结:什么是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的内容有哪些?
导致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什么?结构 性质
量变 质变课件19张PPT。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999年长式元素周期表 为什么说化学的理论对化学研究、工农业生产具有指导作用?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请您思考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有何规律? 从左向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
逐渐增强。试用结构观点解释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规律: 同一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向右,核电荷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请您思考同一主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有何规律? 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
逐渐减弱。试用结构观点解释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规律: 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自上而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 0 1B Al SiGe As Sb Te 2 3 4 5 6 7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Po At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你能理解“位(位置)——构(结构)——性(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吗?思考与交流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周期数= 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 相似性
递变性(从上至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同周期同主族递变性(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主族)最外层电子数
= 最高正价数8 -最外层电子数= 最低负价数原子结构表中位置元素性质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1、F 没有正价,O 通常不显示正价;
2、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而无负价。 1、相邻三个周期的主族元素A、B、C、D、E,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元素在同一周期,A、E在同一主族。除A外的各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内层已填满电子。其中B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A与B,B与C都能生成气态的化合物。D与E生成离子化合物。在离子化合物中它们化合价的绝对值相等。试回答:它们各是什么元素?H、C、O、F、Na 2、用A表示质子数,B 中子数,C 核外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E 电子层数 填写下列各空:⑴ 原子(核素)种类由_____决定⑵ 元素种类由_____决定⑶ 元素同位素由 _____决定⑷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______决定⑸ 元素的原子半径由_______决定⑹ 元素主要化合价由______决定⑺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______决定⑻ 价电子通常是指_______A BABD EA EDDD门捷列夫于1869年提出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的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当时已发现的元素仅63种。 有些元素的原子量数据不准确。 门捷列夫修改了铍、铟、铀、锇、铱、铂、钇、
钛八种元素的原子量,并预言了钪、镓和锗三种元素。 门捷列夫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
的规律,完成了科学史上一个勋业。— 恩格斯 他写道:“根据元素周期表,应该还有几种类似
氩的元素存在,它们在周期表里组成性质类似的族 。”
……“按照我们老师门捷列夫的榜样,我也尽可能地写
下了这些元素可能有的性质和预见到的各种关系”。 由于按照元素周期表所指示的方向进行探索,他在1898年一年内又发现了和氩性质相似的三种元素氖、氪、氙。 1894年英国人拉姆赛发现了氩(Ar)元素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的三大意义 ⑴ 学习和研究化学的规律和工具 ⑵ 研究发现新物质 ⑶ 论证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预言新元素,研究新农药,寻找新的半导体材料、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材料、寻找新的矿物质。(3)实质: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是由于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期性
变化的必然结果。 (2)内容: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主要体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方面。(1)定义:____________随着原子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原子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原子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周期性变化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填空15练习:1.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一般等于其_____序数,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2.卤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____,其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卤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以X表示卤素)。主族 8-主族序数(8-最高正价) 7 F HXO 注:氟元素无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合物,因为氟元素无正化合价 3.下列性质的递变中,正确的是 ( )?
A.O、S、Na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LiOH、KOH、CsOH的碱性依次增强
C.HF、NH3、SiH4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HCl、HBr、HI的还原性依次减弱?AB 4.某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5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X的主要化合价是-2、+4、+6?
B.X可以形成稳定的气态氢化物?
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比HBrO4的酸性强?
D.X原子的还原性比碘原子强?AD 5.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
B.氯化铍化学式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是8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
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 AC 6.X、Y是元素周期表中Ⅶ 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比Y强的是
( )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沸点低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