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散步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并列对称句式,感受文章语言美。
3.品析人物特点,感受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浓浓亲情,体会“我”作为中年人身上的责任与对生命的珍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赏读过程中体会浓浓亲情,成年人的责任意识,以及对生命的敬重。
难点:品味本文朴实无华而又意味深长的语言,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散步这件小事感悟深邃的思想内涵。
三、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活动1
学生齐声朗读美国作家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未选择的路》,以“分歧”和“选择”的话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品读,思考。
活动2
(二) 读文入境:一件有波澜的小事
1.朗读指导,朗读基调:深情,中速,读出人物的个性,读出意味深长之感。
2.师生合作,配乐朗读
3.整体感知,梳理内容。
活动3
1.删调改段,感受亲情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样写是否啰嗦?可不可以改为“我们一家四口在田野上散步”,或者“我和我的家人在田野上散步”?
明确:不可以。家庭成员的重要性,以及我在家庭中的责任重大。
2.咬文嚼字,品评人物
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你觉得谁做得好?最喜欢谁?请用“我最喜欢文中的_____,因为从文中______可以看出他(她)是一个_____的人”的句式回答问题(小组讨论:3分钟)
“我”:三重身份,孝敬稳重,有家庭责任感,讲原则不宠溺爱孩子,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妻子:贤良、孝顺、家庭责任感
母亲:信赖儿子、尊重儿子、谦让、疼爱孙子、善解人意
儿子:天真可爱、聪明伶俐、童真童趣、听话乖巧
活动4
读文入语:诗意的景物描写
文章在叙事抒情的同时,也穿插了一些描写春天景物的语句,把它们找出类,读一读,品味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总结:有了这些景物描写,春天的气息被渲染出来,幸福愉悦的心境被衬托出来了,浓浓的亲情被渲染出来了;推动情节发展的细节被铺垫出来,多元深刻主题被暗示出来了。
活动5
读文入理:意蕴深刻的主题
思考:
1. 结尾处,“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一个家庭,可是作者却说是“整个世界”,应该如何理解?
2.写作手法?以小见大
3.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亲情——关爱、谦让——和谐、中年——责任、生命——感慨、选择——担当
补充资料
去年9月,在重庆举办的一次作文大赛上,有人问我:你那个《散步》,是写尊老呢,还是爱幼 或者既尊老又爱幼 我认真回答:看起来当然是既尊老又爱幼,其实我骨子里是想写生命。……我说写生命,不是故作高深。先说说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吧。……那次散步,就是一次陪伴。而与陪伴相伴的,就是对“生命”这个命题的感受和思考。所以,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
活动6
拓展延伸
1.说一说。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频道的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中央一套的时事报道,你喜欢看芒果台偶像主演的电视剧,而此时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请和同学们分享。
2.写一写。课文说的是一家人散步的琐事,内容好像比较浅,但仔细品味,会感觉到正是这平常生活中流淌着的亲情,滋润着家人的心灵,承托起一个温暖的家。你的身边一定不乏这样的温馨场景,回忆一下,感受其中的温情。动笔写一写吧。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散步》是莫怀戚的散文名篇,他用朴素亲切的语言,记叙了一家四口人散步的日常生活小事。全文叙事中有波澜,叙事、写景与抒情相融合,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亲情、责任和生命等的多元思考。从情感上来说,有助于学生培养珍惜家庭亲情,树立自身的责任意识,珍爱自己的生命等意识;从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来说,有助于学生积累欣赏抒情散文中“人”“景”“情”的方法。
在教学设计上,我利用翻转课堂理念,提前给学生布置了导学案,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完成本课生字词,以及课后习题初感知等内容;在课堂上,将时间聚焦在文本赏析上,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这次公开课让我收获很多,评课环节也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最大的收获是:教学设计要有所“取舍”。要想设计出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必须在仔细研读教材、教师参考用书的基础上,广泛查阅资料,这是改进教学思路的途径。然而,真正好的课堂是师生间不断创生的过程,而不止是教师的预设。在进行《散步》的教学设计环节,我有很多的想法想在课堂上呈现,这就导致教学设计有些“满”。在课堂中,我对各环节时间把握不够精准,因此在对主题环节的赏读时有些匆忙。
通过这次课堂,我更加明白,要在教学设计上懂得“取舍”和“留白”:选取最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教学,“留白”的部分充分交给学生。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打造高效互动与创新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