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地理 4.1.2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鲁教版
教学目标 掌握长江流域不同河段开发重点及不同河段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树立因地制宜、促进区域课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 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难点 初步掌握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教法及教具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板书]: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自学活动]:阅读教材,思考:上游地区开发的重点是什么?怎么开发的?产生了哪些效益?[师生共同总结]:1、上游地区(1)优势:水能资源丰富。(成因分析)(2)开发措施——三峡工程:A.坝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西陵峡三斗坪B.综合效益——防洪、发电、航运以及养殖和供水等。[设问诱思]: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实施十几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措施有没有负面影响?分析并总结: [自学活动]:阅读教材82页,思考:长江上游地区存在哪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应该采取何种措施进行解决?[师生共同总结]: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危害措施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形复杂、坡度大破坏了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导致长江中下游泥沙预计,河床抬高,洪水威胁加大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人类对植被的破坏[阅读要求]: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及产生原因[教师总结承转]: 山地是河流的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质和水量,因此必须保护好它的生态环境。那么中游地区的开发又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板书]:中游地区[自学活动]:自学教材,阅读分析长江流域中游地区发展农业和工业的[承转]:长江洪涝灾害造成的危害如此巨大,其原因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师生共同总结]:长江洪灾多发的原因(1)自然原因:中游地区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预计,排水不畅,而且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洪水使平原湖区积水而无法排入长江。(2)人为因素:过度砍伐林木,陡坡开荒;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治理措施:(1)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湖泊,增加湖泊对洪水的调蓄能力(2)搞好分洪工程,继续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3)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并修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枢纽的拦洪治沙功能 [承转]:长江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河湖密布,工农业发展水平非常高,原因是什么呢?[板书]:下游地区(1)工农业发展的优势农业发展优势:以平原为主,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人口密集,历史悠久,利于农业发展。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逐步淘汰或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金融、信息、房地产、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加强环境保护,通过推广各种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等途径,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课堂小结 学生阅读、分析]:[学生阅读]:知识窗“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地理 4.1.1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教案 鲁教版
教学目标 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自然资源的优势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掌握长江流域不同河段开发重点及不同河段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通过图文资料分析案例,初步认识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重点 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难点 通过分析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整治
教法及教具 案例分析法,自学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导入新课]:思考,人类文明发源于什么地方?[教师]:河流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类的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怎么对它进行开发呢?[板书]:第一节 流域的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知识补充]:什么是流域?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自学活动]:结合图4-1-2“长江流域”阅读“自然环境”部分,思考: 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阅读、分析、回答]:3、水量长江水量居我国首位,年入海水量占我国河川径流量的37%。中下游河湖密布。4、流域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居全国首位。[自学活动]:阅读教材“自然资源”部分,结合图4-1-3、图4-1-4,思考:1、长江干流从上游到下游一次流经了哪些地形区?2、分析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各自的资[师生共同总结]:自然资源概况1、水资源丰富 长江径流量全国最大,是南水北调的物质基础2、矿产资源丰富3、水能资源丰富 4、森林和旅游资源丰富[思考]:长江流域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对流域的开发有何影响?[板书]:二、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概况[自学思考]:阅读教材图文,思考: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概况? [师生共同总结]:1、经济发达 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三大工业带中的长江沿岸工业带就分布在长江流域。2、经济发展不平衡 中下游沿江两岸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则相对落后。城市化水平高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1)、从自然方面看,有利的自然条件有:①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热量和水分充足③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④水能丰富,发展工业的动力十足。 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表现在:中上游地区地表崎岖,工农业发展受地形条件限制;季风气候使洪涝灾害频繁。、从社会经济方面,有利的条件有:不利:资源分布与经济分布不协调,上游经济落后,水能和矿产资源丰富;下游经济发达,资源相对缺乏课堂小结:本节以长江流域为例,在充分分析其发展的地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该流域不同河段的不同特征,并根据其发展的有利因素探寻其发展方向,同时根据其制约因素探寻综合治理的对策。 (学生回答: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文明)[学生阅读、分析、讨论]:[学生活动]: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