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04 22:5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2023年-2024年年度高二第一学期11月份历史第二次模拟试题
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等信息
2.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2023春·云南大理·高二统考期末)2022年12月14日,成都考古中心首次展示了一批重要的秦简。这批260余片秦简出土自位于成都旧城中心地带的字库街遗址,经学者初步判断,其年代为战国晚期至秦代期间。据此可知,这批秦简的出土( )
A. 考古比文献更可靠 B. 成都商品经济非常繁荣
C. 经济管理异常严格 D. 有利于成都的考古研究
2.(2023秋·高二课时练习)有学者对辉格史学中反复强调的“《权利法案》是对“‘古老自由和权利’的重申”“王冠上的花朵未动分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认为《权利法案》虽对“旧法律”中国王即位之初的征税权不得超越议会授权范围加以重申,但同时也明确附加税和调整税率权力的转移。该学者意在强调,《权利法案》( )
A. 折射出历史传统对政治的影响 B. 形成了对王权的制约机制
C. 促使政治权力呈现民主化趋势 D. 渗透着浓厚的革命性色彩
3.(2023秋·高二单元测试)下图所示为1953年钱大昕创作的年画作品《把自己满意的人选出来了》。画面描绘的是当选者胸前戴大红花与大伙见面的场景。该画面反映出当时( )
A. 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 B. 村民直接参政议政
C. 群众政治觉悟的提高 D. 党内民主生活较好
4. (2023春·宁夏银川·高二银川一中校考期末)面对俄、美、英等国不断向总理衙门提出铺设电报线的要求,清政府消极防御,造成电信主权不断丧失。1880年清政府设立津沪电报总局自主开展电报建设,逐步利用外洋电报公司的矛盾收回了淞沪陆线。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 )
A. 文化冲突影响政府价值观转变 B. 科学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C. 近代民族企业推动了社会变迁 D. 列强之间的矛盾逐渐缓和
5. (2023秋·江苏镇江·高二统考开学考试)保结,是指考生报考科举时须有他人对其某方面状况予以书面担保的一种制度。中晚唐已经出现。下表为不同时期保结的相关要求。据此表可知科举制度(  )
A. 促进阶级流动 B. 彰显公平公正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强化孝道意识
6. (2023春·重庆渝中·高二重庆巴蜀中学校考期中)英国首相张伯伦曾对高级文官们说:“你们没有我也能办事,而我们没有你们则不能做任何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高级文官权力较大,不支持首相工作 B. 文官政治独立,充当“从不更换的幕后主管”
C. 首相张伯伦认为文官制度不适合英国 D. 文官制度有利于政府运转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7. (2023春·河北张家口·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国民政府考试院曾制定详细的法规用来甄别、审查、任用政府公务人员,而国民政府却在法规中塞人了'革命功勋'的条款,以致党龄在五年以上的党员都成了有'革命功勋'的人,可以安然留在政府里,并且步步升迁。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公务员构成日益单一 B. 国民党专政色彩浓厚
C. 考试院权威已经丧失 D. 文官晋升制度较完善
8. (2023·江苏省天一中学高二期中)2020年,疫情突然来袭。面对危难,白衣“逆行者”、疫区“守护员”、最美“建设者”纷纷出现,无数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筑起了生命健康的防护墙;爱心口罩、爱心蔬菜、爱心药物等,无数个暖人心房的“小举动”,描绘了同舟共济的画面。据此可知(  )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践行 B.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 艰苦奋斗精神是时代精神主流 D. 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十分成功
9. 早期罗马法规定,无论当事人的主观状态如何,只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式完成,契约就具有法律效力;从公元前l世纪起,罗马法规定,由于海难、海盗、抢劫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导致的违约,司法要予以救助并允许债务人抗辩。这一变化表明(  )
A. 罗马共和国开始注重社会平等问题 B. 法律体制的公平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C.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罗马民主改革 D. 成文法取代了习惯法是历史的进步
10. (2023·辽宁联考)辽初政权礼制建设过程中继承了中原“生有名,死有谥”的传统,至迟到辽中期,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官员谥号赠赐的制度。据目前所知的材料,辽代官员获赠的谥号以褒奖美德善行为主。在谥字选择上,“忠”“恭”“懿”“肃”等字的使用频率较高。这种举措的作用是(  )
①消除了文化差异 ②集中反映儒家礼治思想
③引导了社会风尚 ④树立官方主流道德标准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11. (2023·云南红河高二期中)13世纪,以伦敦方言为基础形成的英语出现在英国官方文件中,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16世纪,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以巴黎方言为主形成的法语撰写,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这反映出(  )
A. 欧洲民族国家正式形成 B. 自由平等思想成为主流
C. 民族认同观念不断强化 D. 政府推动语言的书面化
12. (2023·广东名校联盟高二上期末·9)在1951年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党中央将“推行区域自治”作为少数民族工作的两项中心工作之一。1952年2月,政务院颁布了新中国第一个带有基本法性质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这反映了(  )
A. 标志着民族自治区的出现
B. 推动了民族区域自治进程
C. 践行民族区域自治法精神
D. 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13. (2023·江苏南通高二期中)下图是2010—2012年中国对外援助的资金分配。该图数据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援助(  )
A.注重培育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
B. 旨在联合受援国家共同反殖反霸
C. 与对外贸易和海外投资紧密结合
D. 预算支出与本国经济实力相匹配
14. (2023·浙江嘉兴高二下期末·7)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颁布《财政部关于施行法币布告》,规定银钱行号商店及其他公私机关个人,均不得保留银币、金银。该币制改革(  )
①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而出台 ②将白银收归国有并禁止银元流通
③是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开始施行的标志 ④客观上为官僚资本聚敛财富提供条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 (2023·武汉高二期末)下表是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部分)(数额单位:万两),由此可知(  )
A. 清末新政推动晚清财政收入的大量增加 B. 晚清时期民族工业获得较大发展
C. 清朝财政体制由农业型向工商业型转变 D. 海关关税成为晚清最主要的财源
16. (2023·福建龙岩高二下期末·15)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规定由联邦储备银行保证储户在银行破产时能得到一定数量的存款偿还;同时还通过了《房主贷款法》,规定房产主无力偿还欠款时,可以房产为抵押品,转借由政府担保的国债。这些做法(  )
A. 拓展了计划经济的形式 B. 代表了工农群众根本利益
C. 强化了社会保障的职能 D. 有效解决了“滞胀”危机
第Ⅱ卷 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合计52分)
17. (2023春·重庆渝中·高二重庆巴蜀中学校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帝位,此事《旧唐书卷六四·列传一四》有如下记载:
材料 九年(626年)六月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自卫。……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元吉中流矢而走,尉迟敬德杀之。
俄而东宫及齐府精兵二千人结阵驰攻玄武门,守门兵仗拒之,不得入,良久接战,流矢及于内殿。太宗左右数百骑来赴难,建成等兵遂败散。
建成死时年38岁。长子太原王承宗早卒。次子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义并坐诛。……元吉死时年24。有五子:梁郡王承业、渔阳王承鸾、普安王承奖、江夏王承裕、义阳王承度,并坐诛。
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玄武门之变的特点。
类似于玄武门之变的事常见于古代史书的记载,请举一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断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
综上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的认识。
18. (2023春·福建福州·高二校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社会化的大生产,导致政府主管事务的膨胀。成长壮大起来的资产阶级,特别是工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革旧的政府官吏制度,以提高政府部门的效能,适应和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出现的“政党分肥”,政府行政人员经常大规模的换班,行政管理紊乱,工作效率低下。为解决这些问题,英国1855年、1870年先后颁布法令,最终确立近代公务员制度;美国1883年制定《彭德尔顿法》,也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公务员制度。——摘编自顾新生《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官制度》
材料二 1993年,我国开始推行公务员制度,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我国的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两类,管理方式上是政务类和业务类管理的双轨制。国家公务员中的业务类公务员都必须经过法定考试,公开竞争,对他们的考核都要按照其法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我国的公务员是按照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人事管理的科学规律,针对我国干部体制上的弊端而进行的重大改革。它将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对人事工作的领导,使我国的人事管理走上科学化、法律化的轨道;有利于各类德才兼备人才的涌出,各展所长;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我国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
——摘编自黄乾《浅析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同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近代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英美文官制度的相同之处,并分析其作用。
19. (2023·安徽亳州高二下期末·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为统一全国,朱元璋在前朝民族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进而形成一整套独特的民族政策。朱元璋认为“治夷之道,必威德兼施,使其畏感。”对蒙古族,一方面武力打击,一方面承认元朝曾经统治中国的正统性,运用怀柔手段笼络安抚蒙古贵族和平民。对南方各少数民族,主要侧重“以德怀之”。政治上,继承土司制度并加以改进,推行土流合治;文化上,“用夏变夷”,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儒学;经济上,实施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政策。
——摘编自杨杰《论明太祖朱元璋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国民党积极推行“重边教,宏教化,以固国族而成统一”的民族同化政策,如提倡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婚、奖励内地人民移住边疆或边疆人民移住内地、推行“国语”运动等,以便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汉化的中华民族”。受此影响,贵州大力推行统一语言文字、汉苗通婚、统一服装等运动。
——摘编自郑大华《论晚年孙中山“中华民族”观的演变及其影响》
材料三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相对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言,社会供给的不足和结构性失衡,这种不足和结构性失衡在民族地区尤为突出。为此,党中央从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着手,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实现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提出在民族地区重点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工作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针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制定并执行了一系列精准扶贫的政策法规,取得了卓越成就。
——摘编自张学敏、柴然《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政策发展及新时代走向
——基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元璋民族政策的特点并指出其形成的背景。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国民党的民族政策。
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新时代我国民族政策的看法。
20. (2022·山东潍坊高二上期中·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个人民海关——东海关
1862年3月,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烟台开埠。1863年,设立烟台东海关税务司署是长江以北的第一个海关机构。1945年8月24日,胶东民主政府接管东海关,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人民海关。
1946 年4月颁布的《山东省胶东区行政公署暂行关税税率》,是解放区时期东海关执行的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税率表,其中规定各类纺织品出口免税,入口税率普遍达 30%至40%,可以作为主食的农产品如“大米、大麦、荞麦……”入口免税,出口税率为 25%到 35%。
另外还有“各种机械及其配件”和“交通工具及其配件”类目下的 26 个税种均可以免税进口,大部分的工业原料也可以免税进口。
到1949年1月,东海关及其所属分关、所,共有职员315人,其中中共党员168人,比例为53.3%;勤杂人员24名,有5名是中共党员,所占比例为 20.8%;339 名职员与勤杂人员中4名为其他党派成员,其余均为无党无派者。
1945到1949年,东海关对国民政府时期海关征税工作流程进行了多次改动,1949 年8月颁布《人民东海关港口管理暂行章则》进一步调整进口、出口、转口、退税等流程。在进口方面,要求华籍船只进口时要有人民政府颁发的证书:在出口方面加入了关于统销出口品、管理品的出口要求;在转口与退税方面,货物不再区分土货与洋货均收取转口税和出口税。
——张庭祯《接收与改造:解放区时期的烟台东海关研究》
根据材料概括第一个人民海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2023年-2024年年度高二第一学期11月份历史第二次模拟试题
参考答案
1.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260余片秦简出土自位于成都旧城中心地带的字库街遗址是战国晚期至秦代期间出土的简牍文献,它们的发掘,有利于推动成都考古研究工作,D项正确;考古不一定比文献更可靠,排除A项;仅从出土的秦简,无法得出成都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也无法判定经济管理的状况,排除BC项。故选D项。
2.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是对‘古老自由和权利’的重申”“但同时也明确附加税和调整税率权力的转移”可知,该学者认为《权利法案》不仅仅是对《大宪章》等法案中限制王权的重申,并非使得17世纪以前国王拥有的权力得以保留,而是对“旧法律”重申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制和剥夺了国王特权,具有浓厚的革命性,具有现代主权国家宪法开端的革命意义,D项正确;材料强调“明确附加税和调整税率权力的转移”,历史传统的影响只能反映前半段材料,排除A项;中世纪时期《大宪章》等文件便已对国王权力加以限制,议会对王权具有一定的约束性,政治呈现出民主化趋势,排除B、C两项。故选D项。
3.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新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年画作品《把自己满意的人选出来了》中的画面正是当时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选举的反映,C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属于基层民主制度,排除A项;画面显示的是人民群众选举代表,属于间接参政议政,排除B项;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不属于党内民主生活,排除D项。故选C项。
4. 【答案】A
【解析】据本题材料“清政府消极防御,造成电信主权不断丧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晚清时期经济水平落后,文化价值观差异导致文化冲突,消极对待铺设电报线,导致电信主权不断丧失。据本题材料“1880年清政府设立津沪电报总局自主开展电报建设,逐步利用外洋电报公司的矛盾收回了淞沪陆线。”随着民族矛盾的不断加深,清政府逐渐认识到掌握电信主权的重要性,所以从开始的消极防御逐步转变为积极主动,这一变化反映出文化冲突影响政府价值观转变,A项正确;1880年左右的中国,科学技术并未得到广泛应用,排除B项;因“近代民族企业推动了社会变迁”与本题材料主要结论“文化冲突影响政府价值观转变”不一致,排除C项;1880年前后列强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排除D项。故选A项。
5.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唐代规定,“如有缺孝弟之行……并不在就试之限”,宋代规定“不许有……不孝、不悌……之徒”,明朝规定,“平日乡党称其孝弟……方可入试”,清朝时期,规定考生不得在守丧期间报考,可得出表格信息强调了科举制度强化孝道意识,D项正确;虽然科举制度有利于促进阶级流动、 彰显公平公正、 加强中央集权,但是材料主旨是侧重突出科举制度强化孝道意识,不是科举制促进阶级流动,彰显公平公正和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BC项。故选D项。
6.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英国首相张伯伦”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7-1940年(英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英国首相张伯伦认为英国文官系统相对独立,受政党政治的影响较小,充当“从不更换的幕后主管”,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首相对文官的依赖,文官政治独立,但不能说,文官“不支持首相工作”,排除A项;张伯伦强调了文官的重要性,没有否定文官制度,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文官制度对政府运转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7.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对于国民党员特别优待,这主要是国民党一党专制的局面所造成的,B项正确;国民党党员在公务员晋升中享有特殊地位并不意味着公务员构成日益单一,排除A项;考试院权威丧失说法绝对,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文官晋升制度存在缺陷,排除D项。故选B项。
8.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人民群众崇德向善、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体现,故选A项;材料的主旨是人民群众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结论有些夸张,排除B项;材料讲的是面对疫情,人民同舟共济,与艰苦奋斗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人民群众同舟共济,共抗疫情,与爱国主义教育无关,排除D项。
9.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早期罗马法不考虑主观意图,维护一切达成的契约关系;后来,法律更多考虑到违约者的客观原因,并允许司法救助和债务人抗辩,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债务人的利益,体现了法律体制的公平,故选B。
10.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辽代学习与继承了中原的文化,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官员谥号赠赐的制度,其官员获赠的谥号以褒奖美德善行为主,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社会风尚,也树立了官方主流道德标准,对于维护辽代统治具有重要的意义,③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无法消除文化差异,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辽代继承中原文化,而非集中反映儒家礼治思想,②不符合题意,排除C、D项。
11.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以巴黎方言为主形成的法语撰写,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可以看出民族语言的形成,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民族国家正式形成,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自由平等思想,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民族语言形成对民族认同的作用,排除D项。
12.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中央政府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重要工作并通过颁布法律文件推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的进程,故选B项;结合所学所学可知,第一个民族自治区是1947年成立的内蒙占自治区,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排除D项。
13.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2010—2012年中国对外援助的资金分配”图中的信息可知,中国对外援助资金投入主要在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注重培养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旨在联合受援国家共同反殖反霸”,且中国的对外援助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排除B项;中国的对外援助坚持平等相待,互利共赢,材料未体现“与对外贸易和海外投资紧密结合”,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预算支出,排除D项。
14. 【答案】B
【解析】据所学可知,在1929年到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大背景之下,美国为转嫁危机,放弃了金本位制,实行高价收购白银的政策,使世界白银市场价格猛涨,中国大量白银外流,国内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以制止白银外流,故①正确;据所学可知,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将白银收为国有,禁止银元的流通,故②正确;据所学可知,在法币改革实施之初,国民政府没有大肆滥发货币,并没有发生法币严重贬值和恶性通货膨胀现象,故③错误;国民政府法币改革后,货币发行权控制在国家银行手中,全国的金银通过与法币的兑换集中到国家银行手中,在就在客观上为官僚资本聚敛财富提供了有利条件,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15. 【答案】C
【解析】由上述表格看出,乾隆三十一年田赋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是一半以上,说明其财政体系为农业型,而1911年田赋占比与盐税和关税(属于工商业收入)相差不大,盐税和关税占比提高则说明财政体制向工商业型转变,故选C项;清末新政需要大量支出,不可能使得晚清财政收入大量增加,排除A项;民族工业在清末占比较小,排除B项;表格中海关关税的收入数量低于田赋和盐税的收入,没法说其是最主要财源,排除D项。
16. 【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了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对银行储户和房产主的担保,具有明显的社会保障功能,故选C项;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但这种对经济的干预不是计划经济,排除A项;罗斯福政府及其实施的所谓新政,从根本上代表的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排除B项;“滞胀”危机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而罗斯福新政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时间不符,排除D项。
17. 【答案】(1)特点:斗争主角:皇室兄弟;斗争手段:以武力把对方置于死地,斩草除根,血腥野蛮;斗争性质:是一场违背伦理道德、统治者内部的争夺皇位的斗争。(6分)
(2)一例:胡亥继位后大肆杀害兄弟;隋炀帝杨广逼迫哥哥杨勇自尽等(能体现皇室内部自相残杀即可,考查学生知识面)(2分)
原因:君主专制制度赋予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巨大的权力诱惑使一些有条件夺取帝位的人不惜铤而走险;皇帝对别人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为求自保,一些人也会为争夺皇位而不择手段。(4分)
(3)认识:专制制度是导致血腥野蛮皇位争夺的制度根源;只有根除专制制度才能根绝血腥野蛮的皇位争夺斗争。(2分)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自卫。……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可知,斗争主角是皇室兄弟;根据材料“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元吉中流矢而走,尉迟敬德杀之。”可知,斗争手段是以武力把对方置于死地,斩草除根,血腥野蛮。
斗争性质:根据材料“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帝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玄武门之变是一场违背伦理道德、统治者内部的争夺皇位的斗争。
(2)例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秦朝时期,胡亥继位后大肆杀害兄弟;在隋朝时期,隋炀帝杨广逼迫哥哥杨勇自尽等。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主专制制度赋予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巨大的权力诱惑使一些有条件夺取帝位的人不惜铤而走险;皇帝对别人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为求自保,一些人也会为争夺皇位而不择手段。
(3)认识:根据材料“建成死时年38岁。长子太原王承宗早卒。次子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义并坐诛。……元吉死时年24。有五子:梁郡王承业、渔阳王承鸾、普安王承奖、江夏王承裕、义阳王承度,并坐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导致血腥野蛮皇位争夺的制度根源,只有根除专制制度才能根绝血腥野蛮的皇位争夺斗争。
18. 【答案】(1)背景:①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家社会事务增加;②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③政党政治对行政管理的消极影响;④中国古代分科考试、公开选拔官员制度(或中国的科举制度)的影响。(6分)
(2)相同之处:①都对公务员采取分类管理制度;②都通过制定法律进行规范;③都采取法定考试、公开竞争的方式录取公务员。(3分)
作用①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务员队伍;②保障了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③有利于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分)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中期后(英国、美国)。
背景: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社会化的大生产,导致政府主管事务的膨胀。”可知,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家社会事务增加;根据材料“成长壮大起来的资产阶级,特别是工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革旧的政府官吏制度,以提高政府部门的效能,适应和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知,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根据材料“伴随着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出现的‘政党分肥’,政府行政人员经常大规模的换班,行政管理紊乱,工作效率低下。”可知,政党政治对行政管理的消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分科考试、公开选拔官员制度,即中国的科举制度的影响。
(2)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93年——至今(中国)。
相同之处:根据材料“我国的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两类,管理方式上是政务类和业务类管理的双轨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对公务员采取分类管理制度;根据材料“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英国1855年、1870年先后颁布法令,最终确立近代公务员制度;美国1883年制定《彭德尔顿法》,也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可知,都通过制定法律进行规范;根据材料“国家公务员中的业务类公务员都必须经过法定考试,公开竞争,对他们的考核都要按照其法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采取法定考试、公开竞争的方式录取公务员。
作用:根据材料“将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对人事工作的领导,使我国的人事管理走上科学化、法律化的轨道;”可知,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务员队伍;根据材料“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我国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可知,保障了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根据材料“有利于各类德才兼备人才的涌出,各展所长”可知,有利于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解析】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1945年8月24日,胶东民主政府接管东海关,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人民海关”可得发挥人民海关进出口职能;据材料“其中中共党员168人,比例为53.3%”可知中共党员在人民海关中占有较高比例;据材料“进一步调整进口、出口、转口、退税等流程”可知调整旧海关工作流程,强化人民政府主权。第二小问解释,据材料“1946年……其中规定各类纺织品出口免税,入口税率普遍达30%至40%”可得通过进出口税调节,鼓励纺织品出口,限制进口,保护解放区经济,赚取外汇;据材料“作为主食的农产品如‘大米、大麦、荞麦……’入口免税,出口税率为25%到35%”“大部分的工业原料也可以免税进口”可得鼓励农产品、工业原料及军需产品进口,保证粮食供应,支持经济建设,支援解放战争;根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可知强调党对人民海关的坚强领导,利于发挥人民海关职能,维护解放区和人民利益;根据东海关的性质可知通过调整海关工作流程,消除半殖民地色彩,强化人民政府对海关的领导和管理;据材料“在转口与退税方面,货物不再区分土货与洋货均收取转口税和出口税”可知取消土货洋货区别,保护民族产业。
19. 【答案】(1)特点:继承和发展前朝民族政策;体系完备;威德兼施;不同民族,政策不同;手段多样。(4分)
背景:明初,为了消灭故元蒙古贵族和边疆各地的封建割据势力;收降、治理边地少数民族,缓和民族矛盾,顺利实现统一全国,巩固明王朝统治。(3分)
(2)评析:国民政府推行民族同化政策,忽略了我国边疆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特征,很容易引发民族问题,最终不利于边疆的治理;当时内忧外患,国民党统治时间不长,民族政策实践上没有大的影响。(3分)
(3)看法: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有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时期以来,国家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实现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重点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工作任务,取得了卓越成就,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开发和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成功的,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正确道路。(4分)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朱元璋在前朝民族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可得继承和发展前朝民族政策;据材料一“进而形成一整套独特的民族政策”可得体系完备;据材料一“必威德兼施,使其畏感”可得威德兼施;据材料一“对蒙古族”“对南方各少数民族”有不同的政策,可得不同民族,政策不同;据材料一“一方面武力打击”“ 运用怀柔手段笼络安抚”可得手段多样。第二小问背景,据材料一“为统一全国,朱元璋在前朝民族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明初,为了消灭故元蒙古贵族和边疆各地的封建割据势力;收降、治理边地少数民族,缓和民族矛盾,顺利实现统一全国,巩固明王朝统治。
(2)据材料二“以便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汉化的中华民族’”可得国民政府推行民族同化政策,忽略了我国边疆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特征,很容易引发民族问题,最终不利于边疆的治理;从结果上来看,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当时内忧外患,国民党统治时间不长,民族政策实践上没有大的影响。
(3)首先答出民族政策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得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有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据材料三“提出在民族地区重点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工作任务”可得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开发和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结果所学知识,与国民党的民族政策不用,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符合国情,可得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成功的,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正确道路。
20.(12分) 【答案】发挥人民海关进出口职能。通过进出口税调节,一方面鼓励纺织品出口,限制进口,保护解放区经济,赚取外汇;另一方面鼓励农产品、工业原料及军需产品进口,保证粮食供应,支持经济建设,支援解放战争。
中共党员在人民海关中占有较高比例。强调党对人民海关的坚强领导,有利于发挥人民海关职能,维护解放区和人民利益。
调整旧海关工作流程,强化人民政府主权。通过调整海关工作流程,消除半殖民地色彩,强化人民政府对海关的领导和管理;取消土货、洋货区别,保护民族产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