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02 10:3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东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40°N.95°E)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在太空驻留5个月后返回。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十六号发射时
A.开罗(30°N,30°E)曙光初现 B.圣地亚哥(33°S,70°W)万家灯火
C.泰山站(73°S,76°E)阳光明媚 D.黄河站(78°N,12°E)夜幕沉沉
2.某市一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指南针和半圆尺进行地理探究实
践活动。读“活动现场示意图”,北京时间6月22日12:40时,
丙同学观察到自己的影子最短,且朝正南。此时,甲与乙测
得的度数为86.5°(如图所示),该地最可能是
A.广州 B.上海 C.长春 D.海口
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4.7月份该半岛可能出现
A.冰川与岩浆相映 B.极昼 C.成群的企鹅 D.台风
以南岭为例,要求考生判别相关地理要素特征和差异,以此推知其他重要地理界线的突出作用。某同学参加化石保护性发掘的实践活动。下图为该同学手绘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图中最可能发掘出化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图中
A.断层形成晚于褶皱 B.甲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而成
C.山峰是由背斜形成 D.乙处煤层因沉积作用厚度大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7~8题。
7.该沙丘位于
A.冲积扇 B.洪积平原 C.三角洲 D.河漫滩
8.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中,左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右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图左中岩层与图右字母及岩石类型的对应,叙述正确的是
A.甲—A—岩浆岩 B.乙—B—岩浆岩
C.丙—C—沉积岩 D.丁—D—变质岩
10.关于图左中地质构造形成先后的排序,正确的是
A.乙——大型化石——断层 B.甲——丁——大型化石
C.乙——断层——恐龙化石 D.丁——甲——断层
读海平面等压线示意图,箭头代表风向,回答11~12题。
11.图示天气系统为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12.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可能为
A.大风区 B.阴雨区 C.高温区 D.锋后区
下图为2022年4月20日2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据图,此时
A.甲地大风降温 B.乙地北风劲吹 C.丙地阴雨连绵 D.丁地风大浪高
14.4月21日上午,北京地面能见度较高,高空出现浮尘。浮尘升空的动力来源是
A.冷锋 B.反气旋 C.低压 D.西北风
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其位置随季节而变化。下图为“某区域热带辐合带的形成与云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①②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A.西南风、东南风 B.西北风、东南风
C.东北风、东南风 D.东南风、西北风
16.热带辐合带
A.影响的地区降水较多 B.位置移动的根本原因是气温变化
C.影响的地区气候温和 D.影响的地区降水稀少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
17.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①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②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③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④华北地区干燥少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 ②黄梅时节家家雨
③雨滴梧桐秋夜长 ④清风细雨湿梅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麦盖提县位于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地区,气候极度干旱,年平均降水量约为40毫米,平均蒸发量2 300多毫米,在麦盖提分布着美丽的沙漠千岛湖——刀郎千岛湖,该沙漠千岛湖即使在流经的叶尔羌河及周边湿地干涸、盐碱化的情况下也同样波光粼粼。湖中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岛屿,土质黏稠,水域面积广阔,水草茂盛。读图,完成第19~20题。
麦盖提县叶尔羌河分布图
19.沙漠千岛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叶尔羌河河水补给 B.积雪融水补给 C.山地降水 D.地下水
20.沙漠千岛湖在周边地区干涸时也同样水量丰富的原因是
A.沙漠千岛湖更靠近叶尔羌河,补给较多 B.沙漠千岛湖较周边地区地势低
C.沙漠千岛湖地区植被茂密,水源涵养作用强 D.沙漠千岛湖受塔克拉玛干沙漠侵蚀影响小
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就会组成一支壮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来回迁徙。下图是2013年食草野生动物迁徙路线。据此回答21~22题。
21.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受
A.西风带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22.野生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可能是
A.12月~次年5月 B.7月底~8月中下旬
C.10月底~11月底 D.1月中上旬~3月底
纳瓦里诺岛是智利的岛屿,位于火地岛的南面。岛屿面积2473平方千米,人口1677人(2012年),人口稀少。岛上最高点海拔1195米,岛的北部年降水量467毫米,南部年降水量800毫米。最热月平均气温为9.6℃,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岛上有一些农场。下图示意纳瓦里诺岛位置。据此完成23~24题。
23.纳瓦里诺岛南部降水多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
A.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B.濒临德雷克海峡,有暖流流经
C.受极锋影响,多锋面气旋雨 D.山脉西北走向,利于西风深入
24.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气压带与风带 D.地形地势
二、非选择题:3道大题,共52分。
25.下图为2018年某日北京时间8:00亚洲部分地区近地面气压实况图,此时图示地区北部为亚洲高压,南部仍有台风生成。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8分)
(1)判断图示现象最可能出现的季节,并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6分)
(2)描述此时我国京津地区的天气情况,并说明理由。(8分)
(3)简述图中A地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4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下图为全球部分地区某月等压线分布图。
(1)判断图示季节并说明理由。(6分)
(2)比较甲乙两地此季节的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分)
(3)指出丙地此季节的盛行风风向并说明其成因。(6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吐鲁番盆地是新疆天山东部南坡的一个山间盆地,是我国陆地地势最低(-154.31m)的地方。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北部,岩层以砂岩和泥岩为主。山体顺坡形成一条条沟壑,曲折雄浑,寸草不生。图1为吐鲁番盆地地形地质剖面图,图2为火焰山景观图。
(1)比较觉罗塔格与火焰山岩层的新老并分析判断依据。(4分)
(2)指出吐鲁番盆地的地质构造,并据此分析该盆地的形成过程。(6分)
(3)分析火焰山顺坡沟壑的形成原因。(6分)
东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D A C A D C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A C C A C B D B
21 22 23 24
D B C B
二、非选择题:3道大题,共52分。
25.(18分)
(1)秋季。(2分)
在北半球,台风多出现在夏、秋季节;(2分)此时亚洲高压已经出现,(2分)故此时应为秋季。
(2)暖晴(2分),风力较小(2分)。此时我国京津地区位于冷锋锋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2分)等压线稀疏。(2分)
(3)秋冬季节,亚欧大陆北部降温快,降温幅度大,(2分)气温下降引起气流下沉,(2分)(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冷高压。
26.(18分)
(1)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2分)
理由:北半球30°N附近亚欧大陆出现低压中心,太平洋上为高压中心,(2分)东亚地区盛行东南季风,为北半球夏季。(2分)
(2)甲地降水少于乙地。(2分)
甲地此季节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2分)乙地此季节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2分)
(3)西南风。(2分)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成为西南季风;(2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大陆内部形成低压中心,导致低压中心南部的丙地此季节盛行西南风。(2分)
27.(16分)
(1)觉罗塔格岩层年龄大于火焰山岩层。(2分)理由:火焰山岩层位于觉罗塔格岩层的上方,形成地质年代相对较晚。(2分)
(2)地堑。(2分)过程:地壳受水平挤压断裂形成断层;(2分)吐鲁番盆地两侧上升形成高地,中部下陷形成低地,四周高中部低,形成吐鲁番盆地。(2分)
(3)该地风力作用强烈,山地降水也可形成坡面径流,外力侵蚀作用强;(2分)构成火焰山的岩性存在差异,岩层顺坡软硬相间分布;(2分)在风力和流水的双重作用下,山体坡面较软的岩层容易被风力和流水侵蚀搬运,(山体坡面较软的岩层受侵蚀程度较轻,)形成排列紧密的V字形冲沟。(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