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
系方面的意义课程标准 外交无小事。
——周恩来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 伯默斯顿思考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
国家性质
国家力量
国内外形势
……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建国后的外交形势 有利形势: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削弱
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出现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不利形势: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孤立、包围
特点: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根本) 联系中国近代历史,想一想周恩来为什么这么说? 在近代中国的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落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旧中国反动政府
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人民政府
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一 边 倒不承认—建新关系改变地位
独立自主清除—取消巩固独立
奠定基础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保障成果保卫和平
维护独立与主权方 针含 义意 义建国初期外交三大方针(具体)外交成就1:同苏联等17国建立友好关系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
国建交的国家。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车站时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外交成就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核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出发点和结果)(保证)(条件)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
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在世界上也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外交成就3: 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
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
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地位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外交成就4: 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书P111,“历史纵横”求“同”存“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和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不是来吵架的;是来寻求共同的基础,不是制造分歧的 。” ——周恩来国家利益国家性质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国际环境 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与苏联等国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
A.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
B.亚非拉美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破了两极格局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2、“一边倒”是指中国政府在外交上
A.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
B.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C.站在亚非拉美被压迫民族一边
D.站在苏联一边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
A.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C.1954年日内瓦会议
D.1955年万隆会议4、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万隆会议
5、亚非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这里的“同”包括
(1)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2)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
(3)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4)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
A、(1)(2)(3)(4)
B、(1)(2)(4)
C、(1)(2)(3)
D、(2)(3)(4)
6、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万隆会议 ②日内瓦会议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④与苏联建交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探究学习
答疑解惑学习本课内容后,你有哪些疑惑和问题?你的收获有哪些?研究性课题新中国外交成就展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与
新中国外交成就相关
的图片、资料、邮品等,
举行小型展览会。课件24张PPT。 外交无小事。
——周恩来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 伯默斯顿思考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
国家性质
国家力量
国内外形势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方针制定的背景:2、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3、内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保障革命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孤立使我国改变了半殖
民地的地位,在国
际交往中独立自主。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旧中国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历史。新中国必须制定出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外交政策。新中国的外交应该建立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等原则基本之上。
新中国外交形势示意图国
美苏联资本主义社会
主义对立目的: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孤立和封锁,与众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苏联革命成功后遭十几国干涉,而我国革命胜利的时候,帝国主义并未干涉我们,并不是怕我国人民,主要是有苏联存在,这对我们鼓励很大,当时若无苏联存在,美国一定要来的,它不仅在台湾,还要到大陆来。”
——毛泽东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建国第一年与中国建交的17个国家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新中国第一次建交热潮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 原因与目的: 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 提出: 1953,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3)完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图为周总理访印时在机场受到尼赫鲁总理的欢迎。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材料二: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家璇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讲话对世界:影响深远,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
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地位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 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这是由二十九个亚非国家组织的,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同意五国总理茂物会议所宣布关于亚非会议的四项目的,而不另提建议。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共同的经历,即受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和统治,同时希望解除殖民主义的奴役和灾难。存异指各国可采取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策。求同存异的方针中,“求同”是指什么?“存异”是指什么?尼赫鲁吴努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这个演说是对抨击中国的人一个很好的答复。 假如你是新中国的一名外交官,现在有一个记者招待会,有记者提出问题:新中国为什么必须“一边倒”,而不能采取中立态度这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说说你的看法?
提示:国际环境、中国社会性质探究课件24张PPT。历史的瞬间 永恒的记忆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为什么乔冠华部长会如此开怀大笑?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
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
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代表从联合
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对联合国的筹建和成立做过重要贡献。(2)新中国初期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一方面对新中国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实行孤立、封锁和包围。另一方面在国际舞台上打压中国的外交空间,支持蒋介石集团非法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致使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长期得不到恢复。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为什么用“恢复”?而不用“加入”之类的说法?打了折扣的和平理想结合教材与毛泽东的话思考: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是什么?毛泽东明确表示,要去,为什么不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和中小国家用轿子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 要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取得成功的重要的内在因素是什么?另外: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21日)“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呵!”
———周恩来“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身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1、中美关系正常化“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一九七九年邓小平访美一九七二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请按表完成此过程。美乒乓球队访华1972.21971.71971.4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发表建交公报1979.1中美正式建交1978.12 2、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在动荡的世界形势下,
应该加速实现同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邦交正常化
强有力地开展和平外交。”
——田中角荣1、直接促使田中首相要加速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是什么?
2、此行的目的为何? 70年代中国取得了哪些外交成果?
其中的关键是什么? 三大外交成果: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的缓和,中日关系的改善。
关键:中美关系的缓和。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日建交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美建交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B主要因素:改革开放的需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这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的稳定环境 (一)、外交政策的调整1、原因
国际因素:国际秩序中多极化趋势出现 西欧各国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第三世界力量不断壮大 ,冲击了两极格局决策因素:邓小平提出新论断 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经济和科技日益成为国际关系中的的关键因素;预测出未来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多极化。 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2、调整 :(1)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
(2)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3)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二)、活跃的多边外交2000.9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次首脑会晤
(美国,纽约,华尔道夫饭店)2005年9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圆桌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1996年9月,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中国维和部队整装待发维和行动(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1、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活动 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本区域国家和地区加强多边经济联系、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织之一。
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为“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
目前共有21个成员国,拥有世界世界人口的45%,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55%,贸易额为世界总额的46%。每年一届部长级年会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1年10月,中国上海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
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
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亚太经合组织成员2、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SCO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吉尔吉斯共和国总理 俄罗斯联邦政府主席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总理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总理 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首次元首会议在上海举行3、加强与东盟、欧盟的合作中国和东盟全方位合作,涉及到政、经、安全、国际和地区事务等诸多领域。双方的合作将不仅推动东亚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还能推动亚洲与其他地方的合作。探究问题:从旧中国的“弱国无外交”到新中国初期的“一边倒”再到现在的“无敌国外交”,这说明什么问题?A.中共的正确领导
B.新中国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
C.我国的综合国力的不断强大课件22张PPT。一、历史的瞬间 永恒的记忆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乔的笑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被压抑了上百年的笑声,
这是扬眉吐气的笑,
这是强者的笑。
历史将永远定格在这激动的瞬间
----1971年10月25日 (1)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对联合国的筹建和成立做过重要贡献。(2)由于美国采取抵制中华人民共和共和国的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致使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长期得不到恢复。 探究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为什么用“恢复”而不用“加入”之类的说法?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3、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探究二:
中国为什么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一次握手,跨越了最辽阔的海洋;
一次旅行,破除了最深厚的坚冰;
一份公报,震撼着世界的格局。
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的七天,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①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②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④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动摇①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②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③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
祖国统一大业重要认识: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③美苏争霸需要基辛格秘密访华乒乓外交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尼克松访华12345、1978年12月发表《中美建交公报》,与《中美联合公报》相比,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代表。6、1979年元旦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之间最敏感的问题是台湾问题1.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缓和世界局势,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带动了众多西方国家与中国关系的改善,中国迎来了又一次建交高潮,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2.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和祖国统一。4.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中日建交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这是何等的宽容
这是何等的魄力
这就是中日两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三、中日建交“在动荡的世界形势下,
应该加速实现同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邦交正常化
强有力地开展和平外交。”
——田中角荣1、中美关系的改善
2、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3、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民间交往的推动原因------新时期的外交和而不同
和谐世界
孔子理念传五洲
新时期的中国
----自信、自豪、真正的负责任大国多边之手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1.背景2.目标3.成就(1)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国际形势的变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参加地区性的国际组织
2001年,上海 APEC会议
(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建立 维和任务:中国维和军人中国维和部队整装待发出征中国维和部队赴黎巴嫩维和在黎巴嫩执行任务在刚果(金)维和胡锦涛会见安南 强调中国将加强国际多边机制 2000.9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次首脑会晤(美国,纽约,华尔道夫饭店)1996年9月,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2005年9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圆桌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上海APEC会议 上海合作组织会徽?上海合作组织成员 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6国总理 互信求安全 互利求合作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