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乡镇与城镇空间结构 课件(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乡镇与城镇空间结构 课件(共5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02 11:3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课标考向分析(2021-2023年)
1.乡村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和乡村内部功能分区特征(重点,常见考向);
2.城镇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和内部功能分区特征;(重点,常见考向)
3.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重难点,常见考向)
4.城乡空间形态特征及其区位分析;(重难点,常见考向)
5.城乡规划和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重难点,常见考向)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乡村与城镇章节知识体系
在哪里(where)
有什么(what)
为什么(why)
影响(effect)
怎么办(how)
考点1:乡村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和乡村内部功能分区特征
学习任务(一):调查你家乡所在的地方,是城市、镇,还是乡村?图中乡村有哪几种土地利用方式,布局有何特点?
公共设施用地
居住用地
农业生产用地
乡村内部空间结构:以公共设施用地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一、乡村土地利用类型
①类型:依据农业生产特点,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
②分布: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耕 地
水域
林地
建筑用地
草地
二、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1.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①公共服务设施:位于乡村中心(公共、文化、多样)
②居住区:位于公共空间和农业生产区之间,是村民日常居住的场所;
③农业生产区:位于乡村最外围,是农业生产直接或者间接利用的土地。
备注:公共服务设施:多种多样,主要有信仰和祭祀、行政管理(村委会等)、生产生活、教育和休闲娱乐等。
2.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①形成初期:内部土地利用方式比较单一。
原因:除了农业用地和居住外,人们需求较少
②中后期: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简单的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原因:为满足居民社会需求出现一些公共设施
③一定规模村落会有提供祭祀、聚会、娱乐、商业、医疗、教育等多种服务公共设施,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
(2022年广东卷)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Z村位于岭南某城市边缘,国道穿村而过,附近有高速公路出入口。2018年全村土地面积1605.2hm2,其中农林用地占85.36%;户籍人口3430人,常住人口2114人,外出务工人口占38.37%,村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该村经济以种植与养殖为主,仅有一家自办企业,服务业几乎空白;另有三家外来重工业企业和一个度假村,企业原料与市场“两头在外”。与2008年相比,2018年该村的农林用地显著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明显。下图反映2018年该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构成。
(1)推测2008-2018年该村农林用地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6分)
①村庄道路占用农林用地
②外来企业建设需要征用农林用地;③住宅建设占用农林用地。
④满足城镇发展的用地需求,部分农林用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
【答案】(1)①满足城镇发展的用地需求,部分农林用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②外来企业建设需要征用农林用地;③村庄道路、住宅建设占用农林用地。
(2023年海南卷)岭南某古村落地处滨水低地,因势而建,内修墩塘,外防水患,形成具有“堤围护村,墩塘相间,墩上立宅,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景观特征的散村聚落结构(左图)。右图为该古村落的堤围及水闸分布示意图。
3. 下列示意图中,符合该村落空间结构特征的是( )
D
三、乡村振兴
合理规划和利用乡村的空间结构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1.主要措施:
通过规模化、产业化提升传统农业价值;
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
逐步完善公共服务系统
产业支撑
绿色生态
现代引领
考点2:城镇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和城镇内部功能分区特征
学习任务(二):调查你家乡所在的城镇,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右图中给下列四个功能区命名下?说说他们分布的位置、形态特点及成因。
1.形成过程: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城镇里人口相对较多,经济活动多样,出现了土地利用的专业化,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不同功能区一般没有明确界限,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这些不同的功能分区经过分布组合构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居住用地
政府机关用地
休憩及绿化用地
交通用地
文化教育用地
农业用地
……
商业区
工业区
居住区
其他 如行政区、
文化区、生态区、旅游休闲区
空间
集聚
同一类土地利用类型
功能区
分布
组合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形成过程
(2022年广东卷)下图反映国内某城市群15个城市1990-2018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及排序的变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影响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主要因素是( )
①人口规模 ②产业发展
③建城历史 ④生态环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会导致住宅区的面积增大,导致城市扩张,①符合题意;
产业发展会导致工业区等的用地规模扩大,带来城市建成区的扩展,②正确;
建城历史与生态环境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变化影响不大,③和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A
(2022年上海卷)(一)上海昔日很多苏州和和黄埔将沿岸工业遗迹被改造,由生产区域改为生活区域,根据下图,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黄浦江下游西北岸区内拥有14所高等院校。新中国成立后,滨江企业密集码头,厂房,仓库沿江而立,20世纪90年代,杨浦滨江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迁,老厂纷纷关停。留下众多破旧厂房。2012年起,上海市推进城区改造,在修缮保护业工业遗存的同时,植入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功能。把滨江打造成为世界级滨水公共空间。
材料二:上海市工业遗产分布图和上海部分工业遗产的现在功能及用途表。
表1上海部分工业遗产的现在功能及用途表
23.分析改造前后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名称 建设时间 所在区域 现在功能及用途
永兴仓库旧址 1935 年 虹口 北外滩创意园
市南发电厂旧址 1879 年 黄埔 世博园区观光塔
黄埔码头仓库旧址 1900 年 杨浦 申江北外滩公司
上海第十钢铁厂旧址 1956 年 长宁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原来用地类型:工业用地:改造后用地类型;商业用地
改造原因:①土地资源紧张、矿产资源短缺,区位优势下降;
②环境污染严重;③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
二、城市三大功能区特点的比较
城市最常见的功能分区主要是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
其分布形态与特征可对比分析如下:
城市功能分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居住区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工业革命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居住区与低级居住区;位置上高级居住区与低级居住区背向发展 高级住宅区: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
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为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符合市场最优和交通最优原则)
城市功能分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着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备注 ①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集中了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大公司,大银行;位于城市中心部位;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其他功能区分布: ②高新技术产业区:临近高等院校,建在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地区; ③物流、仓储用地:占地面积广,布局城市外围地租较低、交通便利的地区; ④文化区:远离工业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和发达通信的地区; 示意图 二、城市三大功能区特点的比较
“六看法”判读三大功能区
城市功能区的判断
看面积大小
看距市中心远近
看形态特征
看人口变化
看建筑物密度
看分布趋势
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商业区一般呈点状、线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商业区昼夜人口数量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人口变化相反;工业区昼夜人口数量差别最小
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迁移,占市中心比例逐渐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扩散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2022年浙江1月卷)高铁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产业升级和居民出行影响显著。高铁新城产业发展方向与其依托城市密切相关。下图为某高铁新城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该高铁新城空间结构,布局合理的是( )
A. I主要功能为科研、行政等 B. II主要功能为商贸、商务办公等
C. Ⅱ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均大于I D. III主要功能为居住、文化、教育等
布局和高铁枢纽高度关联的产业,商贸、商务办公等,该区域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最大,AC错误;
功能区与高铁距离关系
I区域为核心区,距离高铁站点最近
II区域在核心层外围,距高铁站点有一定距离
与高铁枢纽关联性有所降低,主要功能为科研、行政等,可是适当发挥高铁枢纽的带动作用,B错误;
III圈层距离高铁站点最远
其主要功能和高铁枢纽功能没有直接联系,可布局住宅、文化以及教育等和居民生活相关的公共服务业。D正确;
D
(2021年海南卷)甘肃省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下图示意张掖市区路网和工业用地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张掖市区工业布局的特点是( )
A. 靠近水源地,方便用水
B. 与住宅区混合,方便通勤
C. 靠近交通线,便于运输
D. 分散布局,均衡发展
C
(2021年重庆卷)2014年,荷兰鹿特丹市政府将位于市中心的一个露天市场改建成“缤纷市场”。该市场是集居住、购物、餐饮、文物展示和地下停车等于一体的庞大拱形建筑(图2),已成为鹿特丹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4.“缤纷市场”靠近鹿特丹市的( )
A.大型仓储区 B.工业区 C.中央商务区 D.航空港
A:大型仓储区宜靠近大型工业区(或生活区)、交通便利、租金低廉、场地开阔,不宜布局在城市中心,A错误;
B:工业区占地面积大,环境污染严重,分布在市区外缘,B错误;
C : 中央商务区是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也同时是市中心。该“缤纷市场”位于鹿特丹市中心,所以靠近鹿特丹市的中央商务区,C正确;
D :航空港占地广,噪声污染大,要求地形开阔平坦,宜布局在距城市较远的地方,D错误。
C
(2021年北京卷)11. 图为某特大城市四个地铁站(非换乘站)工作日进出站人数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最可能位于居住区的站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B
微考点3: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形成变化因素
经济因素
决定愿意付租高低的经济活动
付租能力:商业>住宅>工业
影响地租高低
交通便捷程度
距离城镇中心远近
其他因素
政策、文化、政策等因素等
影响地租高低:①交通便捷程度: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离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越高;
②距离城镇中心远近:距离城镇中心越近,土地租金越高;
历史
(保护历史风貌)
种族
环境保护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变化因素
1.城市功能区的形成的主要因素
①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1)距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变化因素
1.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1)距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2)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变化因素
1.城市功能区的形成的主要因素
①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②.其他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变化因素
2.发展变化:城镇内部空间结构随着城镇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
时期 城镇发展初期 城镇发展中后期
地域范围 狭小 扩大
各类功能用地的关系 混杂分布,并且在中心区域自然集中 分区明显
工业区 发展方向 在中心区域自然集中 城镇中心的工业企业纷纷外迁,原有工业用地被改造
原因 市场、交通等优势的吸引 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居住区 发展方向 在中心区域自然集中 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居住区与低级居住区;位置上高级居住区与低级居住区背向发展
原因 市场、交通等优势的吸引 收入改善,对环境质量要求升高
商业区 发展方向 在中心区域自然集中,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有些商业区布局城镇郊区环路或者高速公路旁
原因 市场最优原则 交通最优原则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展变化
(2022年广东卷)我国某特大城市一老旧厂区经过近十年的改造,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最佳文化创意产业园。2008年以来,该产业园又持续转型为文创旅游空间,大众游客替代文创从业者和爱好者成为消费的主要群体。下图示意2008--2019年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的原因不包括( )
A. 政府政策引导
B. 产业结构转型
C. 消费需求推动
D. 建筑布局调整
D
(2022年广东卷)我国某特大城市一老旧厂区经过近十年的改造,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最佳文化创意产业园。2008年以来,该产业园又持续转型为文创旅游空间,大众游客替代文创从业者和爱好者成为消费的主要群体。下图示意2008--2019年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示的功能分区演化对该产业园带来的影响是( )
①土地租金上涨 ②商业规模缩小
③消费群体减少 ④文创功能收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B
微考点4:城乡空间形态特征及其区位分析
学习任务(三):调查你家乡所在的地方,是城市、镇,还是乡村?图中乡村形态有哪几种方式?乡村村落分布的位置有何特点?
环状分布
团状分布
带状分布
零星分布
一、村落的形态比较
形状 自然环境 位置
团状 地形为平原、盆地 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周边
带状 地势高,水源近 沿河道延展,或避免洪水浸淹而沿着高地呈条带状延伸
环状 地形为山地,水源为池塘、井等 绕山环水而建
零散分布 自然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低),田块小 绿洲地区,丘陵和山地缓坡坡处等
备注 乡村: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农业用地的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学习任务(三):调查你家乡所在的地方,是城市、镇,还是乡村?观察下列三个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描述其城市空间形态特点。
条带状
团块状
组团状
①高低起伏的地形差异及南北两山的阻隔使得兰州城市自由扩展受到很大限制,,黄河谷地地势平坦、用水便利,交通条件较好,这为城市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成都属于团块状的城市空间结构,这跟当地的地形有关。成都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功能区的分布不受地形的阻隔,使之可以成片分布。
③沈阳以组团式的松散布局结构建设,沿三环高速公路向沈山、沈大、沈哈、沈抚、沈丹、沈盘等交通干线放射方向发展。
二、城乡空间形态特征及其区位分析
项目 集中团块状 组团状 条带状或放射状
示意图
影响 因素 平原地形、城镇中心吸引力 城镇用地限制或河流、山脉 阻隔以及规划控制等 受交通线、河流或地形(山谷)限制
地域 形态 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 城镇由几片组成,每片就近组 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设施,各 片互不连属 城镇沿主要交通线、河流或谷地延伸
主要 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基础设施,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节省投资 便于城镇扩大规模,有利于城 镇环境保护,城镇更贴近自然 城镇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主要 缺点 易造成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 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 政建设投资大 城镇交通主要集中于某一方向,且运距很长
举例 成都、合肥、华盛顿等 重庆、浦东新区等 兰州、洛阳、西宁、
(2021年海南卷)甘肃省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下图示意张掖市区路网和工业用地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张掖市区城市空间发展的特点是( )
A. 东西扩展
B. 由分散到相对集中
C. 南北扩展
D. 由中心城区向周围拓展
D
(2023年山东卷)辽宁省抚顺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基地(图)。抚顺市早期城市中心和工矿区主要分布在浑河南岸。由于煤炭开采与城市建设矛盾日益突出,1972年城市发展重心开始向浑河北岸转移,然而1983年城市发展重心又转回浑河南岸。近年来,抚顺市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城区功能布局。完成下面小题。
11. 影响抚顺市早期城市形态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风向 B. 地形
C. 资源 D. 河流
C
(2022年河北卷)中国瑞丽市和缅甸木姐市山川相连、语言相通、习俗相近;两市城区同处瑞丽江河谷,东西狭长,南北隔江相望,口岸交流频繁。瑞丽市经济以二、三产业为主,木姐市经济以农业为主,近年来,密切的经济合作推动着两市协同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影响两市城区形态和扩展方向的根本因素为( )
A.地形条件 B.经济产业 C.交通设施 D.口岸发展
A
考点5:城乡规划和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一、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①利用原则:统筹城乡发展;从城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等。
②意义:
合理利用城乡土地,建设资源节约型城乡
建设良好人居环境,构建环境友好型城乡
处理好各种关系,建设和谐的城乡等
③措施:
通过发展卫星城、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和河湖等生态涵养空间,可以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
通过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
通过规划,确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建筑物、街区或村落等,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
一、城乡规划途径与目的
规划途径 目的 示意图
发展卫星城, 合理规划工业区等 改善环境状况, 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
合理安排居住区、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 规划确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 建筑物、 街区或村落等 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 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 (2021年重庆卷)2014年,荷兰鹿特丹市政府将位于市中心的一个露天市场改建成“缤纷市场”。该市场是集居住、购物、餐饮、文物展示和地下停车等于一体的庞大拱形建筑(图2),已成为鹿特丹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据此完成3~4题。
3.鹿特丹市政府将露天市场改建为“缤纷市场”有利于( )
A.减少交通流量 B.集约利用土地
C.推动工业发展 D.减弱热岛效应
鹿特丹市政府将露天市场改建为“缤纷市场”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B正确;该“缤纷市场”位于市中心,集居住、购物、餐饮、文物展示和地下停车等于一体,会加剧热岛效应,D错误。
市政府将位于市中心的露天市场改建成“缤纷市场”,不能减少鹿特丹市的交通流量,也不能推动该市工业发展,A、C错误;
B
(2023年湖北卷)“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图示意该模式中“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完成下面小题。
1. 该模式发展的基础是( )
A. 人口规模 B. 基础设施 C. 生产水平 D. 资源禀赋
【1题详解】据材料,“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依托乡村的资源禀赋,以乡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实现乡村振兴。由此可知,该模式发展的基础是资源禀赋,D正确,人口规模、基础设施、生产水平不是其发展的基础,ABC错误。故选D。
D
(2023年湖北卷)“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图示意该模式中“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完成下面小题。
2. “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 )
A. 乡村旅游开发 B. 生态环境建设 C. 农副产品加工 D. 电子商务推广
【2题详解】读图可知,“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乡村营造乡土景观、提供空间资源,协调乡村产业结构,提供特色景观资源,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故“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乡村旅游开发,实现“产、村、景”各要素融合,从而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A正确;生态环境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只是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BC错误;电子商务推广仅仅是一种宣传手段及农产品等销售模式的增加,D错误。故选A。
A
(2023年湖北卷)“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图示意该模式中“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3. 该模式的特色在于( )
A. 推动城镇服务业逐渐向周边传统村落转移
B. 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C. 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
D. 协调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衡发展
【3题详解】该模式的特色在于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C正确;推动城镇服务业逐渐向周边传统村落转移、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属于传统的发展模式特征,AB错误;该发展模式强调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而不完全是均衡发展,D错误。故选C。
C
二、工业区的规划问题
城镇功能区的规划—注意工业区布局:“风水宝地”
风频、风向与工业布局
盛行风或主导风:
下风向/垂直郊外
如:欧洲西部
季风:
与风向垂直郊外
如:中国东部
多风向:
最小风频上风向
二、工业区的规划问题
二、工业区的规划问题
“水”
工业布局
有水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河流下游;对水质要求高的工业应布局在河流上游;运输量大的工业可利用水运条件。
“宝”
原料导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原料产地;市场导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市场附近;动力导向型工业应布局在电站附近;技术导向型工业应布局在科技发达地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劳动力充足地区。
“地”
工业应布局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地区。
微观上厂址选择,主要考虑环境,地价等因素。
三、合理协调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关系问题
布局
“地”
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者近郊区
“地”
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和设置防护带
“地”
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布局在城内居民区
“地”
严重污染或者用重大安全隐患的工业要远离城市,并考虑盛行风向和水源地
(2023年山东卷)辽宁省抚顺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基地(图)。抚顺市早期城市中心和工矿区主要分布在浑河南岸。由于煤炭开采与城市建设矛盾日益突出,1972年城市发展重心开始向浑河北岸转移,然而1983年城市发展重心又转回浑河南岸。近年来,抚顺市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城区功能布局。完成下面小题。
13. 为优化功能布局,抚顺市城区宜( )
A 向东建设新城镇发展带
B. 向南建设宜居宜业新区
C. 向西承接沈阳产业外延
D. 向北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