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教研组
科学 学科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 常见的力------弹力
核心概念 关注利用力学知识可以解决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内容与要求 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弹力、浮力、摩擦力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能说出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弹力 课 型 新授
课 时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 11.27
教学内容解析 "常见的力"单元属于物质科学领域中的"运动和力"的范畴。本单元是在二年级学生认识了"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的基础上,进一步引领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弹力、浮力、摩擦力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活动。活动1"感受弹力"用生活中见的可形变物体引导学生亲身感受弹力,目的是通过观察体验,建构弹力的概念。活动2"研究弹簧弹力的大小"目的是引导学生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认识弹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接纳他人的观点 科学思维:乐于探究,积极思考,分享彼此的想法 探究实践:能在使用圆珠笔的过程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能利用身体和恰当的工具感受弹力。 态度责任:能对探究弹力产生兴趣。能实事求是,对实验中的现象进行客观分析。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什么是弹力。 难点:能说出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课前自主学习指导 能在使用圆珠笔的过程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能利用身体和恰当的工具感受弹力。认识什么是弹力。
关键问题解决 认识什么是弹力 能说出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习评价设计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三级备课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演示:用手按圆珠笔顶部,笔尖伸出;松开后,笔尖会自动弹回去。 2.提问:为什么圆珠笔的笔尖能自动弹回去?让孩子可按圆珠笔 亲身感受弹力。活动意图说明:让孩子通过日常现象,感受弹力,以培养学生多 观察和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 环节二:观察体验,获取事实1.猜想:圆珠笔中可能有怎样的装置、零件,可以实现自动弹回? 2.观察:拆开圆珠笔,看看笔芯上部有什么?(弹簧)用手拉、压弹簧,观察弹簧长度有什么变化?你的手有什么感觉?(可能有一种使它恢复原来形状的弹簧。) 让学生通过用手按一按圆珠笔,用手拉一拉橡皮筋,看一看圆珠笔中的弹簧和橡皮筋的形状变化。活动意图说明: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弹力的作用环节三:实践操作,汇报交流,形成结论活动一:弹性和弹力 拿出课前准备的具有弹性的物品:钢尺、海绵、篮球、橡皮筋,用手使它们产生形变。你的手有什么感觉?手放松,体会这些物品在恢复原状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小结:说说橡皮筋在我们用手拉长前、拉长着、拉长后松手,这三个过程中,它的变化和我们的手的感觉是怎么样的?按压圆珠笔时候我们的手什么感受? 活动二:什么物体有弹性? 将实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0页中。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弹力的作用 让学生知道橡皮筋在这三个过程中的变化,按压圆珠笔感受弹力。 引导:我们用手推、压这些物品时,它们发生了形变,对手产生一个力,这个力就是弹力。弹力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如海绵、弹簧、橡皮筋、篮球、钢板尺、弹簧测力计具有弹性。 活动意图说明: 学生通过活动才能发现的,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动手的能力。环节四:小组合作,研究弹力1.提出问题,形成假设。 (1)提问:弹簧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你知道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吗? (2)引导: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弹簧弹力大小的秘密。 2.理解记忆,掌握方法。 (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弹簧、铁架台、刻度尺、钩码)。 提问:怎样才能观察到弹簧弹力的大小?你准备怎样进行研究? (2)教师出示实验方法: 实验1:拉伸弹簧。 ①将一根弹簧挂在铁架台横梁上。 ②垂直向下拉伸弹簧稍短的距离,恢复原状后,再垂直向下拉伸弹簧稍长的距离,体会哪个弹力更大? 实验2: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力大小的关系。 ①将弹簧挂在横杆上,用刻度尺测量它的长度并记录。 ②在弹簧下端挂1-3个钩码,分别测量弹簧的长度。 ③推测弹簧伸长的长度 与钩码重量的关系。 实验3:弹簧弹力大小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①换用不同的弹簧,挂上同样重量的钩码。 请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实验情况,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讨论:这些现象说明什么?(1)学生讨论,做出假设。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完善实验方法。 (3)分别测量长度,并记 研究弹菁弹力的大小 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 钩码弹簧伸长的个数 和长度的关系。 学生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0页中 总结: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对手产生的弹力越大。钩码越多,即拉力越大;弹簧伸长长度越长,即弹力越大。 活动意图说明:
让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大胆尝试,激发孩子们的探究精神和大胆动手的能力。
“双减”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 弹力产生的条件是 和 。 二、判断题。 1. 生活中常见的弹性物品有很多,如钢板尺、海绵、篮球、橡皮筋、木头等。( ) 2. 弹簧测力计的测量是没有限度的。( ) 3. 圆珠笔的笔尖能自动弹回去,靠的是圆珠笔内的弹簧发生了形变,产生了弹 力。( ) 4. 弹力不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 教学思维导图设计 16.弹力 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对手产生的弹力越大。 钩码越多,即拉力越大;弹簧伸长长度越长,即弹力越大。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指导教师建议 本单元属于物质科学领域中“运动和力”的范畴。本课设计从生活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圆珠笔,亲身感受弹力。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弹力并且归纳出弹力及弹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