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硫的转化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2 硫的转化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02 13:0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 硫的转化 同步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加碘食盐主要添加的是KIO3
B.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C.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D.在空气质量日报中CO2含量属于空气污染指数
2.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一届科技冬奥、绿色冬奥。下列冬奥会期间实行的措施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的是(  )
A.“飞扬”火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
B.冬奥会所有场馆100%采用太阳能、风能供电
C.“冰丝带”制冰用二氧化碳代替传统的氟利昂作制冷剂
D.冬奥会使用以玉米、秸秆等为原料合成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作餐具
3.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下列措施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B.提倡使用太阳能
C.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D.提倡个人使用大批量汽车
4.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A. B. C. 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6.向FeCl3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有沉淀生成,此沉淀是(  )
A.Fe(OH)3 B.FeS C.S D.BaSO4
7.CO是甲酸(HCOOH)的酸酐,将甲酸与下列某物质混合可制取CO,该物质是(  )
A.浓硫酸 B.碳粉 C.NaOH固体 D.Na2O2粉末
8.下列有关实验描述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
A.向久置于空气中的亚硫酸钠中加入氯化钡产生沉淀,说明亚硫酸钠已变质
B.硫酸型酸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pH变小,说明硫酸具有还原性
C.水银温度计打碎后,用硫粉覆盖即可除去水银,体现了硫元素的还原性
D.将通入品红溶液中,待溶液褪色后,加热,溶液恢复原色,说明的漂白是可逆的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产生沉淀,此沉淀是BaSO3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KNO3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NaHSO4溶液,沉淀溶解
D.在Fe(OH)3 胶体中加入稀盐酸,可观察到红褐色胶体变为棕黄色溶液
10.用于检验火柴头燃烧可产生SO2的装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11.下列有关SO2的性质的探究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实验
记录 A 无色 无色 无现象 无色溶液
B 红色 无色 白色沉淀 白色溶液
C 红色 红色 白色沉淀 白色溶液
D 无色 无色 白色沉淀 无色溶液
A.A B.B C.C D.D
12.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脱水性)
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氧化性、酸性)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棉状的炭生成(吸水性)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不挥发性)
13.下列对于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对“地沟油”进行分馏可得到汽油
B.向煤中加入适量CaSO4,可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量
C.误食可溶性重金属盐后,应采取的有效应急措施是喝大量的豆浆或牛奶
D.PM2.5二氧化碳都属于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
14.压缩天然气汽车以天然气代替汽车用油,具有价格低、污染少、安全等优点。未经处理的天然气含有H2S, 直接使用会造成大气污染,T.F菌在酸性溶液中可实现天然气的催化脱硫, 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脱硫过程是将H2S转化为 FeSO4
B.Fe2(SO4)3 可以视为该脱硫过程中的催化剂
C.该脱硫过程的总反应为:2H2S+ O2 = 2S + 2H2O
D.该脱硫过程不能在高温下进行
15.SO2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低浓度SO2废气的处理是工业难题,目前常用的一种处理方法如下
已知:反应器中发生反应3H2+SO2=H2S+2H2O。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O2是有毒气体,能形成酸雨破坏环境,不能用作食品的防腐剂
B.二乙醇胺的作用是吸收H2S,且可以循环使用
C.再生塔中加热分解重新获得H2S,主要目的是富集H2S
D.理论上燃烧室中的O2可以用SO2代替
16.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钝化是利用了浓硫酸的(  )
A.脱水性 B.吸水性 C.酸性 D.强氧化性
二、综合题
17.
(1)硫酸被人们誉为“化学工业之母”,在国民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硫酸的性质有:A.高沸点;B.强酸性;C.吸水性;D.脱水性;E.强氧化性。在下列硫酸的用途或化学反应中,硫酸可能表现上述的一个或者多个性质,试用字母填空:
①硫酸可用作气体干燥剂   ;
②往晶体硫酸铜中加液硫酸,晶体变白   ;
③浓硫酸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又变黑   ;
④浓硫酸使蔗糖变黑,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
⑤浓硫酸与FeO反应   ;
⑥运用铁制槽车和铝制槽车送输浓硫酸   。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绿色发展、生态保护成为中国展示给世界的一张新“名片”。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NOx,形成酸雨,污染大气,采用NaClO2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可对烟气迸行脱硫、脱硝,效果非常好。
①完成下列对烟气脱硝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ClO2-+    NO+   =Cl-+   NO3-+   。
②SO2有多种处理方式,写出用过量氨水吸收尾气的离子方程式:   。
18.S元素在自然界的转化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1)汽车尾气与燃煤烟气中含有的SO2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图中A的化学式是   。
②硫酸型酸雨对大理石石像腐蚀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煤炭中以FeS2形式存在的硫,可用微生物脱硫技术脱去,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
ⅰ.2FeS2+7O2+2H2O 4H++2Fe2++   ;
ⅱ.4Fe2++O2+4H+ 4Fe3++   ;
ⅲ.FeS2+2Fe3+ 3Fe2++2S;
ⅳ.2S+3O2+2H2O 4H++2SO42-。
已知:FeS2中的铁元素为+2价。
回答下列问题:
① 将上述ⅰ、ⅱ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② 在线桥上标出反应ⅲ中电子转移的数目:    
③ 观察上述反应,FeS2中的S元素最终转化为   从煤炭中分离出来。
(3)生物质混煤燃烧是当今能源燃烧利用的最佳方式之一。燃煤过程中生成的SO2会与NaCl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和Cl2。你认为反应物除SO2、NaCl外还有   ,判断的理由是   。
(4)另一种烟气脱硫技术是石灰法,即在煤燃烧时加入生石灰(CaO)即可除去SO2,最后生成CaSO4,请写出该化学方程式:   。并计算在10 kg 含硫 1.6% 的煤中理论上加入   kg生石灰合适。
1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常温下某非金属氧化物形成的未知气体的成分,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持续通入发现浑浊又变澄清,由此该小组成员对气体的成分提出猜想。
(1)[提出猜想]
猜想1:该气体为CO2。
猜想2:该气体为SO2。
猜想3:   。
(2)为了验证猜测,该小组设计实验加以探究。
[实验探究]
该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将气体从a端通入。
B中应该装下列________试剂(填编号)。
A.NaCl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盐酸 D.澄清石灰水
(3)A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
(4)D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通过该实验,该小组同学观察到以下三个实验现象:
①A中品红溶液褪色 ②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 ③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得出结论]
由上述现象,该小组同学确认该气体的成分为:   。
20.按要求填空
(1)浓硫酸具有如下的性质:A.酸性B.强氧化性C.吸水性D.脱水性,E难挥发性。下列事实主要表现浓硫酸的什么性质(填字母序号)。
①浓硫酸使蔗糖变黑   
②碳投入热的浓硫酸中溶解   
③浓硫酸与氧化铜反应   
④浓硫酸干燥氢气   
(2)浓硝酸具有如下的性质:A.酸性B.强氧化性C.不稳定性,下列事实主要表现浓硝酸的什么性质(填字母序号)。
①浓硝酸需避光保存   
②常温下可用铝或者铁遇浓硝酸钝化   
(3)二氧化硫气体在下列反应中表现的性质填写在横线上。
A.氧化性B.漂白性C.还原性D.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①SO2+2OH-= +H2O   
②SO2+2H2S=3S↓+2H2O   
③SO2+Ca(OH)2=CaSO3↓+H2O   
④SO2+Cl2+2H2O=2HCl+H2SO4   
21.已知SiO2、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Mg和Na的化学性质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Mg和SO2反应的实验.
(1)选择制取SO2的合适试剂   .
①10%的H2SO4溶液 ②80%的H2SO4溶液
③Na2SO3固体 ④CaSO3固体
(2)写出装置乙和B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3)你认为该装置是否有不足之处?   .如果有,请说明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A.食用加碘精制盐是将碘酸钾按一定比例(每千克含碘为35毫克±15毫克)加入食盐中配制而成的,故A符合题意;
B.杀菌消毒用的是医用酒精(75%),不是无水乙醇,故B不符合题意;
C.绿色食品在中国是对具有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故C不符合题意;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主要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质量日报内容,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加碘食盐中添加的是KIO3;
B.杀菌消毒的酒精是75%;
C.绿色食品是不受任何化学污染的食品;
D.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质量日报内容.
2.【答案】D
【解析】【解答】A.“飞扬”火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A不选;
B.冬奥会所有场馆100%采用太阳能、风能供电,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不选;
C.“冰丝带”制冰用二氧化碳代替传统的氟利昂作制冷剂,减少氟利昂对臭氧层空洞造成的影响,故C不选;
D.冬奥会使用以玉米、秸秆等为原料合成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作餐具,减少塑料的使用,可防止白色污染,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要先明确,所谓的白色污染指的是塑料垃圾,目前采用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作为餐具,可以有效减少塑料的使用。
3.【答案】D
【解析】【解答】A、含铅汽油能污染空气,推广使用无铅汽油有利于环境保护,A不符合题意;
B、提倡使用太阳能,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产生,B不符合题意;
C、含磷洗衣粉能使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赤潮、水华现象发生,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环境保护,C不符合题意;
D、提倡个人使用大批量汽车,会消耗更多的燃料,产生污染物,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分析】根据在生活中的使用情况分析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判断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即可。
4.【答案】C
【解析】【解答】A.氯气不与浓硫酸反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故A不符合题意;
B.CO2属于酸性气体,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故B不符合题意;
C.氨气属于碱性气体,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因此常用碱石灰干燥氨气,故C符合题意;
D.SO2属于酸性气体,可用浓硫酸干燥,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不能干燥碱性、还原性气体。
5.【答案】C
【解析】【解答】解:①正常雨水因溶有二氧化碳而导致pH略小于7,酸雨的pH小于5.6故①错误;
②汽车尾气中含有CO、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故②正确;
③二氧化硫对人体有害,不能用来漂白食品,故③正确;
④氯气能与有机物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对人体有害,故④正确;
⑤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导致水的富营养化,不能随意排放,故⑤错误.
故选C.
【分析】①正常雨水的pH略小于7;
②汽车尾气中含有CO、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
③二氧化硫对人体有害;
④氯气能与有机物发生加成反应;
⑤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导致水的富营养化.
6.【答案】D
【解析】【解答】向FeCl3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发生反应:2FeCl3+SO2+2H2O=2FeCl2+H2SO4+2HCl,H2SO4+BaCl2=BaSO4↓+2HCl,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两者在水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硫酸生成,钡离子和硫酸根反应,有硫酸钡沉淀生成。
7.【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甲酸脱去一分子水生成一氧化碳,而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以使有机物甲酸脱水生成一氧化碳,其他物质具备具有脱水性,
故选:A.
【分析】浓硫酸的脱水性指浓H2SO4将有机物里的氢、氧元素按原子个数比2:1脱去生成水的性质,据此解答.
8.【答案】D
【解析】【解答】A.无论亚硫酸钠是否变质,加入氯化钡之后,都会产生白色沉淀,故不能说明亚硫酸已变质,A不符合题意;
B.硫酸不具有还原性;硫酸型酸雨产生的历程是SO2和H2O反应生成H2SO3,H2SO3被氧化为H2SO4;硫酸型酸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pH变小,是因为H2SO3被氧化,说明H2SO3具有还原性,B不符合题意;
C.水银温度计打碎后,用硫粉覆盖即可除去水银,发生反应Hg+S=HgS,体现了S的氧化性,C不符合题意;
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生成无色物质,待溶液褪色后,加热,无色物质分解,溶液恢复原色,说明SO2的漂白是可逆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亚硫酸钡也是白色沉淀;
B、硫酸不是还原性酸;
C、硫和水银的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体现为氧化性;
D、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其漂白性是不稳定的,容易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9.【答案】C
【解析】【解答】A.通入SO2后,溶液呈酸性,NO3-将SO2氧化成SO42-,Ba2+与SO42-形成BaSO4沉淀,不符合题意;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Cu处在H的后面,Cu与稀硫酸不反应,再加入KNO3,发生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铜粉溶解,不符合题意;
C.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的白色沉淀为Al(OH)3,NaHSO4溶液具有强酸性,加入NaHSO4溶液发生反应Al(OH)3+3H+=Al3++3H2O,沉淀溶解,符合题意;
D.稀盐酸属于电解质溶液,在Fe(OH)3胶体中加入稀盐酸,先发生胶体的聚沉后Fe(OH)3溶解,可观察到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红褐色沉淀溶解变为棕黄色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硝酸根具有氧化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铜和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放出一氧化氮气体;
C.氢氧化铝属于弱碱,会溶于酸性条件;
D.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时,加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叫做胶体的聚沉。
10.【答案】B
【解析】【解答】解:火柴头燃烧产生二氧化硫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气体应深进浅出,针筒应向右边吸气,如果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火柴头燃烧可产生SO2,所以装置B符合,故选B.
【分析】火柴头燃烧产生二氧化硫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气体应深进浅出,针筒应向右边吸气,由此分析解答.
11.【答案】D
【解析】【解答】SO2溶于水,能与H2O反应生成H2SO3,溶液显酸性,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因此a中溶液为无色;
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因此b中溶液变为无色;
SO2具有还原性,HNO3具有氧化性,能将SO2氧化成SO42-,与Ba2+反应形成BaSO4白色沉淀,因此c中可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
由于酸性H2SO3综上,四个试管中产生的现象为:无色、无色、白色沉淀、无色溶液,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是对SO2性质的考查,结合SO2的漂白性、酸性、氧化性和还原性进行分析。
12.【答案】B
【解析】【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则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的质量增大,表现的是浓硫酸的吸水性,故A错误;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则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还生成硫酸盐,表现的是浓硫酸的氧化性和酸性,故B正确;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有机物中的H、O元素以水的形式脱出,则浓硫酸在白纸上书写的字迹变黑,表现的是浓硫酸的脱水性,故C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来干燥某些与浓硫酸不反应的酸性或中性气体,如氢气、二氧化碳等,表现的是浓硫酸的吸水性,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具有挥发性来分析;
B.根据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来分析;
C.根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来分析;
D.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来干燥某些与浓硫酸不反应的酸性或中性气体.
13.【答案】C
【解析】【解答】A、“地沟油”的成分主要是油脂,即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汽油的成分是烃,故地沟油分馏不能得到汽油,故A错误;
B、因为CaSO4与SO2不反应,所以在煤中加入CaSO4,不能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量;要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量,通常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或生石灰,故B错误;
C、误食可溶性重金属盐后,会使蛋白质变性而中毒;喝大量的豆浆或牛奶可以解毒,因为豆浆或牛奶含有大量蛋白质,故C正确;
D、二氧化碳是无毒气体,不属于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地沟油”的成分主要成分是油脂,即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汽油的成分是烃;
B、要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量,通常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或生石灰;煤中加入CaSO4不能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量,因为CaSO4与SO2不反应;
C、重金属盐中毒实际上是重金属离子能改变蛋白质的结构;
D、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包括有害气体和颗粒物.
14.【答案】A
【解析】【解答】A.依据图示可知该脱硫过程是将H2S转化为S,A符合题意;
B.依据图示可知,T.F菌在酸性溶液中可实现天然气的催化脱硫,Fe2(SO4)3氧化硫化氢,自身被还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被氧气氧化成硫酸铁,Fe2(SO4)3为催化剂,B不符合题意;
C.依据图示:在硫酸铁催化剂条件下硫化氢与氧气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水,反应总方程式:2H2S+O2═2S+2H2O,C不符合题意;
D.TF菌成分为蛋白质,高温下能够使蛋白质变性,所以该脱硫过程不能在高温下进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依据图示可知硫化氢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单质和硫酸亚铁,所以硫化氢转化为硫单质;
B.催化剂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性质都不变;
C.依据图示可知硫化氢与氧气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水;
D.高温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理活性。
15.【答案】A
【解析】【解答】A.SO2是一种有毒气体,具有还原性,也可作为食品的防腐剂,如SO2是红酒的添加剂,选项错误,A符合题意;
B.二乙醇胺可吸收反应生成的H2S,由流程可知,二乙醇胺可循环使用,选项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再生塔中加热分解重新获得二乙醇胺和H2S,此时得到的H2S纯度较高,因此再生塔主要的目的是富集H2S,选项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由于H2S和SO2能反应生成S和H2O,因此燃烧室中的O2可以用O2代替,选项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是对SO2处理的考查,结合流程和SO2的性质进行分析即可。
16.【答案】D
【解析】【解答】在常温下,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铁表面氧化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金属的进一步氧化,即发生钝化,故铁发生钝化现象是利用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故答案为:D。
【分析】依据在常温下,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分析解答。
17.【答案】(1)C;C;BD;DE;BE;E
(2)3;4;3;4;2H2O;SO2+2NH3·H2O=2NH +SO +H2O
【解析】【解答】(1)①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可用作气体干燥剂,
故答案为:C;
②胆矾遇浓硫酸变白色,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
故答案为:C;
③硫酸显酸性,而浓硫酸又具有脱水性,因此浓硫酸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又变黑,
故答案为:BD;
④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蔗糖变黑,又因为浓硫酸还具有强氧化性,则碳粉与热的浓硫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和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故答案为:DE;
⑤浓硫酸与FeO反应生成硫酸铁、SO2和水,体现浓硫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
故答案为:BE;
⑥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够使铁、铝发生钝化,所以可用铁制槽车和铝制槽车送输浓硫酸,
故答案为:E;
(2)①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5价,失去3个电子。氯元素化合价从+3价降低到-1价,得到4个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以及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可知反应的方程式为3ClO2-+4NO+4OH-=3Cl-+4NO3-+2H2O;
②用过量氨水吸收尾气生成亚硫酸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NH3·H2O=2NH4++SO32-+H2O。
【分析】(1)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等进行分析回答即可;
(2)①根据元素化合价升降法进行配平化学方程式,注意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判断缺少的物质;
②过量氨气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和水。
18.【答案】(1)H2SO3或SO3或H2SO3与SO3;H2SO4 + CaCO3 = CaSO4 + H2O + CO2↑
(2)4SO42-;2H2O;2e-;SO42-
(3)O2;因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而Cl、S元素的化合价均升高,所以,有O2参与反应
(4)2SO2 + 2CaO + O2 = 2CaSO4;0.28
【解析】【解答】解:(1)①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SO 2+H 2O=H 2SO 3,2H 2SO 3+O 2= 2H 2SO 4或2SO 2+O 2 2SO 3,SO 3+H 2O=H 2SO 4,故图中A的化学式是H 2SO 3或SO 3或H 2SO 3与SO 3。
故答案为:H2SO3或SO3或H2SO3与SO3;
② 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是H2SO4 + CaCO3 = CaSO4 + H2O + CO2↑。
故答案为:H2SO4 + CaCO3 = CaSO4 + H2O + CO2↑;
(2)①根据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得失电子数目相等配平,反应ⅰ.2FeS2+7O2+2H2O 4H++2Fe2++44SO42-;反应ⅱ.4Fe2++O2+4H+ 4Fe3++4H2O;
故答案为:4SO42-;
②反应ⅲ.FeS2+2Fe3+ 3Fe2++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Fe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为+2价,电子转移的数目为2e-。
故答案为:2H2O;
③ 观察上述反应,FeS2中的S元素最终转化为SO42-从煤炭中分离出来。
故答案为:2e-;
(3)SO2与NaCl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和Cl2。硫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6价,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因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而Cl、S元素的化合价均升高,所以有O2参与反应。
故答案为:SO42-;
(4)生石灰(CaO)与SO2、氧气反应生成CaSO4,化学方程式为2SO2 + 2CaO + O2 = 2CaSO4。根据反应方程式知n(CaO)=n(S)=10 kg×1000g/kg×1.6% ÷32g/mol=5mol,m(CaO)=5mol×56g/mol=280g=0.28kg。
故答案为:2SO2 + 2CaO + O2 = 2CaSO4;0.28。
【分析】(1)①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SO2+H2O=H2SO3,2H2SO3+O2= 2H2SO4或2SO2+O2 催 化 剂 _ _ 2SO3,SO3+H2O=H2SO4;② 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碳和水;(2)①根据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得失电子数目相等配平;②反应ⅲ.FeS2+2Fe3+ 微 生 物 _ _ 3Fe2++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Fe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为+2价,电子转移的数目为2e-。③ 观察上述反应,FeS2中的S元素最终转化为SO42-从煤炭中分离出来;(3)SO2与NaCl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和Cl2。硫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6价,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4)生石灰(CaO)与SO2、氧气反应生成CaSO4。
19.【答案】(1)该气体为CO2和SO2的混合气体
(2)B
(3))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SO2
(4)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CO2
(5)CO2和SO2的混合气体
【解析】【解答】回忆学过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又变澄清的气体,只有CO2和SO2,所以提出的猜想是:①气体为CO2;②气体为SO2;③气体为CO2和SO2的混合气体。要验证气体的成分,必须先验证SO2是否存在,并除尽,再验证CO2气体的存在,因为SO2的存在对CO2的验证有干扰。
【分析】根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相似性质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又能变澄清,以及二氧化碳的存在对二氧化硫检验的干扰进行分析即可.
20.【答案】(1)D;B;A;C
(2)C;B
(3)D;A;D;C
【解析】【解答】(1) ①浓硫酸使蔗糖变黑,说明浓硫酸将蔗糖中的H元素和O元素以2:1的比例脱出,只剩余黑色的C,因此浓硫酸表现脱水性,
故答案为:D;
②碳投入热的浓硫酸中溶解,发生反应2H2SO4(浓)+C CO2↑+2H2O+2SO2↑,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故答案为:B;
③浓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盐和水,H2SO4+CuO=CuSO4+H2O,体现了浓硫酸的酸性,
故答案为:A;
④浓硫酸能吸收H2中的水蒸气,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故答案为:C;
(2) ①浓硝酸见光易分解,4HNO3 4NO2↑+2H2O+O2↑,体现了浓硝酸的不稳定性,
故答案为:C;
②常温下浓硝酸遇Fe或Al可在其表面迅速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使Fe或Al发生钝化,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故答案为:B;
(3) ①SO2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体现了SO2的酸性,
故答案为:D;
②SO2与H2S反应时,SO2的化合价降低,体现了SO2的氧化性,
故答案为:A;
③SO2与Ca(OH)2反应生成盐和水,体现了SO2的酸性,
故答案为:D;
④SO2与Cl2和H2O反应时,SO2的化合价升高,体现了SO2的还原性,
故答案为:C。
【分析】(1)①变黑主要利用了浓硫酸的脱水性②主要利用了强氧化性③体现了酸性④体现了酸性
(2)①易分解,不稳定性②钝化,强氧化性
(3)①与碱反应,体现了酸性 氧化物的性质 ②元素化合价降低,体现了氧化性 ③与碱反应体现了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④化合价增大,体现了强还原性
21.【答案】(1)②③
(2)Na2SO3+H2SO4 Na2SO4+H2O+SO2↑;3Mg+SO2 2MgO+MgS(或2Mg+SO2 2MgO+S,Mg+S MgS);吸收过量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3)有;在A和B之间没有连接一个干燥装置、C装置未与大气相通、在镁下方未垫一个不锈钢片、镁与玻璃管反应、未设计一个防倒吸装置
【解析】【解答】解:(1)依据强酸制备弱酸的原理,制取SO2应用浓H2SO4和亚硫酸盐,选项中不可选用CaSO3,因为CaSO3微溶于水,会附在固体表面,阻碍反应进行,
故答案为:②③;(2)装置乙为制取SO2的反应,方程式为Na2SO3+H2SO4 Na2SO4+H2O+SO2↑;Mg具有还原性,SO2具有氧化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3Mg+SO2 2MgO+MgS(或2Mg+SO2 2MgO+S,Mg+S MgS),二氧化硫可与碱反应,易防止污染空气,所以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过量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Na2SO3+H2SO4 Na2SO4+H2O+SO2↑;3Mg+SO2 2MgO+MgS(或2Mg+SO2 2MgO+S,Mg+S MgS);吸收过量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3)该装置中:①A中的水蒸气会进入B与Mg反应,在A、B中间应加干燥装置;②Mg能与SiO2反应,在Mg下方垫一不锈钢片,隔离Mg和SiO2;③尾气处理装置C试管用胶塞封闭,且无防倒吸装置,
故答案为:有;在A和B之间没有连接一个干燥装置、C装置未与大气相通、在镁下方未垫一个不锈钢片、镁与玻璃管反应、未设计一个防倒吸装置.
【分析】(1)依据强酸制备弱酸的原理,结合物质的性质,选择实验室制备SO2的试剂;(2)装置乙为制取SO2的反应;根据Mg与CO2的反应知B中Mg与SO2反应能生成氧化镁与单质硫,但单质硫能与镁反应生成硫化镁;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可用氢氧化钠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3)该装置中:①A中的水蒸气会进入B与Mg反应,在A、B中间应加干燥装置;②Mg能与SiO2反应,在Mg下方垫一不锈钢片,隔离Mg和SiO2;③尾气处理装置C试管用胶塞封闭,且无防倒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