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期中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各种研究技术和研究方法是科研顺利开展的保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的建立,使用了光学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的微细结构
B.施莱登和施旺运用完全归纳法得出细胞学说的相关内容
C.科学家为了研究细胞膜的结构,使用了电子显微镜
D.常需要利用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对已建立的假设进行修正和补充
2、“NDM1超级耐药菌”是指一类对几乎所有抗生素都具有抗药性的细菌,致死率很高,下列有关“NDM1超级耐药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NDM1超级耐药菌”与酵母菌都具有DNA和RNA
B.“NDM1超级耐药菌”的细胞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C.“NDM1超级耐药菌”的各项生命活动均离不开细胞
D.“NDM1超级耐药菌”与人体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具有细胞壁
3、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由一种冠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下列有关MERS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ERS病毒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所以病毒需要寄生生活
B.MERS病毒是一种生物,但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
C.病毒也有生命,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D.获取大量MERS病毒的方法是接种在营养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4、下列选项不能证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是( )
A.单细胞生物变形虫能进行摄食和分裂
B.人体的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C.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能释放氧气
D.用笔写字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
5、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的问题,错误的是( )
A.视野中一草履虫向右游动,可向右移动装片进行追踪
B.物像放大的倍数越大,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
C.物像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数目越多
D.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视野变暗
6、下图所示是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及其比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为细胞鲜重中元素的比重
B.细胞失去大部分水分后,C元素比例最大
C.因为O元素含量最多,所以O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最基本元素
D.图中含有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也可以找到
7、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冬季对农田灌溉不利于农作物越冬
B.夏收的农作物种子充分晒干有利于储存
C.外星空间是否有水是判断其是否存在生命的关键依据
D.细胞内自由水可转化为结合水,结合水不能转化为自由水
8、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各种“现象”和“主要原因”的叙述,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现象 主要原因
A 人和鼠细胞中蛋白质种类不同 细胞吸收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B 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储能不同 糖类和脂肪中各元素的比例不同
C 细胞中各元素含量不同 细胞能控制物质进出
D 淀粉和纤维素的功能不同 淀粉和纤维素中葡萄糖的空间排列不同
A.A B.B C.C D.D
9、生物学实验常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化。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鉴别细胞的死活时,台盼蓝能将代谢旺盛的动物细胞染成蓝色
B.在还原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混匀,水浴加热后由无色变成砖红色
C.变性的蛋白质依然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D.实验结束时需要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10、角蛋白是头发的主要成分,由2条肽链组成,含有2个二硫键。如图表示烫发的原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角蛋白是构成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为结构蛋白
B.卷发剂处理后,角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
C.烫发过程改变了角蛋白的空间结构,使头发变形
D.烫发过程中角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发生改变
11、科学家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这是因为( )
A.生物大分子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
B.在细胞干重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
C.碳元素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存在
D.不同生物体内碳含量差不多
12、下列广告语,完全符合科学性的是( )
A.洗发水中添加xx氨基酸可补充发丝营养,使发丝更坚韧
B.xx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有助于您的宝宝骨骼健康,促进骨骼发育
C.xx八宝粥由桂圆、红豆、糯米等精制而成,不含糖,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D.服用xx核酸保健品,增强基因的自我修复能力
13、下图表示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它可以作为药物(图中◎表示)的运载体,将药物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质体的膜结构与细胞膜均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
B.图a中是脂溶性的药物,图b中是能在水中结晶或溶解的药物
C.脂质体的形成与磷脂分子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特点有关
D.脂质体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层分子层的面积是该脂质体表面积的2倍
14、用驴皮熬成的阿胶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与人参、鹿茸一起被誉为“中药三宝”,其滋补作用体现为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组织细胞再生和增强免疫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驴皮细胞的脂肪含量较低,其耐寒能力较强
B.用驴皮熬成的阿胶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可能是必需氨基酸
C.食用阿胶能减少人体对糖类的摄入,因为阿胶中含有的多糖主要是纤维素
D.“中药三宝”具有滋补作用的原因是含有对人体有益的Zn、Fe、Ca等微量元素
15、如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A中的a为胰岛素,则体现了蛋白质的调节功能
B.精子和卵细胞受精时要发生图B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
C.图C中植物细胞不能通过④进行物质交换
D.图A、B中信息交流都需要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
16、胰腺癌死亡率高达90%,曾夺走乔布斯的生命。近来发现胰腺癌患者血液中有一种含量较多的特殊物质-HSATⅡ,一种非编码RNA(即不编码蛋白质的RNA),这一特殊RNA可以作为胰腺癌的生物标记,用于胰腺癌早期诊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SATⅡ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终产物
B.HSATⅡ携带遗传信息,是患者的遗传物质
C.HSATⅡ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D.HSATⅡ这类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二、读图填空题
17、下图为4种生物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此类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中,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具有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个)。
(2)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字母)是自养型生物,原因是其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其在湖水中过量繁殖会引起____________现象。
(3)图中属于病毒的是____________,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是人们很感兴趣的问题,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①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②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多数人支持第②种观点,其依据是:____________。
(4)眼虫与植物和动物都有相同之处,从进化的角度看,你认为眼点叶绿体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甲图表示物镜和目镜,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a.在观察物象时,若想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应选择图甲中的组合是____________。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是: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____________→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调节____________,使物像更清晰。
18、神经肽Y是由36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一条多肽链,与动物的摄食行为和血压调节具有密切关系。图甲表示神经肽Y的部分氨基酸组成和谷氨酸(Glu)的结构式,图乙表示某种核苷酸,图丙为核苷酸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连接Pro和Ser的化学键称为____________,组成神经肽Y的氨基酸中含有2个Glu,则神经肽Y含有的游离羧基至少有____________个。
(2)图乙中核苷酸的名称是____________,丙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__。
(3)由A、G、C、U4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____________种。
(4)组成鱼和人的神经肽Y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但两者的功能存在一定的差别,那么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5)从鱼体内提纯神经肽Y并喂养小鼠后,小鼠的摄食行为和血压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
(6)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遗传、变异和____________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9、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作答。
材料一:某研究人员利用猪血红细胞,制备了纯净的细胞膜。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物质,用非酶法处理后,若加入双缩脲试剂处理,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
材料二: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PI染色实验发现,仅有死亡细胞的细胞核着色。
材料三: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蛋白质)结合,两类细胞则分别产生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将两类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其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在37℃下保温40min后,细胞上两种荧光点呈均匀分布(如图所示)。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从细胞膜上提取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分布在细胞膜的____________(填“内”或“外”)侧,其功能是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仅有死亡细胞的细胞核被PI染色,原因是____________。
(4)细胞融合实验若在20℃条件下进行,则两种表面抗原均匀分布的时间变长,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20、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质和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在人体细胞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自由水的生理作用有: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2)人每天都要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原因是会影响____________的合成。
(3)市场上出售的少数劣质奶粉中掺有植物淀粉,鉴定奶粉是否含淀粉,应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
(4)牛奶中含量较多的二糖是____________,如果血液中的葡萄糖有富余,一部分可以转变成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5)人体缺钙会引起肌肉抽搐,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
(6)婴幼儿要经常到户外晒太阳,可以使其皮肤表皮细胞内的胆固醇转化为____________,它能有效地促进人体和动物肠道对____________的吸收。
四、实验探究题
21、请回答下列与物质鉴定实验有关的问题:
(1)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能洗去浮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用显微镜观察到部分脂肪颗粒位于核桃子叶细胞之间,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观察到溶液颜色不是紫色,而是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在做还原糖鉴定实验中,某同学进行如下操作:
取一支试管,向试管内注入2mL红心火龙果组织样液,再向试管内注入1mL0.1g/mL的NaOH溶液,再滴入4~5滴0.05g/mL的CuSO4溶液,振荡试管,使溶液混合均匀,而后静置2min,结果没有看到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请指出该同学实验中存在的三个错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意大利的马尔比基用显微镜观察到了动植物细胞的微细结构,A正确;
B、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细胞学说的相关内容,B错误;
C、细胞膜的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需要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科学家为了研究细胞膜的结构,使用了电子显微镜,C正确;
D、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常需要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对已建立的假设进行修正和补充,D正确。
故选B。
2、答案:D
解析:A、“NDM1超级耐药菌”与酵母菌都是细胞生物,都含有DNA和RNA,A正确;
B、“NDM1超级耐药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因此“NDM1超级耐药菌”的细胞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B正确;
C、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NDM1超级耐药菌”的各项生命活动均离不开细胞,C正确;
D、“NDM-1超级细菌”的细胞属于原核细胞,人体细胞属于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D错误。
故选D。
3、答案:B
解析:A、ME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细胞器,A错误;
B、MERS病毒是一种生物,但是由于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在分类上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B正确;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系统,不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C错误;
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D错误。
故选B。
4、答案:C
解析:A、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其单个细胞就能进行运动和分裂,可以体现出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A正确;
B、人体的生长和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可以体现出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B正确;
C、叶绿体不是细胞,因此离体的叶绿在适宜条件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体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C错误;
D、用笔写字需要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可以体现出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D正确。
故选C。
5、答案:C
解析:A、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视野中一草履虫向右游动,可向右移动装片进行追踪,A正确;
B、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观察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越近,B正确;
C、物像放大的倍数越大,细胞越大,视野中细胞的数目越少,C错误;
D、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视野中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变暗,D正确。
故选C。
6、答案:C
解析:C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最基本元素,C错误。
7、答案:D
解析:A、冬季对农田灌溉,促进农作物吸水,使其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高,易结冰,不利于农作物过冬,A正确;
B、种子晒干减少了自由水含量,降低了种子的代谢速率,有利于种子储存,B正确;
C、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外星空间是否有水是判断其是否存在生命的关键依据,C正确;
D、自由水与结合水间可以相互转化,D错误。
故选D。
8、答案:A
解析:A、人和鼠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不同的主要原因是遗传物质的碱基序列不同,从而决定的蛋白质的种类不同,A错误;
B、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储能不同,主要原因是脂肪中O的含量较低,H的含量较高,即糖类和脂肪中各元素的比例不同,B正确;
C、细胞中各元素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不同,主要原因是细胞能控制物质进出,C正确;
D、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组成的,二者功能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的空间排列不同,D正确。
故选A。
9、答案:C
解析:A、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代谢旺盛的动物细胞为活细胞,活细胞不会被台盼蓝染成蓝色,死细胞才会被染成蓝色,A错误;
B、斐林试剂本身是蓝色的,在还原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混匀,水浴加热后由蓝色变成砖红色,B错误;
C、变性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但肽键依然存在,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C正确;
D、斐林试剂是现配现用的,实验结束时需要将剩余的斐林试剂倒入废料桶,集中处理,D错误。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A、角蛋白属于结构蛋白,A正确;
B、卷发剂处理头发后,连接角蛋白两条肽链间的二硫键断裂,未改变其氨基酸序列,B错误;
C、如图所示,卷发剂处理头发时,蛋白质中的二硫键断开,物理力量处理后,形成的二硫键位置发生了改变,且二硫键数量减少,改变了蛋白质结构,使头发变形了,C正确;
D、如图所示,烫发过程中,角蛋白中所含二硫键会减少,所以角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发生改变,D正确。
11、答案:A
解析:A、由于组成生物体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因此科学家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A符合题意;
B、在细胞干重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但核心元素不是以含量来判断,是以元素的作用来判断,B不符合题意;
C、碳元素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虽然都存在,但不能说明“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C不符合题意;
D、不同生物体内碳含量不能作为碳元素是核心元素的判断依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答案:B
解析:A、发丝的基本组成物质是角蛋白,发丝不是活细胞,本身不能利用氨基酸生长,不能使发丝更坚韧,A错误;
B、鱼肝油中含有维生素D,维生素D的作用是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B正确;
C、桂圆、红豆、糯米等含有淀粉,淀粉属于多糖,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C错误;
D、核酸进入机体后被分解后才能利用,服用xx核酸保健品,没有增强基因的自我修复能力,D错误。
故选B。
13、答案:B
解析:A、脂质体的膜结构与细胞膜都是膜结构,均以磷脂双分子层(脂双层)作为基本支架,A正确;
B、图a药物位于脂质体内部,接近磷脂分子的头部,为水溶性药物,图b药物位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接近磷脂分子的尾部,为脂溶性药物,B错误;
C、脂质体的形成涉及膜的融合,与磷脂分子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特点有关,C正确;
D、该脂质体是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因此将组成该脂质体的磷脂分子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的单层分子层的面积是该脂质体表面积的2倍,D正确。
故选B。
14、答案:B
解析:A、脂肪具有保温的作用,驴皮细胞的脂肪含量较低,其耐寒能力较差,A错误;
B、必需氨基酸是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因此用驴皮熬成的阿胶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可能是必需氨基酸,B正确;
C、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驴皮熬成的阿胶不含纤维素,C错误;
D、Ca是大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D错误。
故选B。
15、答案:C
解析:A、若图A中的a为胰岛素,它可调节血糖平衡,体现了蛋白质的调节功能,A正确;
B、精子和卵细胞受精时通过直接接触发生信息交流,B正确;
C、信息储存在物质中,④在进行信息交流的同时也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
D、信息分子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完成信息的交流,图A、B中信息交流都需要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D正确。
故选C。
16、答案:A
解析:A、这种特殊的非编码RNA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终产物,即磷酸、核糖和四种含氮碱基(A、U、C、G),A正确;
B、HSATⅡ属于一种非编码RNA,但不等于其不含有遗传信息,患者的遗传物质应为DNA,B错误;
C、HSATⅡ(RNA)是由4种核糖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C错误;
D、HSATⅡ所含有的核酸类型为R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错误。
故选A。
17、答案:(1)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B;拟核;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
(2)B;叶绿素;藻蓝素;水华
(3)C;病毒营寄生生活,必须依靠其他活细胞才能进行增殖
(4)眼虫含有叶绿体,可能是植物和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生物(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
(5)②③;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细准焦螺旋
解析:(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科学家依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A表示大肠杆菌,B表示蓝细菌,C表示病毒,D表示动物细胞,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A、B,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拟核中,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
(2)B表示蓝细菌,蓝细菌不含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藻蓝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因此B是自养型生物,湖水中蓝细菌过量繁殖会引起水华现象。
(3)C表示病毒,病毒营寄生生活,必须依靠其他活细胞才能进行增殖,因此在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支持观点②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4)眼虫能借助鞭毛进行运动,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与植物和动物都有相同之处,从进化的角度看,可能是植物和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生物。
(5)a.甲图中①②是目镜,①镜筒长,放大倍数小;③④是物镜,③镜筒长,放大倍数大,在观察物象时,若想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应选择图甲中的组合是②③。
b.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象清晰可见。
18、答案:(1)肽键;3
(2)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3)7
(4)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5)神经肽Y被小鼠消化分解而失效
(6)脱氧核苷酸(碱基)的(数量及)排列顺序多种多样;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解析:(1)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之后通过肽键连接,连接Pro和Ser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称为肽键。Glu的R基上含有1个羧基,组成神经肽Y的氨基酸中含有2个Glu,神经肽Y是一条多肽链构成,故该神经肽Y含有的游离羧基至少有2+1=3个。
(2)图乙中核苷酸中含有核糖和腺嘌呤,故该核苷酸的名称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丙中含有T,故该核苷酸链为脱氧核苷酸链,因此丙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3)A、G、C可存在于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中,都可构成2种核苷酸,而U只存在于核糖核苷酸中,只能构成一种核苷酸,故由A、G、C、U4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2+2+2+1=7种。
(4)组成鱼和人的神经肽Y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由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两者的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别。
(5)由于神经肽Y在小鼠消化道被水解,失去生物活性,所以从鱼体内提纯神经肽Y并喂养小鼠后,小鼠的摄食行为和血压没有发生变化。
(6)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脱氧核苷酸(碱基)的(数量及)排列顺序多种多样。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9、答案:(1)蛋白质;磷脂(脂质)
(2)糖蛋白;外;识别、信息交流
(3)活细胞的细胞膜对物质进出具有控制作用
(4)温度降低,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
解析:(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脂质中主要是磷脂。
(2)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物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显紫色说明该物质含有蛋白质,用斐林试剂检测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物质具有还原糖,所以判断该物质是糖和蛋白质形成的糖蛋白。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和信息传递有关。
(3)活细胞的细胞膜可以阻止对细胞有害的染色剂PI进入,死亡细胞的细胞核可被PI染色,说明活细胞的细胞膜对物质进出具有控制作用。
(4)由于温度降低,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所以两种表面抗原均匀分布的时间会变长。
20、答案:(1)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自由水能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提供液体环境
(2)抗体
(3)碘液
(4)乳糖;脂肪、糖原、氨基酸
(5)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6)维生素D;钙和磷
解析:(1)自由水是细胞内能够自由流动的水,其生理作用有: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提供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2)人每天都要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抵抗力下降,这是因为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影响抗体的合成。
(3)碘液与淀粉变蓝色,鉴定奶粉是否含淀粉,应选用的试剂为碘液,观察其是否变蓝,若变蓝,则说明其含有淀粉。
(4)牛奶含量较多的二糖是乳糖,如果血液中的葡萄糖有富余,一部分葡萄糖可以转变成糖原,也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5)人体缺钙会引起肌肉抽搐,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6)婴幼儿要经常到户外晒太阳,可以使其皮肤表皮细胞内的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体和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21、答案:(1)苏丹Ⅲ(IV)能溶于酒精;切片时部分子叶细胞破损,脂肪流出
(2)加入的CuSO4溶液过量,生成过多的Cu(OH)2(所选材料不含蛋白质)
(3)取材错误,红心火龙果组织样液为红色;化学试剂选用错误,两种溶液应混合后使用;没有水浴加热
解析:(1)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在制作装片时,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能洗去浮色;用显微镜观察到部分脂肪颗粒位于核桃子叶细胞之间,最可能是由于切片时部分子叶细胞破损,脂肪滴渗出导致的。
(2)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可观察到溶液颜色为紫色,若观察不到紫色,而是观察到蓝色,则最可能的原因是加入的双缩脲试剂的CuSO4溶液过量,生成过多的Cu(OH)2进而将紫色遮盖导致的。
(3)做还原糖鉴定实验中,通常选择富含还原糖,且表现为白色或近乎白色的组织,该实验中采用红心火验是不合理的;操作如下:取一支试管,向试管内注入富含还原糖的组织样液,再向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斐林试剂是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混合获得的,而后将斐林试剂导入试管中,振荡试管,使溶液混合均匀,而后用50℃~65℃水浴加热2分钟,结果可看到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该同学的错误在于:选材错误、斐林试剂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条件有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