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参考》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 必修4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张衡传(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参考》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 必修4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张衡传(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23 16:35:31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13课
张衡传作者:范晔2 张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人。曾两度担任执管天文的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世界上最早的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文学作品《二京赋》,《四愁诗》。了解传主:文学成就一:
《二京赋》( 《东京赋》、《西京赋》)描写洛阳,长安的繁华,讽刺贵族官僚的荒淫无耻,描述了一些民情风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统治危机四伏的深刻忧虑。 诗歌以《四愁诗》成就最高。诗分四章,写他的“所思”
在“泰山”、“桂林”,“汉阳”,“雁门”等“远道”,但
都有障碍,而不能致。以一种情诗的形式寄托了政治的怀抱。
它是最早的一首通篇都是七言而又首尾完整的七言诗。
文学成就二: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代表作《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今通行本共120卷。了解作者人物传记人物生平主要成就科学方面为官方面后人评价文学方面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张衡的高尚品德?他在文学上、科学上的成就是什么?政治上的作为怎么样? 课文研讨(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禽奸党。(2)“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高尚品德:“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大将军“累召不应”文学成就:
“善属文”,作《二京赋》
科学成就(科学发明):
“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
科学著作:
“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
政治成绩:
为河间相,“称为政理”。张 衡一二三少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二京赋》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善机巧《灵宪》《算罔论》浑天仪 候风地动仪 治威严、整法度文学科学政治性情文


构第1段:
正音:衡少善属文(shào)
不好交俗人(hào)
累召不应(lěi)
虚词:游于三辅(在)
虽才高于世(比)
意动用法: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以……为奇)
文言句式: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第2—4段:
正音:五载复还(zǎi)
伺者因此觉知(sì)
实词: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往往)(升迁)
通假字:形似酒尊(通“樽”,酒杯)
古今异义: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地指名征召)
文言句式: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状语后置)
验之[以事](状语后置)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多义词
征:
①从此替爷征。(《木兰诗》)——出征,远行
②挟天子以征四方。(《赤壁之战》)——征伐(带着讨伐的目的远行。故引申)
③岁征民间。(《促织》)——征税,征收
④去关市之征。(《孟子·滕文公下》)——赋税
⑤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特指君召臣 研读课文第4段:科学成就 对照课文注释处理文言字词
梳理文段潜心研究,出版科学著作不慕名利重大发明—地动仪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
员径八尺,
合盖隆起,
形似酒尊,
饰以篆文山,
龟鸟兽之形。 质地外形雕饰候风地动仪之构造示意图内部机械构造: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
施关发机。外有八龙,
首衔铜丸,下有蟾蜍,
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
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小 结地动仪是十分精致灵巧的,都城洛阳与发生地震的陇西郡相距一千多里,地动仪竟能及时测报,可见其灵敏准确的程度。文章的这部分的介绍深入细致,清晰扼要,文字简练,而又形象生动,跌宕多姿,写得非常精彩。因此,候风地动仪虽已失传,根据这段文字却能复制还原。今天读这篇文章,除了把它作为一般的传记作品,更可把这段文字看成典范的科学说明文来学习 。研读课文第5、6段:为官方面对照课文注释处理文言字词
评价张衡为官方面的特点聪明机智果敢决绝政绩卓越第6段:
通假字:一时收禽(通“擒”,逮捕)
古今异义:时国王骄奢(郡主)
衡下车(官吏初到任)果断正直
聪明机智
果敢决绝
政绩卓越张衡的仕途情况:太史令 河间相张衡的科学成就:浑天仪 地动仪 《灵宪》《算罔论》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本文在语言运上的特点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
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第4段中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文化常识之一
1.举孝廉不行
——汉代由地方官(太守)向朝廷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2.连辟公府不就
——官府征召有才能的人做官。
3.公车特征拜郎中
——征,征召,特指君召臣;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4.累召不应
——召见,召聘。 5.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离开,指从京都赴外任职。
6.再迁为太史令
——指官职调动。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7.再转复为太史令
——指官职调动
8.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指官职调动文化常识之二
1.游于三辅
——汉代都城长安附近三个行政区
2.视事三年
——指官员到职工作,即治事
3.上书乞骸骨
——大臣辞职,意即使骸骨归葬乡土
4.遂通五经,贯六艺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5.时国王骄奢
——受封的土地,此指汉代所封的同姓王国。 6.衡下车
——官吏初到任。“下车伊始”。
7.又多豪右
——豪族大户。右,右族,即豪族。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左边是贫民居住,称“闾左”。文化常识之三
我国史书体例:
编年体:
《春秋》 、 《左传》、
《吕览》 、 《资治通鉴》
国别体:
《国语》 、 《战国策》
纪传体:
《史记》 、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汉书》 、 (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史记》,西汉,司马迁,纪传体,通史,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
《汉书》,东汉,班固,纪传体,断代史,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迄王莽地皇四年。
《后汉书》,南朝刘宋,范晔,纪传体,断代史,上起汉光武帝,下迄汉献帝。
《三国志》,西晋,陈寿,纪传体,断代史,上起黄巾起义,下迄晋灭吴统一全国。
——前四史课件22张PPT。第13课
张衡传作者:范晔2《后汉书》作者资料简介: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元嘉彭城太妃卒,晔夜中酣饮,开北牖听挽歌为乐,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先谋逆,伏诛。我国史书体例简介:编年体:《左传》、 《资治通鉴》
国别体:《国语》 、 《战国策》
纪传体:《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汉书》(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后汉书》 张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人。曾两度担任执管天文的太史令。   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世界上最早的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第一次正确解释了月食的成因,说明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食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台北故宫博物馆所收藏的地动仪地动仪浑 天 仪浑 天 仪浑天仪   天文著作有《灵宪》,总结了当时的天文知识,在其中明确地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并认识到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的远近有关。 文学作品如《二京赋》铺写京
都景象,规模巨大;《归田赋》形
式短小,重在抒情;《四愁诗》、
《同声歌》各具特色,在五、七言
诗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原有集
,已佚,明人辑有《张河间集》。传记的一般写法:先写人名,籍贯,品性综述……
然后按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第一部分(1自然段) 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①姓氏,藉贯
 (传记惯例,开篇即用判断句式介绍)
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
 游三辅、观太学——通五经、贯六艺
 (因果) ③谦虚、踏实治学精神。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转折)
④不慕荣利的高贵品格。
 从容淡静、不交俗人 (概括叙述)
 举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 (列举事例)
⑤关心国事,文学才华杰出。
 作《二京赋》:
 因以讽谏(关心国事)
 精思博会(文才出众) ⑥小结:才能奇特,品质高尚。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侧写其才之奇)
累如不应
 (正写其品之高) 第二部分(2—4自然段)(2) 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
(3) 写张衡不慕官场名利。
  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 (4) 着重介绍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
①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
②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雕饰。
(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
③仪器的机关构造。
 (内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
④觉知地震的道理,从内外结合上说明动仪的作用。
⑤仪器的效果
⑥仪器正式投入使用。 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
员径八尺,
合盖隆起,
形似酒尊,
饰以篆文山
龟鸟兽之形。 质地外形雕饰候风地动仪之构造示意图内部机械构造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
施关发机。外有八龙,
首衔铜丸,下有蟾蜍,
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
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第三部分(5、6自然段)(5) 写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
①政治才能。交代河间地区的险恶环境,用以反衬其才干。
②政绩卓著。写其勇毅、干练、处理缜密、果断、治理河间卓有成效,声名显赫,征拜尚书。
③逝世时间。 张 衡一二三少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二京赋》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善机巧《灵宪》 《算罔论》浑天仪 候风地动仪 治威严、整法度文学科学政治性情文


构小结: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文学、政治等领域的诸多才能。记述详略分明,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其间贯穿了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使一位博学多才、从容淡泊的文人学者形象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