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
《秋词(其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秋词》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同为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且两首诗歌的创作背景都为诗人被贬谪期间。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小学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古诗词,只是还未能关注到诗歌传达出的情感,本节课通过对比阅读,希望学生可以积累一些阅读诗歌的方法,引导学生更加系统地认识贬谪诗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
1. 反复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主要任务。
2. 体会贬谪诗人丰富的情感内涵,了解诗歌表达情感的方式。
3. 积累古诗阅读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贬谪诗人丰富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诗歌表达情感的方法。
课前学习任务:
查找有关刘禹锡、陆游的资料,以及《秋词》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写作背景,并熟读两首诗。
教学过程
导入
“学而优则仕”是古代知识分子实现人生理想,展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然而官场上太多的尔虞我诈,我们的文人稍不留神就会遭遇贬谪。被贬谪的诗人或因环境的恶劣,或因生活的贫乏,常会产生各种情感。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些诗人的诗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愁。
读诗,把握诗歌内容
1. 多种形式的朗读:
学生先读,同学间互相纠正;听朗读音频,生再齐读;师生配乐朗读。
2. 说说每句诗的诗意。
3. 小组成员互说诗句的意思。
4. 学生提出疑难,教师给予解答。
5. 教师展示诗歌大意。
合作探究,把握诗情,完成任务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初读诗歌,体会诗歌情感
预设:
《秋词》的作者是刘禹锡,学生在小学学习过他的《望洞庭》。他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诗人有着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在《秋词》中直接表达诗人情感的诗句是“我言秋日胜春朝”,表达了作者对于秋天的赞美之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作者是陆游,学生在小学学过他的《示儿》。他的诗歌语言不事雕琢,全都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他是一位爱国诗人。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直接表达情感的诗句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表达了诗人虽衰却不自弃,仍想为国效力的情感。
诗人的情感就只是以上两种吗?诗中除了直接抒情的语句表达情感,还有哪些内容可以传达诗人情感呢?
学生自由回答
对,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还可以通过把握情景关系把握诗歌情感,接下来,我们来完成第二个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二】再读诗歌,把握情景关系
预设:
《秋词》中的景物有“晴空”“一鹤”“碧霄”,景物的特点清新明朗,流露了诗人豪迈的诗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景物有“孤村”“风”“雨”铁马”“冰河”,景物特点是萧瑟凄清,流露了诗人凄苦惆怅之情。
在古诗学习中,我们还会关注诗人所处的时代以及他的境遇,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知人论世,接下来,我们就来走近诗人。
【学习任务三】三读诗歌,分析写作背景
《秋词》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当时他34岁,由于参加革新运动,遭到宦官和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因而被贬。虽被赶出朝廷,但他并没有消沉。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诗人退居家乡时所作。当时他68岁,主张抗金,却遭到当权的投降派的陷害,被排挤罢官。虽年近七旬,身体衰弱却热血沸腾。
在我们的古诗中,诗歌意象极其重要。所谓意象,就是客观事物加上诗人赋予的情感。诗人往往借意象来传达情感,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意象,把握诗歌情感。
【学习任务四】四读诗歌,聚焦诗歌意象
《秋词》的主要意象是“一鹤”。晴朗的天空,一只白鹤推开云层,一飞冲天,突出了一种不可阻挡的向上的力量。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主要意象是“轮台”“风雨”“铁马”。诗人年老依旧想要替国家守卫边关,梦想着披着铁甲的战马征战沙场。
归纳小结
《秋词》赞颂了秋天的美好,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并借白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情怀,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让人们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深地表达了诗人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诗歌阅读方法总结:
1. 先找诗歌中有没有直接抒情的诗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 找到诗中的景物描写的语句,把握情景关系。3. 查找和诗人相关的资料,知人论世。4. 把握诗歌中的主要意象特点,体会诗歌情感。05
课后作业
按照所教方法,试着分析课外古诗: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所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