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第二课时)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种群的数量呢?
问题探讨
2015年,我国科学家基于长期的野外观测宣布:在我国东北长白山脉北部地区,共监测到东北豹42只,其中,幼体2只,雄性和雌性的成体分别为21只和17只,未能判断性别的成体2只。
根据东北豹的种群密度,你能确定2014年其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吗
不能
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是仅靠这一特征 (能/
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不能
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种群的数量呢?
问题探讨
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但是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要想知道种群数量的消长,还需要研究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
种群数
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东北豹、大熊猫等动物在人为保护的措施下,种群数量仍不能迅速增长,而鼠、蝗虫等动物,尽管人们采取各种防除措施,却仍然数量繁多害?
东北豹每年最多生一胎,通常每胎产仔2~3
只,偶尔有产仔1只或4只的情况,幼豹2~3
岁后性成熟。
老鼠45天左右可繁殖一次。母鼠生长2个月就可生殖,其怀孕到生产的时间一般在3-4周左右,其一年可生6-8胎,每胎能产仔5-10个。
繁殖能力的差别是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增长快。
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密度(数量变化)的影响是________(直接/间接)的。
决定性因素
直接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
在单位时间内, 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新产生(或死亡)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例1】截至2015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约为13.7亿,2015年出生1655万
人,我国大陆人口在这一年的出生率约为_____‰。
【例2】2015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数约为13.7亿,死亡人口为975万,死
亡率约为_____‰。
12%
7%
12
7
6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
增大
相对稳定
减小
2.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3.意义: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
种群
出生率
死亡率
-
+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近十年来,我国东北地区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造成这种种群密度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2.举例:
春运前后珠三角和长三角各大城市的人口变化
如果研究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1.概念:
在 内 的个体数占 的
即迁入率(迁出率)。
单位时间
迁入(迁出)
该种群个体总数
比值
大雁迁徙
节假日铁路客运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是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
3.意义:
迁入率>迁出率
种群密度增加
迁入率=迁出率
种群密度稳定
迁入率<迁出率
种群密度减少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三、年龄结构
(1)概念:指一个种群中__________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各年龄期
(2)类型:
增长型
老年个体数
成年个体数
幼年个体数
稳定型
衰退型
(3)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年龄结构通过影响 _______ 和 _______ 来影响种群密度。
出生率
死亡率
各年龄期个体数比例_____ 出生率 死亡率 _____ 型
幼年个体数__ 成年、老年个体数 出生率 死亡率 _____ 型
种群特征 出生率与死亡率 种群密度变化趋势 类型
幼年个体数 成年、老年个体数 出生率 死亡率 _____ 型
大于
>
增大
增长
适中
≈
稳定
稳定
小于
<
减小
衰退
三、年龄结构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增长型: 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
稳定型: 各年龄段个体数目比例相当,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稳定
衰退型: 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少
【现学现用】说出以下图示对应的年龄结构类型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增长型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稳定型
(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思考:下图分别是两个国家人口的年龄结构图,据图分析未来人口增长
率高的国家是?
(4)意义: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三、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_________(直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通过影响_______和________来影响。
出生率
死亡率
间接
四、性别比例
(1)概念:指种群中_____________数目的比例。
(2)类型:
雌雄个体
雌雄相当型
多见于高等动物
雌多雄少型
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
雌少雄多型
多见于营社会生活的昆虫
注意: ①雌雄个体是指的是具有生殖能力的个体,如工蜂不计算在内;
②不是所有种群都有性别比例,如某些雌雄同株的植物:玉米、黄瓜、西瓜等。
(3)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_________(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_____ 个体,
改变了害虫种群正常的 ,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 ,
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四、性别比例
性引诱剂
雄性
性别比例
不能完成交配
【思考】为什么改变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种群密度会明显降低?
使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
降低了种群的出生率
雄蛾
性外激素
性别比例失调
出生率
种群密度
(4)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_______,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出生率
雌蛾
课堂总结
种群密度
死亡率
性别比例
年龄结构
预测变化方向
间接影响
迁入率迁出率
直接决定
直接决定
调查方法
标记重捕法
样方法
影响
出生率
_______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其他数量特征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年龄结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
性别比例影响_________________
种群密度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
课堂总结
下图为种群数量特征间的相互关系,请据图判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
A. ,B. ,C. ,
D. ,E. , F. 。
迁入率
出生率
性别比例
年龄结构
迁出率
死亡率
D年龄结构
B出生率
A迁入率
F死亡率
E迁出率
C性别比例
判断正误
(1)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都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 )
(2)城市人口的剧增,主要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造成的
( )
(3)我国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主要是为了维持我国正常的性别比例 ( )
(4)若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种群密度一定增大 ( )
当堂训练
√
×
√
√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判断下列与种群密度有关的表述是否正确。
(1)一块草地上所有蒲公英的数量就是这个蒲公英种群的种群密度。( )
(2)调査青蛙等活动范围不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 )
(3)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成正比。( )
2.科技人员为了检验某新型除草剂对麦田杂草猪殃殃的防治效果,随机选3块麦田,在每块田中做对照实验,施药60天后调查猪殃殃的密度。取样方法为每个处理随机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为1m2。调査结果为对照组411.75株/m2,实验组35.00株/m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样方数量过少,面积适当
B.样方面积过小,数量适当
C.杂草株数应为整数,对照组数据有误
D.实验组数据可信,该除草剂施用效果显著
×
×
√
D
例1.下列对种群数量特征概念图所作的分析, 错误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增长型种群的数量增长是由于①>②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通过降低②来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出生率
死亡率
③性别比例
④年龄结构
B
2.如图表示种群数量特征的两个概念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b
B.图1中的c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图2中丁与图1中的a表示的含义相同
D.图2中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
b年龄结构
a性别比例
乙迁出率、死亡率
甲 迁入率、出生率
丙 性别比例
丁 年龄结构
3.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如下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雌雄个体比越接近1∶1,出生率越高
C.④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出率和迁入率
C
①死亡率
②出生率
④年龄结构
③性别比例
4.下列与种群数量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内某种群出生率升高,则在此期间该种群的数量一定上升
B.若某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则该种群数量一定增加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是从直接改变种群的年龄结构入手
减少害虫的数量
D.我国一线城市人口数量的剧烈波动往往与迁入率、迁出率有关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