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二课时
八角楼 深夜 军衣 星星之火 沉思 胜利 毛主席 夜幕降临
沉思 凝视 寒冬腊月 察觉
复习旧知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能说出毛泽东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2.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3.通过“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语感受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
课文解读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第1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第1自然段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
时 间
主要人物
地 点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指艰难困苦,形容生活、工作等条件差,十分困难。
太阳下山以后,天色渐渐变黑,意味着夜晚的来临。
当时的条件很差、困难很多、生活很苦;天一黑,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第2自然段主要讲了毛主席在灯下写文章。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
指农历十二月天气最冷的时候。泛指寒冷的冬季。
天气这么寒冷,条件这么艰苦,毛主席却依然坐在竹椅上写文章,这多么值得我们敬佩呀!
外貌描写
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
油灯点了一段时间后,灯光会变得昏暗,拨一拨灯芯,灯光才会更亮一点,可见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
指聚精会神地观看,不眨眼睛,神情专注。
认真、深入地思考。(专心地想,想得很深,想得时间很长。)
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毛主席写下的这些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毛主席对中国革命的胜利有着巨大的贡献。
再读课文,男女生分段读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
合作探究
读一读下面的两个句子,说一说你的感受。
(1)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2)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每”说明不止一次,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常常如此。从中体会毛主席常常夜以继日地工作。
结构梳理
八角楼上
毛主席
(艰苦奋斗、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
交代了:谁?什么时候?干什么?在哪?
工作状态:
外貌: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
动作:
神态:
握着笔 拨灯芯
凝视、沉思
拓展延伸
1.毛主席是中国革命的领航者、指路人,他所领导的
中国共产党把苦难的旧社会从两千多年的封建枷锁
中,从外强侵略的漫漫硝烟中解放出来。面对这样
一位伟大的领袖,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课外作业:(三项任选一项完成)
1.唱毛主席的歌曲。
2.看毛主席的视频。
3.听毛主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