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4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5.4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2-02 17:3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4眼睛和眼镜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
教学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三、教学分析
眼睛和眼镜是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透镜的初步知识、照相机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物理知识,还涉及生物学科知识。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了解凸透镜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的应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的一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眼睛、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等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节教材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复习引入
1、凸透镜成像规律?
2、你知道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为什么有的同学得了近视眼,而人老了会得老花眼?他们是怎样矫正的?
一、眼睛
1.构造: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眼睛通过睫状体改变晶状体的形状。
2.原理: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
3.调节: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使晶状体变薄,焦距变长,像成在视网膜上。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使晶状体变厚,焦距变短,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像成在视网膜上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1.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
2.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3.矫正方法: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延迟会聚),戴凹透镜矫正。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使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
4.矫正方法: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的特点(提前会聚),戴凸透镜矫正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1.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
2.成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近,因此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
3.图中分别画出了眼睛看近处和看远处的各两种光路,在 A、B、C、D四种光路中,AC描述了正常眼的成像情况;D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B描述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四、生活中的透镜
1、放大镜
放大镜实际上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将放大镜放在物体与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能通过凸透镜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调节:远离物体像变大。反馈练习: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近些),在墙上能看到什么?
2、照相机
(1)观察照相机模型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成倒立缩小的像。
(2)照相机的原理: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线经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3)调节:利用课件展示: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先让学生作图得出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像特点,再看书结合书上的图具体讲照相机的原理镜头相当凸透镜,胶片相当光屏。倒立缩小实像。
掌握应用,怎样调节像距。学生应该很感兴趣
3、投影仪
(1)原理:投影仪的镜头实际上就是一个凸透镜。
演示:将反光镜取下,将投影片放在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可以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注意,幻灯片倒插可看到正立的像)
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2)调节:利用课件演示,得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向下移,投影仪远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