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矛与盾》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寓言故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矛和盾,他的话前后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要前后一致,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夸其谈,自相矛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一些简单方法。如:一边读一边看插图;对照注释,揣摩句意;小组合作,质疑问难,共同讨论。学生在读通的基础上再去读懂。读“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两句时,指导学生自然地将对古文的理解和阅读紧密地结合起来,读出楚人炫耀的语气,从而体会到楚人说话做事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虽然之前接触过文言文,但还未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因此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具有的学习能力,通过多读、查阅工具书、借助文中的大意等来独立阅读思考,并与同学一道研究探讨,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吾、弗”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寓言的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
4.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5.说说“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并与同学交流生活中类似的事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结合注释,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寓言的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交流故事,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成语故事吗?(喜欢)请你观察老师出示的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一个成语吗?(课件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说成语《守株待兔》《拔苗助长》《亡羊补牢》《坐井观天》)。
2.谈话揭题: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史中的瑰宝,而成语故事无疑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我国几千年来人民智慧的结晶,每一个成语故事,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这些成语大多出资寓言故事。今天我们将学习另外一则寓言故事,但这是一文言文则寓言故事,我们一起来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1.借助注释。2.练习上下文进行猜测。3.查阅工具书。4.询问别人。)
【设计意图:回忆寓言故事和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激发兴趣,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理解文本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
着重指导:弗(fú)、夫(fú)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矛、盾、誉、吾”,并在黑板上示范。
(“矛”的笔画是横撇、点、横钩、竖钩、撇。“盾”的部首是“厂”。“誉”的部首是“言”。“吾”的部首是“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介绍相关资料,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说。)
矛:古代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金属枪头。
盾: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
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
2.师范读课文。
3.故事写了那几个人呢?
(鬻盾与矛者 或)
4.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出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楚人:楚国人。鬻(yù):卖。以:用。弗:不。应:回答。
5.楚人有鬻盾与矛者,是怎么叫卖的呢?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这两句话什么意思?
陷:穿透。利:锋利。
6.矛和盾这么厉害,听听,那个人又吆喝起来了。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7.这吆喝声是一种怎么样的语气呢?(赞美、称赞)
誉:称赞,这里有“夸耀”的意思。
让我们像卖者一样来夸耀一下吧!
【设计意图:读熟课文后,对照课文注释读懂句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一些简单方法。对照注释,揣摩句意;小组合作,质疑问难,共同讨论。】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世上竟有如此坚固的盾,如此锋利的矛,围观者听到了,有什么样的想法和举动呢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围观者为什么这样问?他想到了什么?(他想到了卖者说的话是有冲突的。)
2.假设:矛刺破了盾,这和他说的那句话不一致?(“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如果矛没有刺破盾,又和他说的哪一句话相抵触?(“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围观的人思维敏捷,不管结果怎样,都不能让这个自圆其说。
3.他这样问?“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语气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从容不迫 坚定 嘲讽)
4.听到围观的人这样问,卖者回答的上来吗?(其人弗能应也)哑口无言、张口结舌……
5..其人弗能应也得原因是什么呢?(“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就是卖者片面夸大矛和盾的作用,使自己说的话相互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做事不能互相抵触,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要前后一致。
6.再读课文,说说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7.创造性复述课文。(加上动作、神态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在反复的品读中悟出寓意,品出学习文言文的秘诀,体会其美妙的韵律复述、创造性复述课文,达到读透,读懂、发挥学生想象的目的。】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说话不顾事实,把事实夸大到绝对的程度,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尴尬境地的人。告诉我们:说话办事不能相互抵触,要实事求是,言行一致。)
六、联系生活,课外拓展
1.说说生活中自相矛盾的现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你的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如果有,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后果?(一边喊减肥一边大吃大喝;想取得好成绩,而课堂上又不好好听课。)
2.试着背诵课文,出示填空式原文。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七、作业布置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 妈妈或弟弟妹妹听。
板书设计
自相矛盾
鬻
无不陷之矛 不可陷之盾
不可同世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