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
(2)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语言特色。
(3)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教学重点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
(2)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百年风华,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一次次的胜利,万里长征就是党史中永不褪色的丰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出示课题名称)
二、课前热身
1.出示学生问题清单七律是什么?长征是怎么回事?本诗如何表现红军的革命精神?
2.出示学习目标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
(2)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语言特色。
(3)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3.学生交流资料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交流红军长征路上的故事,小组之间交流分享。(设计意图:学生资料的搜集,以及老师适时的补充,加深了学生对长征的了解,为理解诗句,体会红军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正字音
2.请同学们把生字带到诗歌里面去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次默读诗词,将不懂的字词句标出来。小组之间交流,解决不了的师生共同释疑。
4.师出示PPT展示,生自己归纳总结七律特点。
5.学生按要求再读课文
设计意图: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有关方法的知识。”只有学之有法,才能学之有效,学之有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钥匙”,让他们自己去开启知识宝库的大门。这一环节,重点教给学生自读课文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读诗,提高学习效率。
四、细读全诗,领悟意蕴
(一)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语言特色
1.学习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一首记叙长征历史事件的革命史诗,首联起到总领全诗的作用,描述了客观现实的“远征难”和主观心理的“不怕”、“只等闲”,“万水千山”运用夸张修辞,展现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艰难险阻之多,每一处红军战士都用英勇无畏的精神,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
(1)强调“只等闲”。(只等闲:只是把困难当作平平常常的事。)
(2)指导朗读:“不怕”要读得语气坚决,充满信心;“只等闲”要轻读,读出当作平常事的平淡语气。
(3)小结:这一联总写,诗人直接点出长征的艰难,以及面对困难时红军的态度。
设计意图:一方面结合课文语境,学习词语,扩展词汇量;另一方面通过对“万水千山”的理解,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使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较好地结合起来。
2、学习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师:颔联在修辞与表达上也很有特点,同学们可以思考并展开小组讨论,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发言。
生1: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逶迤的五岭,形容为细小的浪花,将磅礴的乌蒙山比作泥丸,形象生动,表现出红军战士,没有把困难放在眼里。
生2:颔联中的五岭逶迤、乌蒙磅礴与腾细浪,走泥丸,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红军战士,对困难毫无畏惧的态度。
(2)指导朗读:我们在朗读时,要读出诗句所要表达的情感,“腾”和“走”这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彰显,要读的刚劲有力。“细浪”和“泥丸”不要读的过重,现在,让我们饱含感情一起来读一读。(指名读、评价读、齐读)雄伟、险峻的五岭和乌蒙山,红军战士却把它当作平平常常的事!这都是因为——(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颔联不仅写出了长征的艰难,而且展现了红军藐视困难的英雄形象。山岭险峻,红军根本没放在眼里。从这里可以看出红军战胜困难的无畏精神。
设计意图:读出问题,读出感情,读出精神。这一设计,在帮助学生梳理诗句结构的同时,巧妙渗透了长征精神,体现了语文的与时俱进——语文即生活。
3、学习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为了加深同学们对颈联内容的理解,出示背景资料卡和视频资料。
(2)赏析“暖”和“寒”通过对背景资料的了解,我们能感受到红军巧渡金沙江时的喜悦,和飞夺泸定桥时的惊心动魄。一暖一寒把这喜悦和惨烈表现得淋漓尽致。朗读时,我们要做到跌宕起伏、张弛有度。
设计意图:对“暖”和“寒”的理解及对其意境的体会,是本课的难点。所以在学习这两行诗句时,通过借助相关资料,学生对具体的事件、环境有了深入了解,对诗句意思的理解,以及对红军战士情感的体会也就水到渠成了。
4、学习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过渡:字里行间充满了红军对眼前胜利的喜悦,和毛泽东对红军长征精神的赞美!
师:朗读时要注意什么呢?我们听听这位同学的看法?读出“喜”。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就在眼前,这一切怎能不令红军欣喜若狂呢?让我们把红军的这种胜利之喜、万丈豪情朗读出来吧!
五、回读全诗,升华感情
过渡:我们除了读出诗的内容还要读出情感,这是一首气势磅礴的诗,请带着感情,再次朗读全诗,如果力所能及,可以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在《七律·长征》音乐声中回读全诗,意在创设情境,进一步激起学生对红军的敬仰之情,使他学生的思想感情得以升华。
过渡:虽然长征已距我们70余载,但长征精神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请看视频。
师:出示疫情中英雄们的视频。
生:谈如何传承长征精神。
六、畅所欲言谈收获
七、布置作业
必做作业:
1、背诵课文——这样壮丽的诗篇,我们应该牢记在心中,请大家把它背诵下来。选做作业:
2、拓展延伸——搜集毛泽东的其他诗词或有关长征的其他作品,细读鉴赏,领略诗境。
3、实践——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当下自己能为强国做出哪些努力?把你的感悟融入到日常行为中。
设计意图:课内外有机结合,让学生走上自主阅读之路。通过阅读毛泽东的其他诗词或有关长征的其他作品,学生更能加深对长征的了解,进一步感受毛泽东同志及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结束语:一首《七律·长征》,唤醒了无数华夏儿女的诗性情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正如勇往直前、百川归海的长征精神,将代代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