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天上的街市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 天上的街市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3 10:3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掌握并学会运用诗歌中联想、想象的表现手法。
3、体会诗人追求理想,向往自由、美满、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进行诗歌朗读指导、训练,品味诗歌语言。
2、运用诗歌中联想、想象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追求理想,向往自由、美满、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明确联想和想象
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欣赏一首有趣的打油诗《咏雪》,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下。生自由朗读品味
师:这首诗写作的对象是什么?生:雪
师:但在这首诗的内容里却出现了另一个物象,是什么?生:石灰
师:大家见过石灰吗?它与雪有什么共同点?生:白
师:这种有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写作手法就叫联想。接着作者又由漫天飞舞的雪想到了什么?生:这是玉皇在盖金殿,筛石灰。
师:那这种场景是真实存在的吗?生:不是,是作者想出来的。
师:对,是作者创造出来的,那这种写作手法就叫想象。好,我们下面来明确的了解一下联想和想象(课件展示联想和想象定义)
2、师梳理定义引入新课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看看作者是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来描绘心中世界的。师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出示目标
1、把握诗歌的写法。
2、领悟作者的感情。
三、简介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省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他在文学方面的著作很多,有诗集《女神》、《星空》,话剧《屈原》等。《女神》是中国新文化运动诗坛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学生读,师强调重点,引导学生读着勾画课下相关注解)
四、走进诗歌,整体感知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诗歌,去探索郭沫若的心中世界!
师:同学们在预习这首诗歌的时候,有没有碰到疑难字词?生:“缥缈”
师:谁到黑板给大家写出来?(找一生到黑板写出,另找一生注音,明确含义)
师:好,排除了疑难,下面先听老师把这首诗歌朗读一遍,你们注意一下诗歌的节奏重音。师朗读诗歌
师:听完老师的朗读,请同学们试着在课本上划一下朗读节奏。巡视学生勾画情况。(课件展示诗歌朗读划分),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划分再明确一下。好了,把握了诗歌的节奏,你们试着把这首诗读一遍。(生自由朗读,把握节奏。抽一生读、评价。齐读)
五、精析探讨
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这首诗歌中哪里是运用了联想 哪里是运用了想象 生:第一节运用了联想,二、三、四节运用了想象。
师:作者由什么想到什么?生:由街灯想到明星。
师:又由明星想到了?生:街灯。
师:作者为什么由街灯想到明星,又由明星想到街灯呢?就像雪和石灰一样它们拥有一个什么?生:它们有共同点,都发光。
师:对,都能给人们带来光明。街灯是地上的,明星是天上的,它们能颠倒吗?生:不能,因为下面作者想象的内容都是天上的。
师:好,我们一起看看作者想象了哪些内容 生:街市、物品。师:街市是什么样的?物品是什么样的?生:美丽、珍奇。
师:同学们逛过街吗?你们平时逛的街市是什么样的?都有卖什么的?
生 1:卖衣服。
生 2:卖水果。... ...
师:真是玲琅满目,我感觉我们的生活已经很富裕了,但依然比不上它,果然“此物只应天上有”,他们的生活比我们更----生:富足。
师:作者还想象了什么?
生:天河。
生:牛郎织女。
师:天河是什么样的?牛郎织女在干什么?生:浅浅的,不甚宽广。牛郎织女在来往、闲游。
师:因为他们之间的天河是浅浅的,不甚宽广的,所以他们的来往非常的?生:自由。
师:他们不但可以见面来往,还在一起闲游,牛郎本该去放牛,织女本该去织布,他们却在闲游,太不令人信服了,作者为了证实这一点,怎么说的?生:“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指导学生有力度地读两遍)
师:流星的前面用了什么量词?生:朵
师:为什么说是那朵流星,而不说成那颗流星?(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师点拨:我们往往说一朵什么?
生:白云、花。
生:这说明牛郎织女的生活像花一样美好。
六、联系背景,探究主旨
1、师课件出示《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生赏读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师:在传说中天河是浅浅的,不甚宽广的吗?生:不是。是深深的。
师:他们可以自由来往,一起闲游吗?生:不能,一年只能相见一次,只能在七月七日相见。
师:传说中,他们难得相见,涕泪连连,悲苦无奈。既然传说中他们如此悲苦,作者怎么又有如此美好的想象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
2、师课件出示写作背景,生了解这首诗写于 20年代初期,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处于军阀混战时期。面对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星秽如血!”的黑暗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3、梳理总结
再读领悟作者痛恨黑暗的现实,他对黑暗的社会是不满的,正是因为不满,所以作者向往这种光明、富足、自由、幸福的生活,因此在这首诗歌中,作者运用了联想和想象,表达了对这种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并且,作者坚信这种美好的生活是存在的,你通过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生:“定然”。
师:文中用了几个“定然”,请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生读出)
师:“定”是什么意思?“然”是什么意思?生:“定”是一定,“然”是这样。一定是这样。
师:这表明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所以我们读到这的时候应该带有怎样的情感和语气?生:语气坚定,充满信心(找一生试读,评价,齐读品味。
师评价:同学们读的很好,非常坚定、自信)
师:这首诗表达的是自己的向往与追求,在黑暗的压迫下,作者一下看到光明,想到这种心之所向的生活,作者内心充满了什么样的情感?生:高兴、激动、惊喜... ...
师:请同学们带着惊喜、期盼的情感,充满信心的把课文再自由朗读一遍。再找开始读课文的那一生读,进行前后的对比,师评价:果然带有情感的诗歌更有灵魂,更能震撼人心,也更能表露作者的心声。
七、拓展迁移
同学们,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灿烂的星空,它定然璀璨,定然美好,请你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放飞自己的文字和梦想,以“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为开头描绘一下你心中的理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