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描述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用一个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B.用灯帽熄灭酒精灯
C.用嘴吹灭酒精灯
2.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度时,温度计放入水中正确的是( )。
A. B. C.
3.小明要去菜地取一些土壤进行研究,下面几组工具中小明必备的是( )。
A.小铲和塑料袋 B.帽子和眼镜 C.雨伞和手套
4.关于土壤,你认为( )说法是正确的。
A.土壤就是土
B.土壤就是我们脚踩的大地
C.土壤就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5.超市里的饮料都不装满的原因是( )。
A.商家节约成本
B.运输过程中饮料漏掉了
C.防止饮料因热胀冷缩而爆瓶溢出
6.常见的昆虫有( )。
A.金鱼 B.蜻蜓 C. 青蛙
7.把压瘪的乒乓球浸入开水中烫一下,乒乓球会重新鼓起来,这是因为( )的热胀冷缩。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8.固体和液体相比有什么不同( )?
A.固体有自己的颜色,液体没有。
B.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没有。
C.固体可以测量出质量,液体不可以。
9.下列动物中( )不是昆虫。
A.蝙蝠 B.蜻蜓 C.蚕
10.纸风车能转动起来,说明( )。
A.纸风车质量好 B.空气是流动的 C.人为的
11.以下动物的繁殖方式为胎生的是( )。
A.青蛙 B.鸽子 C.牛
12.小明今天上体育课,把一个乒乓球踩瘪了,然后他把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乒乓球又鼓起来了,他是利用了( )热胀冷缩的性质。
A.气体 B.固体 C.液体
13.东汉时期,我国的( )改进了造纸术。
A.蔡伦 B.祖冲之 C.袁隆平
14.空气是一种( )气体。
A.单一的 B.没有质量的 C.占据空间,质量很轻的
15.使用酒精灯加热时要用( )加热。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16.土壤分为 、 、 。
17.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 三部分,头部有一对 ,胸部有三对足。
18.空气是一种 、 、 的透明 体。
19.昆虫、鱼类、鸟类,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它们属于 动物;像猫、狗直接生下胎儿,乳汁喂养,它们属于 动物。
20.固体与液体、气体一样,具有 的性质,受热体积 ,受冷体积收缩。
21. 就是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和 是常用的质量单位。
22.人体吸入过量的灰尘会引起 及 等症状,大量吸入矿物质粉尘会伤害人的 功能,甚至引发 病。
23.像水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 ,比如: 。
24.我国珍稀动物中除被称为国宝的 外,还有 、 、 。
25.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并革新了造纸工艺, 是中国古代科技四大发明之一。
26.昆虫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
27.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时,底部的水变热会往 (选填“上”或“下”)运动,上部的冷水会往下运动,从而使烧杯内所有的水都变热,这样的传热方式称为热对流。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28.奶油和蜂蜜的体积相同,所以它们的质量也相同。( )
29.昆虫在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遍布整个地球。( )
30.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流过来补充占据这个空间。( )
31.金丝猴是我国的珍稀动物。( )
32.暖瓶灌热水后,塞子有时会跳出来,主要证明液体受热膨胀。( )
四、连线题(共5分)
3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把下列各种物品与对应的物质形态用线连起来。
牛奶
油 固体
橡皮 液体
空气 气体
课本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34.同一块橡皮泥形状改变了,质量会变吗?
35.冰融成水的过程中,质量会变化吗?
36.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37.蝌蚪,鳄鱼是鱼吗?为什么?
38.农民伯伯用手捏一捏就知道土壤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什么?
六、综合题(共8分)
39.图1,漏斗插入橡胶塞密封的瓶子里,将水倒入漏斗中。
(1).现象:漏斗中的水不能流进下面的瓶子里。
原因:瓶子里装满了 。
(2).现象:将吸管插入漏斗中,水能流进瓶子里。
原因:瓶子里的空气 。
(3).从以上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空气 。
(4).图2,将敞口杯对准乒乓球竖直压入,乒乓球会停留在什么位置?(也可以画出来)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选项B正确。
2.B
【详解】测量水温要注意: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的下端完全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温度计时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3.A
【详解】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要根据观察对象选择相应的工具,小明要去菜地取一些土壤进行研究,必备小铲和塑料袋,A符合题意。
4.C
【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土壤的组成解答即可。A.土壤就是土,这种说法错误,土壤是混合物。B.土壤就是我们脚踩的大地,这种说法错误,我们脚踩的大地有些是石块,不一定都是土壤。C.土壤就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这种说法正确。
5.C
【详解】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超市里的饮料都不装满的原因是防止饮料因热胀冷缩而爆瓶溢出。
6.B
【详解】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蜻蜓具有昆虫的特征属于昆虫;金鱼不具有昆虫的特征不是昆虫,是鱼类动物。
7.A
【详解】要让压瘪的乒乓球鼓起来,则要让里面的气体膨胀,所以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将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由于热传递,热水中的热量传递给了乒乓球内的气体,乒乓球内气体的温度会升高,里面的微粒间距加大,导致气体膨胀,从而使球重新鼓胀。
8.B
【详解】固体、液体和气体是物质的三种状态,每种状态有各自的特点。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不具有流动性。
A、固体有自己的颜色,液体也有自己的颜色,例如:酱油是棕色的,说法错误;
B、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说法正确;
C、固体可以测量出质量,液体也可以测量质量,说法错误。
9.A
【详解】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蚕蛾、蜻蜓具有昆虫的特征,它们属于昆虫;蝙蝠不具有昆虫的特点,不属于昆虫,蝙蝠是哺乳动物。
10.B
【详解】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存在各种地方,水中冒泡就是空气,空气流动形成了风。纸风车能转动起来是因为风吹动纸风车旋转,说明空气是流动的。纸风车不是人为的,纸风车质量好没有风吹,也不会转动。故B正确。
11.C
【详解】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牛的繁殖方式为胎生,青蛙、鸽子的繁殖方式为卵生。
12.A
【详解】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要让压瘪的乒乓球鼓起来,则要让里面的气体膨胀,所以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将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由于热传递,热水中的热量传递给了乒乓球内的气体,乒乓球内气体的温度会升高,里面的微粒间距加大,导致气体膨胀,从而使球重新鼓胀。
13.A
【详解】改进造纸术的是东汉时期的蔡伦。蔡伦通过总结前人用布、麻造纸的经验发明了用树皮、麻绳头、破布、旧渔网等作原料造纸的新技术生产出了大量轻便、便宜的纸。让更多的人可以用上纸,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
14.C
【详解】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形状、透明的,能占据一定的空间,有一定的质量,能轻易地从一个地方流动到另一个地方。空气是一种占据空间,质量很轻的气体。
15.A
【详解】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根据酒精灯火焰温度的特点,外焰部分温度最高,通常用外焰部分加热。
16. 沙质土 黏质土 壤土
【详解】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做沙壤土。三种土壤渗水能力高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17. 腹 触角
【详解】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6只脚。比如:苍蝇、蚂蚁、蟋蟀等。
18. 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 没有味道 气
【详解】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
19. 卵生 胎生
【详解】动物的繁殖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卵生”与“胎生”。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如蚕、昆虫、鱼类、鸟类等。胎生动物是指用胎生方式繁殖的动物,如猫、狗、羊等。
20. 热胀冷缩 膨胀
【详解】热胀冷缩指的是物体在受热后体积会胀大,受冷后体积会缩小的现象。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收缩,这就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液体、气体、固体大都有这样的特性,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
21. 质量 克/g 千克/kg
【详解】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物理属性,是物质的量的量度,它是一个正的标量。质量是物质的量的量度,表示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千克(kg)和克(g)是常用的质量单位。
22. 咳嗽 咳疾 心肺 尘肺
【详解】人体的呼吸道是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的。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通过吸气过程,使外界的空气经由呼吸道进入肺里,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再通过呼气过程,将交换后的气体经由呼吸道排出体外。人体吸入过量的灰尘会引起咳嗽及咳疾等症状,大量吸入矿物质粉尘会伤害人的心肺功能,甚至引发尘肺病。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首先要保持室内通风,让空气流通使得空气清新。
【点睛】本题考查呼吸系统,要求学生掌握人体吸入过量的灰尘会引起咳嗽及咳疾等症状,大量吸入矿物质粉尘会伤害人的心肺功能,甚至引发尘肺病。
23. 液体 洗洁精、油等
【详解】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可以流动的物质。比如水、洗洁精、油等都是液体。
24. 大熊猫 金丝猴 中华鲟 丹顶鹤
【详解】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已建有22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种类。我国的生物种类非常丰富,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大鲵、白唇鹿、中华鲟、蒙古野驴等。
25.造纸术
【详解】东汉时期的蔡伦通过总结前人用布、麻造纸的经验发明了用树皮、麻绳头、破布、旧渔网等作原料造纸的新技术生产出了大量轻便、便宜的纸。让更多的人可以用上纸,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科技四大发明之一。
26. 头 胸 腹
【详解】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蜻蜓、蝴蝶属于昆虫。
27.上
【详解】热量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传递方式主要是热对流。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时,底部的水变热会往上运动,上部的冷水会往下运动,从而使杯内所有的水都变热,这样的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28.×
【详解】像水、醋、牛奶这样的物体叫做液体;我们可以从颜色、形状、透明度、气味、味道、状态方面分辨液体的异同。相同体积的奶油和蜂蜜,重量不同。
29.√
【详解】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动物种类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其中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它们的身影遍布全球。
30.√
【详解】冷空气下降是因为冷空气比同体积的热空气重,热空气上升是因为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流过来补充占据这个空间。
31.√
【详解】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中国金丝猴分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此外还有越南金丝猴和缅甸金丝猴两种金丝猴。均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故题干说法正确。
32.×
【详解】空气温度升高的时候,空气微粒就会运动加快,微粒间的间距会增大,从而出现膨胀现象。所以灌热水后,暖瓶的塞子有时会跳出来的原因是暖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了。
33.
【详解】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会流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有固定的体积、会流动;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会流动。牛奶、油是液体;橡皮、课本是固体;空气是气体。
34.同一块橡皮泥的形状改变了,但他的质量不会变。
【详解】改变固体、液体、气体的形状,它们的质量不会变化。橡皮泥是固体,同一块橡皮泥的形状改变了,但他的质量不会变。
35.冰融成水的过程中,质量不变,体积变小。
【详解】水在自然界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水的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引起水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冰融成水的过程中,质量不变,体积变小。
36.答: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流过来补充占据这个空间。
【详解】风是由空气的流动形成的。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流过补充占据这个空间。
37.鱼类是体披鱼鳞、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蝌蚪不是鱼,是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长大后就可以到陆地生存,所以属于两栖动物;鳄鱼也不是鱼,用肺呼吸,而不是用鳃呼吸,属于爬行动物。
【详解】动物根据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鱼类是体披鱼鳞、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蝌蚪不是鱼,是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长大后就可以到陆地生存,所以属于两栖动物;鳄鱼也不是鱼,用肺呼吸,而不是用鳃呼吸,属于爬行动物。
38.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详解】土壤可以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沙质土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黏质土颗粒小,粘性大,土中空隙少,不易通风漏气;壤土通气性能好,颗粒一般,渗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风性能一般。
39.(1)空气 (2).出来了 (3).占据空间 (4).水底
【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1).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由于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漏斗中的水不能流进下面的瓶子里。
(2).空气可以流动,将吸管插入漏斗中,空气流出外边,占据空间变小,所以水能流进瓶子里。
(3).从以上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4).将敞口杯对准乒乓球竖直压入,乒乓球会停留在水底,因为杯中的空气占据了空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