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03 20:5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假如你的住所附近有一噪声源,那么防止噪声的最有效办法应该是( )。
A.关闭门窗不出门 B.要求加装隔音板,减少噪声 C.往耳朵内塞棉花
2.力的单位是( )。
A.牛顿 B.瓦特 C.千克
3.一天中,( )时候我们的影子最短。
A.早上 B.中午 C.傍晚
4.下列物体运动时,运动形式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
A.转动门把 B.向前推动箱子 C.扔矿泉水瓶
5.音调描述声音的( )。
A.强弱 B.长短 C.高低
6.如下图,小胡在写字,小卓和小明也能听到写字的声音,听得最清晰的是( )。
A.小卓 B.小胡 C.小明
7.下列设计中,( )可以提高小车的速度。
A.小车外表漂亮
B.大功率的发动机
C.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
8.力的单位是( )。
A.牛顿 B.千克 C.厘米
9.实验证明人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 )含量较多。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氧气
10.测定日晷的时间一般是( )。
A.晚上 B.所有的白天 C.有太阳的白天
11.真正用实践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这个推测的是( )。
A.麦哲伦 B.哥白尼 C.托勒密
12.日晷是古代的一种( )。
A.光学仪器 B.计时仪器 C.画图工具
13.下列场合中,需要我们控制音量的是( )。
A.操场 B.体育馆 C.图书馆
14.敲鼓时用力越大,鼓上的泡沫粒振动得越高,听到的鼓声越响。此现象表明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是( )。
A.物体振动的幅度 B.组成物体的材料 C.物体振动的快慢
15.小白兔想要把圆圆的南瓜运回家,下列方式最省力的是( )。
A.用绳子拉动 B.把南瓜立起来滚动 C.把南瓜抱起来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6.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我们见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 的光。
17.可以用计算 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8.水中的小球受到一种向上的力—— ,浮力让球浮上水面。
19.赤道式日晷的晷面与晷针 ,其时间刻度是 的。
20.吸气时,胸腔 ,肺 ,富含氧气的新鲜空气通过鼻腔、咽、喉、 、 进入肺,其中的 进入血液。
21.每天,早上到中午影子越来越 , 午后影子又开始变 。
22.通电后的铃声是电铃的 振动产生的,铃声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朵里来的。
23.观察地球仪,地球上的蓝色部分是 。
24.拉木块时,木块与桌子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力叫作 。图中,用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所用的力的大小是 。
25.木块在桌子表面滑动时,在木块与桌子的接触面也会产生
26.日晷是古人利用太阳投影 测定、划分 的重要工具。
27.物体振动的幅度 决定了声音的 。振动幅度 音量大;振动幅度小,音量 。
28.观察:用手电简直接照射墙面, 出现影子;用杯子挡住手电简照射的光,墙面上 出现影子;关闭光的手电筒正对着杯子,墙面上 出现影子。(参考:会、不会)
结论:在屏上形成影子的2个必要条件是: 、 。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29.一般来说,成年人的肺活量比小学生的肺活量大。( )
30.如果小车跑不远,可以把车身变轻一些。( )
31.身边物体的运动形式仅有两种,即摆动和转动。( )
32.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效果比空气中好。( )
33.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
四、连线题(共6分)
34.连线题。
风车转动 重力
雪橇犬拖动雪撬 浮力
弹簧恢复原状 风力
树叶漂在湖面上 磁力
苹果落地 弹力
磁悬浮列车 拉力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35.噪声控制的方式有哪些?
36.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7.如何用测力计准确地测出木块在桌面上运动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38.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六、实验题(共10分)
39.为了研究摩擦力和哪些因素有关,我们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中要使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应使木块在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做 。
(2)比较图乙和图甲测力计的示数可知 ,摩擦力越大。
(3)比较图丙和图甲测力计的示数可知 ,摩擦力越大。
(4)上述实验表明: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噪声的定义有两个:①从产生角度定义,物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是噪声。②从环保角度定义,凡是干扰人们正常的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想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③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假如你的住所附近有一噪声源,那么防止噪声的最有效办法应该是要求加装隔音板,减少噪声。
2.A
【详解】弹簧测力计在生活中常被称为弹簧秤。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为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在力学研究中的巨大贡献,所以A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力的单位,要求学生掌握力的单位是牛顿。
3.B
【详解】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东到西。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高→低。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西到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B选项符合题意。
4.B
【详解】物体常见的运动方式有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根据物体的运动路线来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的运动路线是直线,我们称之为直线运动,还有许多运动路线是圆弧形、波浪形等形状的,这些属于曲线运动。下列物体运动时,运动形式属于直线运动的是向前推动箱子,所以B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物体的运动方式,要求学生掌握直线运动。
5.C
【详解】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6.A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但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强,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弱。图中小卓耳朵贴在桌面上,利用固体桌面传声,小明利用空气听到声音,因此,小卓听到的声音最清晰。故A选项正确。
7.B
【详解】赛车的设计特点: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2.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 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4.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分析选项中,大功率的发动机,可以提高小车的速度,所以B符合题意。
8.A
【详解】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它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
9.B
【详解】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吸入的气体中的一部分氧气在肺泡处扩散到血液里,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处,在这里,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肺泡处,随呼气排出体外。
10.C
【详解】日晷是古人利用太阳投影方向测定、划分时刻的重要工具。测定日晷的时间一般是有太阳的白天。
11.A
【详解】1519年,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他们验证一个伟大的猜想就是地球是球形的。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真正用实践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这个推测的是麦哲伦,所以A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地球,要求学生掌握真正用实践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这个推测的是麦哲伦。
12.B
【详解】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
13.C
【详解】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音。下列场合中,需要我们控制音量的是图书馆,所以C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控制噪音,要求学生掌握控制噪音。
14.A
【详解】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单位是分贝。音量是由物体振动幅度决定的。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15.B
【详解】物体常见的运动方式有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按照运动路线不同可以分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运动形式不同又可以分成移动、转动、滚动和摆动等,各种运动形式之间互相联系。滚动:在围绕中心轴转动的同时,物体的整体有位置的移动。比如:铁环、足球。小白兔想要把圆圆的南瓜运回家,下列方式最省力的是把南瓜立起来滚动,所以B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物体的运动方式,要求学生掌握滚动。
16.太阳
【详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月。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17.速度
【详解】人们通常用速度(即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距离)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人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点睛】本题考查速度,要求学生掌握人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8.浮力
【详解】生活中常见的力有推力、拉力、弹力、重力、浮力、磁力等等。水中的小球受到一种向上的力,它是浮力,浮力让球浮上水面。
【点睛】本题考查浮力,要求学生掌握浮力。
19. 垂直 均匀
【详解】赤道式日晷是日晷世界中最重要和最常见的,也是中国古代最经典和传统的天文观测仪器。赤道式日晷的晷面与晷针垂直垂直,其时间刻度是均匀均匀的。
20. 扩大 扩张 气管 支气管 氧气
【详解】吸气时,胸腔舒张,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新鲜空气经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进入人体,完成吸气。吸进的氧气随着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21. 短 长
【详解】一天中,一天中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是从东到西;影子的位置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每天,早上到中午影子越来越短,午后影子又开始变长。
22. 铃碗 空气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传播声音。通电后的铃声是电铃的铃碗振动产生的,铃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来的。
23.海洋
【详解】地球仪常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地形,其中蓝色表示海洋,所以地球仪上颜色最多的是蓝色。
24. 摩擦力 2.4牛(或2.4N)
【详解】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是摩擦力。拉木块时,木块与桌子的接触面会产生摩擦力。图中,用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所用的力的大小是2.4牛。
25.摩擦力
【详解】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木块在桌子表面滑动时,在木块与桌子的接触面也会产生摩擦力。
【点睛】本题考查摩擦力,要求学生掌握摩擦力。
26. 方向 时刻
【详解】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太阳的影子变化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日晷按晷面摆放角度可分为平式、垂直式、赤道式等类型。日晷是古人利用太阳投影方向测定、划分时刻的重要工具。
27. 大小 强弱 大 小
【详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声音的轻重不同称为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8. 不会 会 不会 光源 挡光物体(或不透明物体)
【详解】影子是人或物体遮住光线而投下的暗影。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用手电简直接照射墙面,不会出现影子;用杯子挡住手电简照射的光,墙面上不会出现影子;关闭光的手电筒正对着杯子,墙面上不会出现影子。结论:在屏上形成影子的2个必要条件是:光源、挡光物体。
29.√
【详解】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经常锻炼身体,会提高我们的呼吸能力,增大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一般来说,成年人的肺活量比小学生的肺活量大。
30.×
【详解】小车比较轻时影响车子跑的距离,可以在车上放重物使车身变重一些。
31.×
【详解】物体常见的运动方式有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按照运动路线不同可以分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运动形式不同又可以分成移动、转动、滚动和摆动等,各种运动形式之间互相联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身边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很多种,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本题考查物体的运动方式,要求学生掌握物体的运动方式。
32.√
【详解】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但传播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其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
【点睛】知道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33.√
【详解】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不同的乐器,发声体振动的快慢不同,因此声音的音调不同。
34.
【详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和物体启动或停止。但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一个足够的力。风车转动是受到风力的作用;雪橇犬拖动雪撬运动的是拉力;弹簧恢复原状会产生弹力;树叶漂在湖面上会受到水的浮力;苹果落地是受到重力的作用;磁悬浮列车是磁力的相互作用运行的。
35.1.对噪声源进行改造或者隔音。2.对噪声的传播途径进行隔声或者吸声。3.对受影响的人员进行噪声防护。
【详解】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控制的方式有1.对噪声源进行改造或者隔音。2.对噪声的传播途径进行隔声或者吸声。3.对受影响的人员进行噪声防护。
【点睛】本题考查噪声控制的方式,要求学生掌握噪声控制的方式。
36.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确定合适的参照物,如果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就说明该物体是静止的;反之,就说明该物体是运动的。
【解析】略
37.用测力计缓慢地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测得的拉力大小就是术块在桌面上运动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详解】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用测力计缓慢地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测得的拉力大小就是术块在桌面上运动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点睛】本题考查摩擦力,要求学生掌握摩擦力测量。
38.保护消化器官,吃饭要细嚼慢咽,定时定量。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烂变质的东西。吃饭时不要看书、写字,饭后不要做剧烈运动。尽量不饮酒,保护消化器官健康。
【详解】我们要做到科学合理地搭配食物,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消化器官。为了保护消化器官,吃饭要细嚼慢咽,定时定量。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烂变质的东西。吃饭时不要看书、写字,饭后不要做剧烈运动。尽量不饮酒,保护消化器官健康。
39. 匀速 压力越大 接触面越粗糙 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详解】摩擦力是阻碍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是滚动还是滑动)等因素有关。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实验中要使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应使木块在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2)对比实验是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对比实验中只能控制一个变量,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比较图乙和图甲可知,图乙中增加了一个砝码,增加了压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4N,比甲图测力计的2.2N大,由此说明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比较图丙和图甲两个实验装置可知,改变的条件是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6N,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2N,由此判断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通过上述实验过程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