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03 21:0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保护我们的大脑,下面行为正确的是( )。
A.课间休息仍在学习 B.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
C.坐摩托车不带头盔 D.按时睡觉,保证10小时睡眠时间
2.下图的蘑菇岩,主要是( )对岩石变化产生的力量。
A.风 B.温度 C.植物 D.水
3.下面传热最快的物体是( )。
A.木棒 B.铁棒 C.玻璃棒 D.塑料棒
4.从地球仪上看中国的位置处在(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5.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 )。
A.119 B.122 C.120 D.110
6.将物体放入水中后再松开,不触底就算( )。
A.沉 B.浮 C.飞 D.跑
7.下面( )行为对人体感觉器官会有损害。
A.淡盐水清洗鼻子 B.早晚刷牙漱口
C.做眼保健操 D.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
8.下面( )不能认为是改变地表的力量和结果。
A.火山喷发诞生了新的岛屿 B.修建大坝和海上大型机场
C.地震使村庄沉陷 D.学校新建多功能教学楼
9.关于信息的传递,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我国在唐朝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B.中国的汉字是现存世上为数不多的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统之一
C.北斗系统是世界上唯一具有通信功能的卫星导航系统,精度上也更有优势
D.莫尔斯是发明电话的专利人,贝尔发明了第一台电报机
10.人们受到下面刺激的反应错误的是( )。
A.尝柠檬的刺激反应是口腔里唾液增多
B.光线强弱的刺激反应是眼睛瞳孔大小变化
C.凉水刺激反应是皮肤出汗
D.生活垃圾恶臭刺激反应是恶心、捂鼻子
11.下列哪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的是( )。
A.火药爆炸 B.衣服晒干 C.纸张燃烧 D.粮食酿酒
12.主要负责我们的思维和记忆的是( )。
A.小脑 B.大脑 C.间脑 D.脑干
13.下面的办法能让橡皮泥浮起来的是( )。
A.切掉二分之一 B.做成空心的碗形
C.搓成球形 D.增加橡皮泥的重量
14.遇到地震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高层建筑中,迅速乘坐电梯离开所在的建筑物
B.发现贵重物品遗留在屋内,快速返回寻找
C.在户外,为避免站立不稳选择在建筑物或大树旁进行躲避
D.在户外,选择开阔平坦的地方蹲下或趴下
15.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会( )。
A.不断上升 B.不断下降
C.先下降再上升 D.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6.大脑是人体的 中心,它总是不断地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 来完成。
17.当大脑疲劳、受到伤害或患病时,会引起 、 、运动、行为和思维等方面的障碍。
18.大脑的重量大约只占体重的 ,但它消耗的能量却是身体全部能量的 所以每一个人都需要通过 给大脑进行休整的机会。
19.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 可以改变船的 和 。
20.小泰将小马铃薯放入清水里,发现小马铃薯在清水中 (填“浮”或“沉”)。小泰突发奇想,想改变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他需要往水盆里加入足量的 (填“酒精”或“盐”)。
21.地震是由于 引起的,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 、地幔、 三部分。
22.地震主要发生在 层面,而火山喷发则与 和 的运动有关。
23.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 ,比如烧毁森林、房屋, 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
24.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害,比如 、 。但是也会给环境带来好处,比如 、 。
25.铁在 的环境中容易生锈,防止铁生锈可以采用 、 和烤蓝等技术。
26.我们经常把铁质的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这样做可以切断铁和 的接触,从而防止菜刀生锈。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 、 等方法防止铁制品生锈。
27.热是一种能量,热能的传递方式包括 、 、 。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28.热可以用传导、对流或辐射方式进行传递。( )
29.按大陆漂移说推想,数百年以后,现在的大陆还会在原来的位置。( )
30.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的沙漠生物化石。( )
31.紫甘蓝遇酸性物质会变为绿色。( )
32.所有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相同。( )
四、连线题(共10分)
33.将外界刺激与人体感受刺激的器官、人体相应的反应三者连线。
身边鞭炮声 眼 捏住鼻子屏住呼吸
垃圾异味 耳 用手扇风、哈气
吃辣椒 鼻 闭眼睛
气候变化 舌 换厚、薄衣服
遇到强光 皮肤 惊慌、捂住耳朵
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
34.厨房用的炒菜铁锅,它的手柄一般用木制的,在炒菜时就不会烫手,为什么?
35.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脑?(写出3点)
36.在我们东北很多家庭用暖气取暖,想想暖气是怎样使整个房间变暖的?利用学过的热对流知识解释一下吧。
37.铁生锈的原因有哪些?(写出3点)
六、综合题(共7分)
38.材料:地面的震动,称为地震。地震是岩石圈内能量积累到一定时候释放的一种形式,是自然界发生的一种地质作用。岩石由于地壳的运动会长期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一旦这种作用力强度超过了岩石强度,岩石就要破裂或错动,同时将积累的能量现地释放出来,从而发生地震。
(1)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下会发生 ,褶皱突然撕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 ,造成严重的破坏,这就是 。
(2)地震会引起地面震动,产生裂缝带,山崩地裂等自然物破坏,还会引发 等。(合理即可)
(3)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当选择安全场所、 到空旷处等。(合理即可)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D
【详解】脑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脑是柔软而脆弱的,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但是受到剧烈撞击也会影响脑健康,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不要让脑受到剧烈撞击。分析选项可知,按时睡觉,保证10小时睡眠时间,有利于保护我们的大脑,D符合题意;课间休息仍在学习,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坐摩托车不带头盔,不利于保护我们的大脑。
2.A
【详解】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出现破碎、疏松及矿物成分次生变化的现象,导致岩石变化。风的作用导致蘑菇岩的形成。
3.B
【详解】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以上物体中传热最快的是铁棒,金属的导热性能好。
4.AD
【详解】我们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我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大部分属于中纬度,北温带;小部分属于低纬度,热带,AD符合题意。
5.B
【详解】要熟记常用的急救的电话。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紧急突发事件,可以拨打全国通用紧急求救电话:消防报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公安报警电话:110;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
6.B
【详解】在做实验时,我们规定,将物体放入水中再松开,不触底就算浮,触底就算沉。
7.D
【详解】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注意睡眠充足,按时休息;注意合理饮食,吃饭不挑食,适当的吃一些蔬菜、水果;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淡盐水清洗鼻子、早晚刷牙漱口、做眼保健操,有利于人体感觉器官,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损害人体感觉器官。
8.D
【详解】地表变化是由于地质作用和人力作用。地质作用是分内力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是﹣﹣地球内部的能量对地表形态的改变,如火山喷发,造山运动,海陆交替,地震等,它造就高山低地,导致海陆变迁,形成地表基本形态。外力作用是有﹣﹣风化,水的搬运、侵蚀作用,植物的破坏等因素,它对地表基本形态进行精雕细琢,使崎岖地表趋于平坦。人力作用就是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对不适宜的地表进行改造,达到适宜的活动,如开垦梯田、开山修路、开凿运河等,ABC是改变地表的力量和结果,D不能认为是改变地表的力量和结果。
9.D
【详解】A.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我国在唐朝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正确;
B.中国的汉字是现存世上为数不多的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统之一,正确;
C.北斗系统是世界上唯一具有通信功能的卫星导航系统,精度上也更有优势,正确;
D.莫尔斯是发明电话的专利人,贝尔发明了第一台电报机,错误;1837 年,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电报机。 1892 年,电话的发明人贝尔亲自开通纽约到芝加哥的电话线路。
10.C
【详解】人体受到外界环境或身体内部的刺激时会产生反应,这样可以使我们积极应对环境变化,保护自己、避免伤害,是我们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保障。分析选项可知,尝柠檬的刺激反应是口腔里唾液增多,光线强弱的刺激反应是眼睛瞳孔大小变化,生活垃圾恶臭刺激反应是恶心、捂鼻子,都属于人们受到下面刺激的反应,ABD正确,不符合题意;C皮肤受到冷水刺激,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结果可使出汗散热受阻,反而会使散热困难、体温升高,人们受到下面刺激的反应错误,符合题意。
11.B
【详解】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体积、状态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本质区别: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衣服晒干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粮食酿酒和纸张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所以B符合题意。
12.B
【详解】脑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大脑将感觉器官收集到的信息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温觉,痛觉等通过神经传去大脑并加以整合,获得意识,并将有用信息以记忆方式储存,产生情绪情感等。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等重要生理功能。
13.B
【详解】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橡皮泥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空心的碗形后,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14.D
【详解】A、地震发生时,在高层建筑中,地震可能造成电梯故障,不宜乘坐电梯离开所在的建筑物,故A错误;
B、生命最宝贵,地震发生时不能因为贪恋贵重物品遗留在屋内,故B错误;
C、在户外,为避地震不适宜选择在建筑物或大树旁进行躲避,故C错误;
D、在户外,选择开阔平坦的地方蹲下或趴下,护住头部,减少伤害,故D正确。
15.D
【详解】把水加热到100℃,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从水面冲出,使水发生剧烈汽化,这种现象叫做汽化。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变,只会吸收热量汽化变成水蒸气。
16. 控制 神经系统
【详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所组成。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在不断地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神经系统来完成。
17. 感觉 语言
【详解】人体的许多行动都是由大脑进行协调的,人的思维、记忆以及智力、情绪等也是由大脑控制的。当大脑疲劳、受到伤害或患病时,会引起感觉、语言、运动、行为和思维等方面的障碍。
18. 2 % 20% 睡眠
【详解】大脑的重量大约只占体重的2%,但它消耗的能量却是身体全部能量的20%,所以每一个人都需要通过睡眠给大脑进行体整的机会。长期的睡眠匮乏会使人在身体上和精神上感觉不适,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不少于10小时。
19. 结构 载重量 稳定性
【详解】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推动着船的发展。人类早期的船只都是用浮的材料来制作,随着科技的进步,沉的材料也能用来造船,比如钢铁制造的轮船就能在水中航行。钢铁制造的船不但坚固,而且载重量也更大。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比如独木舟和竹筏,都是浮的材料制成的,但竹筏的底面积更大,载重量和稳定性都优于独木舟。
20. 沉 盐
【详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同体积的马铃薯比清水要重,所以小马铃薯在清水中会沉;同体积的马铃薯比盐水要轻,在盐水中会浮起来,所以需要往水盆里加入足量的盐。
21. 地球的内部运动 地壳 地核
【详解】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地震一般发生在地球的地壳。
22. 地壳 地壳 地幔
【详解】地震和火山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引起的,包括岩浆活动和板块运动等,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23. 灾难 掩埋
【详解】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比如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但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火山灰和火山岩还是筑路的好材料。
24. 烧毁森林 掩埋农田和城市 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 火山岩是筑路的好材料
【详解】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害,比如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但是也会给环境带来好处,比如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火山灰和火山岩是筑路的好材料等。
25. 潮湿 涂油 刷漆
【详解】铁生锈是空气与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会生成一种新物质,这种物质做铁锈。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人们常用的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涂油、刷漆、喷塑、烤蓝等。
26. 水 刷漆 涂油
【详解】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破坏生锈的条件,就能够有效防止生锈。比如把铁质的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这样做可以切断铁和水的接触,从而防止菜刀生锈。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涂油、刷漆等方法防止铁制品生锈。
27. 热辐射 热对流 热传导
【详解】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称为热传递。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28.√
【详解】在没有作功而只有温度差的条件下,能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的过程称为热传递。热传递是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这三种方式往往不是单独进行的。
29.×
【详解】大陆漂移假说是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大陆漂移。现在的大陆仍然在移动,大西洋距离加宽,太平洋在变窄,所以提题干描述错误。
30.×
【详解】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区考察时,发现山中的岩石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
31.×
【详解】紫甘蓝水就是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可以随着细胞液的酸碱改变颜色。细胞液呈酸性则偏红,细胞液呈碱性则偏蓝。紫甘蓝水能使酸性物质变红色,使碱性物质变蓝色,是酸碱指示剂。
32.×
【详解】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大小相关,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水的体积就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越小,排开水的体积就越小,受到的浮力就越小。
33.
【详解】人体接受到刺激都会有相应的反应。身边鞭炮声会刺激耳朵,我们会惊慌、捂住耳朵;垃圾异味会刺激鼻子,我们会捏住鼻子屏住呼吸;吃辣椒会刺激舌头,我们会用手扇风、哈气;气候变化会刺激皮肤,我们会换厚、薄衣服;遇到强光会刺激我们的眼睛,我们会闭眼睛。
34.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
【详解】不同物体的传热快慢不同,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适合用做隔热、保温。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用作炒菜铁锅的手柄,就是为了导热慢,不烫手,方便使用。
35.1、睡眠充足。
2、剧烈运动时戴头盔保护头部。
3、合理饮食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
【详解】大脑是我们身体的操作中心,控制着我们的思想,大脑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多学一些保护大脑的方法,如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全面均衡的营养;保持欢快的情绪;不吸烟、不酗酒;逗着玩不能打脑袋;运动时保护头部。
36.答:暖气加热附近的空气,空气受热后上升,周围冷空气补充过来,再受热,再上升。就这样,室内空气在不断流动的过程中逐渐变暖。
【详解】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暖气片的热会使其周围空气变热,热空气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流过来补充,促使空气流动,通过热对流的方式使整个房间变热。
37.1.在潮湿的环境里容易生锈。2.与空气接触容易生锈。3.与酸.碱.盐等接触后容易生锈。
【详解】铁生锈是一种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变化,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有酸和盐条件下能加快生锈的速度。
38. 褶皱 能量 地震 海啸 保护好头部、走安全通道
【分析】当地壳深处的岩层因受到过度挤压而突然破裂或错动时,会引起大地剧烈的震动,释放出长期积累的巨大的能量,从而形成地震,地震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
【详解】(1)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下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撕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的破坏,这就是地震。
(2)地震会引起地面震动,产生裂缝带,山崩地裂等自然物破坏,还会引发等海啸。
(3)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当选择安全场所、保护好头部、走安全通道到空旷处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