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03 21:0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用当面谈话的方式传递信息的最主要缺点是( )。
A.听不懂 B.表达不清晰 C.受到距离限制
2.我家卫生间里的铁器生锈了,与( )有关。
A.潮湿 B.干燥 C.干枯
3.下列活动不产生新物质的是( )。
A.燃烧废旧衣服 B.折纸船 C.燃烧木碳
4.将燃烧的蜡烛伸进装有二氧化碳的玻璃杯中,蜡烛会( )。
A.熄灭 B.燃烧得更旺 C.没什么变化
5.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蛋壳像地壳,很坚硬
B.蛋白像地幔,相对疏松
C.蛋黄像地核,比较松软,越往深处温度越低
6.蜡烛燃烧后,产生的新物质是( )。
A.水和二氧化碳
B.水和氧气
C.氧气和二氧化碳
7.航道浮标能在水面漂浮不倒的原因是( )。
A.上轻下重 B.使用锚 C.用金属制成
8.一个泡沫块,放入水中,它会浮在水面上,下列哪种方法可能让它沉下去。( )。
A.在泡沫块上加一块相同大小的泡沫块
B.在泡沫块上绑一个下沉的重物
C.把泡沫块切成两半
9.下列( )活动对地表的变化不会带来不利影响。
A.围湖造田 B.植树造林 C.过度开垦
10.( )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的平衡。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11.( )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A.氧气 B.空气 C.二氧化碳
12.关于热的传递,下列( )说法是错误的。
A.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热水会上升,冷水会下沉
B.太阳的热传递到地球上主要是依靠空气传递的
C.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挨在一起,热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直至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
13.下图同学模拟地震实验:手持木棒两端,并用力压弯,继续用力直至折断。会产生的现象是( )。
A.听到木棒断裂的“咔嚓”声,手感觉震动
B.没有声音,手感觉震动,有麻木感
C.听到木棒断裂的“咔嚓”声,手几乎没有感觉
14.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其中( )占21%。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15.看到红灯亮,我们的反应应该是( )。
A.继续过马路 B.边看车边过马路
C.停下来等待绿灯亮再过马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6. ( )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先用于制作烟火,后运用于军事。
17.地球分为地壳,( )和( )三个部分。
18.物体放入水中,有的( ),有的( )。
19.塑料、橡胶、木头等传热能力弱的物体称为热的( )。
20.人体的主要感觉器官有( )、( )、鼻、舌和皮肤。
21. ( )是我们身体里的“司令部”,它被坚硬的颅骨包裹着,它由( )、( )、( )三部分组成。
22. ( )时岩浆从火山口喷涌而出。
23. ( )、( )、( )、( )、( )是人体主要的感觉器官。
24. ( )、( )、( )、植物等都会对岩石变化产生作用。
25.火山一般可分为三类,它们分别是( )、( )和休眠火山。
26.(本题2分)研究橡皮泥的沉浮时,将橡皮泥揉成一团放入水中,它会( );若将橡皮泥做成船型再次放入水中,它会( )。
27.热能从物体( )的部分传到( )的部分。
28.消防报警电话( )、急救电话( )、公安报警电话( )。
29.蜡烛燃烧后,有新的物质产生,生成了( )、二氧化碳等。
30.脑要把( )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才能形成立体的视觉。
31. ( )发生时,大地颤抖,山河移位,会迅速地改变地表形态。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32.只要一根手指的位置不动,人用单眼看和用双眼看到的位置是一样的。( )
33.物体的沉浮是不能改变的。( )
34.当受到外界环境或身体内部的刺激时,我们会产生反应。( )
35.水、风、雨、火等都会对岩石变化发生作用。( )
36.地球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小。( )
四、连线题(共4分)
37.连线。
铁块
乒乓球 在水中下沉
玻璃杯 在水中上浮
泡沫块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38.火山一般分为哪三类?
39.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脑?(写出3点)
40.人体感受到的冷、热、痛、触以及压力等是怎样产生的?
41.如果你在野外探险时不小心遇险了,你想用手机给别人打电话寻求帮助,但发现手机没有信号。这时,你可以用什么方式向外界求救呢?说一说原因。
六、实验题(共9分)
42.学习和运用模拟实验,回答问题:
①图1模拟实验,让水从“坡”上流下来,经过一段时间,我们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如果我们看到一条河的河床布满细沙,则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参考选择:上游、中游、下游)
②图2模拟实验,石头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然后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我们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2000多年前, 父子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时就采用这种方法破除河道中挡道岩石的。
③ 、 、 、 等都会对岩石变化产生作用。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2.A
3.B
4.A
5.C
6.A
7.A
8.B
9.B
10.B
11.C
12.B
13.A
14.A
15.C
16.火药
17. 地幔 地核
18. 下沉 上浮
19.不良导体
20. 眼 耳
21. 大脑 大脑 小脑 脑干
22.火山喷发
23. 眼 耳 鼻 舌 皮肤
24. 大气 水 生物
25. 死火山 活火山
26. 下沉 上浮
27. 高温 低温
28. 119 120 110
29.水
30.双眼
31.地震
32.×
33.×
34.√
35.√
36.×
37.
38.死火山、休眠火山、活火山
39.1、睡眠充足。
2、剧烈运动时戴头盔保护头部。
3、合理饮食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
40.人体皮肤的真皮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接收到的各种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入大脑,就产生了感受外界冷、热、痛、触以及压力等刺激的各种感觉。
41.点燃烟火;在白天,烟雾是良好的定位器,火堆上添加些绿草、树叶、苔藓和蕨类植物都会产生浓烟,浓烟升空后与周围环境形成强烈对比,易受人注意。晚上可放些干柴,使火烧旺,使火升高。此外,黑色烟雾在雪地或沙漠中最醒目,橡胶和汽油可产生黑烟。
42. 流水冲涮泥沙形成沟壑,下端会堆积许多细沙 下游 小石块破裂 李冰 温度 风 植物 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