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1.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3.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4.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材分析:
《我爱这土地》为九上第一单元第二篇文章,本单元为“活动探究”单元。本单元学习任务首先是“自主赏析”,独立阅读教材提供的诗作,涵泳品味,把握诗歌意蕴,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我爱这土地》是诗人艾青在这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情的爱,对侵略者的恨,写下的爱国主义诗篇。
学情分析:
在长期大量的积淀中,大部分学生已基本可以辨别诗歌体裁,可以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并能对诗中的词句进行鉴赏。而大多数同学在分析理解、语言表达上较为有限,不能深入地理解诗词之美,诗人之情,以及诗词所承载的中华精神文化的内涵。针对学生这种实际情况,配合语文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多次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人精辟的用词;帮助学生走进诗人所处的特定时空,触摸诗人的心灵。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背诵和比较阅读,激发学生阅读新诗的兴趣。
2.引导学生体验新诗的意境及思想内容。
3.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诗歌蕴含着深沉而真挚的情感,教学中注重“美读”。
2.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3.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本诗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
教师教读,学生美读,合作探究法,课堂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了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在这中华民族的危急时刻,诗人艾青也冲到了时代的前沿,像一只喉咙嘶哑的鸟,为大地的兴衰而歌哭,他怀揣一颗赤子之心,甘愿为祖国的强盛付出自己的一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诗歌《我爱这土地》。
二、朗读课文
1.作者简介,了解作者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的诗浑厚质朴,格调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新中国成立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2.试读诗歌,读准字音
嘶哑(sī yǎ ) 喉咙(hóu lóng ) 汹涌(xiōng yǒng) 腐烂(fǔ làn )
3.视频欣赏,模仿朗读
欣赏名家朗读视频,体会重音停连等,跟读模仿。
4.朗读指导,深入体会
教师引导:注意他在读时有什么技巧?比如,他是按照怎样的基调去朗诵的?他是怎么处理停顿和重音的?大家可以边听边做记号,停顿处用斜线划开,重读的词语要在字的下面点上点。有些要拖长音的可画上破折号。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5.朗读课文,畅谈感悟
你听了刚才的朗读后,悟到了哪些朗读技巧?大家可以从感情基调、语速、重音等角度谈谈自己的收获。
(1)我觉得这首诗应该读得深沉些,因为诗中的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从这里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对土地和祖国的一种深沉的爱,因此感情基调应该深沉些,语速也应慢一些。
(2)我觉得这首诗还给人一种悲愤的感觉,“激怒的风”、“悲愤的河流”、鸟儿的歌唱后的泪水,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肯定是借助这些意象来表达自己悲愤的情感。
(3)我想谈谈重音的处理,除了上述意象要重读以外,“也”“嘶哑”“歌唱”要重读,因为这些词流露出作者对祖国执著的爱,即使化为鸟儿,哪怕喉咙“嘶哑”,也要歌唱。
提示: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由诗的情感所决定。一般来讲,能鲜明地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就应该重读,但对诗句的处理又可以不乏个性色彩。
(4)另外这首诗中的标点符号也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朗读的节奏:
比如(师边范读边讲析):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里的冒号总领下文歌唱的内容,所以停顿时间要略长一点点。)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这里的省略号表示歌唱的内容还有很多,而下面的破折号表示插入内容的结束,又回到上面的“假如”,所以这里的停顿也要略长一点点。另外,“无比温柔”是一个暖色调的词语,柔和美丽的感觉,所以要轻读。)
——(停顿也要略长一点点)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两节之间,由抒情性的记述转入议论抒情,是表达方式上的飞跃,所以停顿要更长一些。)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深沉”后边是省略号,有学者说可以改成感叹号,你们觉得呢?
明确:不能。这里的省略号是余音绕梁,意犹未尽,情感绵绵不绝的表示,要把“爱得”“深沉”分别拖长音,读得意味深长。)
6.集体朗读,体会意境
声情并茂地齐声朗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读出其“深沉”的特点。
7.师生朗读,体会感情
师: 我爱这土地 艾青
男: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女: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男:——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女: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男: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三、品析诗歌
1.诗歌题目《我爱这土地》中包含哪些事物?他们是以什么为纽带联系在一起的?
明确:我、土地。以“爱”为纽带,所以全诗的主题就是爱,题目突出全诗的主题,突出了作者的表达情感。
作者在诗歌中是怎样表达“爱”这种情感的?咱们走近文字,默读课文,
2.找一找,全诗一共选取了几个鲜明的意象来写?文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深沉的爱?勾一勾、读一读、品一品,说说你的理解或者困惑。
明确:意象:土地、鸟、河流、风、黎明。
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直抒胸臆,烘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
3.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 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诗人选用“嘶哑”一词,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清脆”或“嘹亮”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
4.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愤怒的河流、无止息的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暴风雨:象征日寇对中国的践踏和摧残。
无比温柔的黎明:象征着光明的未来,胜利的希望;
5.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明确:活着要尽全力为土地歌唱,死后也要全身心的投入土地的怀抱,将最后的“营养”献给祖国,与祖国融为一体。“鸟”的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执着的爱,这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一种敢于牺牲自我的精神。
6.诗人为何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虚拟“我是一只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自己;“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为什么鸟儿会这样?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传达出“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寓情于物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
7.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 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明确:第一节:铺陈描述,第二节:凝练概括。第二节,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提炼和升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8.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主旨句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烘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这两句也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感的浓缩,喊出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四、仿写诗歌
面对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假如你是一只鸟,或者一朵花,或者一片云,或者一支笔等等,你会干些什么呢?仿照课文,展开丰富想象,选择一些意象来表达对祖国的真情实感,相信你会写得更好!
示例: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会歌唱地平线冉冉升起的太阳;假如我是一片云,我会飘到干旱的地方下一场大雨,让地上的花花草草重新立起腰杆;假如我是一棵参天大树,我会在夏天撑起绿色的巨伞,让人们在我的伞下乘凉歇息;假如我是一片树叶,我愿静静躺在大地的怀抱,化作春泥更护根;假如我是一场雨,我将来到干旱的田地里,滋润田里那快要干枯的禾苗。
五、积累诗歌(深情吟诵)
积累爱国诗句: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艾青的诗,从中感悟了作者对于祖国浓烈的爱恋之情。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爱国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
小结:爱国是最高尚最朴素的一种感情,因为没有国,家何以寄托?没有国和家,人的灵魂何以寄托?人生最痛如浮萍,就让我们以这些先辈为榜样,努力学习,为将来能给国家出谋出力做好准备,让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不再重演!
六、布置作业
1.模仿《我爱这土地》,创作一首同题诗歌。
(提示:模仿课文的句式,发挥想象和联想,借助一些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2.背诵并默写本诗。
板书设计:
我爱这土地 艾青
鸟——歌唱——土地
我——热爱——祖国
课后反思:
课后我一再反思,这堂课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一点进步:一是自己深入地解读了文本,做到胸有成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能处变不惊。二是对“教什么”一直心中有数,教学目标仅三点,简单易行又实际。三是教学设计简洁实用而且略有创意。特别是“读出层次”这一环节,既训练了学生概括能力,又了解了内容理解了诗意,还为下文分析意象理解象征含义打下了伏笔,可谓一举多得。整堂课以一个“读”字贯始终,但又不缺变化与层次,实现了“台阶式”的设计。四是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经验和学,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杜绝看参考书找答案,随时提醒学生作笔记等,都体现了一个“实”字。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对于学生的发言不能给予有效的,科学的引导;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的技巧方面还有待提高。在教学中,我们都在不断尝试、不断学习,通过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路漫漫,我们仍在路上,且歌且行,愿我们用心教学、享受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