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模拟试题汇编第2期
专题16:古诗词赏析
1.(15届甘肃武威市第十七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6分)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4分)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2分)
2.(15届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九年级10月月考)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 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3.(15届广西南宁龙文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统考)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杜甫的《望岳》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用象征手法, 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王湾)蕴含新事物孕育旧事物解体的哲理。
C.《酬天乐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一诗中,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两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李白的《行路难》表达人生多快意,理想抱负都会实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15届河南省郑州市九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 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问题。(共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任选角度,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句。(2分)
5.(15届湖南省娄底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泊秦淮(5分)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第一句诗中两个“笼”将哪些景物融为一体?这句景物描写有何特点?(2分)
第三、四句是仅仅写商女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6.(15届江苏省兴化顾庄等三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阅读苏轼的《蝶恋花·密州上元》,回答问题。
蝶恋花·密州上元①
灯火钱塘三五夜②,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③。
寂寞山城④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⑤。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①上元:即正月十五元宵节。词人此时是刚来密州任知州,恰遇元宵佳节,在街上看灯、观月的情景和有所感而写下此词。②三五夜:阴历每月十五夜。 ③尘随马: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句。说的是江南气清土润,行马无尘。 ④山城:指密州。⑤社:农村节日祭神之所。当时的密州,因连年蝗旱,民不聊生,村民常举行社祭,祈求丰年。
下列诗句与本诗描述的传统节日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描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密州元宵的景象,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景象。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的景象。(2分)
请细读全词,思考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3分)
7.(15届江苏省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检测)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5分)
月 夜
[唐]刘方平
更深①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②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①更深:夜深了。②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首句“更深月色半人家”营造了 的氛围,由“北斗阑干南斗斜”中 “ ”一字可见夜已经很深了。(2分)
清代文学家顾贞观评此诗“二十有八字无可用者,其‘透’一字妙甚。”请简析“透”字的妙处。(3分)
8.(15届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全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后面的题。(8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①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①蕲水,古县名,即今湖北浠水县。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一名句。(4分)
两首词都以“浣溪沙”为词牌名,但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请分别加以概述。(4分)
9.(15届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宋诗。(5分)
野 池
唐 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 ,植物 的景象。(2分)
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10.(15届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阅读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一诗,完成后面的题。(6分)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中表明春末夏初季节特征的诗句是(1分)
赏析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 (3分)
品读全诗,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
11.(15届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题。(6分)
桃 花 溪
〔 唐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①石矶 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②洞《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请用优美的语句描述“ 隐隐飞桥隔野烟”的画面,并说说这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12.(15届江苏省宜兴市屺亭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4分)
润州听暮角①
(唐)李 涉
江城②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注:①文宗时,诗人曾被流放康州,此诗很可能是作于迁谪途中。②江城:临江之城,即润州。
诗人选取了哪些典型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分)
本诗是李涉很有名的即景抒情之作,后两句借写鸿雁受惊吓腾空远飞,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2分)
13.(15届江苏省宜兴市屺亭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4分)
题齐安城楼
杜牧(唐)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注】①呜轧(yà):拟声词。②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
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2分)
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你认为这首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2分)
14.(15届江苏省张家港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下面两首古诗词中都描写了“子规啼”,请问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闻王昌龄左迁①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③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①左迁:降职。②五溪:今湖南西部。③蕲水:今湖北浠水。
15.(15届山东省滕州市木石中学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5分)
陇西行①
陈 陶②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③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注]①陇西行:乐府旧题,多写边塞战争。②陈陶:唐朝诗人。③貂锦:将士。
从诗歌的一、二句中,你读懂了哪些主要内容 (2分)
联系诗歌内容,简析“犹是”二字的表达效果。(3分)
16.(15届山东省诸城市树一中学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检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5分)
登楼
【唐】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②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③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④。
【注释】①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汝。②北极:即北极星,喻指唐王朝。③西山寇盗:指吐蕃。④梁父吟:诸葛亮遇到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3分)
杜甫在《春望》中写“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本诗中又出现了“花近高楼伤客心”,你能说说“花伤客心”的主要原因吗?(2分)
17.(15届山西省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江城子·密州出猎(4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 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2分)
上阕: 下阕:
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18.(15届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九年级(普通班C班)1月联考)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3分)
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3分)
19.(15届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 ( http: / / www.21cnjy.com )九年级(实验A班)1月联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问题。(8分)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 (2分)
《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2分)
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4分)
20.(15届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九年级(实验B班)1月联考)(5分)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①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欸(ǎi)乃:拟声词,摇橹声。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忙碌的渔翁,请逐句品读诗歌,补充下面的句子:(2分)
渔翁夜宿 ▲ ,晨起汲水,燃烧楚竹,日出 ▲ 。
品读诗歌5.6句,说说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21.(15届浙江省泰顺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
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
秋色遥看入楚②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③,
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释:①明卿:作者的好友。 ②楚:楚地。 ③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环境的 、 的特点。(2分)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22.(15届浙江省泰顺县五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4分)
溪上遇雨二首(其二)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 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 却是山前晚照明。
诗的第二两句中,“喷”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2分)
三、四两句“忽惊”“却是”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1.(15届甘肃武威市第十七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6分)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4分)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2分)
【答案】
(4分)诗中写了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过程(意思相近即可)
(2分)视觉、听觉或色彩、声音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5届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九年级10月月考)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 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答案】
9. A
10. B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15届广西南宁龙文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统考)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杜甫的《望岳》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用象征手法, 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王湾)蕴含新事物孕育旧事物解体的哲理。
C.《酬天乐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一诗中,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两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李白的《行路难》表达人生多快意,理想抱负都会实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D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15届河南省郑州市九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 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问题。(共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任选角度,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句。(2分)
【答案】
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悲愤之情。(2分,1点1分)
示例一: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1分)生动地描绘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1分)
示例二:运用典故(比喻),(1分)生动地描绘出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1分)
示例三:侧面描写,(1分)以马快弦急衬托出抗战英雄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1分)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分析:体会诗歌的艺术技巧,就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15届湖南省娄底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泊秦淮(5分)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第一句诗中两个“笼”将哪些景物融为一体?这句景物描写有何特点?(2分)
第三、四句是仅仅写商女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答案】
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景物特点是朦胧、清冷。
不仅仅是写商女,主要是写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6.(15届江苏省兴化顾庄等三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阅读苏轼的《蝶恋花·密州上元》,回答问题。
蝶恋花·密州上元①
灯火钱塘三五夜②,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③。
寂寞山城④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⑤。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①上元:即正月十五元宵节。词人此时是刚来密州任知州,恰遇元宵佳节,在街上看灯、观月的情景和有所感而写下此词。②三五夜:阴历每月十五夜。 ③尘随马: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句。说的是江南气清土润,行马无尘。 ④山城:指密州。⑤社:农村节日祭神之所。当时的密州,因连年蝗旱,民不聊生,村民常举行社祭,祈求丰年。
下列诗句与本诗描述的传统节日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绘的是密州元宵的景象,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景象。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的景象。(2分)
请细读全词,思考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
C
密州的元宵节十分清冷,不仅没有笙箫,连灯火也难见到(1分),只有云垂旷野,雪意浓浓(1分)。(能抓住景物,描绘密州元宵节的清冷,语句连贯即可)
对比手法(1分),表达作者在密州的孤独寂寞之情(1分),抒发了词人对国计民生的忧患之情。(1分)。(意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从“密州上元”中可以得出,本词描写的节日是元宵节,A重阳节B中秋节C元宵节D春节。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7.(15届江苏省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检测)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5分)
月 夜
[唐]刘方平
更深①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②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①更深:夜深了。②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首句“更深月色半人家”营造了 的氛围,由“北斗阑干南斗斜”中 “ ”一字可见夜已经很深了。(2分)
清代文学家顾贞观评此诗“二十有八字无可用者,其‘透’一字妙甚。”请简析“透”字的妙处。(3分)
【答案】
寂静(静谧) 斜
(本题3分)一个“透”字写出了隔窗听到的虫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此我们可以感觉到窗外盎然的春意。“透”字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展现出诗人捕捉物象的敏锐和独特的审美视角,极为传神。(意近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学生应全面了解背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此处通过描写蛰虫涌动、春天来临的情景,表现了对春天来临的无比喜悦之情。“更深”表明“夜静”。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8.(15届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全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后面的题。(8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①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①蕲水,古县名,即今湖北浠水县。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一名句。(4分)
两首词都以“浣溪沙”为词牌名,但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请分别加以概述。(4分)
【答案】
示例: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将“落花”、“归燕”等自然景物与人的内心感受巧妙结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1)风格:前者婉约,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豪放。(2)感情:前者抒发了词人对年华流逝、物在人非的感伤之情;后者抒发了词人身处逆境却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怀。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15届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宋诗。(5分)
野 池
唐 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 ,植物 的景象。(2分)
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
满溢(满) 丰茂(茂盛、果实丰硕)(意思符合即可)
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意思符合即可)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15届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阅读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一诗,完成后面的题。(6分)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中表明春末夏初季节特征的诗句是(1分)
赏析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 (3分)
品读全诗,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
【答案】
(1分) “树头花落未成阴”或 “飞入菜花无处寻”
(3分)句中运用“急走”“追”的动作描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儿童的天真活泼、可爱好奇的特点(1分)。也给后文“飞入菜花无处寻”埋下伏笔(1分)
(2分)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儿童及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喜爱。
【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诗中描写景物的字词来分析判断。“花落”说明春天刚刚过去,“未成阴”说明绿树还不是太繁盛,同有很浓的树阴,所以是春末夏初。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分析:点评“急走”“追”两词,点明描写方法,说明其表现了孩子天真活泼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孩子们的喜爱。使用“生动”“形象”评价语。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分析:结合上题解答,根据诗中对景物和人物的描写即可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15届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题。(6分)
桃 花 溪
〔 唐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①石矶 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②洞《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请用优美的语句描述“ 隐隐飞桥隔野烟”的画面,并说说这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答案】
深山野谷,烟雾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 ( http: / / www.21cnjy.com )跨山溪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仙境里飞腾,营造出烟雾迷蒙、幽深神秘的氛围(描述画面语句优美,意对即可,2分。氛围1分)
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的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不到的怅惘、无奈。(对美景的憧憬,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也可)的思想情感。(3分)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15届江苏省宜兴市屺亭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4分)
润州听暮角①
(唐)李 涉
江城②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注:①文宗时,诗人曾被流放康州,此诗很可能是作于迁谪途中。②江城:临江之城,即润州。
诗人选取了哪些典型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分)
本诗是李涉很有名的即景抒情之作,后两句借写鸿雁受惊吓腾空远飞,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2分)
【答案】
典型的意象:号角、江水、沙滩、鸿雁等。(1分,答出三点得1分)营造了一种荒凉与寂寞的意境。(1分)
后两句借写鸿雁受惊吓腾空远飞,表达自己远离家乡思乡却不得归的惆怅。(意思对即可)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15届江苏省宜兴市屺亭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4分)
题齐安城楼
杜牧(唐)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注】①呜轧(yà):拟声词。②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
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2分)
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你认为这首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
(2分)“寒”既写出了水中汀州在黯淡无光的夕阳照射下的清冷场景(1分),也暗示了诗人的凄凉心境(1分)。
(2分)“七十五”以较大的数目写出了诗人家乡的遥远(1分),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因思乡而产生的惆怅(或落寞、失落、怅惆等)之情(1分)【评分要点及说明】写出“家乡遥远”给1分,写出“思乡之情”给2分。意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品味诗歌语言,主要是品味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键字词,古人写作诗歌讲究对字的推敲,所以有“炼字”“诗眼”之说。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这里“寒”既写出了水中汀州在黯淡无光的夕阳照射下的清冷场景,也暗示了诗人的凄凉心境。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分析: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15届江苏省张家港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下面两首古诗词中都描写了“子规啼”,请问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闻王昌龄左迁①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③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①左迁:降职。②五溪:今湖南西部。③蕲水:今湖北浠水。
【答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子规啼声渲染离别之恨(或渲染悲凉的气氛),引发下文抒发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或者表现了自然的美景和生机,令人心旷神怡。《浣溪沙》中的子规啼声,隐隐折射出词人政治上失意的处境,也更显出下阕中达观态度的难能可贵。(或子规在潇潇细雨中啼鸣,展现了山林的幽美与宁睁、子规啼鸣本是易引起词人的政治上失意之愁的,但作者此时却忘却了尘世的喧器和官场的污秽、显示出词人乐观豁达的心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15届山东省滕州市木石中学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5分)
陇西行①
陈 陶②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③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注]①陇西行:乐府旧题,多写边塞战争。②陈陶:唐朝诗人。③貂锦:将士。
从诗歌的一、二句中,你读懂了哪些主要内容 (2分)
联系诗歌内容,简析“犹是”二字的表达效果。(3分)
【答案】
一、二句写将士们的忠勇,(1分)战事惨烈、丧亡甚众。 (1分)
丈夫早已变成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却还在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盼他 早日归来团聚。(1分)“犹是”把残酷的现实与妻子的美 梦连接在一起,产生了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2分)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6.(15届山东省诸城市树一中学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检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5分)
登楼
【唐】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②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③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④。
【注释】①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汝。②北极:即北极星,喻指唐王朝。③西山寇盗:指吐蕃。④梁父吟:诸葛亮遇到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3分)
杜甫在《春望》中写“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本诗中又出现了“花近高楼伤客心”,你能说说“花伤客心”的主要原因吗?(2分)
【答案】
颔联写阔大悠远的自然景象,颈联写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2分);寄寓古今世事沧桑变幻、祈望国运久远的感慨。(1分)
“花伤客心”主要原因是战乱之中,生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涂炭,而诗人自己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负都无法实现(1分),此时正值春季,万物复苏,偶然看见欣欣向荣的花木,更加反衬出诗人悲伤、忧虑的心绪(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把握诗歌内容,就是要把握诗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7.(15届山西省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江城子·密州出猎(4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 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2分)
上阕: 下阕:
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答案】
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下阕写报国情。
C
考点:鉴赏诗歌的内容。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分析:C项中作者借用典故是为了表明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为国杀敌的愿望,而不是“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8.(15届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九年级(普通班C班)1月联考)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3分)
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3分)
【答案】
(1)朗朗上口,有音乐美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音韵和谐):“苍苍”,形象地表现了秋色苍茫,“切切”,生动地表现了虫鸣凄切(生动形象)。凸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强化情感)。(答出任意两点,且答案意思正确,即可得3分)
清澈的月光下,大片大片的荞麦花洁白如雪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现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能丰富诗歌意境,语言优美,得2分;诗人心情,答“喜悦”“惊喜”“由孤寂转为喜悦”“丰收在望的喜悦”皆可,得1分)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9.(15届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 ( http: / / www.21cnjy.com )九年级(实验A班)1月联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问题。(8分)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 (2分)
《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2分)
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4分)
【答案】
体现在三月花凋谢,柳絮飘飞,东风吹和子规啼叫上。
①侧面描写,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②动静结合。
《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2分)
《暮春山间》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2分)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分析:鉴赏诗歌的情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容之一,有客观选择题,也有主观表述题。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这里《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暮春山间》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15届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九年级(实验B班)1月联考)(5分)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①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欸(ǎi)乃:拟声词,摇橹声。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忙碌的渔翁,请逐句品读诗歌,补充下面的句子:(2分)
渔翁夜宿 ▲ ,晨起汲水,燃烧楚竹,日出 ▲ 。
品读诗歌5.6句,说说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答案】
(2分)西岩 摇橹(撒网、捕鱼)
(3分)无忧无虑,悠闲的心情;向往自由的心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15届浙江省泰顺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
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
秋色遥看入楚②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③,
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释:①明卿:作者的好友。 ②楚:楚地。 ③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环境的 、 的特点。(2分)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答案】
(2分) “凄清、迷蒙。
(2分) 对友人的同情和依依不舍之情。
【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诗句中“凄凄”“迷”两词说明即可。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分析:根据诗题即可了解诗歌内容,抓住“谁向孤舟怜逐客”一句即可体会到诗人对友人的情感。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15届浙江省泰顺县五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4分)
溪上遇雨二首(其二)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 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 却是山前晚照明。
诗的第二两句中,“喷”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2分)
三、四两句“忽惊”“却是”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答案】
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雨势之急、之猛。
“忽惊”“却是”蕴含着诗人对夏雨的瞬息变化难以意料的惊喜之情。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