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知识要点归纳+综合测试题(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知识要点归纳+综合测试题(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4-24 08:25:09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
知识要点归纳
科学理性时代  1.简述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该学派的主要思想,指出其代表人物,分析其影响。
(1)背景:奴隶制工商业发达;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
(2)主要思想、活动
①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②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③以培养兼顾公私利益的好公民为自己的任务。
(3)评价
①积极方面:智者学派思想活动的特点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树立了人的尊严。
②消极方面: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和极端个人主义,忽视道德。
2.列举苏格拉底的主张,分析其意义;列举亚里士多德的主张、贡献、意义。
★苏格拉底
(1)背景: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时风日下,道德沦丧。
(2)主张: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无知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认识人自己;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3)意义
①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②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亚里士多德
(1)主张及贡献:真理高于一切;创立了逻辑学。
(2)意义:亚里士多德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把希腊哲学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3.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简述运动的性质、主要思潮及其含义;列举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代表作的特色;指出这场运动的主要意义。
(1)原因
①经济: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②阶级:新生的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
③文化:借助古希腊、古罗马丰富的文化遗产。
④诱因:14世纪,黑死病在意大利的蔓延,促使人们反省。
(2)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3)主要思潮及其含义
①主要思潮:人文主义。
②含义:其核心内容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4)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表现
★文艺复兴运动前期——薄伽丘和《十日谈》
①思想:全书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②地位: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与但丁以及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彼特拉克并称为文艺复兴前三杰。
★文艺复兴运动全盛期——艺坛三杰:开创了现实主义艺术的新时代
①达·芬奇:强调艺术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突破“圣像图”的画法,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
②米开朗琪罗:他的创作专注人体;代表作:《大卫》和《摩西》。
③拉斐尔:以擅长画圣母像著称,其画笔下的圣母温柔美丽,洋溢着母性的慈爱和幸福,像是一位普通的母亲。被称为“画圣”。代表作:《西斯廷圣母》。
★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莎士比亚的戏剧
①特点:塑造了许多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深刻反映了人生矛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②杰作:《哈姆雷特》。
③地位: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5)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意义: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推动了思想解放,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4.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活动、主张,运动的影响。
(1)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人文主义思想活跃;罗马教会宣扬因行称义严格控制人们的生活;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点燃导火线。
(2)马丁·路德
①1517年,为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路德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
②强调因信称义,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这一思想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3)加尔文:提出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4)影响
①性质: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②意义:欧洲宗教改革家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促进了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和人类不断认识自己。
5.什么是启蒙运动?概括其背景,列举其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著作、影响,分析其影响。
(1)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自然科学的发展。
(2)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提倡用理性来判断一切事物,只敬畏真实,尊重科学,把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3)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著作、影响
人物
国家
代表作
思想观点
意义
伏尔泰
法国
天赋人权受法律支配;歌颂理性,倡导自由、平等和民主政治;建立开明君主制
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孟德
斯鸠
法国
《论法的
精神》
倡导“法的精神”;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君主立宪制
(美国1787年宪法最早实践三权分立)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卢梭
法国
《社会
契约论》
①“天赋人权”、“主权在民”
②“人类不平等起源于财产的私有制”
③“社会契约论”
④民主共和国
是批判封建制度、宣传理性至上的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描绘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的蓝图
康德
德国
《纯粹理
性批判》
人非工具,尊重他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4)启蒙运动的意义
①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②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根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新高度。
③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6.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内涵。
①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②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关注对人、社会与自然的研究;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崇尚理性和科学。
③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倡导理性高于信仰的人文主义宗教观,提倡人的个性解放;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使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④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崇尚理性、科学和民主,反对愚昧和专制;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提出要自由也要自律;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
7.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1)成就:建立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包括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定律;是微积分的创立者之一。
(2)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3)成就取得的原因:总结了前人的成果;建立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
(4)意义
①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②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多种学科的理论基础。
③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④牛顿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是近代科学的奠基者)
8.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1)达尔文与进化论
①形成标志:1859年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出版。
②主要观点: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还提出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观点。
③意义:挑战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论,促进思想解放;进化论传入中国,对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1863年赫胥黎发表《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进一步从解剖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类同祖的学说,进化论逐渐被科学界普遍接受)
(2)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根本分歧:生命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果,还是上帝创造的产物。
9.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成就:18世纪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后期爱迪生对电的发明,使人类社会进入到电气时代。
(2)作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文明进步;改变了社会结构;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10.什么是近代科学?分析近代科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1)近代科学是建立在观察、实验基础上的实验科学,并广泛应用数学方法使科学知识日益精确化。
(2)原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的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等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新的社会需要的推动;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对前人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个2分,共50分)
1.(2014·乌鲁木齐)古罗马建筑大师维特鲁威说:“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一理论体现的思想观念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D.“人非工具”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古希腊建筑的比例与规范,其柱式的外在形体的风格完全一致,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与此相一致的是智者学派的观点。故选A项。
2.右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充分反映了人体之美,这种风格的雕塑在当时的世界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古希腊产生这种艺术的原因不包括(  )
A.民主政治的发展 B.人文精神的影响
C.工商业高度发达 D.安土重迁思想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 古希腊艺术发展的经济因素是奴隶制工商业发达,并没有安土重迁思想。
3.“人的高贵超过了天使的高贵”是一句西方名言,与这句名言有同样价值取向的是(  )
A.“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B.“人为善,人恒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
C.“人的命运主要由他自己创造的”
D.“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答案】 C
【解析】 “人的高贵超过了天使的高贵”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推崇。A项是苏格拉底的思想,旨在强调对个人的认识,排除;B项是儒家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与题意不符;因此只有C项符合题意。
4.(2014·吉林白山一中)“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文中省略处应为(  )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
C.康德 D.伏尔泰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尽管流于诡辩”“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可判断这是智者学派。B项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即美德”;C项康德和D项伏尔泰都生活在古罗马的西塞罗之后,可以排除。故应选A。
5.(2014·吉林松原)文艺复兴被称为“打破神学枷锁,高举‘人文主义’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但在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也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他们“以神学反对神学”!这些杰作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
A.揭露教会腐败与神学的谬误反动
B.宣传民主共和与主权在民的思想
C.倡导民主革命与反对专制
D.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文艺复兴时期也有大量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美术作品,但其中的宗教人物是充满浓郁现实生活气息的人物形象,作品更多反映的是人类现实生活的幸福而非表达对宗教来生幸福生活的向往,故选D项。A项出现在宗教改革运动中,B、C两项反映的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流思想。
6.(2013·安徽)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说:“北欧人文主义传统是宗教改革运动最重要的源泉之一……路德反对牧师的中间角色以及他坚持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很可以被看作是人文主义的自然发展。”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
B.宗教改革首先在北欧地区发生
C.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在思想上完全一致
D.宗教改革吸收人文主义大量的精神要旨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以宗教改革为切入点,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归纳能力。A项“核心思想”说法错误;B项说法错误;C项“完全一致”太绝对化,排除;关键信息:北欧人文主义传统是宗教改革运动最重要的源泉之一,D项正确。
7.为了展示14~17世纪欧洲文明的重大成果,玛丽同学设计了《十日谈》、《蒙娜丽莎》、《哈姆雷特》三张卡片,你认为还应该补充下列哪一张卡片(  )
A.《圣经》 B.《大卫》
C.《九十五条论纲》 D.《论法的精神》
【答案】 B
【解析】 据“14~17世纪”这一时间排除A、D两项;据三张卡片都是文艺复兴的成果,排除宗教改革中的《九十五条论纲》。
8.文艺复兴时代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国王、贵族、教士、仆人、贩夫走卒等。其中,他集中批判了教士,这是因为(  )
A.教士是封建时代最底层的职业
B.当时的社会已经普遍不信仰宗教
C.教士的权威受到宗教改革的冲击
D.教士是当时宗教禁欲主义的代表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薄伽丘的作品《十日谈》体现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潮,因此它肯定人的价值,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故选D项。
9.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之一”,他借“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之口赞美“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他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  )
A.苏格拉底 B.莎士比亚
C.亚里士多德 D.但丁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中的信息“哈姆雷特”可知,题中所指人物是莎士比亚。
10.15世纪的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  )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答案】 B
【解析】 解题关键在于时间和地点,时间是15世纪,地点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据此判断为文艺复兴。各种科目的复活其实是对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传承,故选B项。希腊罗马文化在公元前就已经繁盛,排除A项;宗教改革兴起于16世纪的德国,排除C项;启蒙思想兴起于17世纪,排除D项。
11.哲学家罗素认为,“16世纪在文学艺术上是一个琳琅满目的时代,但在科学上则是一个不毛的时代!”他的观点主要依据是(  )
A.文艺复兴在科学成就上毫无建树
B.文艺复兴承认宗教神权思想存在
C.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在文艺领域
D.文艺复兴没有崇尚思想的科学化
【答案】 C
【解析】 文艺复兴反对宗教神权,它的成就主要在文学艺术领域,但在科学上也有哥白尼、布鲁诺、培根等代表,他们提倡科学研究方法,故选择C项。
12.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此人最有可能是(  )
A.但丁 B.达·芬奇
C.莎士比亚 D.马丁·路德
【答案】 D
【解析】 材料体现了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观点。
13.(2014·宁德)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此语实际上(  )
A. 证实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
B. 说明了路德认同基督教的上帝造物说
C. 肯定了印刷术有助于新教思想的传播
D. 夸大了印刷术在传播中华文明中的影响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理解能力,马丁·路德所语是说印刷术对宗教改革的作用。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4.下图描绘了修士和修女们在野宴中纵情声色的情景,它们反映了那个时候西欧知识阶层的(  )
A.发展资本主义的信心 B.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信心
C.对宗教信仰的渴望 D.对思想自由和解放的渴望
【答案】 D
【解析】 本题解答须注意图片中情景的角色、内容。修士、修女是宗教神职人员,宗教是主张禁欲主义的,而他们却在纵情声色,说明知识分子抨击宗教禁欲主义对人性的压抑,反映了他们对思想自由和解放的渴望,D项正确;A、B、C三项无从体现。
15.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  )
A.虔诚信仰上帝 B.反对盲目信仰
C.实行三权分立 D.妇女解放
【答案】 B
【解析】 通过反问说明该思想家反对盲目信仰。
16.罗素评价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成熟”。其中“朦胧稚嫩”时期为(  )
A.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B.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C.17、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
D.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的“朦胧稚嫩时期”是指人文精神的萌芽时期、起源时期,所以应该选A项。
17.伏尔泰在其著作《天真汉》中借主人公天真汉之口说“我每天都发觉,那本书(指《圣经》)里不让人做的事,大家不知做了多少,让人做的,却一件也不做”。其用意主要是(  )
A.号召人们粉碎教会邪恶势力
B.告诫人们不要相信《圣经》
C.告诉人们不要信仰上帝
D.引导人们按照《圣经》的要求去做
【答案】 A
【解析】 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并没有否定《圣经》和上帝,只是号召人们反对天主教会。
18.(2014·南昌二中)一个历史事实可以有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A.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人是万物的尺度”
B.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人非工具”
C.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D.资本主义萌芽——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 B
【解析】 依据题干要求,启蒙运动的旗帜是理性主义,倡导理性的代表人物是康德,其主张是“人非工具”,故选B项;A项文艺复兴的旗帜是人文主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普罗塔哥拉的观点;C项的三项运动是继承发展的关系;D项资本主义萌芽下兴起的是文艺复兴。
19.“他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他们”是指(  )
A.古希腊时期的智者学派 B.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
C.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者 D.18世纪中叶的启蒙思想家
【答案】 D
【解析】 据题干信息,可知否定一切权威,主张理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应该为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故选D项。
20.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
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D.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答案】 A
【解析】  从题干材料中“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这说明平等的消失是因为一个人占据了另一个人的食粮, 只有在私有制情况下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私有制,这种不平等的扩大就出现了奴役和贫困。这段话表明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故选A项。
21.1859年11月24日,伦敦市民争相购买一本刚出版的新书。教会和封建御用文人群起而攻之,诬蔑它“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这本书最可能是(  )
A.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B.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圣经》 D.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
【答案】 A
【解析】 据“1859年、刚出版的新书”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物种起源》最有可能。
22.1863年伦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始了向地下延伸的时代。城市基础建设向地下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进行 B.城市化的发展
C.城市人口的增加 D.城市土地资源的匮乏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1840年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化国家。因工业分布在城市里,导致城市人口巨增,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进,造成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所以出现地铁。
23.某学者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图所示,你认为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是(  )
A.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
B.欧洲是当今世界的科技中心
C.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D.伟大的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的大发展
【答案】 D
【解析】 题中三人的科学成就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科技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24.“1825年9月27日早晨发生的情景是难以描述的。许多参加这一历史事件的人整夜都不能合眼,一直站着。人人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有些人喜形于色,另外一些人惊讶不已,使得这个场面丰富多彩。列车在预定的时刻开动了。”列车的动力和能源来自(  )
①蒸汽机 ②石油 ③电动机 ④煤炭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石油和电动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就,排除②③。
25.有人说:“14~17世纪,西方出现了近代科学的曙光,而中国则呈现出传统科技的晚霞。”能支持该说法的一组是(  )
A.牛顿经典力学的提出与《天工开物》
B.电磁学的确立与《本草纲目》
C.进化论的确立与《农政全书》
D.相对论的提出与《梦溪笔谈》
【答案】 A
【解析】 符合“14~17世纪”这一信息的只有牛顿经典力学与《天工开物》。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1分,第29题14分,共计50分)
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之《哈姆雷特》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绘画作品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展示了人性的美。下面是三幅不同时期以圣母和圣婴为题材的宗教绘画作品。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请回答:
(1)材料一赞美了什么?反映了文艺复兴的什么核心思想?(4分)
(2)材料二的三幅绘画中,哪幅绘画作品最能体现上述思想?你的依据是什么?(3分)
(3)依据材料三扼要说明启蒙运动如何发展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2分)
(4)启蒙运动确立的一系列思想原则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原则有哪些?请举例说明。(4分)
【答案】 (1)赞美人。人文主义。(4分)
(2)图一最能反映这一思想。因为它更接近人间母子亲情,能充分体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3分)
(3)理性是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2分)
(4)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与法制等。(4分)
27.(12分)人文思想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说:“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知识即美德就将是对的。”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材料二 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
——薄伽丘《十日谈》
材料三 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和孟子观点的异同。(4分)
(2)材料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将人文思想发展到怎样的新高度?(6分)
(3)综上所述,你认为人文思想的根本内涵是什么?(2分)
【答案】(1)相同点:都强调人的道德修养,不同点:苏格拉底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孟子强调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4分)
(2)观点:人生而平等。
积极意义:批判了封建等级观念,促进了人性的解放和思想自由。
新高度:从对人性的尊重发展到对理性的推崇。(6分)
(3)内涵: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2分)
28.(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塔哥拉
材料二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健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导致普罗塔哥拉对神持怀疑态度的社会根源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分析其产生的思想因素。(4分)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5分)
【答案】 (1)社会根源: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繁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2分)
(2)观点: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思想因素: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人文主义复苏。(4分)
(3)主要思想主张:宗教上: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政治上: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条主义,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准备。(5分)
29.(14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的制度、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材料三 美国《时代》周刊日前公布了2007年各领域的最佳发明,并同时公布了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著名的有蔡伦、达·芬奇、伽利略、牛顿、托马斯·爱迪生、亨利·福特等人。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大发明传入欧洲的影响。材料中“……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中的“精神发展”指哪些事件?(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起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4分)
(3)请你填写出下表人物上榜的理由。(4分)
发明家
上榜理由
发明家
上榜理由
托马斯·爱迪生(1847~1931)
蔡伦 (约50~121)
【答案】 (1)影响: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详细作答三个方面也可)
内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6分)
(2)原因:专制统治思想的束缚和完备的封建制度;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保守心理。(4分)
(3)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获得专利,其中,耐用白炽灯的发明最有意义,它给人类带来了电的光明。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