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 名句默写(一)
一、情景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述了“可谓好学也已”的具体表现,其中在吃、住方面的具体表现是:“ , 。”
(2)李白《将进酒》中,“ , ”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悲叹人生易老。
(3)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修养身心、培育美德,这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古人早就把这个为人处世的道理传达给我们了,如《礼记·大学之道》所说:“ , 。”
(4)《老子》总是提醒世人注意观察日常事物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如通过观察车子、器皿、房室等日常事物,老子看到了“无”的意义,并得出“ , ”的结论。
(5)《无衣》中描写君王要发兵了,要修理好戈矛准备战斗的句子是:“ , 。”
(6)古诗词中有很多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诗句。而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却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写下了千古名句“ , ”,使全诗的基调“哀而不伤”。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颜渊》中,孔子用“ ”解答了颜渊关于什么是“仁”的疑问,并强调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就能达到“ ”的效果。
(2)李白《将进酒》中,表现出藐视富贵利禄只愿沉醉酒香的诗句是: , 。
(3)“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既是淡泊世事的承载,又是羁旅之愁的寄托,如“ , ”。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 , ”两句就表达了革命青年关心国家大事,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情怀。
(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 , 。”
(3)《归园田居》中写诗人归去后的生活,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石钟山记》记载,苏轼与其长子暮夜泛舟至绝壁下,看到了阴森恐怖的大石侧立,听到了磔磔鸟鸣,内心惊恐欲还之时却听到“ , ”。
(2)《李凭箜篌引》中“ , ”用通感的艺术手法正面写乐声,时而众弦齐鸣如玉碎山崩,时而一弦独奏如凤凰鸣叫,时而幽怨,时而轻快。
(3)“鸥”在古人笔下常常被视为隐士的伴侣,借以表达闲适或隐逸之情。例如: ,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过秦论》中,“ , ”两句交代了秦孝公当政时在地势上的有利形势。
(2)《列子·汤问》中的“匏巴鼓琴而鸟舞鱼跃”极写音乐之美妙,李贺《李凭箜引》中“ ”和苏轼《赤壁赋》中“ ”两句都是化用此句。
(3)“空”字在古诗词中出现频率高,诗人常用以形容环境空旷宁静,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也常用以表达一种悲凉伤感情绪,如“ ,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阿房宫赋》一文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极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
(2)《陈情表》中作者从年龄的角度说明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 , ”。
(3)自古以来,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吟味不已的季节。借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诗句不胜枚举,如“ , ”就写出了秋天的凄清。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涉江采芙蓉》中,写主人公遥望故乡,归乡之路绵延无尽的句子是“ , ”。
(2)《登泰山记》中,作者在泰山之巅看到一幅雪山晚晴图,其中“ , ”两句写出了雪和山的美景。
(3)古诗词中关于“草”的意象很多,而诗人借“草”来写边塞地区的苦寒或抒发感伤情怀的句子有:“ , 。”
8.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 。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使用叠字,增添了乡村远景的平静安详之感。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意动林泉,使人心胆战。
(4)“猿啼”是古诗文之常见意象,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如杜甫《登高》中的“ ”。
(5)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 ”之雄心,也只怕会落得“ ”的结局。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以马为喻,从反面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 ”。
(2)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房前屋后优美景色的句子是“ , ”。
(3)小刚与初中同窗好友偶遇,即将分手之际,小刚想从高中语文教材中引用诗词名句,来勉励好友不断进取,可以选择“ ,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运用比喻手法来表明自己胸怀博大,表示愿意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两句是:“ , 。”
(2)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 , ”两句,交代了他谪居于浔阳之后的居所的地势特点以及周围的环境。
(3)叠词用得好,可将自然景色或人物描绘得生动形象。古代诗词中运用叠词而又能产生这种效果的有很多,如:“ ,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开阔,极写自己漂泊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
(2)《过秦论》中,表现陈涉起义队伍的武器装备十分简陋的句子是: , 。
(3)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 。
(4)南宋戴埴曾说“唐人言李白不能屈身,以腰间有傲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体现这一评价的两句是: , 。
(5)在《归园田居》(其一)中,“ , ”运用对偶和比喻表达了作者身在宦海却心系田园的心情。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高望远,追怀英雄豪杰,暗喻南宋统治集团没有像孙权那样的英雄豪杰的句子是: ,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中的“ ”和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中的“ ”,均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现江水(湖水)之美。
(2)《登泰山记》中写日出之后,日观峰以西诸山,“ , ”,有杜甫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效果。
(3)孤舟一叶,不仅载文人远游,也走进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古人常用“孤舟”意象来表达人生旅途的漂浮寂寞之感,或隐逸山林孤高傲世的思想,比如“ , ”。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 , ”两句指出,学习《诗经》可以培养人们忠孝品德。
(2)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中“ , ”两句也用行路的道理来阐述积累的重要性。
(3)《诗经·无衣》采用复沓的语句,在语意上有递进关系,如“与子同仇”,表达同仇敌忾的情绪,“ ”是行动的开始,“ ”指将士们奔赴前线共同杀敌。
(4)李白《将进酒》中“ , ”两句,塑造了诗人强烈自信和豪迈洒脱的形象。
(5)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 ”两句写词人梦见妻子,两人相对,默默无语胜过千言万语。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概述了后唐庄宗得天下后困于伶官而身死国灭的故事,文中“ , ”两句警诫后人要防微杜渐、不能玩物丧志。
(2)咏史文字,或得出教训,如苏洵《六国论》中剖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最后得出“ ”的教训;或借古讽今,如杜牧《阿房宫赋》明确指出,唐代统治者哀秦而不以秦为鉴,必将“ ”。
(3)《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劝谏君王谦恭自卑,勿志骄意满的句子是“ , ”。
(4)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用“ , ”刻画了其他植树者早晚探视、心有不舍的可笑情形。
(5)《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国君决心改变士大夫们养成的种种陋习,“ , ”,才招致众人的强烈反对。
二、混合默写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师者, 。(韩愈《师说》)
(2)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4) ,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
(5)谢公宿处今尚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乡土中国·礼治秩序》篇引用了《论语》十二章中颜渊与孔子关于“仁”的问答,孔子以“ , ”两句来强调服礼要有主动性。
16.默写。
(1)加之以师旅, 。
(2)有如此之势,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3)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4) ,食野之苹。
(5)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6) ,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7)《阿房宫赋》中,杜牧感慨秦国搜刮时不放过一丝一毫,挥霍时却视其为粪土的句子是:“ , ?”
17.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1)《诗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章复沓。如《诗经·秦风·无衣》三节,开头都是“岂曰无衣”,第二句只有一个字不同,分别是“与子同袍”“与子同泽”“ ”。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不少优美的诗句,令人赞赏不已,如“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 ”。
(3)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下片利用梦境抒情,“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明月夜,短松冈”。
(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 。”
(5)成语“任重道远”出自《论语》曾子之语,“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暮、庶、壹、已。
2. 克己复礼为仁 天下归仁焉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复”“馔”“驾”“匏樽”“鉴”“顷”“着”。
3.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扬”“譬”“虚”。
4. 大声发于水上 噌吰如钟鼓不绝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噌”“吰”“凤”“鸥”“盟”“拙”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5. 据崤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 老鱼跳波瘦蛟舞 舞幽壑之潜蛟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崤”“雍”“蛟”“壑”“鬓”“斑”“蓟”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6. 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日短也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覆、隔、陛、萧、滚、浔、荻、瑟、渔。
7.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顾、浩、负、腓、稀、衰、萋、洲。
8.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杜鹃啼血猿哀鸣
风急天高猿啸哀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有:锲、镂、暧、墟、殷、巅、啸、胥、赢、仓、皇。
9. 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骐骥”“荫”“罗”“济”“材”。
10.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住近湓江地低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 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湓、呦、苹、暧、墟、澹、萧、滚。
11.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作客、斩、竿、教、妆、羁、觅。
12. 千里澄江似练 玉鉴琼田三万顷 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澄、练、鉴、琼、顷、绛皓、驳、偻。
13. 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与子偕作 与子偕行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及文学常识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迩”“偕”“材”“惟”。
14.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旦视而暮抚 已去而复顾 而某不量敌之众寡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祸、溺、威、劫、溢、暮、寡。
15.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三顾频烦天下计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渌水荡漾清猿啼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受、频、称、渌、漾、己。
16. 因之以饥馑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呦呦鹿鸣 怅寥廓 妃嫔媵嫱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馑、劫、鳝、呦、廓、媵、嫱、锱、铢。
17. 与子同裳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夜来幽梦忽还乡 料得年年肠断处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士不可以不弘毅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裳”“宛”“霰”“己”“弘”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