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 测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 测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03 09:1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 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的是(  )
A.葡萄糖 B.油脂 C.乙醇 D.纤维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
C.葡萄糖水解反应生成C2H5OH和CO2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产生沉淀,这属于盐析过程
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碳酸钙与过量盐酸反应,某时间段内生成的速率先快后慢,速率加快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升高
B.取溶液,向其中滴加溶液,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C.将红热的铂丝插入到盛有氨气和氧气的集气瓶,铂丝一直保持红热,集气瓶出现红棕色气体,氨气与氧气反应放热,无一氧化氮生成
D.分别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和溶液,均析出固体,蛋白质都发生变性
4.化学与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缺铁将会导致人的记忆力下降
B.鱼池缺氧时,可以用过氧化钠做供氧剂
C.人患败血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
D.氢键对DNA的结构和生理活性有影响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
B.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C.硫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D.燃煤中加入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乳酸薄荷醇酯( )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
B.煮熟的鸡蛋不能孵化成小鸡原因是蛋白质变性
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乙醛:在盛有2 mL 10%Cu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5mL10%NaOH溶液,混合均匀,滴入待检液,加热,看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
D.为加快漂白精的漂白速率,使用时可加少量的食盐水
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均属物理变化
B.新型材料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在人体内酶的作用下,纤维素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
D.淀粉、食用花生油、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8.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检验某无色溶液中是否含有NO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稀盐酸酸化,再加入FeCl2溶液 若溶液变黄色且试管上部产生红棕色气体,则该溶液中含有NO
B 探究KI与FeCl3反应的限度 取5 mL 0.1 mol·L-1KI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5滴15% KSCN溶液 若溶液变血红色,则KI与FeCl3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C 判断某卤代烃中的卤素 取2 mL卤代烃样品于试管中,加入5 mL 20% KOH水溶液混合后加热,再滴加AgNO3溶液 若产生的沉淀为白色,则该卤代烃中含有氯元素
D 探究蔗糖在酸性水溶液中的稳定性 取2mL20%的蔗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 H2SO4后水浴加热5 min;再加入适量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 若没有生成砖红色沉淀 ,则蔗糖在酸性水溶液中稳定
A.A B.B C.C D.D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
B.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新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
C.阿司匹林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可以长期大量服用
D.葡萄糖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单糖,在人体中发生氧化反应,放出能量
10.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向蛋白质溶液中加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析出,如再加水也不溶解
B.蛋白质溶液中蛋白质分子能通过滤纸,但不能通过半透膜
C.浓硝酸溅在皮肤上,能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蛋白质和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
D.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吞服钡餐不会引起中毒
11.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发生水解的是(  )
A.蔗糖 B.葡萄糖 C.蛋白质 D.油脂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紫外线、饱和(NH4)2SO4溶液、CuSO4溶液、福尔马林等作用下,蛋白质均会发生变性
B.在一定条件下,氨基酸之间能发生反应,合成更复杂的化合物(多肽)
C.为检验皂化反应进行程度,取几滴反应液,滴入装有热水的试管中,震荡,若有油滴浮在液面上,说明油脂已完全反应
D.检验淀粉在稀硫酸催化条件下水解产物的方法是:取适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观察是否出现红色沉淀
13.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大营养物质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食用的蛋白质、糖和油脂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C.糖类均有甜味,均易溶于水
D.75%酒精常用于消毒是因为酒精使蛋白质变性
14.日常生活中,常用到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高温时容易被破坏,所以不宜热锅爆炒蔬菜
B.构成人体蛋白质的20多种氨基酸都能通过人体自身合成
C.某些铁盐溶于水生成的Fe(OH)3胶体,可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等杂质
D.可用燃烧的方法鉴别真丝围巾和合成纤维围巾
15.下列有关实验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向硫酸四氨合铜溶液中加入适量95%的乙醇会析出深蓝色晶体
B.向碘的溶液中加入KI溶液并振荡,下层溶液颜色加深
C.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足量乙烯,溶液褪色并分为两层
D.向蔗糖与稀硫酸加热所得的混合液中加入银氨溶液,能观察到银镜
16.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
B.葡萄糖可以制乙醇,两者都能与金属钠反应
C.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碳酸钡可用于钡餐透视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二、综合题
17.国内售卖的酱油含有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如谷氨酸钠、三氯蔗糖、苯甲酸及苯甲酸钠等,某些相关物质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谷氨酸的分子式为   。
(2)大豆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硝酸、加热,实验现象为   。
(3)常温下,苯甲酸能与下列物质中的____反应(填字母)。
A.溶液 B. C.氢气 D.溴水
(4)检验三氯蔗糖中含氯元素的试剂是____(填字母)。
A.溶液和稀硝酸 B.溶液和溶液
C.溶液、溶液和稀硝酸 D.溶液和盐酸
(5)T与谷氨酸互为同分异构体,所含官能团种类和数目与谷氨酸完全相同,则T有   种结构(不包括立体异构体),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上有四组峰的T的结构简式为   (填一种)。
18.某有机物含碳、氢、氧、氮四种元素。如图是该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其中黑点表示原子,短线表示原子之间的共价键):
(1)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结构简式为   。
(2)该有机物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填编号)。
①水解 ②加聚 ③取代 ④消去 ⑤酯化
(3)该有机物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该有机物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它的分子中含有两个 ,且是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之一,则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
19.现有:①二氧化碳 ②甲烷 ③二氧化硫 ④氢氧化铜.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在上述四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入下列空格中(填编号).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2)医院化验糖尿病要用到的物质是   ;
(3)造成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物质是   ;
(4)泄漏到空气中而产生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20.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B.用酸性KMnO4溶液可以鉴别甲烷与乙烯
C.CH4和C5H12一定互为同系物
D.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蛋白质会发生聚沉,加水后又能溶解
(2)某有机物烃X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83.72%,此有机物的蒸气在相同条件下是等体积氢气质量的43倍,若X结构中含有2个甲基,则X的结构简式为   。
(3)苯可以与浓硫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苯磺酸( ),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可判断出此反应的另一个反应产物为   。
21.A是某天然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得到的产物之一。经测定: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200,其中氧元素所占质量分数约为26.5%;等物质的量的A分别与NaOH、Na充分反应,消耗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经仪器分析A分子中含有苯环,不含-CH2-和-CH3基团。
(1)测定A的相对分子质量的仪器是   ,A的摩尔质量为   。
(2)一定条件下A分子间发生反应生成聚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
(3)A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 与A具有相同的官能团,是二取代苯,且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
② 催化氧化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 分子中氨基与羧基的位置关系与A分子中的氨基与羧基的位置关系不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解:A.葡萄糖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故A正确;
B.油脂与银氨溶液不反应,故B错误;
C.乙醇与银氨溶液不反应,故C错误;
D.纤维素与银氨溶液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银氨溶液反应有弱氧化性,能氧化醛基,据此解题.
2.【答案】B
【解析】【解答】A.单糖和二糖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油脂为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故B符合题意;
C.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酵生成C2H5OH和CO2,故C不符合题意;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重金属盐CuSO4溶液会发生变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糖类物质中,淀粉和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单糖和二糖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油脂是混合物;
C.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在酶的催化下可以转变为C2H5OH。这个转化过程被广泛应用于酿酒和利用生物质生产燃料乙醇;
D.蛋白质在一些化学试剂(重金属盐类、强酸、强碱等),以及一些物理因素(加热、紫外线)等的作用下会发生变性。
3.【答案】A
【解析】【解答】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某段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先快后慢,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A符合题意;
B.氯化铁和碘化钾发生反应:2Fe3++2I-=2Fe2++I2,结合数据可知,Fe3+过量,剩余的Fe3+能与SCN-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因此溶液变成血红色,不能判断反应是否可逆,B不符合题意;
C.加热条件下氨气与氧气反应,集气瓶中出现红棕色气体,不能说明没有一氧化氮生成,因为若氧气过量,即使生成了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可与过量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C不符合题意;
D.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可使蛋白质发生盐析,加入饱和硫酸铜溶液,可使蛋白质变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前期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后期速率降低是由于盐酸浓度降低。
B.氯化铁和碘化钾发生反应验证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入的碘化钾必须过量。
C.过量的氧气会与NO反应生成NO2
D.蛋白质与重金属盐发生蛋白质变性,如硫酸铜溶液,与轻金属盐溶液发生盐析。
4.【答案】B
【解析】【解答】A.铁使人体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血红蛋白为人体运输氧气,缺铁会造成贫血,记忆力下降,故A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的同时生成强碱氢氧化钠,不可以用于鱼池,故B符合题意;
C.缺乏维生素C会患有败血症,故C不符合题意;
D.DNA是双螺旋结构,两条链之间靠氢键链接,氢键对DNA的结构和生理活性有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人体内缺铁会造成贫血,记忆力下降;
C.缺乏维生素C会患败血症;
D.DNA是双螺旋结构,两条链之间靠氢键链接。
5.【答案】D
【解析】【解答】A、医用酒精的体积分数为75%,故A正确;
B、蚕丝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灼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人造纤维没有,则用灼烧方法可鉴别蚕丝和人造纤维,故B正确;
C、硫酸钡难溶于水和盐酸,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故C正确;
D、CaO不能吸收二氧化碳,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CaO可以吸收二氧化硫,能减少酸雨的形成,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医用酒精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
B、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纤维没有;
C、硫酸钡不溶于盐酸;
D、燃煤中加入CaO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6.【答案】B
【解析】【解答】A.乳酸薄荷醇酯( )中含有酯基、羟基,能够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还能够发生取代反应(甲基上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故A不符合题意;
B.加热时蛋白质发生变性,则煮熟的鸡蛋不能孵化成小鸡,故B符合题意;
C.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醛基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题中加入的氢氧化钠不足,无法观察到准确实验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为加快漂白精的漂白速率,可增大漂白粉产生HClO的量,食盐水对HClO的量无影响,不能加快漂白精的漂白速率,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该结构中含有的官能团判断该物质能发生哪些反应类型;
B、加热能够使蛋白质变性;
C、锦运拳击应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D、增加食饮水对产生的次氯酸没有影响。
7.【答案】D
【解析】【解答】A.煤的干馏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光导纤维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
C.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淀粉能水解为葡萄糖,食用花生油能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鸡蛋清能水解为氨基酸,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煤的干馏得到的苯、二甲苯等物质,是化学变化,而石油的蒸馏主要是利用熔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物质是物理变化
B.聚酯纤维是有机材料,而二氧化硅不是有机材料,而是无机材料
C.人体内不存在分解纤维素的酶
D.食用油是酯类,鸡蛋清的成分是蛋白质,故可以发生水解,而淀粉是单糖的缩聚物可以发生水解成单糖
8.【答案】B
【解析】【解答】A.原溶液中存在硝酸根可以和Fe2+反应生成Fe3+,故不能验证原溶液中含有亚硝酸根,A不符合题意;
B.向KI溶液中滴加FeCl3,若FeCl3没有剩余说明反应是完全的,因此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该反应是有限度的,B符合题意;
C.溶液中加入KOH后体系中剩余大量的OH-,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后OH-也可以使Ag+生产白色沉淀,C不符合题意;
D.蔗糖为二糖,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水解生产单糖,验证单糖中是否存在醛基,应向水解液中加入NaOH溶液使体系呈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二价亚铁离子变为三价铁离子,主要说明含有氧化性的离子,但是不一定是亚硝酸根还有可能是硝酸根离子
B.碘离子的量是过量的,若不是可逆反应,不存在三价铁离子,但是最终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有三价铁离子因此说明反应有限度
C.检验氯离子时需要进行加入硝酸酸化
D.检验醛基时需要碱性环境,水解后加入氢氧化钠调节溶液为碱性
9.【答案】C
【解析】【解答】A、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故A不符合题意;
B、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对防治坏血病有很大的帮助,水果蔬菜中富含维C,故B不符合题意;
C、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长期大量服用会有水杨酸反应,应停药并静脉注射NaHCO3溶液,故C符合题意;
D、葡萄糖是一种单糖,主要作用是为生物提供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营养物质是蛋白质、糖类、油脂。
10.【答案】A
【解析】【解答】解: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水会溶解,盐析是可逆的,故A错误;
B、蛋白质溶液中蛋白质分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故B正确;
C、皮肤组成重要成分是蛋白质,浓硝酸沾到皮肤上能使皮肤变黄,这是由于浓硝酸和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发生了颜色反应,故C正确.
D、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钡餐的成分是硫酸钡,硫酸钡不溶于酸,无法生成钡离子,不会引起中毒,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A、盐析是可逆的,加水可溶解;
B、蛋白质溶液是胶体,胶体能通过滤纸,但不能通过半透膜;
C、皮肤组成重要成分是蛋白质,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
D、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钡餐的成分是硫酸钡,硫酸钡不溶于酸,无法生成钡离子;
11.【答案】B
【解析】【解答】因二糖、多糖、油脂、蛋白质能发生水解,单糖不能发生水解,而葡萄糖是单糖,故选B.
【分析】根据二糖、多糖、油脂、蛋白质能发生水解.
12.【答案】B
【解析】【解答】A、将(NH4)2SO4溶液加入蛋白质溶液,出现沉淀,是盐析不是变性,故A错误;
B、氨基酸含有氨基、羧基,可发生取代、缩聚反应,可生成二肽、多肽或蛋白质,故B正确;
C、油脂的皂化反应液不分层,则皂化反应液滴于装有热水的试管中,振荡,有油滴浮在液面上,可说明油脂皂化不完全,故C错误;
D、淀粉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葡萄糖和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所以要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葡萄糖时要先中和酸,否则无法成功,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将(NH4)2SO4溶液加入蛋白质溶液,该过程为盐析;
B、氨基酸含有氨基、羧基,可发生取代、缩聚反应;
C、油脂的皂化反应液不分层;
D、葡萄糖和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
13.【答案】D
【解析】【解答】A. 糖类中的单糖和双糖,以及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 糖类中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 糖类中的多糖没有甜味,纤维素难溶于水,故C不符合题意;
D. 75%酒精能够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常用于消毒,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进行判断即可。
14.【答案】B
【解析】【解答】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而变质,应避免热锅爆炒蔬菜,故A正确;
B.必需氨基酸不能通过人体自身合成,必需氨基酸有 8 种,包括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和 苯丙氨酸,故B错误;
C.铁盐溶于水可以形成Fe(OH)3胶体,胶体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吸附悬浮物质而沉降,起净水作用,故C正确;
D.真丝围巾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燃烧基本是无味的,合成纤维燃烧一般会缩成小球或者融化掉,所以可以采用燃烧闻其气味的方法鉴别,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而变质;
B.人体(或其它脊椎动物)必不可少,而机体内又不能合成的,必须从必需氨基酸食物中补充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
C.胶体具有吸附性吸附悬浮颗粒等杂质,可以用来净水;
D.真丝属于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15.【答案】A
【解析】【解答】A.乙醇会降低硫酸四氨合铜的溶解度,因此向硫酸四氨合铜溶液中加入适量95%的乙醇会析出深蓝色晶体,A选项是正确的;
B.该体系中没有物质氧化碘离子得到碘单质,下层溶液颜色不会加深,B选项是错误的;
C.酸性高锰酸钾和乙烯会发生反应,不会出现溶液分层的现象,C选项是错误的;
D.蔗糖水解后并没有加碱,所以无法观察到银镜现象,D选项是错误的。
【分析】A.乙醇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所以可以降低四氨合铜的溶解度,析出晶体;
B.碘单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但是并无物质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
C.乙烯具有还原性,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蔗糖本身就具有醛基,但是检验醛基需要在碱性环境下进行。
16.【答案】B
【解析】【解答】A.煤的气化是煤与水蒸汽反应H2、CO等气体的过程.煤的液化是将煤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利用煤产生的H2和CO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液体燃料或其他液体化工产品的过程,两种过程都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羟基能与钠反应,葡萄糖和乙醇都含有羟基,故B正确;
C.明矾水解可以产生胶状的Al(OH)3,具有吸附作用可用于净化水;硫酸钡用作钡餐,碳酸钡能够溶于胃酸,不能用于钡餐,故C错误;
D.光导纤维为二氧化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而合成纤维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煤的气化和液化的概念分析;
B.羟基能与钠反应;
C.明矾水解可以产生胶状的Al(OH)3;碳酸钡能够溶于胃酸,不能用于钡餐;
D.光导纤维为二氧化硅.
17.【答案】(1)C5H9NO4
(2)溶液变黄
(3)A
(4)C
(5)8;或
【解析】【解答】(1)谷氨酸的分子式为 C5H9NO4 。
(2)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时呈黄色。
(3)A:苯甲酸的羧基常温下能与 溶液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苯甲酸的羧基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苯甲酸中的苯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氢气加成,故C不符合题意;
D:苯甲酸不与溴水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 三氯蔗糖中含氯元素,先通过水解反应使Cl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然后加入稀硝酸,排除OH-和的干扰,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含有氯元素。故答案为C。
(5)碳链含有5个碳,则碳链异构有①、②、③三种。①羧基位于两端一种形式,氨基有2号碳原子和3号碳原子2种取代方式;②羧基有、两种取代方式,则氨基分别有3种;③羧基有1种取代方式,氨基有1种取代,则同分异构体有2+3+3+1=9种,其中1种为谷氨酸,故有8种,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上有四组峰的T的结构简式为 或 。
【分析】(1)根据结构简式数出谷氨酸的分子式中 C、H、N和O的个数。
(2)根据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时呈黄色解答。
(3)根据苯甲酸的羧基有酸性、羧基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苯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加成解答。
(4)根据—Cl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出Cl-,以及Cl-的检验方法解答。
(5)同分异构体判断方法:先写碳链异构,再写官能团位置异构,最后写物质类别异构。
18.【答案】(1)C5H11O2N;CH3CH2CONHCH2CH2OH
(2)①③④⑤
(3)CH3CH2CONHCH2CH2OH+H2O→CH3CH2COOH+H2NCH2CH2OH
(4)
【解析】【解答】(1)形成一个共价键的为氢原子,形成两个共价键的为氧原子,形成三个共价键的为氮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的为碳原子。(4)所写物质为天然蛋白质水解产物即为α 氨基酸,故可表示为 。由题意知,—C3H7中应含有一个 ,故只能为 。
【分析】首先通过有机化合物的球棍模型得出其分子式,再根据性质判断其结构和性质即可。
19.【答案】(1)②
(2)④
(3)①
(4)③
【解析】【解答】解:(1)天然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态化石燃料,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故答案为:②;(2)葡萄糖含有醛基,可以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常用糖尿病的检测,故答案为:④;(3)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温度上升,故答案为:①;(4)酸雨是工业高度发展而出现的副产物,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故答案为:③.
【分析】(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2)根据葡萄糖的特征反应分析;(3)造成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4)酸雨主要是由泄漏到空气中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造成的.
20.【答案】(1)B;C
(2)CH3CH2CH2CH2CH2CH3
(3)H2O
【解析】【解答】(1)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所以水解可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A不正确;
B.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所以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甲烷与乙烯,B正确;
C.C5H12符合烷烃的通式,一定属于烷烃,所以CH4和C5H12一定互为同系物,C正确;
D.硫酸铜是重金属的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蛋白质会发生聚沉,加水后不能溶解,D不正确;
故答案为:BC。答案为:BC;(2)烃X的蒸气在相同条件下是等体积氢气质量的43倍,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3×2=86,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83.72%,则此有机物中碳原子数为 =6,分子式为C6H14,若X结构中含有2个甲基,则X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2CH2CH3。答案为:CH3CH2CH2CH2CH2CH3;(3)苯可以与浓硫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苯磺酸( ),则表示苯分子中的1个H原子被-SO3H取代,被取代出的H-将与-OH结合生成H2O,所以可判断出此反应的另一反应产物为H2O。答案为:H2O。
【分析】(1)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同系物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n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
(2)根据题意可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根据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碳原子的个数,即可得出分子式,再结合其结构确定其结构简式;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取代反应的定义来确定另一种生成物。
21.【答案】(1)质谱仪;181g·mol-1
(2)
(3)
【解析】【解答】(1)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的仪器是质谱仪。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200,其中氧元素所占质量分数约为26.5%,由可知,A中最多可有3个氧原子,A是天然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则A为α-氨基酸,分子中含有-NH2、-COOH,由等物质的量的A分别与NaOH、Na充分反应,消耗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可知分子中还含有-OH,-COOH与-OH个数之比为1:1,即分子中含有1个-COOH和1个-OH,则A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A的摩尔质量为。
(2)根据上述分析,A分子中含有苯环、-NH2、-COOH、-OH,不含-CH2-和-CH3,可推得A的结构简式为;A分子中含-OH和-COOH,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酯。
(3)满足条件:①与A具有相同的官能团,是二取代苯,且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说明含有-NH2、-OH、-COOH,两取代基在苯环上是对位位置关系;②催化氧化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分子中含有-CH2OH结构;③分子中氨基与羧基的位置关系与A分子中的氨基与羧基的位置关系不同,符合条件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分析】
(1)根据氧元素所占质量分数和A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算出氧原子在分子中最多个数,根据氨基酸的结构可知氨基酸中至少含有一个羟基,也就是至少有两个氧原子,又因为能够与Na充分反应,所以分子中还有-OH,根据消耗氢氧化钠和钠的物质的量之比,可以求出氧原子个数,进而得出A的摩尔质量。
(2)聚酯反应实际就是-COOH和-OH反应的过程,根据这一点便可写出化学反应式。
(3)根据同分异构体概念和规则要求即可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