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东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03 09:49:11

文档简介

- 1 -
2023-2024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四校联考高一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7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 年 12 月 17 日 1 时 59 分,“嫦娥五号 ”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 着陆,历时 23 天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 ”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问题。
1 .下列状态中的“嫦娥五号” ,属于天体的是( )
A .等待发射的“嫦娥五号” B .月球上采样的“嫦娥五号”
C .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 D .着陆后的“嫦娥五号”返回器
2 .“嫦娥五号”所处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为( )
A .太阳系 B .地月系 C .河外星系 D .可观测宇宙
2022 年 11 月 3 日,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 ”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 完成。完成下面小题。
3 .与地球相比,空间站更易遭受流星体袭击,主要原因是( )
A .离小行星带更近 B .所在轨道流星体多
C .宇宙环境不安全 D .几乎无大气层保护
下面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预报中心报道的两则太阳活动综述(耀斑级别由低到高分别 是 A、B、C、M、X)。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1 年 9 月 14 日 在过去 24 小时中,太阳活动为低水平。日面上有 2 群黑子。该期间发生的最大 耀斑是:M2.8。
2021 年 10 月 14 日 在过去 24 小时中,太阳活动为低水平。 日面上有 2 群黑子,该期间无 C 级及 以上耀斑发生。
4 .黑子和耀斑分别位于( )
A .色球层、光球层 B .光球层、色球层
C .光球层、 日冕层 D . 日冕层、光球层
5 .与 9 月 14 日相比,10 月 14 日 ( )
A .太阳风活动剧烈 B .地磁场更为平静
C .卫星通信中断频繁 D .极光影响至赤道地区
6 .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对地球造成的影响相关的是( )
①岩浆喷发 ②“磁暴”现象 ③冰岛地热资源丰富
④水的运动 ⑤干扰无线电话接听 ⑥植物生长
A . ①② B . ② ⑤ C . ④⑥ D . ③④
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所示的圈层 A 、B 、C 分别为( )
A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B .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C .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8.关于地球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
B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C .横波和纵波经过软流层时会完全消失
D .水圈是由地球上最活跃的圈层
2022 年 11 月 17 日,世界杯开赛前夕,首对中国赴卡塔尔大熊猫“京京 ”与“四海 ”正式与当地民 众见面。有“ 活化石 ”之称的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 800 万年,被誉为“ 中国国宝 ”。图为地质
年代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大熊猫在地球上最初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
A .古生代 B .中生代 C .元古宙 D .新生代
10 .大熊猫出现的地质年代( )
A .形成现代地貌格局 B .爬行动物大量发展
C .是重要的成铁时期 D .蕨类植物极度兴盛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与风力作用有关的是( )
A . 甲 B . 乙 C .丙 D .丁
12.属于岩溶地貌的是( )
A . 甲 B . 乙 C .丙 D .丁
牛轭湖是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随着流水作用愈来愈曲,最后导致自然截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被 废弃形成的湖泊。读北半球某地牛轭湖形成过程及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3.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流水侵蚀 B .流水搬运 C .流水沉积 D .地壳下陷
石老人是青岛一处距海岸百米处,形如老人坐于碧波中的地标景观。2022 年 10 月 3 日,这座久经 风雨的景观突然坍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造成“石老人”上半部分坍塌的作用力最相关是( )
A .流水侵蚀 B .冰川侵蚀 C .海浪侵蚀 D .风力侵蚀
北京时间 2023 年 4 月 16 日,我国风云三号 G 星成功发射。作为全球降水测量卫星之一,风云三号 G 星在离地球 407 公里太空中,可对台风、暴雨等灾害性降水进行高精度观测。图为风云三号 G 星,完 成下面小题。
15 .风云三号 G 星观测的现象主要发生在(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高层大气 D .臭氧层
央视纪录片《从许村到青田》介绍了我国乡村振兴"模范广东顺德青田村。这里仍旧保留着清代古 建筑群,有着 130 户人家,房屋整齐排列,形成九条巷道,均为麻石铺路,北高南低直达村前荷花塘,
寓意“九龙戏珠 ”。左图为顺德青田村景观图、右图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 白天,荷花塘表面气压高低对应图中的( )
A . 甲 B . 乙
C .丙 D .丁
17 .右图中形成了大气热力环流,其运动方向是( )
A . 甲→丁 B . 甲→ 乙
C .丙→ 乙 D .丁→丙
苏州市草桥中学利用海绵城市原理建造了苏州首个海绵校园。如今的海绵校园,透水砖、透水混凝 土、砂垫层、碎石过滤层等多种透水材料替代了传统的水泥地面、塑胶操场等。学校的道路、停车场、 人行道都具有吸水功能。雨水一旦落到地面,在短时间内就能迅速被地面吸收,然后经过层层渗透,通
过盲管引流进蓄水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苏州市草桥中学收集雨水汇入长江最终入海,参与水循环类型是( )
A .海上内循环 B .海江间循环
C .陆地内循环 D .海陆间循环
19 .海绵校园中“盲管”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地下径流 B .水汽输送
C .降水 D .地表径流
20 .建设“海绵校园”可以( )
①缓解内涝现象 ②改善地下水水质 ③提高江河水位 ④加剧热岛效应
A . ③④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①②
- 2 -
二、综合题。(共 3 题,共 40 分)
2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 分)
我国太阳能资源在近 40 年来,不论是在总辐射量、年日照时数还是在年有效日照天数上都存在着 明显的减少,只是在减少幅度上存在着差异。不少学者对变化原因也进行了一定范围内的分析,总结前 人研究结果,在太阳能资源变化上,我国东部与西部的主导因素并非一致。东部地区主要是人文原因, 西部地区主要是自然原因。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单位:亿焦耳/平方米) 图。
(1)描述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规律。(4 分)
(2)乙地比甲地年太阳辐射量丰富,从乙地的角度分析原因。(4 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近几十年来太阳辐射量减少的原因。(4 分)
22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4 分)
地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如下几幅地貌景观图片,并提出了以下问题,请你帮他们完成。
( 1)以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貌是 图。(2 分)
(2)以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貌是 图,该地貌分布区的气候特征表现为 。(4 分)
(3)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图,该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填“青藏 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 中的一个)。(4 分)
(4)由流水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貌是 图,该地貌名称叫 。(4 分)
23.“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 ,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 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 穿堂风” 。图 1 为我国西南某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图 2 为该地近
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图 3 为不同地表状况下的天气状况。(14 分)
( 1)图 1 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 (单项选择题)。(2 分)
A .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 B .增加房屋前后温差
C .减少下渗,增加湿度 D .降低夜晚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2)图 2 中甲乙两处风力最大的是 , 甲处风向为 风。(4 分)
(3)图 3 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单项选择题),从天气角度分析原因。(6 分)
(4)如今,低碳生活逐渐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 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使 (辐射方式)减弱。
(2分)
- 3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地理
期中四校联考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B B C D B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A C A A B D A D
二、综合题。(3题,共 40 分)
21、12 分
(1)总量分布不均;西北多,东南少(沿海少,内陆多)。4分
(2)乙地(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乙地晴天
多,日照时间长;乙地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4

(3)我国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类活动相对更加剧烈,对环境的影响更大,大气
污染更加严重,轻雾、霾的出现和增加导致太阳辐射量减少;2分
我国西部地区近几十年来降水增加,云雨天气增多,导致太阳辐射量呈减少的趋
势。2分
22、14 分
(1)A 2 分
(2)C 干旱少雨 4分
(3)D 青藏高原 4分
(4)B 三角洲 4分
23、14 分
(1) B 2 分
(2) 甲 西北风 4分
(3) D D 地天气晴朗,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对
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大。 6分
(4) 大气逆辐射 2分
{#{QQABAQAEgggAABJAARhCUQG6CgMQkBECCAoGhBAEMAAAwB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