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近来,一首融合京剧曲调和流行旋律的古风歌曲《赤伶》成为各大音乐排行榜的热门歌曲,更得到李玉刚等歌唱家的多次演绎。从十几年前虽然还未被冠以“古风歌曲”头衔的《青花瓷》,到当下旧词新唱的《琵琶行》,网络歌手、民间唱作人原创的《踏山河》等作品的风起云涌,这种风格的歌曲在一代代年轻人中始终未曾沉寂。
古风歌曲之所以能盛行,从内容上来说主要有三个明显因素。其一,古风歌曲满足了青少年对真爱的憧憬。青少年是流行歌曲的主要受众,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往往笃信爱情至上。古风歌曲的内容绝大多数是爱情主题或带有爱情元素。除了纯粹的爱情主题外,古风歌曲更多的是把爱情作为其中一个元素去润色情感。如方文山作词的《缘分一道桥》直接以演唱古诗开篇,霸气展现塞外战场的恢宏之气,其中融会着“谈爱恨不能潦草”的爱情观,更要以生死去证明。其二,古风歌曲充满对侠义精神的推崇。古风歌曲塑造了大量侠士,其中惹人注目的是在民族危机中挺身而出的英雄人物。如《赤伶》中的优伶与侵略者一同烈火焚身的民族大义感人至深。这些歌词可以激起青少年追求自由生长、个性解放的情感共鸣。其三,古风歌曲的主题满足了人们情感宣泄的需求。“饮风咽沙”“枕风宿雪”等折射的是当下生存境况的不易;渴盼如英雄“长枪策马”“浪迹天涯”满足了现实个体在群体中想要突出自我的精神需求;推崇“美人画卷”“红楼斗酒”年少的鲜衣怒马是对青春的致敬,而歌词中隐约可见“青丝成灰”“冷月空对”是时光流逝的感叹,是只恐时不我待,无处挥洒热血的隐忧。
古风歌曲的风靡,还得益于其形式上符合流行音乐的创作传播规律。词语押韵、节奏明快,可以有效提升传播的到达率,也是流行音乐得以广泛流行的重要因素。而古诗词的简洁、精炼、押韵,一定程度上成了歌词创作的富矿。
主题上古风歌曲的创作往往选择古典文学中熟悉的故事、意境进行解构再造,语言上通过模仿文言的词语来提升内涵,营造氛围,通过个性的表达吸引眼球。优秀的古风歌曲很多有历史出处,它们改编自民间故事,传奇色彩浓厚。如《霸王别姬》等来自历史上的经典爱情故事,塑造的是社会认可的传奇英雄。古风歌词喜用成语来模仿古人表达方式,这样可以快速被听众理解并产生情感共鸣,演唱起来别有一番韵味。由于词作者的水平差异,有些作品则是带有古典词语的词语拼贴:如“折断月光”“叶黄退入长秋”等歌词读起来不通,断句混乱,丧失了古典诗词之美。虽然初听惊艳,但其表述或不明所以,或强行押韵,是用现代表达方式去强行模古的体现。如《盗将行》中“笑像一条恶犬”的表达就饱受诟病。这种批评并非是不尊重创作自由,而是此类歌曲的流行度、传唱度高,且主要受众偏年轻,所以让社会不能忽视这类歌词对年青一代文化积淀潜移默化的影响。
某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表示听过或可以接受古风歌曲,半数以上的同学能够随口唱出喜爱的古风歌词。也有个别同学表示反感,主要原因是“伪古风”。所谓“伪古风”,其主要表现就是打着古风和传统文化的旗号张扬个性,歌词不注重叙事逻辑。前言不搭后语导致不易理解,或只是文言词汇的生搬硬套,甚至是生编硬造,忽视对原本古典诗词中“温柔敦厚”的诗教或文化精神的探寻。追溯古典艺术的源头,诗词歌赋发挥着“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的作用。这些经典借助文字和声音传承千百年,历久弥新,刻印在民族精神和文化中,在后人心中激荡起层层共鸣的涟漪。分析古风歌词的特点,就是要针对问题引导背后的艺术创作趋势。
我国古典文化蕴含丰富的艺术资源,可以为当代的艺术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关键是如何挖掘、利用。当下,国潮奔涌,既有民间自发的古风歌曲创作,也有汉服文化热,还有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综艺类节目为代表的各主流媒体的创新之作。这些都是对古典文化的体认,是民族自信和文化复兴的物质表象。在这种大背景下,引导古风歌曲创作“去伪存真”,领悟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典诗文中的精髓,用民族精神的丰厚滋养去破除流行文化的困境,不失为一种创造性继承、创新性转化。
(摘编自武玥《古风歌曲何以风廊》《光明日报》2021年7月14日,有删节)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古风歌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多年前的《青花瓷》,近来《琵琶行》旧词新唱,《赤伶》成为热门歌曲,说明古风歌曲未曾沉寂。
B.很多古风歌曲改编自民间故事,传奇色彩浓厚,它们有历史出处,塑造的是社会认可的传奇英雄,所以才能成为优秀的作品。
C.因为不注重叙事逻辑,或者前言不搭后语让人费解,或者生搬硬套文言词汇,甚至于瞎编乱造,古风歌曲也遭近半同学反感。
D.出于对古典文化的体认,才有了民间自发的古风歌曲创作热、汉服文化热以及《国家宝藏》等文化类节目热的奔涌局面。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风歌曲中的“饮风咽沙”“长枪策马”“红楼斗酒”“冷月空对”等主题满足了人们突出自我、致敬青春等情感抒发的需要。
B.部分古风歌词断句混乱,强行押韵,不知所云;只重感官,忽视古典美感。此观点忽视了古风歌曲受众为青年的现实。
C.我国古典诗词发挥着“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的作用。古风歌曲要追寻这一源头,进行文化精神探索。
D.古风歌词需要借助文字和声音来传承经典,分析其词汇、韵律等特点,就是要针对古风歌词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其背后的艺术创作。
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古风歌曲在内容上满足了当下青少年对爱情的憧憬,并通过对传统经典故事、意境的重构,赢得了当代青年们的青睐。
B.古风歌曲流行是因为其节奏明快,注重押韵,并且契合青少年对侠义精神的追求,能够激起他们对个性、自由的追求。
C.当代古风歌曲因满足人们的自我精神需求,其歌词充分借鉴古典诗词简洁、精练、押韵的特点而深受欢迎,广为流行。
D.在内容上契合青少年的心理,在形式上符合流行歌曲的规律,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是古风歌曲风靡当下的主要原因。
4.请举例说明,文章在论述时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
5.下面是古风歌曲《赤伶》的部分歌词,请根据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分析《赤伶》流行的原因。
戏一折/水袖起落/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扇开合/锣鼓响又默/戏中情戏外人/凭谁说/惯将喜怒哀乐都藏入粉墨/陈词唱穿又如何/白骨青灰皆我/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戏幕起/戏幕落/谁(终)是客/你方唱罢我登场/莫嘲风月戏/莫笑人荒唐/也曾问青黄/也曾铿锵唱兴亡/道无情/道有情/怎思量/道无情/道有情/费思量/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心与手
[美]欧·亨利
在丹佛车站,一帮旅客拥进开往东部方向的BM公司的快车车厢。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女子,她身边摆满了有经验的旅行者才会携带的豪华物品。在新上车的旅客中走来了两个人。一位年轻英俊,神态举止显得果敢而又坦率;另一位则脸色阴沉,行动拖沓,他们被手铐铐在一起。
两个人穿过车厢过道,一张背向的位子是唯一空着的,而且正对着那位迷人的女人。
他们就在这张空位子上坐了下来。年轻的女子看到他们,脸上即刻浮现出妩媚的笑容,圆润的双颊也有些发红,接着只见她伸出那戴着灰色手套的手与来客握手。她开口说话的声音听上去甜美而又舒缓,让人感到她是一位爱好交谈的人。
她说道:“噢,埃斯顿先生,怎么,他乡异地,连老朋友也不认识了?”
年轻英俊的那位听到她的声音,立刻强烈地一怔,显得局促不安起来,然后他用左手握住了她的手。
“费尔吉德小姐,”他笑着说,“我请求您原谅我不能用另一只手来握手,因为它现在正派上用场呢。”
他微微地提起右手,只见一副闪亮的“手镯”正把他的右手腕和同伴的左手腕扣在一起。年轻姑娘眼中的兴奋神情渐渐地变成一种惶惑的恐惧,脸颊上的红色也消退了。
她不解地张开双唇,力图缓解难过的心情。埃斯顿微微一笑,好像是这位小姐的样子使他发笑一样。他刚要开口解释,他的同伴抢先说话了,这位脸色阴沉的人一直用他那锐利机敏的眼睛偷偷地观察着姑娘的表情。
“请允许我说句话,小姐。我看得出您和这位警长一定很熟悉,如果您让他在判罪的时候替我说几句好话,那我的处境一定会好多了。他正送我去内森维茨监狱,我将因伪造罪在那儿被判处7年徒刑。”
“噢,”姑娘舒了口气,脸色恢复了自然,“那么这就是你现在做的差事,当个警长?”
“亲爱的费尔吉德小姐,”埃斯顿平静地说道,“我不得不找个差事来做,钱总是生翅而飞的。你也清楚在华盛顿是要有钱才能和别人一样地生活。我发现西部有个赚钱的好去处,所以——,当然警长的地位自然比不上大使,但是——”
“大使,”姑娘兴奋地说道,“你可别再提大使了,大使可不需要做这种事情,这点你应该是知道的。你现在既然成了一名勇敢的西部英雄,骑马,打枪,经历各种危险,那么生活也一定和在华盛顿时大不一样。你可再也不和老朋友们一道了。”
姑娘的眼光再次被吸引到了那副亮闪闪的手铐上,她睁大了眼睛。
“请别在意,小姐,”另外那位来客又说道,“为了不让犯人逃跑,所有的警长都把自己和犯人铐在一起,埃斯顿先生是懂得这一点的。”
“要过多久我们才能在华盛顿见面?”姑娘问。
“我想不会是马上,”埃斯顿回答,“我想恐怕我是不会有轻松自在的日子过了。”
“我喜爱西部。”姑娘不在意地说着,眼光温柔地闪动着。看着车窗外,她坦率自然,毫不掩饰地告诉他说:“妈妈和我在西部度过了整个夏天,因为父亲生病,她一星期前回去了。我在西部过得很愉快,我想这儿的空气适合我。金钱可代表不了一切,但人们常在这点上出差错,并执迷不悟地——”
“我说警长先生,”脸色阴沉的那位粗声地说道,“这太不公平了,我需要喝点酒,而且我也一天没抽烟了。你们谈够了吗?现在带我去抽烟室好吗?我真想过过瘾。”
这两位铐在一起的旅行者站起身来,埃斯顿脸上依旧挂着迟钝的微笑。
“我可不能拒绝一个抽烟的请求,”他轻声说,“这是一位不走运的朋友。再见,费尔吉德小姐,工作需要,你能理解。”他伸手来握别。
“你现在去不了东部太遗憾了。”她一面说着,一面重新整理好衣裳,恢复起仪态,“但我想你一定会继续旅行到内森维茨的。”
“是的,”埃斯顿回答,“我要去内森维茨。”
两位乘客小心翼翼地穿过车厢过道进入吸烟室。
另外两个坐在一旁的旅客几乎听到他们的全部谈话,其中一个说道:“那个警长真是条好汉,很多西部人都这样棒。”
“如此年轻的小伙子就担任一个这么大的职务,是吗?”另一个问道。
“年轻!”第一个人大叫道,“为什么——噢!你真的看准了吗?我是说——你见过把犯人铐在自己右手上的警官吗?”
6.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男女主人公依次出场,只介绍人物的外貌神态,并不点明人物的具体身份,目的是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文章结尾通过一位旅客的话揭示了罪犯和警察的真实身份,起到情节突转的效果。
B.这篇小说讲述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复杂,读后给人带来一种悬疑得到解决的刺激,这也是这篇小说最大的魅力。
C.欧亨利的小说一般具有讽刺味道,这篇小说的主旨实际上是在嘲笑这个罪犯装得像真警察一样,讽刺了社会上那些装腔作势的人。
D.欧亨利的这篇小说技巧性很强,埋下伏笔,作好铺垫,勾勒矛盾,而情节的设置显得有些逊色,缺乏戏剧性。
7.下列对文本艺术手法、人物形象、主题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小说的情节是和两只铐在一起的手紧密相关的。一个女子在火车上遇到了老朋友,却发现老朋友的一只手和另外一个人的手用手铐铐在了一起,女子惊讶,朋友尴尬,而另外一个被铐的人——真正的警长出于好心解释说自己是罪犯,她的朋友是警长,缓解了这一尴尬局面。
B.小说表面上写的是“被铐在一起的手”的故事,揭示的却是社会的问题——资本主义社会,爱慕虚荣的特点,哪怕是一个犯罪分子也是这样。
C.警长为了保护罪犯的面子和尊严,不给他造成心灵上的负担,编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这体现了警长善解人意,为别人着想、体谅他人之心。
D.本文的结尾显示了欧 亨利的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读者感到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8.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费尔吉德小姐的形象特点。
9.这篇小说结尾暗示了什么?前文对这一结尾作了哪些铺垫?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求妇人宜子者进之,甚众,卒无子。
赵人李园,持其女弟欲进之楚王,闻其不宜子,恐又无宠。李园求事春申君为舍人。已而谒归,故失期。还谒,春申君问状。对曰:“齐王遣使求臣女弟,与其使者饮,故失期。”春申君曰:“聘入乎?”对曰:“未也。”春申君曰:“可得见乎?”曰:“可。”于是园乃进其女弟,即幸于春申君。
知其有身,园乃与其女弟谋。园女弟承间说春申君曰:“楚王之贵幸君,虽兄弟不如。今君相楚王二十余年,而王无子,即百岁后,将更立兄弟。即楚王更立,彼亦各贵其故所亲,君又安得长有宠乎?非徒然也,君用事久多失礼于王兄弟兄弟诚立祸且及身奈何以保相印江东之封乎今妾自知有身矣而人莫知妾之幸君未久,诚以君之重而进妾于楚王,王心幸妾。妾赖天而有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封尽可得,孰与其临不测之罪乎?”春申君大然之,乃出园女弟,谨舍而言之楚王。楚王召入,幸之。遂生子男,立为太子,以李园女弟立为王后。楚王贵李园,李园用事。
李园既入其女弟为王后,子为太子。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死春申君以灭口,而国人颇有知之者。
春申君相楚二十五年,考烈王病。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崩,李园果先入,置死士,止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后入,止棘门,园死士夹刺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而李园女弟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所生子者,遂立为楚幽王也。
(选自《战国策·楚策四》,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君用事久多/失礼于王兄弟/兄弟诚立/祸且及身/奈何以保相/印江东之封乎/今妾自知有身矣/而人莫知/
B.君用事久/多失礼于王兄弟/兄弟诚立/祸且及身/奈何以保相印/江东之封乎/今妾自知有身矣/而人莫知/
C.君用事久多/失礼于王兄弟/兄弟诚立/祸且及身/奈何以保相印/江东之封乎/今妾自知有身矣/而人莫知/
D.君用事久/多失礼于王兄弟/兄弟诚立/祸且及身/奈何以保相/印江东之封乎/今妾自知有身矣/而人莫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舍人,指豪门贵族的门客,“舍”与“锲而不舍”(《荀子·劝学》)的“舍”字含义不同。
B.承间,意思是使离间计,“间”与“道芷阳间行”(《鸿门宴》)的“间”字含义相同。
C.百岁,意思是死亡,是古代避讳用语之一,与后来用作祝福的“百岁”含义不同。
D.益骄,意思是更加骄纵,“益”与“是故圣益圣”(《师说》)的“益”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园想把他的妹妹献给没有儿子的楚考烈王,却既担心妹妹不能给楚考烈王生子,又担心妹妹不会得到楚考烈王的宠幸,就先把妹妹献给了楚考烈王宠信的春申君。
B.等到妹妹怀上了春申君的孩子,李园让妹妹劝春申君把她献给楚考烈王,将来她的儿子被立为楚王,就是春申君的儿子做了楚王,春申君认可了这条计策。
C.春申君把李园的妹妹献给楚考烈王后,李园的妹妹生下的儿子被立为太子,她被立为王后;可李园不愿与春申君分享权力,就暗中养刺客想杀死春申君。
D.楚考烈王病死后,李园率先入宫布置刺客埋伏在棘门内;当春申君来到棘门时,李园的刺客从门两边跳出来杀死了春申君,还灭了春申君的整个家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春申君患之,求妇人宜子者进之,甚众,卒无子。
(2)即楚王更立,彼亦各贵其故所亲,君又安得长有宠乎?
14.李园为了攫取权力无所不用其极。李园是怎样无所不用其极地攫取楚国权力的?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15~16题。
病中夜赋
陆游
客如病鹤卧还起,灯似孤萤阖复开。
苜蓿花催春事去,梧桐叶送雨声来。
荣河温洛几时复?志士仁人空自哀。
但使胡尘一朝静,此身不恨死蒿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首句中以病鹤自比,突出了身体之虚弱,同时照应了本诗的题目。
B.“孤萤”之喻很巧妙,既突出了灯之小、光之弱,又表现了作者的心情。
C.六句中“志士仁人”其实就是作者自己,“空”字透露出极度失望之情。
D.作者虽然对自己死于乡野并不遗憾,但他对自己卧病在床还是凄然伤感。
16.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颔联对表达这种思想感情起了怎样的作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四章中,对偏执的人、自以为是的人以及自我炫耀的人都给予了理性的警告,指出自我夸耀的害处的句子是: , 。
(2)在《春江花月夜》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开遍鲜花的树林闪烁着雪珠般的光芒的句子是: 。
(3)《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对于人类而言,蚊子是令人讨厌的存在。被蚊子叮咬一口,①_________,重则感染疾病。
仅中国有记录的此类生物,就有5200种以上,即便是令人闻风丧胆,可以传播疟疾的按蚊也有超过450种。同时,蚊子当中还有一些形态或习性特殊的群体。比如最大体长超过30多厘米的巨蚊,再比如在聚集飞行的公园河边灯光下的小飞虫——摇蚊,它们或多或少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人们不禁会问这么大的蚊子吸血么?其实和我们的固有认知不同:②_________。在诸多蚊子中,只有蚊科昆虫的雌虫才会吸食人类血液。而这些吸食血液的蚊子也都可以作为媒介传播疾病,这么说起来,被蚊子咬实在是太可怕了。需要注意的是,蚊子作为传播媒介,意味着它们必须③_________,再叮咬别人时才有几率传播疾病,因此对于没有此类病例的国家或地区,这些蚊子并不能传播疾病。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比如最大体长超过30多厘米的巨蚊,再比如在公园河边灯光下聚集飞行的小飞虫——摇蚊,它们或多或少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B.比如最大体长超过30厘米的巨蚊,再比如在聚集飞行的公园河边灯光下的小飞虫——摇蚊,它们或多或少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C.比如最大体长超过30厘米的巨蚊,再比如在公园河边灯光下聚集飞行的小飞虫——摇蚊,它们或多或少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D.比如最大体长超过30多厘米的巨蚊,再比如在聚集飞行的公园河边灯光下的小飞虫——摇蚊,它们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一定影响。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塵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偏接过塵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说着,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20.请指出文段中画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21.文段第三段在刻画人物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其好处是什么?
22.文段善用动词表现人物,请从中选择两个动词简要分析。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从出生就开始在“排名”的路上狂奔。在学校,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要对学习成绩排名;参加工作后,教师、干部、公司职员乃至富豪,各行各业都要排名。排名无孔不入,让人无可遁逃,就像一张大网,密密实实笼罩着所有的人生和整个世界。
排名让很多人活力迸发、斗志昂扬,在奋斗中收获了成就和快乐;但也因此出现了残酷的“内卷”,到处上演着“宫斗”的戏码。排名也让不少人痛苦不堪、心力交瘁,在无奈中选择了颓废和沉沦;也有些人只能甘愿做一条“咸鱼”,摆出了“躺平”的姿态。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D 2.B 3.D 4.①引用论证。如第一段引用《赤伶》“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的歌词,说明了古风歌曲风靡的现状。②举例论证。如第二段以《赤伶》中所塑造的优伶与侵略者一同烈火焚身为例,论证了古风歌曲盛行的原因之一是人们对侠义精神的推崇。③对比论证。如第三、四段先从正面阐释古风歌曲风靡是因为其形式符合传播规律,又从反面说明了部分作品因不符合传播规律而饱受诟病,对比鲜明,说服力强。 5.①融合京剧曲调和流行旋律,得到李玉刚等歌唱家的多次演绎。②主题上,充满对侠义精神的推崇,满足了情感宣泄的需求。③歌词注重押韵,节奏明快;有古典元素和历史厚重感。
6.A 7.B 8.长相妩媚,衣着华丽,声音甜美、舒缓;爱好交谈,坦率自然,纯真善良。 9.暗示承认自己是罪犯的人才是真正的警长,而埃斯顿才是罪犯。铺垫有以下几处:①埃斯顿的神情。当姑娘向他打招呼时,他显得局促不安。②埃斯顿的语言。当姑娘问多久能见面时,他说“我想恐怕我是不会有轻松自在的日子过了”。③自称是罪犯的人的神情。这位脸色阴沉的人一直用他那“锐利机敏的眼睛偷偷地观察着姑娘的表情”。
10.B 11.B 12.C 13.(1)春申君很担忧这件事,寻求宜于生子的妇人进献给楚考烈王,虽然进献了许多妇人,但最终楚考烈王也没能生儿子。
(2)假如楚王换人了,他必然重用自己过去亲信的人,您又怎么能长久得到宠信呢? 14.①李园先把妹妹献给楚考烈王最宠信的春申君。
②让妹妹劝说春申君,把她献给楚考烈王。
③楚考烈王死后,刺杀春申君,全面执掌楚国朝政。
15.D 16.①本诗表达了作者虽然多病,但依然盼望着恢复失地、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②颔联借苜蓿花开、雨打梧桐的景象,传达出时光流逝之意。③它以哀景衬哀情,借景抒情,加重了作者心情的凄凉程度,使感情的抒发更充分。
17.(1)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2)月照花林皆似霰 身修而后家齐
(3)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18.C 19.①轻则痒痛难忍 ②大多数蚊子都是不吸血的 ③先叮咬患病的人
20.①使用了谐音双关、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②“老刘”谐音“老牛”,既指刘姥姥本人,也指动物老牛;把刘姥姥比喻成老牛,暗示刘姥姥食量很大;“吃一个老母猪”用语夸张,暗示刘姥姥能吃东西。作用:整个句子用语俚俗粗鄙,有滑稽幽默的效果,因而引得贾府中的人哈哈大笑。 21.使用方法:①细节描写,描写不同人物大笑时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的细微不同。如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是通过语言展现的,而宝玉笑得“滚到贾母怀里”是通过动作展现的。②点面结合,既有众人哈哈大笑的整个场面的全局描写,又有不同人物各自大笑时的详细描写。
好处:①更形象地表现各个人物的身份、性格、气质和心理状态等;②展现环境氛围,更加凸显人物形象,使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22.示例:①“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中的“喷”字。湘云身体健康,食欲旺盛,她已经扒饭进口,此时听到刘姥姥的话,忍不住大笑,将饭喷了出来。“喷”字展现了她开朗豪爽、率真活泼的性格特征。②“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中的“滚”字。“滚”字写出了宝玉在贾母怀中翻转撒娇的情态,既表现了宝玉顽皮随性的性格,也反映了贾府中最高权位者贾母对宝玉的宠爱。
答案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