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物质的量 同步训练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3 物质的量 同步训练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03 09:2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物质的量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是(  )
A. B. C. D.
2.4克氧气含有x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
A.x/4 B.4x C.x/8 D.8x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其数值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B.在0℃和101kPa(标准状况)的条件下,1mol任何物质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C.如果1L水中含有1molNaOH,那么这种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1mol/L
D.我们通常把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
A. B. C. D.
5.设NA为可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4.48LCH3Cl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4 g N2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A
C.10L pH=1的硫酸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2 NA
D.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2NA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1NA
B.一定条件下,SO2与氧气反应生成0.1mol SO3,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0.2NA
C.7.8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1NA
D.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4NA
7.在0.5L某NaCl溶液中含有0.5molNa+,对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配制100mL该溶液需用5.85g NaCl
B.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 L ﹣1
C.该溶液中含有58.5g NaCl
D.量取100mL该溶液,其中Na+的物质的量为0.1mol
8.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正确的是(  )
A.同浓度的三种物质的溶液:Na2SO4、MgSO4、Al2(SO4)3、溶液体积之比为3∶2∶1,则SO浓度之比为3∶1∶3
B.将1mol·L-1的NaCl溶液和0.5mol·L-1的B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忽略溶液体积变化,c(Cl-)=0.75mol·L-1
C.将100mL 5mol·L-1的盐酸加水稀释至1L,再取出5mL,这5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
D.标准状况下,22.4 LHCl溶于1L水,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9.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有个电子
B.与所含原子数相同
C.用的制得的氢氧化铁胶体中,胶粒数为
D.的溶液中氧原子数为
10.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500mL 5mol/L KCl溶液 B.500mL 8mol/L KClO3溶液
C.50mL 3mol/L CaCl2溶液 D.1000mL 1mol/L AlCl3溶液
11.两种硫酸溶液,一种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密度为ρ1g/cm3,另一种物质的量浓度为C2 mol/L,密度为ρ2g/cm3,当它们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密度为ρ3g/cm3,则混合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B.
C. D.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0 g D216O中所含中子数为5NA
B.标准状况下,22.4 L乙烷中所含共价键数目为7NA
C.7.8g Na2O2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目为0.4NA
D.密闭容器中,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数一定大于2NA
1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6.72 L Cl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B.1 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A个电子
C.常温常压下,4.6g NO2和N2O4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A
D.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LN2所含氮分子数为NA B.NA个Al原子质量为27g
C.16gCH4所含原子数为NA D.23g金属钠所含电子数为NA
15.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中含有的H原子数目为
B.的酸性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C.标准状况下,溶于水所得氯水中含氯微粒总数为
D.完全反应得到的氢氧化铁胶粒数目为
16.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的戊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B.28 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
C.11.2 L二氯甲烷所含分子数为0.5NA
D.现有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 g,其原子数为3NA
二、综合题
17.实验室中有一瓶碳酸氢钠固体,因受热而部分变质(杂质为碳酸钠,假设杂质分布均匀)。为测其组成,称取3.784克样品溶于水,配成1000mL溶液。取出50mL该溶液,加入0.05mol/LBa(OH)2溶液至44.00mL时沉淀量最大。请计算
(1)0.05mol/LBa(OH)2溶液的c(OH-)=   。
(2)样品中n(NaHCO3):n(Na2CO3)=   。
18.根据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回答下列问题:
(1)还原剂是   ,还原产物   。
(2)浓硝酸在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A.只有还原性 B.还原性和酸性
C.只有氧化性 D.氧化性和酸性
(3)当有9.6g铜参与反应时,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为   ,转移的电子数为   。
(4)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19.用重铬酸钾法(一种氧化还原滴定法)可测定产物Fe3O4中的二价铁含量.若需配制浓度为0.01000mol L﹣1的K2Cr2O7标准溶液250mL,应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K2Cr2O7(保留4位有效数字,已知M(K2Cr2O7)=294.0g mol﹣1.
(1)计算配制250mol0.01000mol/L(K2Cr2O7溶液时需要准确计量K2Cr2O7的质量是    g.
(2)配制该标准溶液时,下列仪器中不必要用的有   (用编号表示).
①电子天平 ②烧杯 ③量筒 ④玻璃棒 ⑤容量瓶 ⑥胶头滴管 ⑦移液管
(3)配制0.01000mol/LK2Cr2O7溶液的操作步骤为(填写空白):计算、称量、   、移液、洗涤、   、摇匀.
(4)配制0.01000mol/LK2Cr2O7溶液时,下列操作对配制结果有何影响?
①配制过程中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
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
(5)配制0.01000mol/LK2Cr2O7溶液;定容时不慎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应如何操作?
(6)用0.01000mol/L的K2Cr2O7溶液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含Fe2+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00mL K2Cr2O7溶液,则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已知:6Fe2++Cr2O72﹣+14H+=2Cr3++6Fe3++7H2O)
20.
(1)47.5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有1molCl-,则该金属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    ;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标准状况下,3.4g NH3 的体积为    ;它与标准状况下    L H2S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3)已知CO、CO2混合气体的质量共10.0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则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    ;CO2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为    。
(4)将4g NaOH 溶解在10mL水中,再稀释成1L,从中取出10mL,这10mL溶液的物质
的量浓度为   。
(5)已知ag氢气中含有b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可表示为     。
21.为维持人体血液中的血糖含量,在给病人输液时,通常用葡萄糖注射液。右图是医院病人输液使用的一瓶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C6H12O6)注射液标签,请认真观察标签上所列内容后列式计算:
(1)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该溶液的密度为    g·mL-1;
(3)如果从该瓶中取出75g葡萄糖注射液,将其变为15%的注射液,需要加入   g葡萄糖固体(质量精确到0.1g)。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 A.溶解溶质时需要玻璃棒搅拌、移液步骤中需要玻璃棒引流,故A正确;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需要使用一定规格的容量瓶,故B正确;
C.定容时滴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处,需要使用胶头滴管,故C正确;
D.漏斗用于过滤操作,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不需要使用漏斗,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转移、洗涤→摇匀→定容,结合实验各步骤中所需仪器分析判断。
2.【答案】B
【解析】【解答】n(O2)=4g÷32g/mol=0.125mol,所以n(O)=0.25mol,含有x个氧原子,则0.25mol×NA=x,解得NA=4x/mol,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求出氧气的物质的量:n(O2)=;由此即可求出氧原子的物质的量:n(O)=2×n(O2),再根据:
氧原子的个数=NA×n(O),代入对应的数字即可得出答案。
3.【答案】A
【解析】【解答】A、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故A符合题意;
B、在 0℃和101kPa(标准状况)的条件下,1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故B不符合题意;
C、如果1L溶液中含有1molNaOH,那么这种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1mol/L,故C不符合题意;
D、我们通常把0.012kg12C中所含碳原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进行判断;
B.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只适用于气体;
C.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可知此时溶液的体积不是1L;
D.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规定进行分析。
4.【答案】A
【解析】【解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转移、洗涤、定容等,称量固体时用到天平和药匙,量取液体时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溶解时用到烧杯、玻璃棒,转移溶液时用到玻璃棒、容量瓶,定容时用到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A。
【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到的仪器有一定容积的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据此判断即可。
5.【答案】A
【解析】【解答】A.标准状况下,4.48LCH3Cl的物质的量是0.2mol,其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A正确;B.常温常压下,14 g N2的物质的量是0.5mol,其中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7NA,B错误;C.10LpH=1的硫酸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NA,C错误;D.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即1mol氧气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4NA,D错误,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要注意几道公式:n=m/M,n=V/Vm,n=c·V,计算出物质的量,再利用公式N=n·NA即可求出答案。
6.【答案】D
【解析】【解答】A.25℃时,pH=13的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1mol/L,则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数目为0.1NA,故不符合题意;
B.一定条件下,SO2与氧气反应生成0.1mol SO3,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升高到+6价,所以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0.2NA,故不符合题意;
C.硫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摩尔质量都为78g/mol,所以7.8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1NA,故不符合题意;
D.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气体时,没有说明气体所在的温度和压强,不能计算其物质的量及电子数,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25℃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4,pH=13的Ba(OH)2溶液中c(OH-)=0.1mol/L,n(OH-)=0.1mol;
B、SO2与O2反应生成SO3,S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的为2,生成0.1molSO3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C、Na2S和Na2O2的摩尔质量均为78g/mol,物质的量为0.1mol;
D、22.4L气体没有告知是标况下的,不能使用气体的物质的量;
7.【答案】C
【解析】【解答】解:A.0.5L某NaCl溶液中含有0.5molNa+,c(NaCl)= =1mol/L,则配制100mL该溶液需NaCl的质量为1mol/L×0.1L×58.5g/mol=5.85g,故A正确;
B.由选项A可知,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 L ﹣1,故B正确;
C.含0.5molNa+,则NaCl的质量为0.5mol×58.5g/mol=29.25g,故C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则量取100mL该溶液,其中Na+的物质的量为0.1L×1mol/L=0.1mol,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结合c= 、m=nM计算.
8.【答案】C
【解析】【解答】A.假设三种溶液的浓度均为1mol/L,则Na2SO4、MgSO4、Al2(SO4)3溶液中SO浓度分别=1mol/L×1=1mol/L、1mol/L×1=1mol/L和1mol/L×3=3mol/L,即浓度之比为1∶1∶3,故A不符合题意;
B.1mol·L-1的NaCl溶液中c(Cl-)=1mol/L×1=1mol/L,0.5mol L-1的BaCl2溶液中c(Cl-)=0.5mol/L×2=1mol/L,故两者混合后,不考虑体积的变化,c(Cl-)=1mol L-1,故B不符合题意;
C.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稀释后盐酸物质的量浓度==0.5mol/L,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所以稀释后溶液中盐酸浓度都是相同的,与溶液体积大小无关,5m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故C符合题意;
D.1L为水的体积,不是溶液的体积,则溶液体积未知不能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溶液中不水解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式中离子的个数,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B.1mol·L-1的NaCl溶液中c(Cl-)=1mol/L×1=1mol/L,0.5mol L-1的BaCl2溶液中c(Cl-)=0.5mol/L×2=1mol/L;
C.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D.22.4LHCl溶于水得到的溶液体积大于1L。
9.【答案】A
【解析】【解答】A.物质的量,含有1mol×(1×2+8)=个电子,故A符合题意;
B.未指明标准状况,不能计算的物质的量,故B不符合题意;
C.的物质的量n=cV=0.06mol,一个氢氧化铁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的聚集体,用含有0.06mol FeCl3的饱和溶液制得的氢氧化铁胶体中,胶粒数小于0.06NA,故C不符合题意;
D.的物质的量n=cV=0.5mol,含O原子为0.5mol×4=2mol,由于水还含有O原子,则溶液中氧原子数大于,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B.气体所处的状态未知;
C.一个氢氧化铁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的聚集体;
D.硫酸钠溶液中水中也含有氧原子。
10.【答案】C
【解析】【解答】在浓度确定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与体积大小无关,四个选项中,
A.氯离子浓度为5mol/L,
B .KClO3中不含氯离子,氯离子浓度为0mol/L,
C.氯离子浓度为3mol/L ×2=6mol/L,
D.氯离子浓度为1 mol/L ×3=3mol/L,
故答案为:C。
【分析】比较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小时,由于物质的量浓度与体积无关,是溶液的一个特性,因此3mol/L CaCl2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是最大的。
11.【答案】D
【解析】【解答】解:令溶液体积都为1L,则混合后硫酸溶液的质量为1000mL×ρ1g/mL+1000mL×ρ2g/mL=1000(ρ1+ρ2)g.
所以混合后的硫酸溶液的体积为 =1000× mL= L.
令混合后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则:
1L×C1 mol/L+1L×C2 mol/L= L×c
解得,c= .
故选:D
【分析】令溶液体积都为1L,计算出两种硫酸溶液的质量,混合后的硫酸溶液质量为两种硫酸溶液的质量之和,再利用密度计算混合后的体积,根据混合后硫酸的物质的量为原两种硫酸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计算浓度.
12.【答案】C
【解析】【解答】解:.A.10 g D216O物质的量= =0.5mol,D216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个,则10 g D216O中所含中子数为5NA,故A正确;
B.标准状况下,22.4L乙烷含共价键数目为 ×7×NAmol﹣1=7NA,故B正确.
C.过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78g/mol,7.8g过氧化钠就是0.1mol,1mol过氧化钠晶体由2mol钠离子和1mol过氧根离子构成,所以1mol过氧化钠中有3mol离子,则0.1molNa2O2有0.3mol离子,故C错误;
D.密闭容器中,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后,达到和谐平衡,容器中的分子数一定大于2NA,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A.计算10 g D216O物质的量= =0.5mol,D216O中含有的中子数、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10个;
B.根据n= 计算乙烷的物质的量,每个乙烷分子含有7个共价键,再根据N=nNA计算共价键数目;
C.过氧化钠晶体是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1mol过氧化钠中有3mol离子;
D.氮气和氢气合成氨为可逆反应;
13.【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气体的状态不确定,无法计算,故A错误;
B.1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0.5mol Na2O2,失去NA个电子,故B错误;
C.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故4.6g混合物中含有的N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含0.3mol原子即0.3NA个,故C正确;
D.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I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I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生成3mo1I2转移的电子数为5NA,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气体的状态不确定;
B.Na反应生成Na2O2失去1mol电子;
C.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
D.I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I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转移5e﹣.
14.【答案】B
【解析】【解答】A.N2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未知,不能按照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其分子数目,A不符合题意;
B.NA个Al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其质量为1mol27g/mol=27g,B符合题意;
C.16gCH4所含分子数为=NA,所以分子所含原子数为5 NA,C不符合题意;
D.23g金属钠所含物质的量为=1mol,1个Na含11个电子,所以1mol金属钠所含电子数为11 NA,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没有强调是标准状态;
C、所含原子数应该为5 NA;
D、1个Na含11个电子,23g金属钠所含子数为11 NA。
15.【答案】A
【解析】【解答】A.甲烷的物质的量为则分子中的H原子个数为=,A符合题意;
B.溶液中除了高锰酸钾含O原子,水中也含O原子,则的酸性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B不符合题意;
C.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为=0.2mol,氯气溶于水形成的氯水中,含氯微粒有氯离子、次氯酸、次氯酸根离子和氯气,所以含氯总微粒数小于氯原子的总数,即小于0.4NA,C不符合题意;
D.胶粒是胶体的聚集体,所以完全反应得到的氢氧化铁胶粒数目小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高锰酸钾和水均含有O原子;
C.氯水中的含氯微粒有氯离子、次氯酸、次氯酸根离子和氯气;
D.Fe(OH)3胶体粒子是多个Fe(OH)3的集合体,因此1molFeCl3水解形成Fe(OH)3胶体粒子的数目小于NA。
16.【答案】D
【解析】【解答】A、标准状况下,己烷为液体,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不符合题意;
B、每个乙烯分子中有2对共用电子对,28g乙烯中应含有2 NA个共用电子对,故B不符合题意;
C、二氯甲烷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故C不符合题意;
D、烯烃的实验式为CH2,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则有1mol CH2,其原子数是3NA个,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使用摩尔体积时需要注意条件和状态
B.根据n=m/M计算出物质的量,再根据乙烯分子中的共用电子对进行计算
C.摩尔体积使用时注意条件和状态
D.最简式相同,计算出最简式中原子的个数即可
17.【答案】(1)0.1mol/L
(2)10∶1
【解析】【解答】(1)0.05mol/LBa(OH)2溶液的c(OH-)=0.05mol/L×2=0.1mol/L;
(2)最终得到沉淀为BaCO3,根据钡离子守恒,50mL溶液反应生成n(BaCO3)=n[Ba(OH)2]=0.044L×0.05mol L-1=0.0022mol,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50mL溶液中n(NaHCO3)+n(Na2CO3)=n(BaCO3)=0.05mol,故3.784g样品中二者总物质的量为0.0022mol×=0.044mol,设样品中NaHCO3、Na2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x+y=0.044①,84x+106y=3.784②,联立①②可得x=0.04、y=0.004,则样品中n(NaHCO3)∶n(Na2CO3)= 0.04:0.004=10:1,故答案为:10:1。
【分析】(1)利用化学式中离子比例计算;
(2)根据原子守恒列方程组。
18.【答案】(1)Cu;NO2
(2)D
(3)6.72L;0.3NA或1.806×1023
(4)
【解析】【解答】(1)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中,Cu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Cu为还原剂,N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4价,HNO3为氧化剂,NO2为还原产物,
故答案为:Cu;NO2;
(2)由方程式可知当4molHNO3参加反应时,有2molHNO3被还原,HNO3表现了氧化性,生成1molCu(NO3)2,硝酸表现了酸性,故在反应中,硝酸即表现了氧化性有表现了酸性,
故答案为:D;
(3)9.6g铜的物质的量为n(Cu)=0.15mol,设当有9.6g铜参与反应时,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为VL,则有0.15mol:VL=1mol:2 22.4L/mol,求得:V=6.72L,
故答案为:6.72L;
(4)根据化合价变化及电子的式情况,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分析】(1)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为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后所得产物为还原产物;
(2)根据反应方程式确定浓硝酸在反应过程中体现的性质;
(3)由公式计算铜的物质的量,再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生成n(NO),根据公式V=n×Vm计算气体体积;
由反应过程中化合价的变化,计算转移电子数;
(4)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用双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9.【答案】(1)0.7350
(2)③⑦
(3)溶解;定容
(4)偏低;偏低
(5)解:定容时不慎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导致实验失败,且无法挽救,必须重新配制;
故答案为:重新配制
(6)解:依据方程式,设二价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6Fe2++Cr2O72﹣+14H+= 2Cr3++6Fe3++7H2O,
6 1
C×20.00mL 0.01000mol/L×10.00mL
解得C=0.0030nol/L;
答: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0.0030nol/L
【解析】【解答】解:(1)配制250mL0.01000mol/LK2Cr2O7溶液,需要溶质的质量=0.250L×0.01000mol/L×294.0 g mol﹣1=0.7350g;(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等,用到的仪器:天平、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用不到的是:③量筒⑦移液管;
故答案为:③⑦;(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等;
故答案为:溶解;定容;(4)①配制过程中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的浓度偏低;‘
故答案为:偏低;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的浓度偏低;
故答案为:偏低;
【分析】(1)依据m=CVM计算需要溶质的质量;(2)依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选择合适的仪器;(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等,据此解答;(4)分析不当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 进行误差分析;5)定容时不慎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导致实验失败,且无法挽救,必须重新配制;(6)依据方程式:6Fe2++Cr2O72﹣+14H+=2Cr3++6Fe3++7H2O,计算二价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依据C= 计算.
20.【答案】(1)95 g/mol;24
(2)4.48L;6.72
(3)5.6g;2.24L
(4)0.1 mol/L
(5)b/a
【解析】【解答】(1)设该二价金属氯化物的化学式为MCl2,则47.5gMCl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因此其摩尔质量,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35.5×2=24;
(2)3.4gNH3的物质的量,其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V=n×Vm=0.2mol×22.4L/mol=4.48L;
0.2molNH3中所含的氢原子数为0.2mol×3×NA=0.6NA,则含0.6NA氢原子的H2S的物质的量为0.3mol,其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V=n×Vm=0.3mol×22.4L/mol=6.72L;
(3)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设n(CO)=a mol,则n(CO2)=(0.3-a)mol,则混合气体的质量为:amol×28g/mol+(0.3-a)mol×44g/mol=10g,解得a=0.05mol,即n(CO)=0.2mol,则n(CO2)=(0.3-a)=0.1mol,因此CO的质量为0.2mol×28g/mol=5.6g;CO2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V=n×Vm=0.1mol×22.4L/mol=2.24L;
(4)4gNaOH的物质的量,配成1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取出1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仍为0.1mol/L;
(5)agH2的物质的量,因此,因此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1)设该二价金属氯化物的化学式为MCl2,结合摩尔质量的表达式进行计算;
(2)根据公式计算n(NH3),再结合计算V(NH3);根据公式N=n×NA计算原子数;
(3)根据公式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设n(CO)=a mol,根据混合气体的质量列式进行计算;
(4)根据公式计算n(NaOH),再结合公式计算c(NaOH),结合溶液的均一性计算1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5)根据公式计算agH2的物质的量,结合确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表达式;
21.【答案】(1)0.28
(2)1
(3)8.8
【解析】【解答】(1)25g葡萄糖的物质的量,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根据公式,代入数据可得,解的密度ρ=1g/mL;
(3)75g葡萄糖注射液中所含葡萄糖的质量为75g×5%=3.75g,设需要加入的葡萄糖的质量为x
则可得关系式
解得x=8.8g
【分析】(1)根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2)根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3)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