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
第一课时:面的旋转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4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面的旋转的特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的形成与面的旋转之间的关系。
2、 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并能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形状来。
3、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目标2、3。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一: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1、 将自行车后轮支架支起,在后轮辐条上系上彩带。转动后轮,观察并思考彩带随车轮转动形成的图形是什么?2、 观察下图,你发现了什么?延伸的铁路,雨刮器刮过的车窗,旋转门。3、 用纸片和小棒做成小旗,快速旋转小棒,观察并想象纸片旋转后所形成的图形,再连一连。4、 介绍:圆柱、圆锥、球的名称。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介绍一下这几个立体图形的特点。小结: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学习的圆柱、圆锥和球也是立体图形,只是与长方体、正方体不同,围成的图形上可能有曲面。5、 找一找:请你找出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 活动二:进一步认识圆柱和圆锥。1、 圆柱与圆锥分别有什么特点?2、认识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教师画出平面图进行讲解。并在图上标出各部分的名称。3、 找一找下面的物体中,哪些部分的形状是圆柱或圆锥?4、 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圆锥?5、 下面图形是圆柱或圆锥的在括号里写出图形的名称,并标出底面直径和高。6、 想一想,转动后会形成怎样的图形?7、 看图算出箱子的长、宽和高。 请学生想象后回答自己的想法。说说你的发现。 转一转并观察,然后再连线。指名请学生说。 请完成书上的练习,说说书上的图形分别是什么? 圆柱:有两个面是大小相同的圆,有另一个面是曲面。圆锥:它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组成的。 请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自己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与同桌进行交流并汇报。自己独立完成。连一连。自己独立算,然后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第二课时:圆柱的表面积(第一节)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5---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
算方法。
2、根据圆柱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5---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根据圆柱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一:复习旧知,巩固学过的公式。1、 一个直径是100毫米的圆,求周长。2、 一个半径3厘米的圆,求周长和面积。3、 一个长为3米,宽为2米的长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4、 出示圆柱体的模型,说说它有什么特征? 活动二;探究新知。1、 做一个圆柱形纸盒,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纸板?(接口处不计)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求什么?2、 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几部分?3、 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关键在哪一部分?4、 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1) 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怎样的图形呢?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可以卷成圆柱形。2) 圆柱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这个圆柱有什么关系?怎样求圆柱的侧面积呢?3) 师;圆柱的侧面积就是求长方形的面积。用长乘宽。4) 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圆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5) 请你来总结一下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6) 圆柱的侧面积用2∏rh,求圆柱的表面积要用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积。 活动三:新知识的运用。1、求底面半径是10厘米,高30厘米的圆柱的表面积。2、教师板书:侧面积:2╳3.14╳10╳30=1884(平方厘米)底面积:3.14╳10╳10=314(平方厘米)表面积:1884+314╳2=2512(平方厘米)要求按步骤进行书写。2、 试一试。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围分米,高为5分米,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铁皮?求至少需要多少铁皮,就是求水桶的表面积。这道题要注意什么?无盖就只算一个底面。这种题如果求整数,一般用进一法。3、 练一练。书第6页第1题。3个小题:已知底面直径或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重点讨论:已知底面周长,求表面积。 说说圆周长的计算方法。说出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说出长方形的计算方法。指名说。生:就是求圆柱的表面积。包括:上下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圆柱的底面积容易求出,但侧面积该怎样求呢?你能想办法说明吗?同桌两人合作,试一试,说一说。四人小组讨论。试着在作业本上写一写,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自己试独立计算。请同学上黑板板书,然后全班讲评。请按步骤计算,写出小标题。 自己先试做,然后重点指导:已知底面周长,要先求出半径,才能计算表面积。
第三课时: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第二节)
课题: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第二节)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6—7页。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的问题。
3、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一:复习,巩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 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有什么关系?2、 侧面积怎样计算?3、 表面积怎样计算?4、 一个圆柱,底面周长94。2厘米,高25厘米,求它的侧面积和表面积。5、 一个圆柱,半径3。2分米,高5分米。求表面积。 活动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1、 如图,压路机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请看着书上的图,说说压路机前面的圆柱,底面在哪?高在哪?求压路的面积就是求什么? 2、 一个圆柱形水池,水池内壁和底面都要镶上瓷砖,水池底面直径6米,池深1。2米,镶瓷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师:是指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 3、 制作一个底面直径20厘米,长50厘米的圆柱形通风管,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铁皮?通风管有什么特征?计算通风管需要多少铁皮,就是求圆柱的的什么? 4、 油桐的表面要刷上防锈油漆,每平方米需用防锈油漆0。2千克,漆一个油桐大约需要多少防锈油漆?(结果保留两位油漆)求需要多少油漆就是求圆柱形油桐的什么?注意:这种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一般都采用进一法进行保留。 5、 薯片盒规格如图,每平方米的纸最多能做多少个薯片盒的侧面包装?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求什么?(先求侧面积)再求什么?(再求1平方米里面包含了几个侧面积) 指名请学生说一说。 说出计算的公式。自己试计算。 指名请学生说一说。压路的面积是指侧面积,请试着计算。 仔细读题,想一想,镶瓷砖的面积包括什么?请根据书上的数据,自己独立计算。就是求圆柱的侧面积。自己试计算。 理解题意,自己进行计算。 准确理解题目的含义,自己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换算单位,除不尽时,应当用四舍法求近似数。
第四、五课时:圆柱的体积及练习(两节)
课题:圆柱的体积
教学过程: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8—9页。
教学目标:
1、 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 能够初步地学会运用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1。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一:复习旧知。1、 什么是体积?2、 长方体的体积该怎样计算?归纳到底面积乘高上来)3、 圆的面积怎样计算?4、 圆的面积是怎样推倒得来的?活动二:经历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得出公式。1、 计算圆的面积时,是把圆面积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进行计算的,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2、 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16等分),然后把圆柱沿高切开,可能会拼成怎样的图形?教师演示。3、 思考:1) 圆柱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形体?2) 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体积大小没变,形状变了。*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和圆柱相比,底面形状变了,由圆变成了近似长方形,而底面的面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近似长方形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没有变化。4、根据圆面积的推导公式进行猜想:如果把圆柱体32等份,64等份,128等份拼成的长方体的形状怎么样?2、 通过以上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师:平均分的分数越多,每分扇形的底面就越小,弧就越短,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就越近似于一条线段,这样整个形体就越近似于长方体。3、 推导圆柱体积公式。长方体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而在推导过程中,长方体的底面积就是圆柱的底面积,高就是圆柱的高,所以圆柱的体积也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板书:V=Sh4、 算一算:已知一根柱子的底面半径为0。4米,高为5米。你能算出它的体积吗?要求这根柱子的体积,要先求什么?活动三:试一试。1、 一个圆柱形水桶,从桶内量得底面直径是3分米,高是4分米,这个水桶的容积是多少升?说明:求水桶的容积,就是求水桶的体积。想一想先求什么?2、 一根圆柱形铁棒,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长是10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已知底面周长对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吗?必须先求出什么?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指名说。是把圆面积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面积进行计算的。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小组讨论:实验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讨论后,整理出来,再进行汇报。说说你猜想的结果。生;平均分的分数越多,拼起来的形体越近似于长方体。小组讨论: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学生汇报讨论结果。请你先求底面积,再求体积,自己试计算。请生板演。正确理解题意,自己完成。先求底面半径再求底面积,最后求体积。
课题;圆柱的体积练习课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9—10页。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由来。
2、 能灵活地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一:复习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1、 长、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什么公式进行计算?2、 圆柱的体积该怎样计算?活动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 看图计算下面各圆柱的体积。2、 一个底面直径是14厘米,高是20厘米的杯子。能装下3000毫升的牛奶多少杯?要求能装多少杯牛奶,必须先求什么?3、 一个装满稻谷的圆柱形粮屯,底面面积为2平方米,高为80厘米。每立方米稻谷约重600千克,这个粮屯存放的稻谷约重多少千克?通过读题,你发现了什么?(要换算单位)要求这个粮屯能存放多少稻谷,必须先求什么?(先求体积)4、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4分米,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2分米,高4分米。这两个立体图哪个面积大?为什么?师:高相等,可以比较底面积的大小。5、 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把一块铁块放入这个容器中,水面上升2厘米,这块铁块的体积是多少?这个铁块的体积和什么有关系?求铁块的体积就是求什么?6、 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是4米。1) 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 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3) 如果把它截成三段小圆柱,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分米?7、 一个圆柱形水桶的体积是24立方分米,底面积是7。5平方分米,装了3/4桶水。水面高多少分米?要求水面的高,必须先求什么? 指名请学生说。明确:长、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进行计算。说说每个图已知什么和什么,求什么?怎么求?自己试独立计算,请同学板演。集体讲评。请先求杯子的容积,再求能装几杯?自己独立计算。明确题意后,自己独立计算。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说说看不计算,怎样判断他们的大小?求铁块的体积就是求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2厘米的圆柱形的水的体积。圆柱的表面积包括什么?怎样计算?侧面积怎样计算?体积怎样计算?要求底面积先求什么?表面积增加的部分是什么?增加了几个底面?必须先求什么?弄清题意,自己计算。自己分析并理解,然后列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