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四校联考
高一年级生物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题2分,21-2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B D B D D A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A B C B C D A C
21 22 23 24 25
D B A A D
二、非选择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26.(1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酸 (1分) 线粒体、核糖体 、叶绿体
(2) 纤维素(1分) 对植物细胞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3) 胆固醇不是由许多单体形成的多聚体
27. (1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
(1)脂质和蛋白质(2分) [①]细胞核
(2)[③]内质网 [④]高尔基体 溶酶体
(3)囊泡上的蛋白质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特异性)结合(或识别)(2分)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2分)
28.(1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 主动运输 细胞通过BLINK1吸收的K+增多,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吸水膨胀,较薄的外壁伸长,细胞向外弯曲,气孔张开(3分)
(2) 载体蛋白数量、能量 增大(1分)
(3)
29.(10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 保证酶在此温度下充分催化反应、保持各试管相同温度
(2) ①②③④
(3)不能(1分) 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产生还原性糖(蔗糖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蔗糖水解产物也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
(4)A、D(1分) 蔗糖酶只能催化蔗糖水解、唾液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或酶催化具有专一性2023-2024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四校联考
高一年级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1-20 题每题 2 分,21-25 题每题 4 分,共 60 分)
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并修正
B.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
C.罗伯特虎克命名细胞,列文虎克首次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胞
D.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2. 下列有关细菌、松鼠和橡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片橡树林中的全部成年松鼠构成了一个种群
B. 松鼠和橡树共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细胞和系统
C. 细菌结构相对简单,只有核糖体这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D. 组成细菌和松鼠的基本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具有活性的生物大分子
3.草履虫、衣藻、变形虫和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尽管它们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相
似的结构,即都具有( )
A.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液泡 B.细胞膜、细胞质、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
C.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染色体 D.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4.羊奶被称为“奶中之王”,羊奶中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远高于牛奶中的,且羊奶中的脂肪颗
粒体积仅为牛奶中的 1/3,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羊奶中富含钙、磷、钾、镁、氯、锰等微量元素
B.向羊奶中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再加入乙液以检测还原糖
C.糖类的氧化分解所需要的氧气远远多于同等质量脂肪的
D.羊奶中的脂肪被人体消化吸收后可以被分解用于生命活动
5.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由水既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又可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
B.冬季来临时,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增大导致抗寒性增强
C.哺乳动物血液中 Ca2+含量太低,动物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D.生物体内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渗透压平衡
6.糖类和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时,肝脏中的糖原便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
B.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减压的作用
C.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
D.素食者主要通过分解植物中的纤维素获得能量
1
{#{QQABCQCEogAoABBAARgCUQX6CgAQkBECCAoGgBAIIAAAwBNABAA=}#}
7. 下面是人体的氨基酸形成血红蛋白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一定含有 C、H、O三种元素,可能含有 N元素
B. 氨基酸间通过形成二硫键使肽链盘曲折叠,是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C. 血红蛋白中含有 Fe说明无机盐在细胞内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 若血红蛋白某一处的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其运输氧的能力可能会大大下降
8.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
的作用。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核酸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
B.将蓝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彻底水解可以得到六种产物
C.腺嘌呤、胞嘧啶和鸟嘌呤是 DNA 和 RNA 共有的碱基
D.判断 DNA与 RNA的依据是碱基种类和糖类的种类
9 . 下列与如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右图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B.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C.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功能越复杂
D. 图中 b表示细胞膜上的载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
的结构
10.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而蛋白质是固定不动的
B.由于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的,因此水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
C.细胞的生长现象支持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D.细胞膜主要由磷脂、蛋白质、糖类、胆固醇组成
11. 如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①是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B.②是线粒体,是所有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③是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④是内质网,根据是否有核糖体附着,分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
2
{#{QQABCQCEogAoABBAARgCUQX6CgAQkBECCAoGgBAIIAAAwBNABAA=}#}
12. 胰岛细胞中与胰岛素合成和分泌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
A. 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 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
C.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D.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13.如图所示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⑤的数量较多
B.①与②相连接,二者共同参与细胞内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
C.③为处于凝固状态的遗传物质,不参与细胞代谢,仅起遗传物质的备份作用
D.高等植物成熟筛管细胞中的细胞核,控制着该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如图是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其中 a为半透膜,b、c为膜两侧的不同溶液,实验一段时间
后,漏斗内的液面上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渗透作用是指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B.实验开始时,装置中 b溶液浓度高于 c溶液浓度
C.漏斗液面停止上升时,a内外两侧溶液浓度相等
D.若用纱布代替 a,则漏斗内的液面将上升更快
15.“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不能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B.与甲图细胞相比,乙图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C.由实验结果推知,甲图细胞是有活性的
D.该实验只是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没有设计对照实验
16.水通道蛋白是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细胞膜上组成“孔道”,可控制水分子进出细胞。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A.水通道蛋白由氨基酸分子组成,水分子进出细胞均需水通道蛋白的参与
B.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研究水通道蛋白从合成到整合到细胞膜的过程
C.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时,需要与水通道蛋白相结合
D.动物体中不同细胞的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均相同
3
{#{QQABCQCEogAoABBAARgCUQX6CgAQkBECCAoGgBAIIAAAwBNABAA=}#}
17.离子泵是一种具有 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 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18.下列有关“胞吞”、“胞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二者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
B.胞吞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能完成
C.胞吐中细胞分泌的同时会导致膜成分的更新
D.二者是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废物的基本方式
19.有关“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 1号相比,2号试管的现象说明加热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催化剂的种类
C. 溶液的体积、试管的洁净程度为无关变量
D. 与 3号试管相比,4号试管中过氧化氢分解得更快,证明该酶具有高效性
20.端粒酶由蛋白质和 RNA组成,其作用是修复 DNA 复制过程中受损的 DNA分子。将这种酶中
的蛋白质和 RNA分开,在适宜条件下,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而蛋白质不具有。
这一结构表明( )
A.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B.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
C.端粒酶中的 RNA具有催化作用 D.核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21.如图表示某多肽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有 3种
B.该多肽的肽键存在于③⑤⑦中
C.该多肽为四肽,含有 1个氨基和 2个羧基
D.合成该多肽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 72
4
{#{QQABCQCEogAoABBAARgCUQX6CgAQkBECCAoGgBAIIAAAwBNABAA=}#}
22.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表。据表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有机化合物 组成元素
甲 C、H、O
乙 C、H、O、N、P
丙 C、H、O、N,有些种类还含有 P、S
丁 C、H、O,有些种类还含有 N和 P
A.玉米细胞质中不含甲类化合物
B.甘蔗细胞壁中不含乙类化合物
C.红螺菌细胞核中不含丙类化合物
D.酵母菌细胞膜中不含丁类化合物
23. 如图为几种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乙和丁都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 ATP
B. 肺炎支原体与甲的结构相同,都是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生物
C. 乙和丙细胞中都有叶绿体,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D. 图示四种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
24. 如图为部分物质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氨基酸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B. 氨基酸通过胞吐方式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运出
C. Na+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 Na+通过协助扩散方式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运出
25.青霉素酰化酶,又称青霉素氨基水解酶,该酶已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关
键中体和半金成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某科研小组测定了青霉素酰化酶活性与 pH和温度的关系,结
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5
{#{QQABCQCEogAoABBAARgCUQX6CgAQkBECCAoGgBAIIAAAwBNABAA=}#}
A.青霉素酰化酶具有一定的结构,其形状与底物的结合无关
B.该酶适于在 35℃、pH为 6.5的磷酸盐缓冲液体系中保存
C.反应体系的 pH由 2上升到 6.5的过程中该酶活性逐渐增强
D.若温度由 10℃上升到 28℃,则该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能力增强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
26. (10分)多聚体是由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单位组成的长链。下图表示细胞利用基本单位合成
生物大分子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某种多聚体的基本单位中含有 U,则该基本单位的名称为 ,由其参与组成的生物大
分子的名称是 。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含有该大分子的细胞器 。
(2)若合成的多聚体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该生物大分子是 ,该结构的功能
是 。
(3)胆固醇是一类分子式为 C27H46O 的含碳有机物,但是却不是生物大分子,据图分析其原因
是 。
6
{#{QQABCQCEogAoABBAARgCUQX6CgAQkBECCAoGgBAIIAAAwBNABAA=}#}
27.(10分)下面的甲图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不同囊
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 。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是[ ] 。
(2)甲图中囊泡 X由[ ] 经“出芽”形成,到达[ ] 并与之融合。囊泡 Y
内的“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⑤是 。
(3)乙图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
,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28.(10分)图 1为某种拟南芥的气孔保卫细胞细胞膜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的 K+通道蛋白(BLINK1),
它可调控气孔快速开启与关闭。保卫细胞的内外壁厚度不一样,当植物体内水分较多,保卫细胞吸
水膨胀时,较薄的外壁就会伸长,细胞向外弯曲,于是气孔就张开;当植物体内水分较少,保卫细
胞失水时,较厚的内壁被拉直,气孔就关闭了。图 2为某同学绘制的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的一个不完
整的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7
{#{QQABCQCEogAoABBAARgCUQX6CgAQkBECCAoGgBAIIAAAwBNABAA=}#}
(1) 图 1中保卫细胞吸收 K+的方式为 。结合图示分析 BLINK1 调控气孔快速开启的原因
可能是 。
(2) 若图 2中 X轴表示保卫细胞外 K+浓度,Y轴表示保卫细胞对 K+的吸收速率,则限制 B点以后
K+的吸收速率的因素是 。随着保卫细胞对 K+的吸收越来越多,保卫细胞吸水的速率
将 。
(3) 若图 3中 X轴表示拟南芥根细胞外氧气的浓度,Y轴表示拟南芥根细胞吸收氧气的速率,请在
图 3中画出拟南芥根细胞吸收氧气的速率随细胞外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 。
29.(10分)请根据下列有关酶促反应的实验操作,回答相关问题
注:表中“+”为加入,“-”为未加入
试管
实验操作
A B C D E F
1.质量分数为 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1mL + + - - + -
2.质量分数为 2%的蔗糖溶液 1mL - - + + - +
3.稀释 200倍的新鲜唾液 1mL + - + - - -
4.蔗糖酶溶液 1mL - + - + - -
5.蒸馏水 1mL - - - - + +
6.酶促水解反应 摇匀,37℃水浴中保温 10min
7.向每个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 2mL 摇匀,沸水浴中加热 1~2min
8.观察并记录各试管内的变化
(1) A、B、C、D四支试管放在 37℃水浴中保温 10min的目的是 。
(2) 实验过程中,E、F号试管起空白对照作用。如果 E、F号试管也出现砖红色沉淀,可能有很多
原因,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用序号表示) 。
①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不纯,混有还原性糖
②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放置的时间太长,其中的微生物将部分淀粉、蔗糖分解成还原性糖
③试管不干净、上面留有还原性糖
④实验操作过程中,胶头滴管混用、错用
(3)本实验,能否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 (能/不能)理由 。
(4) 上述实验中, 号试管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本实验的结论
为 。
8
{#{QQABCQCEogAoABBAARgCUQX6CgAQkBECCAoGgBAIIAAAwB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