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考前预测试题(七)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届高考历史考前预测试题(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4-24 14:4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热点试题:高考41题探索:48
1、某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的某项制度时查阅到一部文献名为《钦定台规》,其部分目录见下图。该学者研究倾向最可能是
A.分封制度????????????B.郡县制度?????????????C.监察制度????????????D.宗法制度
2、下面是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公爵“最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以推测
A.当时的清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B.中国已陷入落后挨打的状况
C.其藏品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D.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
3、下面是1795年出版的法国作家孔多塞所写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一书目录摘要
第四个时代 人类精神在希腊的进步 下迄亚历山大世纪各种科学分类的时期
第七个时代 科学在西方的复兴 从科学最初的进步下迄印刷术的发明
第八个时代 从印刷术的发明 下迄科学与哲学挣脱了权威的束缚的时期。这表明作者认为
A.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自己??????????? ?B.科学技术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C.东西方文明相互交流不断融合??????????? D.历史是人类理性不断解放的过程
4、以下内容摘自某论著的目录:“民主的源头”“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
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B.《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
C.《古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 ? 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
5、《晚清海防:思想与制度研究》一书有如下目录:①海军的统一指挥权; ②彷徨的开端;③海防战略方针的重新调整;?④“师夷智以造炮制船”; 按历史发展,前后排序正确的应该是
A.②④①③????????????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④②①③
6、下面是一本书的目录摘编。该书的作者是I.纯粹知识和经验性知识的区别;Ⅱ.我们具有某些先天知识,甚至普通知性也从来不缺少它们;Ⅲ.哲学需要一门科学来规定一切先天知识的可能性、原则和范围;Ⅳ.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的区别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
热点试题:高考41题探索:48【答案】
1---5CCDBC 6 D
热点试题:高考41题探索:49
1、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

《山阴志》
选举、书院、学堂、新军、警察

《临安志》
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

《四明志》
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

《绍兴志》
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2、下面是一部医学著作的部分目录,与此著作同时代的科技成就还有
第一篇 平脉法
第二十一篇 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
第二篇 辨脉法
第二十四篇 辨疟病脉证并治
第十一篇 伤风病脉证并治
第二十八篇 辨胸痹病脉证并治
第十二篇 寒病脉证并治
第二十九篇 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
A.《九章算术》??????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3、某著述的部分目录如下:“第1章 家养状态下的变异”、“第2章 自然状态下的变异”、“第3章 生存斗争”、“第4章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下列各项,最有可能包含上述目录内容的是
A.《物种起源》????????B.《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C.《哲学通信》???????????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4、下图是由厉以宁主编、1991年出版的《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是(  )
A.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B.总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理论成果
C.记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历程 D.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5、下图是一部历史著作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断,该著作最有可能是
A.《新全球史》????B.《资本主义史》 C.《西方世界的兴起》?????D.《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
热点试题:高考41题探索:49【答案】
1—5 BAADA
热点试题:高考41题探索:50
1、图5是中国近代某著名杂志创刊号目录的局部图。以下有关该杂志的论述错误的是
A.在“尊孔复古”思潮下产生?????????????? ? ?B.由陈独秀在1915年创办
C.宣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 D.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2、第1题图5是中国近代某著名杂志创刊号目录的局部图。下列言论,属于该杂志提出并倡导的应是
A.“中国民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 B.“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防止‘左’”
C.“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3、第1题图5所示是近代某杂志第一卷的目录,对该期杂志评述正确的有①使用白话文,文学革命由此开始;②批判封建文化,反对尊孔复古逆流;③盛赞十月革命,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④提倡民主科学,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某位毛泽东书籍收藏爱好者,因保管不善,书籍受损严重,下图为该书目录。此部著作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B.《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新民主主义论》??????????????????????????????????D.《论十大关系》
5、《人类与大地母亲》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最后一部著作。看看部分目录:
第10章:世界的地平线(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
第11章:旧大陆文明中心(约公元前2140—前1730年)
第12章:马的驯化与欧亚草原游牧生活的创造
第13章:区域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约公元前1730—前1250年)
第14章:旧大陆的民族大迁徙(约公元前1250—前950年)” 可以推断此书的基本特点是
A.断代史 整体史观????????B.编年史 文明史观 C.编年史 社会史观?? ?D.国别史 生态史观
热点试题:高考41题探索:50【答案】
1—5 DCCCB
热点试题:高考41题探索:51
下面是2008年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徐中约(美国)所著的《中国近代史》(副标题:1600—2000,中国的奋斗)的部分目录摘编。
关于“近代中国”这一话题,你认为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所提观点应该明确清楚;说明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展开,符合历史事实,合理充分。)
热点试题:高考41题探索:51【答案】
【答案】评分参考:观点:3分。说明:9分。 (其中:7——9分,说明充分,史实准确;4——6分,说明欠充分,史实基本准确;0——3分,说明不充分,史实不准确。)
观点一:对中国近代史开端的考查应该放在世界视野下展开。(3分)
说明:1600年前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无论是西欧的探险家、商人、传教士的东来,还是俄罗斯的推进,都对当时的清朝产生了重要影响;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清朝与西方因鸦片等冲突,使得中国的农耕文明与西方的工业文明全面产生关联,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代的发展。(9分)
观点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产物。(3分)
说明:中国社会在1600—1800年期间,手工业的进步,商业活动的繁荣,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使中国社会(家庭、宗族、社会分层、士绅、科举)和思想潮流(清初对明朝心学的反击,清代中国的考证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学东渐、商业活动(如鸦片贸易)、侵略战争等的冲击,在促进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起了重要作用。(9分)
观点三:学生把上述两种观点综合在一起,或提出新的观点(如:“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对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可酌情给分。
说明:仿照上面的表述展开,具体略。
热点试题:高考41题探索:52
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图一和图二中上海政治和经济的变迁加以说明。(12分)
热点试题:高考41题探索:52【答案】
信息一:上海由一个列强侵略中国的堡垒变成了一个繁荣发达的城市。(3分)
说明:鸦片战争后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被列强盘踞;新中国成立后在民族独立的前提下实现了繁荣昌盛。(3分)
信息二:由市区地铁规划可见上海城区面积大大增加。(3分)
说明: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发展速度很快;20世纪90年代之后浦东地区开发速度加快。(3分)
信息三: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3分)
说明: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升,上海的地铁四通八达。(3分)(任答两组示例或者其他言之有理均可)
热点试题:高考41题探索:53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据来源:Maddison世界经济历史统计数据库(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World Economy. 2010)。西欧包括30个国家,其中有希腊、古罗马/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等。单位是1990 Int. GK$(International Geary—Khamis dollars)
从图9提取两项有关历史人均GDP走势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热点试题:高考41题探索:53【答案】
【解析】结合图片,提取信息型题目,需结合所学,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角度去提取。在提取信息之前,结合图片提供的时间1500—1820可以联系世界近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内容作答;2000年以后的内容需要结合世界现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内容作答。
【答案】提取信息准确,有比较变化。(4分)说明原因多角度,符合史实。(8分)
信息一:1500~1820年间西欧的人均GDP呈上升趋势,并超越中国;
说明:①西欧——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民主思想的发展。②中国:自然经济为主;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思想文化专制。
信息二:2000年西欧、中国、世界GDP都出现迅速上升的趋势。
说明:①欧盟的建立;②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③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热点试题:高考41题探索:54
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发明创造,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观察下列图片,按其所属领域(或产业)分类,并提炼其主题。任意选择一类图片,说明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12分)
热点试题:高考41题探索:54【答案】
【解析】电视、互联网、电影等属于大众传播;轮船、火车、飞机属于交通工具;电话、电子邮件、电报属于通讯工具;先把图片按用途分类,然后结合所学知识,阐明其影响即可。
分类:第一类:图(1)(3)(5)(1分) 主题:大众传媒的变迁(1分)
第二类:图(2)(4)(6)(1分) 主题:交通工具的进步(1分)
第三类:图(7)(8)(9)(1分) 主题:通讯工具的变迁(1分)
(1)第一类说明:①促进信息的交流、开阔人们的视野、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②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③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④也带来负面影响如网络犯罪、危害健康等。 (6分)
(2)第二类说明:为欧美列强征服世界创造条件;加强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推动全球化进程;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带来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危机等。(6分)
(3)第三类说明:①促进信息的交流、开阔人们的视野、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②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③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④也带来负面影响。如电信诈骗等。(6分)
热点试题:高考41题探索:55
阅读下列材料: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6项中的1项或几项标准:
(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6)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请回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就丝绸之路向世界遗产大会提出四条申遗理由,并加以说明。(要求所提理由需依据评选标准,条理清楚,符合历史事实。)(12分)
热点试题:高考41题探索:55【答案】
【解析】“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结合所学知识,依据《世界遗产名录》中文化遗产项目要求符合的标准,选取沿途相应的文明成就,加以论证即可。
示例:第一条中的敦煌艺术;第二条中伊斯兰文化的传播;第三条中新疆的坎儿井;第四条中的中亚文明的开创和发展;第五条中的楼兰古城遗址;第六条中的佛教传播路线等。(每点3分,四点共12分。主要考查论证思维,只要合理,同样得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