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单元综合复习题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江西地区适用)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单元综合复习题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江西地区适用)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03 11: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单选题
1.(2022上·江苏南京·九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6000L氧气加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氧分子的体积变小了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2.(2022·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下列关于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C.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于航天
D.氧气能供给呼吸,与体内的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3.(2021上·江苏镇江·九年级统考期中)用Pt﹣Rh合金催化氧化NH3制NO,其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①,含氮生成物产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①发生氧化反应
B.400℃时,生成的产物只有N2、NO
C.Pt﹣Rh合金可有效提升反应的速率
D.Pt﹣Rh合金催化氧化NH3制NO,适宜的温度为800℃
4.(2023下·江西·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一个C-12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则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993×10-26 kg B.1.993×10-26 C.12 kg D.12
5.(2023上·江西赣州·九年级统考期末)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上百万吨核污水排入大海,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多国对此表示反对。核废水中含有氚、锶、铯等放射性元素。已知氚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则它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
A.0 B.1 C.2 D.3
6.(2022上·江西上饶·九年级校联考期末)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
7.(2020下·浙江温州·八年级统考期末)科学家研究发现青少年近视可能与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铬有关。铬原子的核电荷数是24,相对原子质量为52,则铬原子的质子数为
A.52 B.24 C.76 D.28
8.(2021上·江西抚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原子核中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B.含氢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水,所以燃烧能生成水的物质一定含有氢元素
C.催化剂MnO2能加快KClO3分解速率,所以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9.(2020·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制造北斗三号卫星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2
B.48
C.70
D.26
10.(2023下·江西·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火星探测器测得火星土壤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相同,这种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11.(2023上·江西吉安·九年级统考期末)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示例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观念: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科学思维: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的火焰中约1 s后取出,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D.科学态度与责任: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要对着自己不能对着他人
12.(2023上·江西吉安·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汞 B.硅 C.氧 D.碳
13.(2022上·河南信阳·九年级统考期中)钆具有铁磁性,用于微波技术、彩色电视机的荧光粉、原子能工业及配制特种合金等。钆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钆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钆的元素符号是GD
C.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7.3 D.钆的原子核内有64个中子
14.(2022上·山东滨州·九年级阳信县实验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为mg/L):K 3、Ca 15、Zn 0.08、Si 0.02等,这里的K、Ca、Zn、Si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15.(2022·北京·统考中考真题)火箭推进剂涉及的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H B.N C.O D.Al
16.(2020上·山东德州·九年级校考期中)2020年6月23日我国的北斗导航“收官之星”在西昌发射成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铷属于金属元素
B.m的值是37,n的值是1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D.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2
17.(2023上·江西九江·九年级统考期中)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如图是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镓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 B.1个镓原子的质量为69.72g
C.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18.(2023上·江西上饶·九年级校考期中)“含氟牙膏”中“氟”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二、多选题
19.(2023上·江西赣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氮化镓是生产5G芯片的关键材料之一、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镓在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镓是金属元素 B.镓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
C.氮化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三、选择填充题
20.(2022·江西·统考中考真题)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
A.中子数 B.核电荷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
21.(2023上·江西赣州·九年级统考期末)赣南素有“世界钨都”的美誉。下图是钨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钨原子的中子数为74
B、钨属于第六周期的元素
C、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3.8g
D、钨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四、填空题
22.(2023上·江西宜春·九年级校考期末)高安古浮桥横亘于锦江之上,承载一代又一代人的高安记忆。
(1)斑驳的铁链中的铁是由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被水冲洗的流光码头石块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中所含的阳离子符号为 。
(3)滋滋作响的浮桥伴随着汩汩锦江水弹出美丽的乐谱。锦江水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检验锦江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 。
(4)浮桥边上卖烤红薯的烤炉里飘出阵阵香味,从微观角度分析能闻到红薯香味的原因是 。
23.(2023上·江西南昌·九年级校考期中)见微知著,掌握微粒结构,能更好地了解元素性质和物质变化。
(1)A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A、B、C、D、E 中,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填字母,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
(3)C 表示的化学符号为 。
(4)已知碳-12 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a g,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2a 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测得该原子核外有 12 个电子,则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 某硫原子和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为 4:3,则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5)一个负氧离子()里含有 个电子。
24.(2023上·江西抚州·九年级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中学校考期中)“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体现化学学科特征的思维方法。如图是几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或元素的信息,请据图回答:
(1)A-D中错误的是 (填序号)。
(2)图E为硫原子结构示意图,x= ,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A和D是不同种元素的原因是 。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取回土壤含有丰富的氦-3,它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中 (选A、B、C、D中一项)。
(4)硫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
25.(2023上·江西赣州·九年级统考期中)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物质、粒子之间的关系图。
①b应该填 ,c应该填 。
②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 、 (填粒子符号)。
(2)图乙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图乙中D若为原子,则X= ,其属于 元素(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
②图乙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26.(2023上·江西吉安·九年级校联考期中)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①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变成 (填“阳离子”或“阴离子”);
②A、B、C三种微粒中 (填字母)与镓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③第113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D所示,根据D中提供的信息,可知第113号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 ;
(2)在化学晚会上,小林同学表演了一个化学小魔术“空瓶生烟”(如下图所示),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充满浓浓的白烟。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反应过程可用上图表示,则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所有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B.有一种元素化合价改变
C.有两种元素化合价改变
D.所有元素化合价都改变
②分析以上微观模拟图,你能得出的微观变化规律是: (写一点即可);
③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 。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水分子的不断运动使水在自然界中形成了天然的循环,故A正确;
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B正确;
C、6000L氧气加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且压强增大时分子之间间隙减小,分子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故C错误;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氧气与液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故D正确。
故选C。
2.A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符合题意;
B、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C、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航空航天,作助燃剂,不符合题意;
D、氧气能供给呼吸,与体内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详解】A、由图可知,图①发生反应为氨气和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400℃时,生成的产物有氮气、一氧化氮和水,符合题意;
C、在该反应中,Pt﹣Rh合金为催化剂,可有效提升反应的速率,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800℃时,生成NO的产率最高,接近100%,故Pt﹣Rh合金催化氧化NH3制NO,适宜的温度为800℃,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详解】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值,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用公式表示为: ,将数据代入公式计算,;故选D。
5.B
【详解】原子中各微粒的数量关系:原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原子核外的电子数=1;
答案:B。
6.B
【详解】A、该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不符合题意;
B、该粒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符合题意;
C、该粒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不符合题意;
D、该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详解】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故铭原子的质子数为24,选B。
8.B
【详解】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并不是所有的原子核中都含有质子和中子,如氢原子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故选项错误;
B、含氢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燃烧能生成水的物质一定含有氢元素,故选项正确;
C、催化剂不一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可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故选项错误;
D、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可能是电子、质子,故选项错误。故选B。
9.A
【详解】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2。
故选A。
10.A
【详解】地壳是由沙、黏土、岩石等组成的,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含量排在第二位至第五位的元素依次是硅、铝、铁、钙;故填:A。
11.C
【详解】A、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故选项A说法错误;
B、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氩原子,故选项B说法错误;
C、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的火焰中约1 s后取出,通过火柴梗的碳化情况,可以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故选项C说法正确;
D、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也不能对着他人,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C。
12.A
【详解】A、汞是一种特殊的金属,常温下单质为液体,故A符合题意;
B、硅元素带有“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B不符合题意;
C、氧元素带有“气”字头,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
D、碳元素带有“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C
【详解】A、由“金”字旁可知,钆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钆的元素符号是Gd,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7.3,符合题意;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64,不是中子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C
【详解】矿泉水中的“K、Ca、Zn、Si”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是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
15.D
【详解】A、氢()的偏旁部首是“气”字头,故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氮()的偏旁部首是“气”字头,故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C、氧()的偏旁部首是“气”字头,故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D、铝()的偏旁部首是“钅”字旁,故属于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故选:D。
16.D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提取能力。
【详解】A、37号元素的名称是“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铷”的原子序数为37,即质子数为37,核电荷数为37,原子结构示意图中m表示质子数或核电荷数,故m的值为37,则n= m-(2+8+18+8)=1,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不符合题意;
D、铷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Rb+”,所以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而不是“RbCl2”,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易错点:
1、n、m值,
2、氯化铷的化学式书写,要结合最外层电子数。
17.B
【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故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不符合题意;
D、镓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故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C
【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含氟牙膏”中“氟”指的是氟元素。
故选C。
19.BD
【详解】A、镓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正确;
B、原子序数=质子数,镓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1,故B错误;
C、由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5,易得到3个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负电荷的氮离子,显-3价,故C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单位是“1”,不是“g”,故D错误。
故选:BD。
20. B 电子数(或原子序数)
【详解】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故选B,填:电子数(或原子序数)。
21. B 2
【详解】A、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中,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则钨原子的质子数为74,故A不符合题意;
B、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由钨原子结构示意图知,钨原子的核外有六个电子层,则钨属于第六周期的元素,故B符合题意;
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知,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3.8,单位是“1”,不是“克”,故C不符合题意;
D、由钨原子结构示意图知,钨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
故选:B;2。
22.(1)原子
(2)Ca2+
(3) 混合物 加入肥泉水
(4)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详解】(1)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2)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故碳酸钙中所含的阳离子符号为Ca2+;
(3)锦江水中含有很有杂质,属于混合物;
用肥皂水来区分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后,产生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
(4)浮桥边上卖烤红薯的烤炉里飘出阵阵香味体现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3.(1)得到
(2) BC CE
(3)Mg2+
(4) 24 12 32
(5)17
【详解】(1)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所以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
(2)电子层的最外层是8个电子(氦是2个电子)时为稳定结构,故A、B、C、D、E 中,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是BC。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故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CE。
(3)C的质子数为12,表示镁元素,电子为10,故C为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的镁离子,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C 表示的化学符号为Mg2+。
(4)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求法可知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4-12=12。相对原子质量与真实质量成正比,某硫原子和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为 4:3,则某硫原子和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也为 4:3,设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可得:,解得x=32,故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5)每个氧分子中含有电子数为8×2=16,负氧离子()是由氧分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形成的,所以一个含有的电子数为16+1=17。
【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及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结合题中信息进行分析解答。
24.(1)BC/CB
(2) 6 32.06
(3) 核电荷数不相同(或质子数不相同) A
(4)S + O2 SO2
【详解】(1)核外电子排布时,第一层最多2个电子,故BC错误;
(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16-2-8=6,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3)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的元素,质子数不同,A和D是不同种元素的原因是核电荷数不相同(或质子数不相同);
氦-3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中A。
(4)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S + O2 SO2。
25.(1) 原子 离子 Na+ Cl-
(2) 18 稀有气体 BC
【详解】(1)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再分为原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了离子,所以b、c粒子的名称依次是原子、离子;
②氯化钠是由金属和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符号为Na+、Cl-;
(2)①图乙中D若为原子,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则X=2+8+8=18;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②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故图乙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C。
26.(1) 四/4 阳离子 C 173
(2) A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合理即可) 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固体,瓶内气压减小
【详解】(1)①由图可知,镓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则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故填四或4;
由图可知,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故填阳离子。
②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由图可知,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A、B、C三种微粒中的微粒C的最外层电子数也为3,与镓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填C。
③元素信息图最下方的数字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图可知,第113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第113号元素原子的中子数=286 113=173,故填173。
(2)①反应物氨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氯化氢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生成物氯化铵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即所有元素化合价都不变,故填A。
②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或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故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或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
③该反应中,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固体,瓶中的气体减少,瓶内气压减小,故填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固体,瓶内气压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