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科素养调研
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开普勒-452b”围绕天鹅座的G型主序星开普勒-452运转,距地球约1402光年,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与地球最为相似的“宜居”星球(如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开普勒-452b”所在的天体系统为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开普勒-452b”被称为“宜居”星球,其宜居的条件最可能为
A.表面平均温度适宜 B.能发可见光
C.既公转又自转 D.质量、体积与地球相近
大屯火山群处于“太平洋火圈”上,是我国台湾省最著名的火山区。大屯山火山口直径360米,深60米,雨季多积水成湖,享有“天池”之称。读大屯山火山口景观图和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3—6题。
3.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4.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是最活跃的外部圈层 B.②圈层平均厚度海洋小于陆地
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
5.大屯山火山“天池”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个数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6.大屯山火山“天池”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图中各圈层
A.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
C.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徐霞客游记》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草木摇飚,升降宛转,如在乱云叠浪中。”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典型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7—8题。
7.四幅景观图中最能反映《徐霞客游记》所记载的地貌类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下列关于①、②两种地貌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地貌具有头大、身小的特点 B.①地貌迎风坡较陡,背风坡较缓
C.②地貌是典型的风积地貌 D.①地貌由风力侵蚀形成
地球大气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每种成分都有自己的作用,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读地球大气圈25千米以下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表,完成9—10题。
9.下列与干洁空气共同组成低层大气的有
①水汽 ②氢气 ③固体杂质 ④紫外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下列有关干沽空气中的气体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B.氧气是众多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C.氩气体积所占比重最低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5日8时2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12.下列有关地球大气层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飞机在对流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
B.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飞行员常看到晴空万里
C.高层大气中存在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D.在对流层中经常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
杜牧《山行》中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形象地描述了枫林景色。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诗句中的“霜”多形成于晴朗的夜晚,主要是因为
A.①较强 B.②较弱 c.③较强 D.④较弱
14.下列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B.平流层中的水汽能吸收太阳紫外线
C.对流层中的臭氧能吸收太阳红外线
D.平流层中的CO2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读近地面的等压线图,完成15一16题。
15.图中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空大气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B.摩擦力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C.水平气压梯度力不影响风速 D.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方向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2分)
17.(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 86%,其主要以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方式影响地球。下图为太阳系部分结构示意图和太阳的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表示行星,M为太阳大气层之一。
材料二:据中科院空间环境预报中心的消息,受2023年9月16日(北京时间)日冕物质抛射到达地球的影,向,北京时间2023年9月19日1 1:00—14:00地磁有3小时达到大地磁暴水平(Kp=7),达到橙色警报级别。
(1)图中④表示的天体为 ,属于 (填“巨”或“远日”)行星。图中体
现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有共面性、 和同向性。(3分)
(2)太阳辐射为我们生产、生活提供能源,列举两例属于太阳辐射及其转化而形成的能源:
。(2分)
(3)图中M层是太阳大气的 层,发生在该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是 ,太阳活动强弱变化的平均周期约为 年。(3分)
(4)太阳活动是日冕物质抛射的诱发因素。任举两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4分)
18.(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燕子石,又叫多福石,学名叫三叶虫化石。在其形成进程中,三叶虫的一部分形成化石,这一部分化石头鞍弯曲如弓,两弓刺大于身一倍,两弓如翼而融为一体,身小如雨燕而得名,石玩者又称它为“飞上天石”(如左下图)。
材料二:2023年3月13日起,重庆自然资源科普馆免费对市民开放。科普馆内的恐龙馆有一件全长约24米、背高约3.8米的马门溪龙化石骨架(如右下图),马门溪龙生活在距今约1.5亿年前的重庆、四川等地。
材料三:下图为部分地质年代简表。
(1)三叶虫生活的地质年代是 代,推测当时的地理环境是 (填“陆地”或“海洋”)环境。该地质年代的动物演变历程为早期出现无脊椎动物,中期出现鱼类,后期出现 类动物,说明当时气候变得 (填“湿润”或“干旱”);该时期是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期,其主要原因是当时 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5分)
(2)含有马门溪龙化石的地层所属的地质年代是 代,这一时期被称为“ 植物时代”和“ 动物时代”。这一时期在环太平洋地带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构造运动—— 运动,形成了中国的地质构造轮廓和地貌基础。与此同时, 古陆发生解体并逐渐分离。(5分)
(3)地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说明人类研究生物化石的意义。(4分)
19.(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某校地理研学小组的同学们暑假去了福建海坛岛进行研学旅行。海坛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该岛西南侧的象鼻湾风景独特,涨潮时,沙堤如同大象的鼻子映在海面上,因而得名象鼻湾。此外,海滩、海蚀柱、海蚀崖、海蚀拱桥、海蚀穴、海蚀台地等奇特的地貌应有尽有,堪称海岸地貌博物馆。下面图甲为象鼻湾海滩一角,图乙为海岸地貌示意图。
材料二:研学旅行过程中,地理研学小组的同学还见到了如下图所示的地貌景观。
(l)象鼻湾的海滩为典型的 (填“海积”或“海蚀”)地貌。图乙中海蚀柱、海蚀穴和海蚀拱桥是海蚀地貌的三个演化阶段,这三种地貌的演化按形成时间从早到晚的正确排序是 。(3分)
(2)同学们在海坛岛旅游时,导游说海蚀柱正在渐渐消失,未来将不复存在。你赞同导游的说法吗?简要说明理由。(3分)
(3)材料二中A、B两幅地貌景观图片,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的是 图,该地貌河谷横剖面呈 形,最有可能出现在河流的 (填“上”、“中”或“下”)游地区。(3分)
(4)B图所示地貌景观的名称是 ,并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5分)
20.(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
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左下图为某时刻陆地等压面示意图,右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l)左上图的甲、乙、丙、丁四处中气压最高的是 处,气压最低的是 处和 处,右上图中的山林和石质地面分别对应左上图中近地面的 (4分)
(2)右上图中“穿堂风”的风向是 。(2分)
(3)屋前石质地面、屋后山林能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6分)
礼泉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科素养调研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
1.C 2.A 3.C 4.B 5.C 6.D 7.C 8.A 9.A 10.B
1l.C 12.D 13.D 14.A 15.A 16.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2分)
17.(12分)(1)木星 巨 近圆性(3分,每空1分)
(2)太阳能、风能、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任答两种即可得2分)
(3)色球 耀斑 11(3分,每空1分)
(4)耀斑爆发会发射强烈的电磁波,会十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使无线电通信质量下降或
中断;太阳风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高能带电粒子流“轰击”地球高层大气,在两
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太阳黑子活动与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4分,每点
2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18.(14分)(1)古生 海洋 两柄 干旱 蕨类(5分,每空1分)
(2)中生 裸子 爬行 燕山 冈瓦纳(5分,每空1分)
(3)帮助人类了解地球演化规律,更深刻地认识地球的现状和未来;了解生物进化史,了解
物种灭绝的原凶,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利于寻找矿产资源,以便开发等。(4分,每点2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19.(14分)(1)海积(1分) 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2分)
(2)赞成(1分)。理由:现有的海蚀柱不断被海风和海浪侵蚀,逐渐变小,最后可能会消失
(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或不赞同(1分)。理由:随着海风、海浪的不断侵蚀,海蚀崖不断后退,会形成新的海蚀柱,海蚀柱不会消失(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3)A V 上(3分,每空1分)
(4)河口三角洲(1分) 河流携带泥沙,搬运至人海口;人海口地形平坦,并且受海水顶
托作用,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4分,每点2分)
20.(12分)(1)乙 丁 乙 甲(4分,每空1分)
(2)由北向南(或北风)(2分)
(3)屋前石质地面比热容小,吸热快,升温快,形成低压区;屋后林地比热容大,吸热慢,形成高压区;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
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6分,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