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广安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03 11:5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安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有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道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2年,天文学家在地球和金星的轨道之间新发现了三颗近地小行星,其中一颗是近八年来发现的对地球构成潜在威胁最大的天体。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新发现的三颗近地小行星位于图中的( )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e之间
2.与地球相比,d行星( )
A.距太阳更近 B.体积质量更大
C.液态水更多 D.表面均温更低
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某次日全食照片。据此完成3—4题。
3.日常观测到的太阳明亮表面所指的太阳大气圈层及其对应的太阳活动是( )
A.色球、耀斑 B.日冕、太阳风
C.色球、黑子 D.光球、黑子
4.照片中未被遮住的太阳大气圈层所产生的太阳活动可能导致( )
A.流星现象异常增多 B.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
C.全球降水异常增加 D.乌鲁木齐的夜空出现绚丽极光
2022年4月,科学家在珠穆朗玛峰附近海拔5800米区域发现了距今1500万年的高山栎叶片植物化石。读地质年代表示意图,完成5~7题。
高山栎叶片植物化石
5.①地质时期,地球演化史的特点是( )
A.铁矿形成的重要时期 B.动物逐渐适应陆地环境
C.被子植物开始大量出现 D.现代地貌格局基本形成
6.高山栎生长的地质年代是(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7.高山栎叶片植物化石的发现有助于( )
A.重现海陆变化的格局
B.促进山地植被的进化
C.研究古冰川面积的变化
D.研究古地理环境的变迁
8.当前利学家仍主要利用地震波的性质对地球内部的结构进行探索,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其地下储有石油的是( )
A B C D
读图,完成9~10题。
9.地球的圈层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图片体现出的地球外部圈层的个数是(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10.图中的各圈层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下图为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下列对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氧气,氧是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B.a——氮气,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
C.b——氧气,地球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D.b——氮气,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12.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一些成分的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 )
A.臭氧增多 B氧气增多
C.水汽增多 D.二氧化碳增多
13.目前,导致二氧化碳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
①植树造林 ②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③新能源公交车的逐渐普及 ④森林、草原开垦成农田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缺月挂疏桐,漏断(漏断:指深夜,约半夜时分)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据此回答14—15题。
14.词中描写的情景发生在( )
A.阴雨的白天 B.阴雨的夜晚
C.晴朗的白天 D.晴朗的夜晚
15.从大气受热过程分析,出现“沙洲冷”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面辐射强 B.地面反射强
C.大气逆辐射弱 D.大气削弱作用弱
《绝地求生》是广受年轻人喜爱的一款游戏,其中蕴含着不少地理知识。下图中甲示意某海岛,乙示意某队员跳伞时该岛东部地区海陆热力环流、丙示意气温变化特征。读图,回答16—18题。
甲 乙

16.某队员在该岛从1500米左右高空跳伞,在其降落过程中,仅从大气的热力状况分析,气温和气压的变化状况是( )
A.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气温升高、气压升高
C.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气温降低、气压降低
17.图乙中,①②③④四地气温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读图丙,队员降落后可能感觉到海风的时段是( )
A.8时至16时 B.16时至次日8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
寒潮是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等现象的天气过程。下图为某年冬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局部),该日前后发生了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强寒潮。据此完成19~20题。
19.北京此时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0.下列地区风力最强的地方是( )
A.M地 B.N地
C.郑州 D.呼和浩特
下图示意地球大气垂直分层(部分)。读图,回答21—23题。
21.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 )
A.低纬度的对流层 B.中纬度的平流层
C.高纬度的对流层 D.低纬度的平流层
22.影响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面辐射 B.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
C.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D.人类活动
23.下列有关图示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B.天气晴朗,对流旺盛,利于高空飞行
C.上部冷,下部热,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D.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50℃左右
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读图,回答24~26题。
24.图中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5.与晴天相比,阴天( )
A.①强 B.②弱 C.③强 D.④强
26.下图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27—28题。
27.图中数码①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蒸发
C.下渗 D.径流
28.通过增强下渗环节,提高城市地下水资源储量的可行性措施是( )
A.缩减城市绿地 B.铺设地面透水砖
C.治理水体污染 D.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城市内涝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下图示意城市水循环部分环节。读图,回答29~30题。
29.城市产生内涝的原因有( )
①a过大 ②b变小 ③c增大 ④d受阻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下列能有效减少城市内涝发生的措施有( )
①铺设透水砖 ②加强雨水回灌 ③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④扩大绿地面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有3题,共40分。)
31.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描述昆明和重庆年太阳辐射量的数值特征。解释两地年太阳辐射量差异的原因。(6分)
(2)简述台湾岛年太阳辐射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这一差异的原因。(4分)
(3)简要评价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优缺点。(4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22年8月17日以来,受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重庆多地连续发生森林火灾。灭火过程中,消防人员采用“反向点火,以火攻火”的方法灭火,效果显著。“以火攻火”必须考虑风向、风力,并有隔离带做保障。下图示意“以火攻火”方法。
(1)运用热力环流原理,从可燃物、氧气两方面解释“以火攻火”灭火的原因。(9分)
(2)有人建议在火灾后的土地上栽种速生树种,尽快让山地复绿。你是否同意 对此谈谈你的看法。(5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水循环示意图
(1)图中由②③环节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 ,由③①④⑤环节组成的水循环类型 。(4分)
(2)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主要是 、 。(2分)
(3)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受人类修水库影响最显著的是 。(填序号)(2分)
(4)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水资源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为什么 (4分)
广安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答案
选择题
1-5:BDDBB 6-10:DDACB
11-15:CDBDC 16-20:BDAAD
21-25:BCDCD 26-30:DABAC
非选择题
31.答案:(1)(共6分)特征:昆明年太阳辐射量丰富,(1分)重庆年太阳辐射量贫乏。(1分)
原因:重庆属于盆地地形,雨雾天较多,(1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且日照时间短,故年太阳辐射量贫乏(1分);昆明地势高,大气稀薄,晴天多,(1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日照时间长,故年太阳辐射量丰富。(1分)
(2)(共4分)特征:西多东少(或者是由东北向西南递增)。(2分)原因:东部是迎风坡,阴雨天气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2分)
(3)(共4分)优点:太阳能分布范围广,能量巨大,清洁无污染。(2分)缺点:占地面积大,成本高;受纬度、天气、季节、昼夜等因素
影响较大,不稳定。(2分)
32.(1)(共9分)火场气温高,气流强烈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3分)吸引“反向点火带”的倒火向火场方向燃烧(3分);两火相遇,火势增强,将之间的可燃物(树木)烧光,氧气耗尽,然后林火熄灭。(3分)
(2)(共5分)同意(表达观点1分。下同)。火灾过后,山体岩土裸露,易引发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受损等生态环境问题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等。(两点4分,言之有理即可,下同)
或反对;森林自身有修复功能,要尊重自然规律,使其自然恢复,且速生树种生长快,不利于其他树种生长,破坏生物多样性等。
33.(1)海上内循环(2分);海陆间循环(2分)
(2)太阳辐射能(1分):重力能(1分)
(3)⑤(2分)
(4)不是。(1分)陆地水体的补充和更新主要靠海陆间循环完成。在一定时间内,海陆间循环的速度及参与循环的水量都是有限的,即能补充给陆地的水量有限。(1分)在水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如果能保证水资源的利用速度和数量不超过水循环的速度和数量,水资源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否则,就会出现水资源短缺。(2分)
同课章节目录